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防微”蚕种丰收——谈谈我场防治微粒子病的体会
1
《广东蚕业》 1992年第1期14-17,共4页
回顾十五年来,我场曾先后两次发生过比较严重的微粒子病。第一次是1976年;第二次是第一次发生后的第九年即1985年秋,这次危害相当严重。共计有原蚕户270个,其中病毒户70个,占25.9%;共生产种茧16,375.05公斤,其中病毒种茧937.4公斤,占5.... 回顾十五年来,我场曾先后两次发生过比较严重的微粒子病。第一次是1976年;第二次是第一次发生后的第九年即1985年秋,这次危害相当严重。共计有原蚕户270个,其中病毒户70个,占25.9%;共生产种茧16,375.05公斤,其中病毒种茧937.4公斤,占5.7%;共生产蚕种62,586张,其中病毒蚕种38,334张,占61.25%。为了战胜微粒子病,确保蚕种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病 种茧 蚕种生产 蚕户 原蚕 蚕体消毒 贮桑室 蚕网 蚕具 给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生产效果的调查
2
作者 黄统思 陈国尧 《广东蚕业》 1992年第3期4-5,8,共3页
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树型,本场通过设区对比试验及应用大田生产均表明.不但可以提高桑树产量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养好原蚕,多产优质、高产的种茧,制好蚕种,这是提高种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现将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生产效果总结如... 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树型,本场通过设区对比试验及应用大田生产均表明.不但可以提高桑树产量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养好原蚕,多产优质、高产的种茧,制好蚕种,这是提高种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现将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生产效果总结如下。一、冬留低中刈及其采获方法在冬至前后7—10天,从桑树离地面40厘米将树干上部平滑地剪去,待来春头造摘叶以“采四留六”,结合摘除下部阴弱枝培育壮枝3~4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蚕 生产效果 种茧 摘叶 对比试验 产叶量 夏蚕 效果总结 对比调查 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关键性措施 提高“东43×7·湘”的制种量
3
作者 阳朝斌 黄统思 《广东蚕业》 1993年第2期1-3,共3页
为了提高茧丝质量,克服我省蚕品种单一,提高蚕种场制种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92年5~8月在化州、遂溪蚕区饲养了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选育的夏用高温造饲养的三元杂交种“东34×7·湘”8714张,总产茧257063kg,总产... 为了提高茧丝质量,克服我省蚕品种单一,提高蚕种场制种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92年5~8月在化州、遂溪蚕区饲养了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选育的夏用高温造饲养的三元杂交种“东34×7·湘”8714张,总产茧257063kg,总产值2512508元,平均单张产茧29.5kg,平均单张产值288.33元,分别比同期饲养的桂夏二号增长11%和15%。据5个乡村定点调查98户饲养“东43×7·湘”正反交蚕种358张,平均茧层量为0.288g,比桂夏二号0.26g增长10.77%,单张产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夏二号 单张 蚕区 三元杂交 蚕品种 制种产量 茧层量 正反交 繁殖试验 温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