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吕挺 单国荣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75-2679,共5页
研究了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Lup610)在51.3与56.8℃以及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Lup701)和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HPV)在61.8℃单一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并采用模型计算结果绘制转化率-时间曲线... 研究了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Lup610)在51.3与56.8℃以及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Lup701)和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HPV)在61.8℃单一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并采用模型计算结果绘制转化率-时间曲线,取与实验数据符合最好的f值作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求得引发剂Lup610在51.3与56.8℃的引发效率分别为0.80与0.75,引发剂Lup701和HPV在61.8℃下的引发效率分别为0.55和0.50。研究了上述引发剂与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在各温度下复合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动力学,与模型值相比较,发现两者能很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 聚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乙烷对PAMPS/PAM双网络水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露一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42-2647,共6页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含聚环氧乙烷(PEO)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DN)水凝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AMPS单网络水凝胶的结构;测定了PEO改性前后双网络水凝胶的压缩及拉伸性能。PEO改...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含聚环氧乙烷(PEO)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DN)水凝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AMPS单网络水凝胶的结构;测定了PEO改性前后双网络水凝胶的压缩及拉伸性能。PEO改性DN凝胶的第一网络网孔上由于PEO片晶结构引起不同程度的褶皱,这种褶皱起支撑作用;PEO的分子量达到5万时,褶皱的支撑作用最佳,DN凝胶的力学性能最佳;DN凝胶的力学性能随PEO加入量先提高后下降,在PEO加入量为0.1%时,PEO片晶结构加固了DN凝胶的物理交联点,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压缩应力达到31.6MPa;加入更多的PEO阻碍了第一网络的凝胶化,造成网络结构的不连续,从而使DN凝胶的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网络水凝胶 聚环氧乙烷 片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无皂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施一鸣 单国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6,共5页
通过检测最终产物的凝胶量、黏度等,结合不同体系聚合过程中粒径分布及动态表面张力变化,研究了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4000、8000的聚乙二醇(PEG)对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 通过检测最终产物的凝胶量、黏度等,结合不同体系聚合过程中粒径分布及动态表面张力变化,研究了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4000、8000的聚乙二醇(PEG)对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分子量会影响PEG在粒子上吸附的牢固程度以及与粒子的相互作用。PEG1000链长过短,易从粒子上脱落,无法有效起到位阻效应。PEG8000的链过长,易形成缠结或粒子间桥接,使脱析分离无法完成。分子量在2000~4000的PEG链长适中,既可以有效保护粒子而不易脱落,又不会过于缠结阻碍粒子运动,使体系的聚并-脱析过程能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皂乳液聚合 聚乙二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官能度过氧化物JWEB50引发的PS-b-PMMA合成与表征
4
作者 陈小祥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67-2671,共5页
引言 嵌段共聚物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链段的聚合物,不同链段间存在的化学键限制了聚合物的相分离程度,易形成微相分离结构,而嵌段共聚物能作为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剂,只需加入少量(1%~5%),就能大大提高两种均聚物之间的相... 引言 嵌段共聚物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链段的聚合物,不同链段间存在的化学键限制了聚合物的相分离程度,易形成微相分离结构,而嵌段共聚物能作为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剂,只需加入少量(1%~5%),就能大大提高两种均聚物之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官能度引发剂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水相共聚过程的成滴机理
5
作者 蔡晓生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81-1985,共5页
引言近年来,采用双水相共聚合反应技术制备聚丙烯酰胺(PAM)备受关注[1-4]。相比于均聚法,使用共聚法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无后水解工艺,生产周期较短,尤其是由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酸(AA)的成本比丙烯酰胺(AM)低很多,因此使... 引言近年来,采用双水相共聚合反应技术制备聚丙烯酰胺(PAM)备受关注[1-4]。相比于均聚法,使用共聚法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无后水解工艺,生产周期较短,尤其是由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酸(AA)的成本比丙烯酰胺(AM)低很多,因此使用AM与AA共聚的方法生产APAM具有明显优势[5]。另外,前期实验已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径 共聚物组成 成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