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丝网印刷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
1
作者 杨美清 王路 +2 位作者 卢浩滋 杨耀成 刘松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7,共16页
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因其低背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响应速度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SPE)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PEC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使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成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分析工具。在丝网印刷... 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因其低背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响应速度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SPE)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PEC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使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成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分析工具。在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构建过程中,光活性纳米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不仅可用作光电转换平台,还可用作生物识别元件的装载平台。然而,单纯的光活性材料通常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固有的毒性、宽带隙、高的电子空穴对重组率等,因此,通过各种设计策略来改善光活性材料的光电特性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获得高灵敏度的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通常还需要将高性能光电极与各种信号放大策略相结合。鉴于此,我们在本文中首次对用于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光活性材料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将其归为四大类:金属氧化物、金属硫族化合物、碳纳米材料和铋基纳米材料。同时,我们重点关注了光活性材料的设计策略,例如形态调控、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等。此外,我们还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丝网印刷PEC免疫传感器和丝网印刷PEC适体传感器介绍了一些信号放大策略,如酶标记放大(ELA)策略、聚合酶链反应(PCR)策略、滚环扩增(RCA)策略和杂交链式反应(HCR)策略。最后,我们还讨论了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前景。我们希望通过本文让读者全面了解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并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分析 生物传感器 丝网印刷电极 光活性材料 信号放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分析实验的改进——化学计量学辅助的三维荧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罗丹明6G和罗丹明123
2
作者 文密 贾宝硕 +3 位作者 柴永琪 王童 刘剑波 吴海龙 《大学化学》 2025年第4期390-398,共9页
仪器分析实验“分子荧光法测定罗丹明B的含量”存在实验过于简单、未考虑实际情况等问题。因此,本改进实验在三维荧光扫描模式下获取样本数据,不进行复杂预处理,而是运用化学计量学算法解析出目标分析物的纯信号,进而实现了染色辣椒中... 仪器分析实验“分子荧光法测定罗丹明B的含量”存在实验过于简单、未考虑实际情况等问题。因此,本改进实验在三维荧光扫描模式下获取样本数据,不进行复杂预处理,而是运用化学计量学算法解析出目标分析物的纯信号,进而实现了染色辣椒中罗丹明6G和123的同时测定。本改进实验提高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6G 罗丹明123 三维荧光 化学计量学 染色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春香 李劲 +2 位作者 萧浪涛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 -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极 ( 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 ,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 ,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实验表明 ,此电极在 Na H2 PO4 - Na2 HPO4 ( p H 5 .8)... 本文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 -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极 ( 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 ,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 ,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实验表明 ,此电极在 Na H2 PO4 - Na2 HPO4 ( p H 5 .8)缓冲溶液中对植物生长素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氧化峰电位约在 0 .42 V左右。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吲哚乙酸浓度在 8~ 1 60μg/ 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下限为 4.2μg/ m L ,相关系数为 0 .9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吲哚乙酸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绿豆芽叶片组织 二茂铁 电极性能 修饰电极 植物生长调节剂 检测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颗粒增强信号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检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青 刘卫 +3 位作者 羊小海 王柯敏 刘沛 何磊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45-1850,共6页
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酸(Cys)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先将富含T碱基的DNA1和DNA2探针分别修饰在金电极和纳米金颗粒(AuNPs)上,再加入Hg2+,通过形成T-Hg2+-T结构使AuNPs结合到金电极表面.当加入GSH(或Cys)后,GSH(... 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酸(Cys)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先将富含T碱基的DNA1和DNA2探针分别修饰在金电极和纳米金颗粒(AuNPs)上,再加入Hg2+,通过形成T-Hg2+-T结构使AuNPs结合到金电极表面.当加入GSH(或Cys)后,GSH(或Cys)可以竞争结合T-Hg2+-T结构中的Hg2+,使AuNPs离开电极表面.由于AuNPs上修饰的DNA探针能够静电吸附大量电活性物质六氨合钌(RuHex),因此该过程可引起计时电量信号的显著变化,据此实现了GSH(或Cys)的高灵敏检测.该传感器的检出限达10 pmol/L,比荧光法或比色法降低了2~3个数量级.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金颗粒 DNA 谷胱甘肽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掺杂碳纳米管的复合体系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渠凤丽 史爱武 +2 位作者 阳明辉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制备了含有铂纳米颗粒(NSPt)的壳聚糖(CHIT)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溶胶-凝胶溶液,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于制备的CHIT和TEOS溶胶-凝胶混合物体系,并用高倍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NSPt-CHIT表面和MWCNT... 制备了含有铂纳米颗粒(NSPt)的壳聚糖(CHIT)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溶胶-凝胶溶液,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于制备的CHIT和TEOS溶胶-凝胶混合物体系,并用高倍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NSPt-CHIT表面和MWCNTs进行了表征。此种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对过氧化氢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通过在此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备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葡萄糖在0.05~8mmol/L范围有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6,检出限(S/N=3)为10umol/L。传感器对葡萄糖有灵敏响应,并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应用于实际样品体系的回收试验,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铂纳米颗粒 溶胶-凝胶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6
6
作者 封科军 姚艳玲 +1 位作者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6-1680,共5页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台构建了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10-6~1×10-2mol/L)和良好的检测灵敏度(检出限为1×10-6mol/L).采用制备的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DNA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研究进展
7
作者 封科军 李继山 +2 位作者 蒋健晖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9-364,共6页
作为第3代遗传标记物,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实现遗传疾病的早期医学诊断以及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当今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灵敏、检测装置轻便价廉且易于微型化、自动化... 作为第3代遗传标记物,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实现遗传疾病的早期医学诊断以及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当今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灵敏、检测装置轻便价廉且易于微型化、自动化等优点,近年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分析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文简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生物传感检测的识别原理、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及信号放大策略,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检测 信号放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纳米金半网状膜的酶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4
8
作者 卢海霞 吴再生 +2 位作者 晋晓勇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267,共5页
以纳米金为载体,己二硫醇(HDT)为交联剂,构建了一种半网状酶标纳米金,有效地增大了酶的固定量.以此半网状酶标纳米金修饰电极构建敏感界面,用于计时电流法检测H2O2,并与无交联剂酶标纳米金构建的传感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网状酶标纳... 以纳米金为载体,己二硫醇(HDT)为交联剂,构建了一种半网状酶标纳米金,有效地增大了酶的固定量.以此半网状酶标纳米金修饰电极构建敏感界面,用于计时电流法检测H2O2,并与无交联剂酶标纳米金构建的传感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网状酶标纳米金构建的界面稳定性好,电流响应灵敏度高,能对低浓度H2O2进行准确检测,检出限达0.08μmol/L.分别用UV-Vis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半网状酶标纳米金进行了表征.同时用电化学阻抗、石英晶体微天平及循环伏安法对此半网状修饰膜构建的界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网状酶标纳米金 电化学传感器 石英晶体微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汞离子氧化作用的硫胺素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锋 王柯敏 +4 位作者 杨荣华 周雷激 黄红梅 黄杉生 李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89-2191,共3页
A novel renewable liquid drop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quantitative assay of thiamine based on it′s oxidation by Hg 2+ in basic medium. The dynamically growing and falling drops formed at the end of a silanized silica... A novel renewable liquid drop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quantitative assay of thiamine based on it′s oxidation by Hg 2+ in basic medium. The dynamically growing and falling drops formed at the end of a silanized silica capillary tube served as the reactors for a chromogenic reaction and windowless optical cells as well. The optimum analytical condi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sensor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in the measuring range from 1.0×10 -4 to 5.0×10 -3 mg/mL thiamine, and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8.0×10 -4 mg/mL. Besides its high sensitivity, the sensor permits a simple, fast, and inexpensive measurement with only micro-quantities reagent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氧化作用 硫胺素 液滴光化学传感器 荧光分析法 药品检测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碳纳米管-氯洁霉素分子印迹溶胶-凝胶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宇芳 张朝晖 +2 位作者 张华斌 余晓晓 姚守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03-1708,共6页
结合自组装技术,采用电聚合方法在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备对氯洁霉素具有特异性识别位点的分子印迹溶胶-凝胶薄膜,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印迹溶胶-凝胶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法(DPV)、安培计时法(I-t)和扫描电镜(S... 结合自组装技术,采用电聚合方法在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备对氯洁霉素具有特异性识别位点的分子印迹溶胶-凝胶薄膜,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印迹溶胶-凝胶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法(DPV)、安培计时法(I-t)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该印迹溶胶-凝胶膜的电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氯洁霉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印迹溶胶-凝胶传感器上的响应明显提高.该印迹溶胶-凝胶传感器对氯洁霉素的浓度响应线性范围为5.0×10-7~8.0×10-5mol/L,检出限为2.44×10-8mol/L.该传感器被成功地用于人体尿液中氯洁霉素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溶胶-凝胶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电聚合 氯洁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氧化铝/壳聚糖无机-有机复合纳米材料的辣根过氧化酶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卫军 卢丽敏 +1 位作者 万其中 张晓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358,共6页
以纳米氧化铝/壳聚糖无机-有机生物复合膜为基质吸附纳米金-HRP,构建了新型酶传感器,将其用于H2O2的电化学检测。运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该传感器的性能,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对H2O2在0.3~270μm... 以纳米氧化铝/壳聚糖无机-有机生物复合膜为基质吸附纳米金-HRP,构建了新型酶传感器,将其用于H2O2的电化学检测。运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该传感器的性能,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对H2O2在0.3~270μ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μmol/L。除高浓度的抗坏血酸有轻微干扰外,其他可能的共存物质如葡萄糖和各种氨基酸,以及生物相关的常见阴、阳离子对检测H2O2无明显干扰。酶促催化反应的表观米氏常数为0.13mmol/L。该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用于测定医用消毒水中H2O2的含量,结果满意。该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推广应用到其它酶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壳聚糖生物复合膜 辣根过氧化酶 纳米金 过氧化氢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医学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邹小勇 陈汇勇 李荫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 ,详细论述了该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探针固定化技术、杂交指示剂的类型以及在基因诊断、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医学应用 ,并展望了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化学DNA传感器 杂交指示剂 修饰电极 基凶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膜修饰无分离步骤的IgM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亚民 王永东 +2 位作者 王桦 吴朝阳 沈国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3,共4页
发展了一种基于Nation膜修饰电极构制的无分离步骤的异相免疫分析法,羊抗人IgM抗血清和邻氨基酚通过Nation膜固定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敏感膜。采用竞争吸附免疫分析法,以HRP—IgM作标记物,只有结合在生物敏感膜的酶标物才能催化邻... 发展了一种基于Nation膜修饰电极构制的无分离步骤的异相免疫分析法,羊抗人IgM抗血清和邻氨基酚通过Nation膜固定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敏感膜。采用竞争吸附免疫分析法,以HRP—IgM作标记物,只有结合在生物敏感膜的酶标物才能催化邻氨基酚与H2O2的反应,产生电分析信号,从而与游离在溶液里的酶标物区分开。因此分析过程勿需洗脱步骤,简化了分析过程,在优化的条件下,对IgM的检测范围为0.07~1.8mg/L。该分析技术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分离步骤 免疫传感器 Nation膜修饰电极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新型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春艳 阳明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8-832,共5页
基于碳纳米管(CNTs)和硫堇(Th)的协同效应,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戊二醛(GA)交联作用固定在硫堇(Th)/CNTs修饰电极上,构造了一种新型酶电极(HRP/GA-Th/CNTs/GC)。CNTs静电吸附正电荷的Th,而Th不仅可以促进电极和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中... 基于碳纳米管(CNTs)和硫堇(Th)的协同效应,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戊二醛(GA)交联作用固定在硫堇(Th)/CNTs修饰电极上,构造了一种新型酶电极(HRP/GA-Th/CNTs/GC)。CNTs静电吸附正电荷的Th,而Th不仅可以促进电极和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之间的电子传递,而且能使CNTs氨基(—NH2)功能化,从而利于HRP的固定。基于HRP/GA-Th/CNTs/GC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具有较好的传感性能,且检出限低(0.3μmol.L-1)、响应时间短(5 s内)、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辣根过氧化物酶 硫堇 协同效应 过氧化氢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谷胱甘肽-壳聚糖自组装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先娟 王怀生 蔡青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2-876,共5页
采用壳聚糖-谷胱甘肽复合膜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对酶膜状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谷胱甘肽复合膜可以辅助电子传递,提高电极的电流响应。选用正交表L9(34)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最佳实验条... 采用壳聚糖-谷胱甘肽复合膜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对酶膜状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谷胱甘肽复合膜可以辅助电子传递,提高电极的电流响应。选用正交表L9(34)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最佳实验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溶液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18 mmol/L,检出限为1.3 mmol/L。实验表明,此传感器具有响应快、稳定性及选择性良好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尿样中葡萄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电极 壳聚糖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器 谷胱甘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M-41负载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红 何晓晓 +3 位作者 王柯敏 苏婧 陈智峰 晏根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2-1166,共5页
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联吡啶钌[Ru(bpy)23+]负载到巯基化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上,通过金-巯键修饰法将负载后的MCM-41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发展了一种基于MCM-41负载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研究了其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行为... 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联吡啶钌[Ru(bpy)23+]负载到巯基化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上,通过金-巯键修饰法将负载后的MCM-41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发展了一种基于MCM-41负载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研究了其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基于三聚氰胺与增敏剂三正丙胺氨基结构的相似性,将负载Ru(bpy)23+的MCM-41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三聚氰胺的检测,获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为检测三聚氰胺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同时,该研究为Ru(bpy)23+在电极表面的固定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伴刀豆球蛋白为固定基质的脲酶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志杰 杨云慧 +3 位作者 阳明辉 郭萌萌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本文制备了一种以溶剂聚合膜pH电极作原电极,利用伴刀豆球蛋白(Con A)与糖蛋白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Con A和脲酶表面的麦芽糖残基结合,采用交替沉积Con A和脲酶,进行多层脲酶膜组装的脲酶生物传感器。研究了酶固定化条件的影响... 本文制备了一种以溶剂聚合膜pH电极作原电极,利用伴刀豆球蛋白(Con A)与糖蛋白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Con A和脲酶表面的麦芽糖残基结合,采用交替沉积Con A和脲酶,进行多层脲酶膜组装的脲酶生物传感器。研究了酶固定化条件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测试了传感器对尿素的生物电化学响应。在6.9×10^-5~1.0×10^-3mol·L^-1的浓度范围内传感器响应的电极电位与尿素浓度的对数成正比,检出限为4.5×10^-5mol·L^-1。将传感器用于牛奶样品中回收率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 伴刀豆球蛋白 多层组装酶膜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的镉离子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穗萍 韩正 +3 位作者 杨彤 李位位 张彩彤 刘跃进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电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CE),选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微量镉.实验研究了石墨烯修饰电极对镉的溶出伏安行为,优化了石墨烯用量、富集电位、富集时间、pH值、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明显增... 采用电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CE),选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微量镉.实验研究了石墨烯修饰电极对镉的溶出伏安行为,优化了石墨烯用量、富集电位、富集时间、pH值、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明显增强了镉溶出信号,响应电流值与Cd^2+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01-1μg/mL,线性方程y=27.859 2x+0.344 5(R=0.998),检出限为0.001μg/mL,所制备的修饰电极重现性和重复性较好,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6%和2.51%.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快速,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修饰电极可重复使用,能应用于实际水样中镉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镉离子 电化学还原 方波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固定酶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松林 崔建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导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已成为一种酶固定的良好载体。主要综述了近年导电聚合物固定酶生物传感器,特别是导电聚合物固定酶方面所涌现出的新技术和新结构,如溶胶-凝胶技术、丝网印刷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多层结构、微电极、复合结构... 导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已成为一种酶固定的良好载体。主要综述了近年导电聚合物固定酶生物传感器,特别是导电聚合物固定酶方面所涌现出的新技术和新结构,如溶胶-凝胶技术、丝网印刷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多层结构、微电极、复合结构等,并指出了导电聚合物固定酶生物传感器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生物传感器 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化学阻抗传感器阵列对可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响应模式探讨
20
作者 郭建丽 蔡青云 +3 位作者 陈雁君 张建萍 赵艳霞 庞鹏飞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利用不同粒径的硫醇包裹的金纳米粒子敏感膜组成的化学阻抗传感器对可挥发性有机气体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特性,组成传感器阵列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两相法合成两种粒径大小的硫醇包裹的金纳米粒子(Au:S分别为4:1和8:1),将两种颗... 目的利用不同粒径的硫醇包裹的金纳米粒子敏感膜组成的化学阻抗传感器对可挥发性有机气体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特性,组成传感器阵列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两相法合成两种粒径大小的硫醇包裹的金纳米粒子(Au:S分别为4:1和8:1),将两种颗粒金纳米粒子进行色谱提纯,然后分别将提纯前后的金纳米粒子的涂覆于叉指微电极上组成化学阻抗传感器阵列对不同的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颗粒度和提纯前后的金纳米粒子敏感膜传感器对几种常见的可挥发性有机气体有不同的电阻和电容响应模式。结论化学阻抗传感器阵列对混合气体中不同的可挥发性有机气体有很好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阵列 化学阻抗传感器 金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