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评《神经外科护理查房》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由徐德保,唐云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9787122359223。重型颅脑外伤是外科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颅脑损伤大多由交通事故和工作事故中的头部损伤造成的,损伤类型包括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重型颅脑外...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由徐德保,唐云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9787122359223。重型颅脑外伤是外科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颅脑损伤大多由交通事故和工作事故中的头部损伤造成的,损伤类型包括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重型颅脑外伤临床发病率较高,病情发展较快,病情紧急,且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发病后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需要对其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并采取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不良症状,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随着神经外科学的不断快速发展,神经外科护理已成为具有鲜明特点的独立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学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护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应激反应和脑代谢及脑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安一凡 乔辉 +3 位作者 梁舒婷 王潇 毛贝贝 刘鹏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脑功能、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 CERO_(2))、脑动静脉葡萄糖差(differential glucose content in cerebral arteriovenous blood, A-VDG)、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j...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脑功能、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 CERO_(2))、脑动静脉葡萄糖差(differential glucose content in cerebral arteriovenous blood, A-VDG)、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bulb oxygen saturation, SjvO_(2))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A组48例(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麻醉)、B组48例(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及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2组术后48 h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躁动-镇静量表评分、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应激指标、脑糖氧代谢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48 h GCS评分明显高于A组[(13.95±0.28)分vs(12.89±0.41)分,P<0.01]。B组苏醒、恢复自主呼吸、拔管、应答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B组T2时CERO_(2)、A-VDG、SjvO_(2)较A组明显升高,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T2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SjvO_(2)较T1时明显升高,CERO_(2)、A-VDG较T1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呕吐、咳嗽、寒颤、躁动、谵妄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改善其脑糖氧代谢,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昏迷程度、谵妄、恶心呕吐、咳嗽、寒颤、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右美托咪啶 麻醉 应激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吕猛 徐率立 戴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0-855,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仍有部分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或3级),但术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改良Ran... 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仍有部分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或3级),但术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这种现象被称为无效再通。该综述拟对无效再通的机制及其基线特征、血液、影像学等标志物进行总结,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早发现、早识别可能发生无效再通患者,为预防和治疗无效再通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无效再通 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技术在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广通 黄辉 +4 位作者 戴缤 关峰 肖智勇 毛贝贝 胡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4-191,共8页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中的应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内镜下经颅入路侧颅底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42例患者中原发性偏侧面肌痉挛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2例、表皮...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中的应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内镜下经颅入路侧颅底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42例患者中原发性偏侧面肌痉挛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2例、表皮样囊肿15例、听神经瘤14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脑桥小脑三角区脑膜瘤18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2例;其中90例(包括原发性偏侧面肌痉挛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2例)于内镜下行经颅入路微血管减压术,52例(包括表皮样囊肿15例、听神经瘤14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脑桥小脑三角区脑膜瘤18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2例)于内镜下行经颅入路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结果 142例患者均全程于内镜下完成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单手操作96例(67.61%);以气动臂持镜,双手操作46例(32.39%)。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总体治愈率达87.78%(79/90),内镜侧颅底肿瘤全切除率90.38%(47/52)。平均随访(23.46±8.93)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在气动臂的配合下,内镜技术可以完成复杂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具有可近距离和多角度观察,视野清晰,神经血管辨识度高等优势,但对内镜技术、器械和辅助设备的要求较高,需接受内镜技术培训和积累一定程度的内镜手术经验方可尝试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颅底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致残后抑郁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3
5
作者 齐丹青 姚济荣 +2 位作者 刘宇 解月红 张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分析首发脑卒中致残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致残患者161例,分别在患者患病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定义为A组、B组... 目的分析首发脑卒中致残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致残患者161例,分别在患者患病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定义为A组、B组、C组,其中A组为住院调查,B组、C组为出院门诊随访。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社会支持调查量表(MOS-SSS)。分析3组患者抑郁发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A、B、C组抑郁发病率分别为23.6%(38/161),32.9%(53/161),42.2%(6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4,P<0.05);3组间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BI评分、NIHSS评分、MOS-SSS评分、既往病史、病程、月工资收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BI评分、既往病史比例、病程均高于A组,且C组BI评分、既往病史比例高于B组(P<0.05);B、C组NIHSS评分、MOSSSS评分、月工资收入均低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高、既往病史、病程长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BI评分高和月工资收入高是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BI评分、NIHSS评分、既往病史、病程、月工资收入是脑卒中致残后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与小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燕 沈光莉 +2 位作者 刘文宏 张运 戴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与小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62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观察组62例[GFR<90m...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与小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62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观察组62例[GFR<90ml/(min 1.73m^2)]和对照组100例[GFR≥90ml/(min 1.73 m^2)]。比较2组小血管病变情况和其他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肌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收缩压和脑出血量明显增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白质病变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比例明显增高[(83.9%vs48.0%,77.4%vs 42.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FR<90ml/(min 1.73m^2)是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白质病变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危险因素(OR=1.523,95%CI:1.188~3.785,P=0.003;OR=1.652,95%CI:1.224~3.881,P=0.000)。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是脑小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肾病 大脑小血管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cher 344大鼠泌乳素腺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李守巍 胡志强 +1 位作者 初明 王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建立Fischer344(F344)大鼠泌乳素腺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F344雌性大鼠,行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或无菌生理盐水,用药50d后行MRI扫描,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检测垂体重量、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病理与PR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变化。结果应用... 目的建立Fischer344(F344)大鼠泌乳素腺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F344雌性大鼠,行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或无菌生理盐水,用药50d后行MRI扫描,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检测垂体重量、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病理与PR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变化。结果应用苯甲酸雌二醇50d后,大鼠体重增长受抑,垂体重量与PRL水平显著升高,病理检查可见垂体肿瘤形成且PRL染色阳性,MRI可见肿瘤,成瘤率达100%。结论利用F344大鼠建立的垂体瘤动物模型,成瘤周期短,简单易行,稳定可靠,符合泌乳素腺瘤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泌乳素腺瘤 雌激素 F344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海燕 殷宇慧 +2 位作者 吕颖 唐涛 戴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 建立并验证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与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情况分为脑出血组48例... 目的 建立并验证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与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情况分为脑出血组48例和对照组132例。将数据集又随机分为训练集126例,验证集54例。观察2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是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2.632,95%CI:1.153~6.005,P=0.022;OR=3.150,95%CI:1.445~6.866,P=0.004;OR=4.553,95%CI:1.561~13.283,P=0.006;OR=2.673,95%CI:1.278~5.592,P=0.009)。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和收缩压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0.609。训练集曲线下面积为0.781(95%CI:0.691~0.870),验证集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701~0.943)。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可信度。结论 Nomogram预测模型有利于识别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出血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反复入院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韦元元 顾红燕 +2 位作者 王巍伟 赵翊如 戴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13-2118,共6页
目的研究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反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化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成人CAP患者2306例,根据出院后1年内是否再次入院分为反复入院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反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化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成人CAP患者2306例,根据出院后1年内是否再次入院分为反复入院组和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CAP反复入院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以及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评估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绘制ROC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绘制决策分析曲线测算患者收益。结果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共病指数总分、特殊级抗生素使用、输血史、疫苗接种史是成人CAP患者反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上述独立危险因素为指标构建成人CAP反复入院的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χ^(2)=8.873,P=0.353);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决策分析曲线结果显示当阈值是0.21时,模型能够产生净收益0.10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成人CAP反复入院的个体化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与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反复入院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