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探讨
1
作者 左玉龙 陶睿 +2 位作者 汤永明 艾志新 李明旭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104-106,共3页
结合北京市温榆河项目,总结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供以后施工业务参考,在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节省投资成本,推动园林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关键词 园林绿化 新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骨料透水铺装及绿化种植技术探讨
2
作者 左玉龙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188-190,195,共4页
温榆河公园是北京城区最大的“绿肺”,是首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广场及道路大部分由透水材料组成,一般透水铺装面积占设计铺装总面积70%以上,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因其优异的透水性,既保证了强度又消除了... 温榆河公园是北京城区最大的“绿肺”,是首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广场及道路大部分由透水材料组成,一般透水铺装面积占设计铺装总面积70%以上,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因其优异的透水性,既保证了强度又消除了普通透水表面起灰的现象,色彩鲜艳美观,被大力推广应用,但透水铺装区域绿化成活率普遍偏低。本研究对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装施工及其铺装区乔木种植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同类施工提供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装 绿化种植 施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营建研究——以北京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56
3
作者 刘旭 张文慧 +3 位作者 李咏红 高鹏杰 李黎 王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04-4411,共8页
北京地区处于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的迁徙路线上,是候鸟重要的迁徙路线,近些年,随着人为活动的影响,该区生境破碎化问题愈发突出,直接威胁着本地鸟种和过境迁徙鸟类的生存。为达到保护鸟类多样性的目的,需开展相应的栖息地恢复工作... 北京地区处于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的迁徙路线上,是候鸟重要的迁徙路线,近些年,随着人为活动的影响,该区生境破碎化问题愈发突出,直接威胁着本地鸟种和过境迁徙鸟类的生存。为达到保护鸟类多样性的目的,需开展相应的栖息地恢复工作。不同生态类群的鸟类对栖息地有着不同的要求,相同鸟种在不同空间、季节和生活期对栖息地的选择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鸟类栖息地恢复应针对目标鸟种根据其繁殖特点、巢位空间分布、食性特点、活动空间特点等进行规划营造。以北京房山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针对项目所在区域的鸟类分布特征,确定目标恢复鸟种,结合项目区现场条件,围绕目标鸟种对于栖息地水系、植被等方面的需求,从岸线重塑、水深设计、植物配置、生态鸟岛等方面规划设计鸟类栖息地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栖息地营建 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应用于白玉兰容器苗培育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7期146-148,共3页
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废弃物产生。这些园林废弃物由于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常常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和污染。为探究园林废弃物用作盆栽基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白玉兰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以园林废弃粉碎... 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废弃物产生。这些园林废弃物由于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常常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和污染。为探究园林废弃物用作盆栽基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白玉兰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以园林废弃粉碎物和园林废弃腐熟物做主要基质,分别加入羊粪和菌剂,组成共9组处理,于5—10月测定苗高、地径及营养含量等,对园林废弃物应用盆栽基质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园林废弃物回收和利用。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植物及环境使用合适的基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羊粪 菌剂 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细节处理探析
5
作者 刘鑫 《花卉》 2019年第18期50-51,共2页
园林景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地位逐渐凸显,城市园林其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城市风貌建设以及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是其他城市建筑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强对了园林建筑工程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但现阶... 园林景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地位逐渐凸显,城市园林其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城市风貌建设以及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是其他城市建筑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强对了园林建筑工程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但现阶段研究方向主要针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项目管理,而缺乏对园林工程施工规划以及施工细节等方面的研究,理论体系和实践标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相比普通建筑工程,工程内容涵盖土建、硬质景观、绿植景观等许多方面,施工工艺复杂,对其施工规划以及施工细节的研究与完善,是提高我国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重要工作,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基于我国园林特点和实际问题,基于施工规划以及施工细节处理视角展开研究,最后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规划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探讨
6
作者 刘鑫 《花卉》 2019年第16期46-47,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富足,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针对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导致我国缺乏针对性较强的园林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措施研究和成果,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在深入分析我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富足,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针对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导致我国缺乏针对性较强的园林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措施研究和成果,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在深入分析我国园林施工工程中技术以及管理存在问题后,提出对应的优化解决策略,旨在为我国园林施工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工程 施工技术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被植物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一杰 《花卉》 2018年第6期129-130,共2页
本文根据地被植物的含义和类别,初步探讨了地被植物的选用原则,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数据,分析了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初步提出了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园林景观 现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
8
作者 崔玉斌 《花卉》 2022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有效解决当下城市内涝的问题,本文对市政园林工程中的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和优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市政园林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策略,可有效改变城市的雨水、排水工程,以期给同类型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市政园林工程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住宅区现状分析与更新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晓东 胡俊成 +1 位作者 杨青 蔺彦玲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92,共5页
由于资金不足、影响因素复杂和认识不完整,导致目前老旧住宅区分类界限模糊,工作针对性不够,效果欠佳。故而,提出从"安全、适老、节能环保、宜居、提升品质"角度着力制定:可持续的老旧住宅区更新提升标准,并以"服从城市... 由于资金不足、影响因素复杂和认识不完整,导致目前老旧住宅区分类界限模糊,工作针对性不够,效果欠佳。故而,提出从"安全、适老、节能环保、宜居、提升品质"角度着力制定:可持续的老旧住宅区更新提升标准,并以"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四新、政府主导、有序开展、有效协作"的基本原则,为老旧住宅区更新提升工作提供导向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宅区 内涵分析 主要方向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保护目标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分析——以琉璃河湿地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咏红 刘旭 +3 位作者 李盼盼 陈利顶 朱庆平 王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93-4403,共11页
为探索不同阶段保护目标下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以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为研究区域,基于琉璃河湿地工程的特殊性,在同一工程项目中不同阶段创新应用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在截污工程完成前满足水质要求的河道内环境需水... 为探索不同阶段保护目标下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以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为研究区域,基于琉璃河湿地工程的特殊性,在同一工程项目中不同阶段创新应用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在截污工程完成前满足水质要求的河道内环境需水量和截污工程完成后满足以生态修复及维系为目标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1)在考虑景观娱乐水量的情况下,二者一次生态需水量均为196.78万m^3;(2)以消纳污水为目标的河道内,在考虑河道稀释及自净能力的情况下,利用水环境容量法计算净化需水量为30.39万m^3/d,景观娱乐需水量为180.43万m^3,河道内的土壤储水量为16.136万m^3,水体年蒸发量为78.03万m^3,日均0.21万m^3,水体渗透量21.69万m^3,日均渗漏量0.03万m^3;(3)以生态修复及维系为目标的河道中,河道内的水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为71.73万m^3。(4)在截污工作未完成之前,琉璃河内需每日注入30.39万m^3/d的湿地出水以保持水质。在不同保护目标下,如何依据河流实际情况,满足不同的需求,完善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环境需水量 净化需水量 琉璃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空间规划实践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隆隆 朱晓华 +2 位作者 邢志军 李海礁 张晓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2-1600,共9页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贫困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往往呈现区域空间叠加分布的特点。以贵州某乡村生态修复规划为例,在构建对象要素的定量化、差异化评价标准体系基础上,开展乡村空间本底评价,全面发掘人文、工矿遗存、地质灾害等资源属性,...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贫困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往往呈现区域空间叠加分布的特点。以贵州某乡村生态修复规划为例,在构建对象要素的定量化、差异化评价标准体系基础上,开展乡村空间本底评价,全面发掘人文、工矿遗存、地质灾害等资源属性,结合当地特色植入生态产业,通过植物种植匹配环境色彩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感官需求。基于自然恢复过程规律,以最经济的方式修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当地脱贫致富的愿景。所开展的“重自然、聚人文、兴产业、少干预”的可持续、近自然的生态规划设计解析,对中国乡村走出一条生态路、旅游路、产业路、经济路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为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乡村 评价 近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La_(0.5)Sr_(0.5)Co_(0.8)Mn_(0.2)O_(3-δ)钙钛矿及其催化性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韦达 赵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001-2400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煅烧法合成了La_(0.5)Sr_(0.5)Co_(0.8)Mn_(0.2)O_(3-δ)纳米粉,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碘定量滴定等测试方法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并以四溴双酚A为模型污染物,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La... 采用溶胶凝胶煅烧法合成了La_(0.5)Sr_(0.5)Co_(0.8)Mn_(0.2)O_(3-δ)纳米粉,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碘定量滴定等测试方法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并以四溴双酚A为模型污染物,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La_(0.5)Sr_(0.5)Co_(0.8)Mn_(0.2)O_(3-δ)具有钙钛矿R-3 c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40~70 nm。与通氮气煅烧的样品相比,弱氧化煅烧样品的非化学计量氧浓度适中,钙钛矿结构中B位离子平均价态相对较稳定,其催化性能较强且相对较稳定,可再生循环使用四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La_(0.5)Sr_(0.5)Co_(0.8)Mn_(0.2)O_(3-δ) 溶胶凝胶煅烧 非化学计量氧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沼液施用对作物-土壤系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志刚 韩雪 +7 位作者 徐少奇 魏雨泉 刘运平 裘浪 宋潇 李伟 王婷 郭立月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4期3-10,共8页
定量分析沼液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及重金属累积的综合效应,旨在明确等氮沼液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参数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为优化沼液施用综合管理措施,发挥沼液施用积极效果提供数据参考。运用Meta分析方法将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 定量分析沼液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及重金属累积的综合效应,旨在明确等氮沼液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参数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为优化沼液施用综合管理措施,发挥沼液施用积极效果提供数据参考。运用Meta分析方法将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有关等氮沼液(BS)和全施化肥(CF)处理对作物和土壤肥力影响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共选出有效文献62篇,获得可进行分析的试验数据591组。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沼液作物增产7.62%但差异不显著(p=0.07);土壤容重降低6%、总孔隙度增加14%、较大团聚体含量增加10%~20%,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增幅6%~20%并导致盐分累积加剧(p<0.05);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含量、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增幅6%~21%(p<0.001);土壤Cu、Zn和As含量比全化肥(CF)处理显著增加10%~18%。沼液施用对作物增产和土壤肥力提升显著正效应,需要考虑沼液施用年限、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严格控制施用量降低盐分和重金属累积风险,实现沼液安全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沼液 作物-土壤系统 综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发展的北方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咏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5-1545,共11页
以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针对该区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及景观单一等问题,统筹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及历史文化底蕴,以水质改善、水生态健康稳定、水景观协调为目标,基于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三位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理... 以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针对该区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及景观单一等问题,统筹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及历史文化底蕴,以水质改善、水生态健康稳定、水景观协调为目标,基于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三位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理念,采用水系廊道连通、人工湿地及构建水生态系统等一系列适合区域环境特点的关键技术,逐步实现河流湿地水系连通、河湖水质提升、恢复水生态、打造水景观,建设成集水文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净化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协同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战略需求。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方案可为北方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提供相应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湿地公园 生态修复 琉璃河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软件因子法在青贮玉米自交系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菲 朱雪峰 +4 位作者 李惠智 魏欣彤 海林 李丹丹 孟海波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选育出一批适宜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种质资源,以缓解该地区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缺乏、基础狭窄等问题。【方法】以114份青贮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贮玉米自交系的品质、农艺性状进行筛选与综合评价... 【目的】选育出一批适宜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种质资源,以缓解该地区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缺乏、基础狭窄等问题。【方法】以114份青贮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贮玉米自交系的品质、农艺性状进行筛选与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11份青贮玉米自交系,分别为G117、1459-2S6、15300A-1、17100-2S3、1479、13246、DK269、1785bS3、NYW1501B、1776-2S4和17115bS3。其中,有9份符合青贮玉米品质等级(国家标准)的一级标准、有2份自交系符合二级标准。【结论】筛选出的自交系可作为优良青贮玉米资源,用于培育优质青贮玉米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品质 农艺性状 青贮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流水利工程景观化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其全 《现代园艺》 2017年第7期124-124,共1页
城市水利工程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建设之一,其河流水利工程景观化的设计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城市河流水利工程中景观设计进行详细研究,以便为城市的河流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加友好的环境。
关键词 城市 水利工程景观化 河流景观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雅辉 梦莉 侯冰飞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5期72-75,共4页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功能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文章论述了有害生物、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干扰等生态风险对城市森林的影响,旨在引起人们对城市森林所面对生态风险的重视;提出了现有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关键词 有害生物 土壤重金属污染 干扰 生态风险 城市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乡土树种在菏泽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秋丽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4期213-214,共2页
在多姿多彩的城市绿化中,与其他树种相比,乡土树种并没有受到高度的关注。但是,乡土树种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其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乡土树种的优势特点、丰富... 在多姿多彩的城市绿化中,与其他树种相比,乡土树种并没有受到高度的关注。但是,乡土树种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其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乡土树种的优势特点、丰富品种、存在的问题,结合乡土树种在菏泽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城市绿化 应用 菏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伟 《绿色科技》 2018年第9期52-53,共2页
探讨了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该装置固定在防渗土工膜上,通过防渗土工膜安装在防渗墙体上。这种新型的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使用的结果表明:具有较多优点,如施工过程简单、对建筑物墙体没有损害、选取的制作材料对环境无危害、可... 探讨了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该装置固定在防渗土工膜上,通过防渗土工膜安装在防渗墙体上。这种新型的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使用的结果表明:具有较多优点,如施工过程简单、对建筑物墙体没有损害、选取的制作材料对环境无危害、可以选择多种植物设计多样的景观图、大大改善社会生态环境、扩展城市的绿化面积等,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绿化装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藻荒漠生态修复技术——以围场满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永定 李勇 +2 位作者 刘旭 雪梅 张乐骥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252-254,共3页
通过介绍藻类连续培养的理论、种类和装置,旨在对荒漠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本文论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室内培养藻类与野外项目区喷洒研究,认为藻类连续培养并规模化、同时进行野外喷洒是一种治理和恢复荒漠生态的有效方式。利用藻类... 通过介绍藻类连续培养的理论、种类和装置,旨在对荒漠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本文论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室内培养藻类与野外项目区喷洒研究,认为藻类连续培养并规模化、同时进行野外喷洒是一种治理和恢复荒漠生态的有效方式。利用藻类喷洒荒漠区,发挥其固沙、抑尘、成土、培肥、育草、固碳、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可为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藻 荒漠 生态修复 河北围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