-
题名北京门头沟区废弃矿山土地调查与再利用评价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龙精华
胡振琪
肖武
杨自立
陈超
刘旭
范天立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北京市门头沟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123,共4页
-
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4159)
北京市门头沟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2060299)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BX201508070017)
-
文摘
通过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废弃矿山土地自身和周边条件进行实地调查,采用特殊因子与基本因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废弃矿山土地开发再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废弃矿山土地开发再利用的对策建议。评价结果表明:门头沟区废弃矿山土地主要包括废弃煤矿土地和废弃采石场土地,共计126处。其中可以作为建设土地再利用的废弃矿山土地41处,总面积230.25hm2。基于门头沟区废弃矿山土地现状、评价结果及政府政策导向,认为发展互联网高科技金融产业是门头沟区废弃矿山土地再利用的新方向。
-
关键词
北京市门头沟区
废弃矿山土地
再利用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
Keywords
Mentougou District of Beijing
abandoned mine land
reutilization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分类号
TD8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
-
题名北京4个常见树种空气颗粒物滞留能力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郭宏凯
邢萌萌
王婉清
蔡飞
-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6-320,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
-
文摘
以北京市4个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洗称重法研究各树种对PM〉10(粒径〉10μm的颗粒物)、PM2.5~10(粒径〉2.5μm且≤10μm的颗粒物)和PM2.5(粒径≤2.5μm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各树种叶片表面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各树种颗粒物滞留能力为油松〉侧柏〉核桃〉银杏,针叶树种的颗粒物滞留能力较强;对于PM〉10和PM2.5~10粒径范围较大的颗粒物而言,道路边叶片的滞留量明显高于距离路边较远的叶片,对于PM2.5,道路边和植物园内叶片的颗粒物滞留量变化并不显著;与蜡质层和角质层的形态相比,气孔的分布对叶片颗粒物滞留能力的影响更大。
-
关键词
PM〉10
PM2.5~10
PM2.5
叶片
PM滞留能力
微观形态
-
Keywords
PM〉10
PM2.s 10
PMas
leaf
PM-capturing capability
micromorphology
-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南昌市乌沙河沿河景观工程生态设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洪喜
-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102,98,共5页
-
文摘
乌沙河是南昌市昌北城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是沿岸城镇的景观生态廊道,又是基础经济发展的摇篮。针对乌沙河沿岸城镇防洪排涝标准低、河水污染严重、沿河生态景观效果差等问题,运用生态学的原理,通过截污利用、生态廊道设计、低影响开发等生态设计方案,对乌沙河治理段进行综合生态设计,合理利用雨污资源,减小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打造乌沙河沿岸景观生态廊道,同时,对建设海绵型城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乌沙河
景观工程
生态设计
截污
生态廊道
低影响开发
海绵型城市
-
Keywords
Wusha River
landscape project
ecological design
sewage interception
ecological corridor
low-impact development
sponge city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田荣燕
-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2期44-44,共1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城市本身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已经成为了城市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利用一些特殊手段进行反季种植,已经成为了园林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讨论反季节种植的技术特点以及现有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此来给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可行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建设的景观和生态效用。
-
关键词
园林施工
反季节种植
绿化
城市建设
-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TU986.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城市园林植物滞纳颗粒物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婉清
樊蓓莉
蔡飞
-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3期85-86,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空气颗粒物是导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降低的重要污染物,城市中的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滞纳颗粒物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阐述了植物叶片通过滞留、附着和粘附作用清除空气颗粒物的机理,分析了园林植物滞纳颗粒物的效果与植物种类、群落类型、污染源远近及季节的关系,并总结了植物叶片的微观结构、高度、倾斜角、冠层构型以及叶绿素含量等因素对植物的颗粒物滞纳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园林植物滞纳颗粒物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颗粒物滞纳量
滞纳能力
影响因素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门头沟区矿山生态治理技术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王卫东
谭德远
刘小萌
周丹
蔡飞
-
机构
北京市门头沟区林业工作站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71-73,共3页
-
文摘
文章将门头沟废弃矿山生态治理模式及其植物的选择结合实际案例做了初步的探讨,按立地类型将采石场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开采创面、作业平台和弃渣。治理模式按照采石场的3种立地类型,因地制宜采用了6种生态治理技术,即鑫三角生态袋技术、生态植被毯技术、客土喷播技术、垂直绿化技术、随机布点绿化技术、抗旱造林技术。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根据采石场的立地类型,采用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抗旱抗逆性强、种源易得、耐粗放管理、先锋植物、中期植物和目标植物相搭配、乔灌花草相结合。修复后初期以草、花为主,满足景观需求。在修复当年以播种的草、花和植苗的乔木树种为主,灌木很少或几乎没有;次年后,喷播的草本植物逐步退化,喷播的灌木开始大幅增长,并以油松、侧柏、爬山虎、荆条等为优势种。当地野生草本羊胡苔草、艾蒿、臭草等植物基本适应,在坡面生长迅速蔓延,并有少量乡土灌木植物已在坡面上生长,经过3年多的正向演替,基本达到了生态修复目的。
-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生态治理技术
植物材料选择
-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煤矸石山的自燃规律与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研究
被引量:53
- 7
-
-
作者
位蓓蕾
胡振琪
王晓军
赵平
赵艳玲
肖武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5,共4页
-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4224)
-
文摘
自燃煤矸石山处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燃烧特点。根据矸石山自燃机理和自燃发展不同时期的特征,划分出矸石山自燃的孕育期、发生期、发展期、衰退期4个阶段,由此确定治理施工的安全区、危险区和高危险区。根据矸石山自燃规律,可以选择覆盖法、注浆法等相应的治理方法,抓住有利的治理时机,以有效预防和整治煤矸石山的自燃。针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煤矸石山燃烧特点,选择不同的预防和整治措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关键词
煤矸石山
自燃规律
发育阶段
预防
整治措施
-
Keywords
gangue dump
spontaneous combustion rule
development stage
prevention
control measures
-
分类号
TD75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S728.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外源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结缕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 8
-
-
作者
梁小红
安勐颍
宋峥
徐广臣
濮阳雪华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1-205,共25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花卉
牧草
竹藤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项目(2013AA102607)资助
-
文摘
甜菜碱作为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与低温胁迫下植物的抗逆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探讨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结缕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结缕草‘青岛’品种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0,50,100和150mmol/L的甜菜碱进行叶面喷施,在8/2℃(白天/夜间)的培养箱中连续处理28d,以正常管理(28/24℃)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有效缓解低温胁迫下结缕草坪观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减少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SOD、POD、CAT和APX的活性,从而降低H2O2和O2·-的累积,同时,外源甜菜碱还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结缕草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增强渗透调节能力,进而增强结缕草对低温胁迫的抵抗性。其中,外施100mmol/L甜菜碱对提高结缕草的耐低温能力的效果最为显著。
-
关键词
结缕草
低温胁迫
甜菜碱
生理特性
-
Keywords
Zoysia japonica
low-temperature stress
glycine betain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688.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不同水分条件下3种灌木幼苗的耗水及生长特征
被引量:7
- 9
-
-
作者
薛强
赵廷宁
赵平
杨建英
杨阳
许泽宁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78-83,91,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交通科技项目"高速公路生态型护坡技术应用研究"(AHGS2013-5)
-
文摘
[目的]研究岳武高速公路填方边坡3种绿化灌木幼苗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征及生长表现,为该地区边坡早期植被恢复和护坡植物维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马棘、二色胡枝子、紫穗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法测定其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田间持水量(FC)的30%~45%,45%~60%,60%~75%和75%~90%〕的阶段耗水特征及生长变化。[结果]3种灌木幼苗的日耗水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特征,峰值出现在中午时分;月耗水量、总耗水量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且差异显著;不同水分条件下灌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增量差异显著,马棘长期处于30%~45%FC、二色胡枝子和紫穗槐长期处于30%~45%FC,45%~60%FC水分条件下其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土壤水分含量对灌木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较大,75%~90%FC和30%~45%FC均会降低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结论]综合考虑灌木幼苗的耗水量及生长特征,认为马棘幼苗土壤含水量维持在45%~60%FC、胡枝子和紫穗槐维持在60%~75%FC时能够实现幼苗正常生长,同时又能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
-
关键词
灌木幼苗
耗水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
Keywords
shrubs seedlings
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water use efficiency
-
分类号
S73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 10
-
-
作者
高彦波
翟鹏辉
谭德远
-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00-101,183,共3页
-
文摘
酶是土壤生态系统代谢的一类重要动力。土壤中所进行的一切生物学和化学过程都要由酶的催化作用才能完成。本文主要综述了土壤酶的来源、分类及动态变化,同时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相关性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
Keywords
Soil enzyme activity
Soil fertility
Relativity
Path analysis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
分类号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城市河流截污与人工湿地净化实例
被引量:10
- 11
-
-
作者
杨永森
-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41-346,共6页
-
文摘
针对受上游村庄、城镇、农田等点源、面源污染的城市河道,采用截污与人工湿地净化协同的处理方法改善水质。其中,截污环节根据地形与开发时序,合理设置截污区域,设计了配套所需的截污设施;人工湿地净化环节合理利用自然地形,采用多级潜流人工湿地与阶梯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复合的湿地水净化系统,并选取合适的湿地植物,保障人工湿地正常代谢。设计截污能力为1.02×104m3d,人工湿地处理能力为3.5×104m3d,人工湿地面积为45 hm2。经过截污与人工湿地净化协同作用,可基本实现水质净化目标,使其水质达到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不仅有效保障处理水质,更可营造城市水景,充分发挥河流与人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研究区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截污
人工湿地
净化
-
Keywords
urban river
sewage interception
constructed wetland
purification
-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研究简述
被引量:11
- 12
-
-
作者
高彦波
蔡飞
谭德远
翟鹏辉
郭宏凯
-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93-95,共3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研究主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被污染土壤修复进行了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有自然输入和人为输入。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动物、植物甚至人类的生存产生深远影响。为减轻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从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效应
土壤重金属修复
生物协同修复
-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effects
Remedi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Bio-synergy remediation
-
分类号
S18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