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9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材料研究所承办第三届中俄青年学术研讨会行
1
作者 曾俊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3-683,共1页
由中物院国际合作交流部、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国际合作局主办,化工材料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中俄青年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6日-17日在科学城九龙宾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代表团11位代表及来自中物院流体... 由中物院国际合作交流部、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国际合作局主办,化工材料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中俄青年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6日-17日在科学城九龙宾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代表团11位代表及来自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化工材料研究所、总体工程研究所、激光聚变中心的科技人员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化工材料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舒远杰主持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化工材料 国际合作 集团公司 科技人员 合作交流 多功能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材料研究所含能分子创制团队在钝感炸药、含能离子液体等方面取得进展
2
作者 靳云鹤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25-725,共1页
1.采用碱金属配位稳定化N5^-离子的策略,制备了结构稳定的三维骨架五唑钠盐MPF-1,晶体骨架中含有两种五唑纳米笼结构(Na20N60和Na24N60),每个N5-离子与五个相邻钠离子配位成五边形,并通过强金属配位键组装成为类沸石结构骨架。相比已有... 1.采用碱金属配位稳定化N5^-离子的策略,制备了结构稳定的三维骨架五唑钠盐MPF-1,晶体骨架中含有两种五唑纳米笼结构(Na20N60和Na24N60),每个N5-离子与五个相邻钠离子配位成五边形,并通过强金属配位键组装成为类沸石结构骨架。相比已有五唑离子盐,MPF-1表现出优秀的热稳定性(1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钝感炸药 化工材料 研究所 制团 分子 金属配位 三维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计算含能材料学团队在TKX-50等羟铵离子盐物化性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3
作者 王敏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共1页
1.发现了TKX-50的一个热致新相(meta-TKX-50)和-个剪切产生的新相(γ-TKX-50).meta-TKX-50形成的温度在180℃附近,与TKX-50相比,NH3OH^+的N-O更趋向于平行于晶胞6轴.γ-TKX-50源于TKX-50沿(010)/[101]或(010)/[101]方向的剪切... 1.发现了TKX-50的一个热致新相(meta-TKX-50)和-个剪切产生的新相(γ-TKX-50).meta-TKX-50形成的温度在180℃附近,与TKX-50相比,NH3OH^+的N-O更趋向于平行于晶胞6轴.γ-TKX-50源于TKX-50沿(010)/[101]或(010)/[101]方向的剪切.这样,TKX-50在常压下可存在三个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QR ST M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改进的热硫化有机硅/EPDM微孔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雷卫华 张倩 +3 位作者 余凤湄 曹君 陈立新 崔锦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研究了热硫化有机硅/三元乙丙橡胶(EPDM)微孔材料的过氧化物改性技术,并表征了改性泡沫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乙醇溶液,经过表面涂覆、渗透、高温反应,获得了改性的泡沫材料。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剂用量的增加,泡沫表面明显粗糙... 研究了热硫化有机硅/三元乙丙橡胶(EPDM)微孔材料的过氧化物改性技术,并表征了改性泡沫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乙醇溶液,经过表面涂覆、渗透、高温反应,获得了改性的泡沫材料。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剂用量的增加,泡沫表面明显粗糙化,与乙二醇的接触角逐渐增大,泡沫的定伸应力逐渐增大,压缩永久变形和伸长率逐渐减小,而拉伸强度在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泡沫的定伸应力逐渐上升、伸长率逐渐下降,拉伸强度则出现最大值、在处理剂大用量下波动较小。在改性处理后,有机硅/EPDM(70%)微孔泡沫的压缩应力在10%~40%出现明显抬升,泡沫压缩松弛和永久变形大幅减小,伸长率降低、扯断强度略有提高,泡沫具有良好的回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 改性 有机硅 三元乙丙橡胶 微孔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晶体材料撞击感度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洪珍 焦方宝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I0004,共22页
为揭示含能晶体材料的组成-结构形态-感度的关系,分别从晶体结构、晶体形态、多组分晶体的组成和复合结构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不同晶体形态特征、以及测试条件和试样状态对撞击感度的影响及规律,探究了其基本原因。指出含能晶体材料的晶... 为揭示含能晶体材料的组成-结构形态-感度的关系,分别从晶体结构、晶体形态、多组分晶体的组成和复合结构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不同晶体形态特征、以及测试条件和试样状态对撞击感度的影响及规律,探究了其基本原因。指出含能晶体材料的晶形、粒度、缺陷和聚集态结构等特征形态对撞击感度影响规律的认识主要还是宏观的或定性的,影响的极限程度和定量关系不清楚;共晶、掺杂、复合等多组分复合晶体的构筑机理不清,没有建立组成和结构与感度的定性定量关系;不同晶体特征对撞击感度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统一认识。由此,提出了从晶体结构设计、晶体颗粒形态调控、复合晶体设计与构筑等方面以进一步降低撞击感度的策略,为继续开展高能低感含能晶体的研制和应用提供指导。附参考文献12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晶体材料 撞击感度 安全性 降感 共晶 起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精密实验的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煦 马云灿 +10 位作者 马骁 曹柱荣 喻寅 银颖 李晶 杨靖 孟立民 李军 陶天炯 杨昊 蒋均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器的应用,弥补了低重复频率飞秒激光难以实现高速扫描的不足,这为精密实验所需各类精密样品/样件的高效精密加工提供了重要能量源。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研究所精密实验对精密样品的安全高效精密加工需求为切入点,分别以激光X射线精密靶材及结构、炸药材料微结构、超硬材料复合折射透镜结构、微型探头光纤精密固定结构、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例,介绍了高重频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和特种材料安全高效精密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精密加工 金属材料 炸药材料 超硬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材料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丹 王浚儒 +1 位作者 赵煦 杨志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5-1241,共17页
含能材料的形貌及结构对其各项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改善现有含能材料的固有性能,含能材料的组装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工作,从单一组分含能材料通过组装直接影响结构从而调控其性能、多组分复合含能材料的组分及... 含能材料的形貌及结构对其各项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改善现有含能材料的固有性能,含能材料的组装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工作,从单一组分含能材料通过组装直接影响结构从而调控其性能、多组分复合含能材料的组分及复合结构协同调控性能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当前含能材料的组装方法及其对性能的调控效果,阐述了其它功能材料组装对含能材料的启示。当前,单一组分含能材料组装可以带来新的炸药形貌,多组分组装可以弥补现有性能调控的不足,实现能量及安全性能协同提升,但含能材料的组装发展还面临着组装方法单一、过程调控难、组装机制尚不明确、多组分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含能材料晶体组装理论完善、微介观表征技术发展及新组装技术探索三个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组装 晶体形貌 多组分协同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的先进分析表征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应梓剑 陈建波 +7 位作者 徐金江 于谦 何璇 赵雪燕 朱春华 黄石亮 杨希 李诗纯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101,共20页
分析表征技术是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科研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主要包括色谱、质谱、波谱、光谱、热分析、显微、散射与衍射等,通过分析表征技术的定性/定量分析可获得含能材料的化学结构、组分含量、微观形貌等信... 分析表征技术是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科研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主要包括色谱、质谱、波谱、光谱、热分析、显微、散射与衍射等,通过分析表征技术的定性/定量分析可获得含能材料的化学结构、组分含量、微观形貌等信息,进而为含能材料相关合成表征、质量控制、库存维护、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场景提供重要的分析数据,极大推动了含能材料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分析表征技术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原位在线、多尺度贯通、高时空分辨等方向发展。为了更加清晰、全面地掌握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现状与趋势,研究系统综述了各主要分析手段的技术内涵、功能特点以及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相关分析表征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含能材料 分析表征技术 自动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频信号的含能材料撞击感度机器学习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炳儒 李明 +8 位作者 文玉史 郭峰 于绍钧 纪春亮 林聪妹 郝利霄 韩勇 邓川 代晓淦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为了提高炸药撞击感度测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炸药撞击响应声信号的智能识别进行了研究。基于落锤式撞击感度测试装置针对混合炸药开展了试验,利用音频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了撞击过程中的声信号,提取了最大值、带宽等一... 为了提高炸药撞击感度测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炸药撞击响应声信号的智能识别进行了研究。基于落锤式撞击感度测试装置针对混合炸药开展了试验,利用音频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了撞击过程中的声信号,提取了最大值、带宽等一维的时域和频域特征,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将音频数据转换为二维的频谱图,采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对一维数据进行数据增强,采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对二维频谱图进行数据增强,采用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机(SVM)、k-means聚类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视觉Transformer(ViT)进行判爆分类。结果表明,RF、XGBoost、BPNN和SVM在原始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均超过99.5%,在cGAN增强数据上最终达到100%,而k-means聚类算法初始达到了98.5%的准确率,在增强数据上呈现准确率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NN和ViT在原始数据上的准确率分别为98.1%和98.4%,在增强数据上达到98.4%和98.9%,在增强数据上的表现有所提升,但受限于小样本环境和轻微的过拟合问题,准确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总体而言,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炸药撞击感度智能识别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验证了其在爆炸声信号判爆任务中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人工判爆的主观性和效率低的问题,为炸药使用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感度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声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增稠液胶囊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刘鹏辉 刘忠平 钟发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冲击会对实战条件下武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影响,因此必须使用抗冲击材料来提高武器系统的安全性。随着武器装备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聚合物抗冲击材料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开发兼顾高效、轻质、智能、多次防护、多功能的抗冲击... 冲击会对实战条件下武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影响,因此必须使用抗冲击材料来提高武器系统的安全性。随着武器装备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聚合物抗冲击材料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开发兼顾高效、轻质、智能、多次防护、多功能的抗冲击防护材料。将剪切增稠液(STF)胶囊分散在硅橡胶中制备了新型抗冲击复合材料,应用LS-DYNA程序ALE算法对落锤冲击STF/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建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并讨论了冲击速度、STF液滴分布结构以及吸能液体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液 硅橡胶 复合材料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增稠凝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刘鹏辉 刘忠平 +1 位作者 钟发春 宋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剪切增稠凝胶(STG)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研究兴趣的一种剪切增稠材料,表现出冲击硬化效应。将STG与环氧树脂材料进行复合,获得一种强度更高的STG增强环氧树脂材料,一方面解决剪切增稠材料在实际过程中的冷流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分子聚... 剪切增稠凝胶(STG)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研究兴趣的一种剪切增稠材料,表现出冲击硬化效应。将STG与环氧树脂材料进行复合,获得一种强度更高的STG增强环氧树脂材料,一方面解决剪切增稠材料在实际过程中的冷流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分子聚合物与剪切增稠凝胶材料的耦合作用,进一步改善环氧树脂的脆性以抗冲击防护性能。采用热分析表征样品的热稳定性;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多重拉伸速率的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微观结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胶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破片撞击下弹药装药的反应等级试验研究
12
作者 田超 李志鹏 +2 位作者 邓川 路迎 余伟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4,I0006,共9页
为准确评估高速破片撞击下弹药装药的反应等级,基于高速破片加载装置,利用光子多普勒测速仪(PDV)、高速摄影、冲击波超压、自短路电探针等测试技术,以一种HMX基装药(PBX-8)为试验对象,结合静爆试验,对不同撞击条件下的装药反应等级进行... 为准确评估高速破片撞击下弹药装药的反应等级,基于高速破片加载装置,利用光子多普勒测速仪(PDV)、高速摄影、冲击波超压、自短路电探针等测试技术,以一种HMX基装药(PBX-8)为试验对象,结合静爆试验,对不同撞击条件下的装药反应等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反应等级与燃烧等级评估以装药反应过程宏观图像及剩余残骸情况为主进行定性评估,对于爆燃、爆炸与爆轰等级,可采用基于冲击波超压、壳体膨胀速度及反应时间等量化参量获得的反应烈度量化值进行准确评估,其中爆燃与爆炸反应等级反应烈度量化值存在量级差异。在相同的撞击速度条件下,破片撞击弹药装药位置的不同可影响装药的最终反应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破片撞击 装药 反应等级 量化评估 高速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策略在含能材料设计及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海风 王康才 刘渝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1-680,共10页
以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材料科学领域,也为含能材料的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含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提供了全新的研发范式,有望解决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周... 以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材料科学领域,也为含能材料的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含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提供了全新的研发范式,有望解决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周期冗长等含能材料研发中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尽管已有部分成功案例被报道,但机器学习在含能分子“设计→筛选→合成→性能验证”全周期研究中的应用,相较于其他新材料领域仍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研究综述了机器学习辅助含能材料开发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机器学习在含能分子设计、单一性能预测及多性能同步预测中的应用案例。然而,依托机器学习辅助设计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含能材料依然充满了挑战。未来应着力推进含能材料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体系的建立,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性能含能材料的高效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机器学习 含能材料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动态和静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三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的自组装途径
14
作者 戴学志 沈金朋 +3 位作者 田强 梁华 朱杉 强晓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1,共7页
三嵌段共聚物(TTPs)在稀溶液中经分级自组装形成多隔室胶束(MCMs)的过程,通常包括TTPs分子链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星形胶束自组装形成MCMs两个主要步骤,其中前一步骤理论上存在单级自组装或分级自组装两种未被阐明的可能途径。选择非晶... 三嵌段共聚物(TTPs)在稀溶液中经分级自组装形成多隔室胶束(MCMs)的过程,通常包括TTPs分子链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星形胶束自组装形成MCMs两个主要步骤,其中前一步骤理论上存在单级自组装或分级自组装两种未被阐明的可能途径。选择非晶态TTPs聚苯乙烯-b-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B-b-PMMA,SBM)为模型分子,通过溶剂交换的方法使SBM在稀溶液中自组装,采用动态及静态光散射技术对SBM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进一步自组装形成MCMs的过程进行实时、动态表征,并结合透射电镜(TEM)辅助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BM在稀溶液中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的途径是直接由SBM链团/网经单级自组装途径形成星型胶束,而不是存在单链或多链胶束等过渡形态的分级自组装途径。SBM稀溶液浓度对该自组装途径无明显影响,该自组装过程在12 h内已达到动态平衡。研究结果可为多组分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自组装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溶液表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胶束 途径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芯材料可切换的同轴3D打印技术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曹艳兵 徐嘉文 +4 位作者 于江云 陈鹏 朱阿祥 张亚玲 刘禹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共7页
目前,主流的直书写3D打印多材料打印方法是通过设计多个入口挤入汇合到单个出口挤出的喷头,材料按照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不同性能的组合。但是,多材料增材制造需要各材料之间具有优异的黏合强度,同时需要材料参数满足高黏度和剪... 目前,主流的直书写3D打印多材料打印方法是通过设计多个入口挤入汇合到单个出口挤出的喷头,材料按照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不同性能的组合。但是,多材料增材制造需要各材料之间具有优异的黏合强度,同时需要材料参数满足高黏度和剪切变稀的特性以符合3D打印的各项要求。为了实现多材料的连续稳定性打印,通过设计一种轴芯材料具有快速切换功能的同轴挤出3D打印喷头及其打印系统,研究多材料同轴打印原理及打印实验。CCM3D喷头允许不同流变特性的轴芯材料稳定地选择性挤出,实现多材料同轴制造。通过生成多材料G代码进行打印,展示了轴芯两种不同黏性材料之间的快速切换以及2D图像的打印,利用同轴多材料的打印优势,将不同弹性模量的硅胶选择性嵌入同轴线条轴芯,展示了其打印3D模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材料增材制造 CCM3D喷头 流变特性 2D图案 3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摩擦行为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李青山 段辉晶 +4 位作者 李国成 刘新祺 余家欣 何洪途 银颖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5,共12页
针对热老化后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PBX)摩擦行为演化规律与机制不清楚等问题,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基PBX炸药摩擦行为和摩擦安全性能的演化规律与机制.在摩擦感度试验机上研究了热老化后PBX摩擦感度的变化规律,发... 针对热老化后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PBX)摩擦行为演化规律与机制不清楚等问题,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基PBX炸药摩擦行为和摩擦安全性能的演化规律与机制.在摩擦感度试验机上研究了热老化后PBX摩擦感度的变化规律,发现热老化后PBX摩擦感度从未老化时的16%增大至老化50 d后的46%.以含能单晶HMX作为摩擦对偶,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热老化处理对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PBX)摩擦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增加,PBX表面稳态摩擦系数几乎不变.通过对PBX中HMX单晶和粘结剂与HMX单晶的摩擦行为分析发现,热老化后HMX单晶表面稳态摩擦系数基本不变,同时HMX单晶表面的微观力学性能、化学结构和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也基本不受热老化处理的影响.未老化时,粘结剂与HMX界面的稳态摩擦系数大约为0.3,而老化50 d后粘结剂与HMX界面的稳态摩擦系数增加至0.6.热老化后粘结剂出现了明显的结晶现象,导致了粘结剂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显著增大,进而增大了粘结剂和HMX界面的摩擦温升,最终造成PBX炸药摩擦感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 奥克托今 粘结剂 硬化 摩擦系数 摩擦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耐热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17
作者 付辉 单雨佳 +3 位作者 田天 王金鑫 王涛 张文全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8-670,共13页
根据分子连接方式的不同以及是否为中性分子,将近年来报道合成的高能耐热化合物划分为稠环类、联杂环类和离子型三类。研究综述了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与物化以及爆轰性能,并对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应用前景进行评价... 根据分子连接方式的不同以及是否为中性分子,将近年来报道合成的高能耐热化合物划分为稠环类、联杂环类和离子型三类。研究综述了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与物化以及爆轰性能,并对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应用前景进行评价;展望了高能耐热化合物的合成发展方向:开发普适性的骨架构筑技术、推进计算模拟与分子设计融合、创新绿色高效合成工艺,为设计合成新型高能耐热化合物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耐热化合物 合成方法 热稳定性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18
作者 邬张玉 赵雪燕 +1 位作者 雍怀松 何显儒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高分子材料由原子-链段-凝聚态多级结构组成,高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与凝聚态结构及宏观黏弹性都密切相关。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以氢质子为探针,能够原位、无损高效地表征含氢链段的运动特性。通过反演计算,可以进一步量化不同运动... 高分子材料由原子-链段-凝聚态多级结构组成,高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与凝聚态结构及宏观黏弹性都密切相关。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以氢质子为探针,能够原位、无损高效地表征含氢链段的运动特性。通过反演计算,可以进一步量化不同运动单元的占比及其弛豫时间。这项技术在高分子链段运动相关研究中展现了极大的应用潜力,包括相结构、组分比例、表界面相互作用力、交联网络及动力学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简述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测试原理,分类总结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高分子定性与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链段运动 弛豫时间 凝聚态结构 定性与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郁卫飞 黄辉 +3 位作者 聂福德 张启戎 李海波 李金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40-343,共4页
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例举多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sol-gel法、溶剂/非溶剂法、高能研磨法、多孔金属/填充物复合法。对这些制备方法及制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认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研究含能材料的新角度,改进了纳... 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例举多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sol-gel法、溶剂/非溶剂法、高能研磨法、多孔金属/填充物复合法。对这些制备方法及制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认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研究含能材料的新角度,改进了纳米粉体含能材料储存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减轻了粒子团聚现象,有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纳米特性。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制备工艺参数及制品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今后还需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含能材料 纳米科技 溶胶凝胶 多孔硅 综述 纳米复合材料 含能材料 SOL-GEL法 制备工艺参数 制备方法 非溶剂法 多孔金属 纳米粉体 团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S的细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平 秦德新 +4 位作者 聂福德 陈娅 辛芳 梁叶明 刘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研究了低温结晶法制备超细六硝基 (HNS)的工艺 ,把炸药溶液高度分散成细流状态加到低温水中 ,并加入合适的表面活性剂 ,得到比表面积达 2 3m2 ·g-1,平均粒径为 0 .36 μm ,纯度为98.5 %的亚微米HNS。
关键词 六硝基Di 比表面积 颗粒度 低温结晶法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