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壁淋巴管瘤的MSCT表现
1
作者 张晓杰 魏通 +1 位作者 孙小丽 王仁贵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732,共4页
淋巴管瘤是淋巴系统罕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是生长缓慢的淋巴管的良性畸形肿瘤,而不是真正的肿瘤,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往往会浸润周围组织,复发率很高[1],罕见但症状可能很严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可以证实... 淋巴管瘤是淋巴系统罕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是生长缓慢的淋巴管的良性畸形肿瘤,而不是真正的肿瘤,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往往会浸润周围组织,复发率很高[1],罕见但症状可能很严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可以证实,疾病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2]。淋巴管瘤分为:海绵状、囊状和混合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系统 淋巴管瘤 MSCT 先天性发育畸形 胸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淋巴管成像及胸部平扫CT诊断乳糜痰
2
作者 张晓杰 孙小丽 +3 位作者 张明霞 郝琪 张怡梦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 观察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CT淋巴管成像(CTL)及平扫CT诊断乳糜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乳糜痰患者CTL及胸部平扫CT资料,观察淋巴管异常及胸部其他异常表现。结果 17例CTL均见碘化油异常沉积,分布于颈根部、纵隔区、胸腔和胸... 目的 观察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CT淋巴管成像(CTL)及平扫CT诊断乳糜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乳糜痰患者CTL及胸部平扫CT资料,观察淋巴管异常及胸部其他异常表现。结果 17例CTL均见碘化油异常沉积,分布于颈根部、纵隔区、胸腔和胸壁,以颈静脉角区最为常见,部分可见肺部碘化油反流及多处淋巴管扩张;胸部平扫CT显示肺、胸膜、纵隔及心包等多处异常,以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最为常见。结论 CTL对诊断乳糜痰有一定价值;胸部平扫CT可显示乳糜痰患者肺及胸部其他结构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评价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劲松 金延方 +2 位作者 岳云龙 刘洪亮 尹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2-835,共4页
目的利用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评价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治疗导水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12例原发性单纯导水管狭窄患儿内镜导水管成形术前及术后行常规头颅MR扫描及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利用流动分析软件对导水管脑脊液流动进... 目的利用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评价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治疗导水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12例原发性单纯导水管狭窄患儿内镜导水管成形术前及术后行常规头颅MR扫描及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利用流动分析软件对导水管脑脊液流动进行定性评估及定量测量。结果12例患儿术前均可见导水管狭窄,2例术前导水管可见少量脑脊液通过,10例术前导水管无脑脊液通过。11例术后导水管可见脑脊液搏动性流动,其峰值流速及峰值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大,1例术后导水管狭窄未解除,导水管仍无脑脊液通过。结论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显示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是治疗导水管狭窄尤其是膜性或短节段狭窄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内镜检查 脑导水管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256层智能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永革 袁颖 +5 位作者 赵君 段永利 孙莹 霍萌 温廷国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8-188,190,共2页
与传统CT比较,256层智能CT(iCT)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和一站式大范围扫描等优点。CT检查过程中碘造影剂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对比剂的注射速度和剂量、对比剂副作用的诊治以及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传统CT比较,256层智能CT(iCT)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和一站式大范围扫描等优点。CT检查过程中碘造影剂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对比剂的注射速度和剂量、对比剂副作用的诊治以及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01~08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放射中心进行的3448例CT增强检查,分析全程护理在256层i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造影剂 全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改变和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小丽 朱艳艳 +1 位作者 王仁贵 侯代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bronchial anthracofibrosis, BAF)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和CT检查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5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射中心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黏膜色素沉积并伴有主支气管... 目的分析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bronchial anthracofibrosis, BAF)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和CT检查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5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射中心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黏膜色素沉积并伴有主支气管或叶段支气管狭窄,确诊为BAF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病理结果,以及CT检查结果。结果56例患者,包括男17例(30.4%),女39例(69.6%);年龄34~87岁(中位年龄57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咯血等,呈反复慢性病程。支气管镜均显示黏膜色素斑和叶段支气管狭窄或闭塞,其中,单部位受累27例(48.2%),多部位受累29例(51.8%),以右肺中叶支气管狭窄多见。24例行支气管镜下黏膜活检的患者,活检标本病理检查均显示为支气管黏膜的色素沉积,其中13例(56.5%)伴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8例(34.8%)表现为伴有干酪样坏死的慢性肉芽肿样炎症,3例(13.oH)为肺癌。CT表现叶段支气管狭窄44例(78.6%),管壁增厚17例(30.4%),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2例(92.9%),伴淋巴结钙化30例(53.6%),肺内表现阻塞性不张38例(67.9%),支气管扩张6例(10.7%),胸膜病变3例(5.4%)。结论BAF好发于老年女性,并与结核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及恶性肿瘤等相关,主要特征包括支气管黏膜色素沉着、叶段支气管狭窄、气道周围淋巴结增大及多种形态的肺阻塞性或感染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 纤维化 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镜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淋巴管造影对乳糜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魏海亮 陈孝柏 +2 位作者 宋建美 段永利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CT淋巴管造影对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乳糜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乳糜尿患者的核素淋巴显像、直接淋巴管造影、CT淋巴管造影并经手术证实的所有资料。结果 11例乳糜尿患者中,核素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扩张8例,腰干增宽5例... 目的探讨CT淋巴管造影对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乳糜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乳糜尿患者的核素淋巴显像、直接淋巴管造影、CT淋巴管造影并经手术证实的所有资料。结果 11例乳糜尿患者中,核素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扩张8例,腰干增宽5例,肾盂显影7例;直接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扩张10例,腰干淋巴管纡曲、扩张11例,对侧腰干、腹膜后淋巴管反流4例,向肾盂反流10例;CT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扩张9例,右淋巴管扩张1例,腰干、腹膜后、髂、盆腔淋巴管纡曲、扩张11例,对侧腰干、腹膜后淋巴管反流10例,肾盂、肾窦反流11例。结论 CT淋巴管造影可以发现更多病变淋巴管,并清晰显示其周围解剖关系,对核素淋巴显像和直接淋巴管造影的低空间分辨力起到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淋巴管造影后MSCT诊断乳糜胸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春燕 陈孝柏 +5 位作者 侯睿 王仁贵 孙莹 霍萌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MSCT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糜胸患者的DLG及DLG后MSCT成像资料,将MSCT与DLG影像相对照。结果 DLG后MSCT显示造影侧髂及腹膜后淋巴管扩张、纡曲30例(100%),与DLG相吻合;出现对侧髂腰部反...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MSCT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糜胸患者的DLG及DLG后MSCT成像资料,将MSCT与DLG影像相对照。结果 DLG后MSCT显示造影侧髂及腹膜后淋巴管扩张、纡曲30例(100%),与DLG相吻合;出现对侧髂腰部反流和腹膜后淋巴管扩张13例(43.33%),DLG显示9例(30.00%,P=0.13);出现腹腔反流4例(13.33%),DLG显示3例(10.00%,P=1.00);胸导管出口受阻20例(66.67%),DLG显示22例(73.33%,P=0.50);胸导管部分未显影9例(30.00%),DLG显示8例(26.67%,P=1.00);对比剂入血10例(33.33%),DLG显示4例(13.33%,P=0.07);对比剂漏出至胸腔8例(26.67%),DLG显示1例(3.33%,P=0.02)。两种检查均显示1例(3.33%)肺内淋巴管扩张(P=1.00)。结论 DLG后MSCT成像与DLG互为补充,可为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直接淋巴管造影在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仁贵 陈孝柏 +5 位作者 段永利 李琼阁 赵君 傅岩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MSCT淋巴管造影在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DPL患者18例,由2名医师分别对其淋巴管造影表现及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18例DPL患者的胸部表现包括:对比剂反流18例(100%)、淋巴管扩张18例... 目的探讨MSCT淋巴管造影在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DPL患者18例,由2名医师分别对其淋巴管造影表现及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18例DPL患者的胸部表现包括:对比剂反流18例(100%)、淋巴管扩张18例(100%)、纵隔软组织肥厚18例(100%)、中轴支气管血管束增厚18例(100%)、小叶间隔增厚15例(83.33%)、叶间裂增厚15例(83.33%)、双肺磨玻璃影14例(77.78%),以及胸腔积液17例(94.44%)、胸膜增厚9例(50.00%)、胸膜外软组织增厚11例(61.11%)、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16例(88.89%)、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44.44%)、胸腔和纵隔心包积气4例(22.22%)、胸廓塌陷3例(16.67%);胸外异常表现包括:腹膜后对比剂反流和淋巴管扩张4例(22.22%)、腹腔积液1例(5.56%)、腹膜后和脾脏囊性淋巴管瘤各1例(5.56%)、颈部淋巴管扩张8例(44.44%)、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44.44%)、颈部多发淋巴结10例(62.50%)、腋窝多发淋巴结16例(88.89%)、下肢淋巴水肿1例(5.56%)、颜面部水肿1例(5.56%)和骨骼异常3例(16.67%)。结论 MSCT直接淋巴管造影能通过显示对比剂的异常分布和堆积明确判断有无淋巴液反流和淋巴管扩张及增多,为诊断和治疗DPL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病 先天性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直接淋巴管造影和MSCT表现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春燕 陈孝柏 +4 位作者 温廷国 霍萌 沈丽辉 沈文彬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诊断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乳糜性心包积液的DLG及造影后MSCT资料;7例伴乳糜胸,其中1例伴乳糜痰;8例接受胸导管梗阻解除术。结果 9例DLG和MSCT均表现为胸导管出口梗阻;...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诊断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乳糜性心包积液的DLG及造影后MSCT资料;7例伴乳糜胸,其中1例伴乳糜痰;8例接受胸导管梗阻解除术。结果 9例DLG和MSCT均表现为胸导管出口梗阻;5例合并心包区反流,其中4例通过扩张的支气管纵隔干反流。8例接受胸导管出口梗阻解除术,术后病情好转。结论 DLG和MSCT可显示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胸导管及属支异常,并能显示心包腔与淋巴系统的异常交通,后者可能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乳糜胸 胸导管 淋巴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成像在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淋巴管肌瘤病诊治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春燕 陈孝柏 +3 位作者 霍萌 孙莹 沈文彬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成像在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淋巴管肌瘤病(LAM)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或影像学典型表现证实的12例LAM患者的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资料,并与手术相对照。结果 CT示12例LAM均伴有乳...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成像在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淋巴管肌瘤病(LAM)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或影像学典型表现证实的12例LAM患者的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资料,并与手术相对照。结果 CT示12例LAM均伴有乳糜性胸腔积液,5例伴有腹腔积液,2例伴有盆腔积液。12例LAM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均不同程度出现腹膜后和(或)髂淋巴管扩张,5例于直接淋巴管造影时出现胸导管扩张,1例胸导管回流不畅,5例胸导管未显影,1例部分显影。12例LAM中11例接受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直接淋巴管造影和造影后CT成像可为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LA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病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淋巴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瘤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孝柏 岳云龙 +2 位作者 张建梅 温廷国 石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影像学资料。结果:根据所含淋巴管扩张程度不同,组织学上将其分为3型:囊性淋巴管瘤18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1例和血管瘤淋巴管瘤2例...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影像学资料。结果:根据所含淋巴管扩张程度不同,组织学上将其分为3型:囊性淋巴管瘤18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1例和血管瘤淋巴管瘤2例。结论:CT和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范围,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I在定性诊断方面较CT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面瘫患者的颞骨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术中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袁辉 金延方 +2 位作者 岳云龙 李健东 赵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在外伤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外伤性面瘫患者的21侧耳行HRCT横断面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对照其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21耳中,纵行骨折15耳,横行骨折3耳,混合型3耳。HRCT共显示3...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在外伤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外伤性面瘫患者的21侧耳行HRCT横断面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对照其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21耳中,纵行骨折15耳,横行骨折3耳,混合型3耳。HRCT共显示32段面神经管受累,其中,骨折同时累及面神经管膝状神经节段及鼓室段8耳,仅累及膝状神经节段8耳,同时累及迷路段与膝状神经节段2耳,仅累及鼓室段1耳,仅累及迷路段1耳,同时累及鼓室段和后膝段1耳。术中共见49段面神经管受累,与手术结果对照,所有节段完全符合3耳(3/21),HRCT所示1个节段符合10耳(10/21),2个节段符合8耳(8/21)。结论颞骨HRCT扫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管的全貌,为外伤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但与术中所见相比,颞骨HRCT会低估损伤范围,尤其是后膝段及乳突段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创伤和损伤 颞骨 神经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影像学诊断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春燕 王仁贵 +6 位作者 沈丽辉 岳云龙 文哲 童冠圣 沈文彬 石峰 陈孝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果 DLG示26例患者可见下肢乳糜反流,26例胸导管出口不同程度受阻;造影后CT所见与其基本吻合。核素淋巴显像显示27侧下肢肢体淋巴肿,伴9例阴囊淋巴水肿,19例胸导管出口梗阻;21例接受单侧淋巴显像,均证实乳糜反流存在。MRI示下肢、盆壁水肿呈网格状长T2信号。结论 DLG及核素淋巴显像可直接、动态显示淋巴系统异常;DLG后CT可弥补二者空间分辨力较低的缺陷,并可清晰显示周围组织的情况。MRI可以明确肢体淋巴水肿的部位及范围,鉴别水肿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反流 淋巴水肿 淋巴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及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建美 陈孝柏 +4 位作者 赵君 段永利 王仁贵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接受腹盆部CT平扫,4例于淋巴管造影前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5例淋巴管造影及CT平扫后接...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接受腹盆部CT平扫,4例于淋巴管造影前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5例淋巴管造影及CT平扫后接受腹部增强CT扫描。结果患者中肠壁增厚、肠腔扩张15例,肠系膜水肿21例,胸、腹腔积液16例。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显示不同程度淋巴管异常:对比剂漏入肠腔或分布于肠壁7例,肠系膜淋巴管扩张10例、碘油分布于胃壁1例、对比剂反流至肝门、脾门、胰腺周围、对侧髂淋巴管及胸腔21例。9例增强扫描患者中,肠壁分层强化呈"晕轮征"3例,肠黏膜明显线状强化7例。结论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IL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观察胸、腹腔积液及脏器情况,并可用于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淋巴管扩张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5
作者 霍萌 王仁贵 +9 位作者 陈孝柏 张春燕 孙莹 孙磊 温廷国 岳云龙 金延方 童冠圣 沈文彬 崔力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结果直接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7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结构紊乱、纡曲、扩张7例。15例CT均发现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椎体及椎体附件9例,髂骨5例,肋骨6例,肩胛骨1例,锁骨1例,肱骨1例,双侧股骨4例,跟骨、距骨1例;7例脾脏增大,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9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核医学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6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扩张6例,脾脏多发放射缺损2例。5例MR均发现骨质内多发长T1长T2异常信号,双髂骨3例,腰骶尾椎及椎体附件4例,双股骨2例,跟、距骨1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是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的复杂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表现具有特异性,对早期诊断本病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发育异常 Gorham-Stout综合征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淋巴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水肿相关恶性软组织肿瘤MRI表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云龙 金延方 +3 位作者 沈文彬 郭劲松 吴晓华 王振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78,共4页
目的分析与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病变发生于上臂5例,前臂1例,小腿1例,足部1例。5例血管肉瘤T1WI呈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增... 目的分析与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病变发生于上臂5例,前臂1例,小腿1例,足部1例。5例血管肉瘤T1WI呈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增强后显著强化。2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分叶状等T1稍长T2信号软组织肿块,其内短T2分隔明显强化。1例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边缘光滑,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慢性淋巴水肿所致局部免疫缺陷可引发多种软组织恶性肿瘤,MRI上其共同特点为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结节,其中血管肉瘤病灶多发且显著强化有助于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Treves综合征 肉瘤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淋巴管瘤累及脾脏的表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小丽 王仁贵 +5 位作者 陈孝柏 段永利 赵君 傅岩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淋巴管瘤(LA)累及脾脏的MSCT表现。方法收集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综合诊断的L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其中5例同时接受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本病累及脾脏的影像... 目的探讨弥漫性淋巴管瘤(LA)累及脾脏的MSCT表现。方法收集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综合诊断的L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其中5例同时接受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本病累及脾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的脾脏可见单发或多发薄壁囊性肿块,边界均清楚,其中2例囊内有分隔;5例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及分隔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所有患者均同时伴有至少1个其他部位的相似病变。结论 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LA累及的脾脏影像学特征。伴有淋巴管发育不良并累及多个部位时,结合病史及临床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脾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脑代谢改变的磁共振波谱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袁辉 祁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6-290,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MRS)评价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认知相关脑功能区代谢物的异常改变以及MRS代谢指标与认知测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2例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2组)、10例复发的抑郁症患者(3组)及12名正常志愿者(1组)均于MR检查前接受威...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MRS)评价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认知相关脑功能区代谢物的异常改变以及MRS代谢指标与认知测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2例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2组)、10例复发的抑郁症患者(3组)及12名正常志愿者(1组)均于MR检查前接受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记录测试结果;之后接受双侧前额叶及扣带回的1H-MRS,记录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Ins)、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复合物(Glx)曲线下面积与肌酸(Cr)的比值。结果与1组比较,3组双侧前额叶Glx/Cr减低、mIns/Cr升高,2组双侧前额叶Glx/Cr减低,右侧前额叶mIns/Cr升高;2组、3组均存在WCST中完成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错误数增加。2组患者右侧前额叶Glx/Cr与持续错误数呈负相关,3组患者双侧前额叶Glx/Cr与持续错误数均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均存在双侧前额叶的异常代谢变化及认知功能障碍,谷氨酸能系统异常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分析(一)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仁贵 王丹丹 王继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4-917,共4页
关键词 胸部恶性淋巴瘤 CT特征 LYMPHOMA 淋巴细胞为主型 霍奇金淋巴瘤 NK/T细胞 恶性肿瘤 免疫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奇瑾 沈文彬 +6 位作者 童冠圣 张春燕 陈孝柏 温廷国 董健 霍萌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LAM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99 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LAM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99 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和CT淋巴管造影(CTL)检查。根据99 Tcm-DX淋巴显像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异常浓聚型;Ⅱ型为异位引流型;Ⅲ型为未显影或一过性显影型,Ⅰ型和Ⅱ型为胸导管异常。根据CTL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扩张型;Ⅱ型为末端梗阻型;Ⅲ型为主干缩窄型;Ⅳ型为异位引流型;Ⅴ型为未显示型。以Ⅰ~Ⅳ型为胸导管异常。评价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病变的一致性。结果99 Tcm-DX淋巴显像显示Ⅰ型17例,Ⅱ型3例,Ⅲ型14例。58.82%(20/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CTL显示Ⅰ型15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2例,Ⅴ型9例,73.53%(25/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是否存在病变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79)。CTL胸导管分型中,Ⅰ型和Ⅱ型多采用胸导管—静脉吻合术或胸导管末端松解术解除梗阻,Ⅲ型多采用胸导管末端压迫带/粘连松解术解除梗阻,Ⅳ型根据胸导管异常回流路径来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Ⅴ型多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CTL优于99 Tcm-DX淋巴显像,能准确显示胸导管的病变情况,为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LAM合并乳糜胸的术式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病 乳糜胸 胸导管 核素淋巴显像 淋巴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