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海水淡化到能源技术的开拓创新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历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 王宇新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8-297,共10页
大规模的膜技术研究发端于人类对海水淡化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海水淡化和膜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早期研究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团队之一,主持了国家早期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攻坚.80年代... 大规模的膜技术研究发端于人类对海水淡化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海水淡化和膜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早期研究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团队之一,主持了国家早期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攻坚.80年代以后,研究中心在成膜机理和膜过程等方面做出诸多贡献,逐步奠定了团队在膜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基础.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心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在高效节能海水淡化膜的制备机理及应用、能源气体纯化及CO_(2)捕集用膜的制备机理及工业示范、电池用膜、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过程能量回收等领域取得诸多重大研究突破以及实际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膜 气体分离膜 电池用膜 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上的气固流态化模拟实验
2
作者 马永丽 李沐阳 +5 位作者 马子皓 王浩然 王茂隆 费瑶寒 张露滨 刘明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03-4209,共7页
为了了解火星上的气固流态化行为,本文应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重力条件下的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流态化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火星环境条件下气固流化床内的流体速度分布特性,探索了床层压力波动特性与环境重力和表观... 为了了解火星上的气固流态化行为,本文应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重力条件下的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流态化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火星环境条件下气固流化床内的流体速度分布特性,探索了床层压力波动特性与环境重力和表观气速等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火星环境条件下,提高表观气速可以促进气固流态化的形成和充分发展;但是较高的表观气速会使流化床内的气固流场紊乱程度增加,不利于维持稳定的气固流态化状态。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在火星上开展物质和能源等就地生产用气固流态化单元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流态化 数值模拟 气固 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CO_2鼓泡吸收实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忠利 彭林明 张树杨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4-539,共6页
利用两步法制备了多种乙醇基质纳米流体,建立了一套纳米流体强化气体吸收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CO2在体积分数为0.01%~0.10%的Al2O3-C2H5OH、MgO-C2H5OH、SiO2-C2H5OH、TiO2(5,nm)-C2H5OH、TiO2(25,nm)-C2H5OH、TiO2(60,nm)-C2H5OH纳米... 利用两步法制备了多种乙醇基质纳米流体,建立了一套纳米流体强化气体吸收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CO2在体积分数为0.01%~0.10%的Al2O3-C2H5OH、MgO-C2H5OH、SiO2-C2H5OH、TiO2(5,nm)-C2H5OH、TiO2(25,nm)-C2H5OH、TiO2(60,nm)-C2H5OH纳米流体中的吸收浓度曲线,得到了纳米流体的体积分数、纳米粒子的种类和粒径等因素对CO2吸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吸收强化效果随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纳米流体中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加而减少.此外,还对纳米流体强化CO2吸收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鼓泡吸收 吸收强化 吸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精馏的计算传质学模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国标 刘伯潭 +2 位作者 袁希钢 曾爱武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09-1814,共6页
提出了萃取精馏过程模拟的计算传质学方法,并针对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分离苯和噻吩的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散堆填料实验塔内进行了相同的萃取精馏实验,得到了萃取精馏塔内浓度分布。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 提出了萃取精馏过程模拟的计算传质学方法,并针对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分离苯和噻吩的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散堆填料实验塔内进行了相同的萃取精馏实验,得到了萃取精馏塔内浓度分布。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提出的计算传质学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萃取精馏塔内浓度和速度分布,为萃取精馏过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传质学 萃取精馏 苯-噻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通道中涡流发生器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春江 阮仁君 +3 位作者 郭凯 齐文哲 陶敏 黄哲庆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通过换热实验和CFD模拟,在Re=150~1,200范围内对布置有斜截式半椭圆柱型涡流发生器的矩形换热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强化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布置有涡流发生器的换热通道较光滑通道Nu增加,压降增大,并且强化... 通过换热实验和CFD模拟,在Re=150~1,200范围内对布置有斜截式半椭圆柱型涡流发生器的矩形换热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强化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布置有涡流发生器的换热通道较光滑通道Nu增加,压降增大,并且强化效果随Re增大而增强.在涡流发生器布置处产生了纵向涡,使截面涡量值大幅增加,从而强化了换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传热强化 涡流发生器 涡量值 流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与CFD方法的Winpak填料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春江 卜孟庄 +3 位作者 郭凯 郑龙云 项文雨 刘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Winpak是一种新型的规整填料.为了探讨其在液液单相混合过程中的应用前景,采用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Winpak填料混合性能及其混合强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设计了包含压降测量以及取样分析的液液单相混合实验装置对Winpak填料... Winpak是一种新型的规整填料.为了探讨其在液液单相混合过程中的应用前景,采用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Winpak填料混合性能及其混合强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设计了包含压降测量以及取样分析的液液单相混合实验装置对Winpak填料混合性能进行测试.通过Standardk-ω湍流模型,建立了液液单相混合过程的CFD模型,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模拟值与实验值达到较好的吻合效果,证明了CFD模型的准确性.随后,通过CFD方法考察了压降以及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CoV)随流量变化的情况.当液体总流量由1.35 m~3/h提高到3.02 m~3/h时,Winpak填料的压降提高了227.1%,同时CoV值下降了2.8%.CFD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混合过程压降的提高,混合性能也有相应的提高.Winpak填料内部速度场与浓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Co V值沿流动方向逐渐下降,而CoV值急剧下降的位置均处于Winpak填料的开窗结构处.对比Winpak填料与板波纹填料的模拟结果,Winpak填料压降平均提高了15.0%,但同时CoV值平均降低了24.1%.对比两种填料同一截面处的径向速度分布模拟结果可以看出,Winpak填料的开窗结构可以在更大的流动区域内产生有利于混合的径向速度,达到强化混合的效果.从而证明了Winpak填料对液液单相混合过程具有促进作用,而Winpak填料的开窗结构是其具有较高混合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Winpak填料 混合性能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烟道气碳捕集膜技术放大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晋宁 王卫凡 +4 位作者 徐冬 刘毅 翁小涵 原野 王志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8,共15页
工业烟道气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碳捕集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综述了工业烟道气碳捕集领域中的膜技术放大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CO_(2)/N_(2)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其次,总结了化石能源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烟道气的来源与成分... 工业烟道气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碳捕集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综述了工业烟道气碳捕集领域中的膜技术放大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CO_(2)/N_(2)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其次,总结了化石能源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烟道气的来源与成分,并分析了在这些烟道气碳捕集过程中膜分离技术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对烟道气碳捕集膜的放大生产、烟道气碳捕集膜组件研究、工业烟道气碳捕集膜放大测试进行现状介绍和问题分析。最后,展望了膜技术在工业烟道气碳捕集中的发展方向,包括实现CO_(2)分离混合基质膜放大、针对钢铁厂烟道气的CO分离膜的开发以及膜组件的优化。旨在为学者们提供工业烟气碳捕捉膜放大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二氧化碳捕集 化石燃料发电厂 水泥厂 钢铁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有机混合物分离膜
8
作者 姜康康 栾丽萍 刘新磊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4,196,共14页
综述了有机混合物渗透汽化膜材料(有机膜、无机膜、有机-无机杂化膜),膜制备方法及其分离应用(极性/非极性有机物、芳香族/脂环族烃类、芳香族/脂肪族烃类、同分异构体系).分析了膜材料结构、膜制备方法以及膜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指... 综述了有机混合物渗透汽化膜材料(有机膜、无机膜、有机-无机杂化膜),膜制备方法及其分离应用(极性/非极性有机物、芳香族/脂环族烃类、芳香族/脂肪族烃类、同分异构体系).分析了膜材料结构、膜制备方法以及膜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当前渗透汽化有机混合物分离膜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低缺陷无机膜分离层的制备仍有挑战,且无机膜材料亟需扩充;有机膜的造价较低且易于规模化,但易溶胀,可通过提高交联度、引入刚性单体等策略进行改善;有机-无机杂化膜比如MOF膜和混合基质膜,具有丰富的结构且制备方法多样,将显著推动渗透汽化有机混合物分离的工业进程.最后展望了渗透汽化有机混合物分离膜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分离 有机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分离有机膜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娇 栾丽萍 +1 位作者 从深震 刘新磊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8,共21页
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其分离纯化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使用成本。有机聚合物膜具有成本低、可加工性强、结构多样、性能稳定等优点,已成为H2分离领域应用最多的膜材料。介绍了H2分离有机膜的分离机理,讨论了H2分离有机膜的种类、制... 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其分离纯化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使用成本。有机聚合物膜具有成本低、可加工性强、结构多样、性能稳定等优点,已成为H2分离领域应用最多的膜材料。介绍了H2分离有机膜的分离机理,讨论了H2分离有机膜的种类、制备方法和性能,综述了其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聚合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的设计、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8
10
作者 龚超 余爱平 +1 位作者 罗祎青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本文针对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基于Fenske-Underwood-Gilliland方程建立了完整的简捷设计方法,得到了各塔的实际理论板数、适宜的进料和侧线液相采出位置以及各塔回流比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模拟,对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中间组分... 本文针对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基于Fenske-Underwood-Gilliland方程建立了完整的简捷设计方法,得到了各塔的实际理论板数、适宜的进料和侧线液相采出位置以及各塔回流比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模拟,对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中间组分分配比β、气相分割比Rv和液相分割比Rl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它们对再沸器热负荷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耦合精馏塔 简捷设计 严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楠 齐崴 +2 位作者 黄仁亮 苏荣欣 何志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37-1945,共9页
5-羟甲基糠醛(HMF)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很多研究者已对如何提高HMF的产率和降低HMF的制备成本开展了多方面研究。本文综述了2006—2010年HMF的主要制备方法及研究特色,并对原料(单糖、多糖)、催化剂(固体... 5-羟甲基糠醛(HMF)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很多研究者已对如何提高HMF的产率和降低HMF的制备成本开展了多方面研究。本文综述了2006—2010年HMF的主要制备方法及研究特色,并对原料(单糖、多糖)、催化剂(固体酸、均相催化剂)、溶剂体系(单相体系、双相体系)及其它辅助条件(微波加热法、添加调节剂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全面分析;同时,介绍了HMF的重要衍生物及其应用;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中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生物质 原料 溶剂体系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交联聚体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梦凡 齐崴 +1 位作者 苏荣欣 何志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74-1779,共6页
采用交联酶聚体(CLEAs)技术制得了木瓜蛋白酶CLEAs,优化了制备条件.以纯乙醇为蛋白沉淀剂,质量分数40%戊二醛为交联剂,于4℃下对酶沉淀聚体交联16h;所得木瓜蛋白酶CLEAs的最适pH为6.0(游离酶最适pH=7.0),最适温度范围由游离酶的80℃拓宽... 采用交联酶聚体(CLEAs)技术制得了木瓜蛋白酶CLEAs,优化了制备条件.以纯乙醇为蛋白沉淀剂,质量分数40%戊二醛为交联剂,于4℃下对酶沉淀聚体交联16h;所得木瓜蛋白酶CLEAs的最适pH为6.0(游离酶最适pH=7.0),最适温度范围由游离酶的80℃拓宽为50~80℃,热稳定性和溶液稳定性亦明显提高;微观形貌分析证明木瓜蛋白酶CLEAs优良的催化效能及稳定性来自于CLEAs单元所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及单元内部多点共价固定的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酶聚体 固定化 木瓜蛋白酶 稳定性 形貌 集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的模拟研究及其节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雄 罗祎青 +1 位作者 闫兵海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50,共9页
针对苯-甲苯和丙烯-丙烷物系,模拟分析了压缩比、进料状态及换热量分布方式对理想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的操作特性、所需塔内换热面积及节能效果的影响。将模拟结果与传统精馏塔及热泵精馏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的节能效... 针对苯-甲苯和丙烯-丙烷物系,模拟分析了压缩比、进料状态及换热量分布方式对理想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的操作特性、所需塔内换热面积及节能效果的影响。将模拟结果与传统精馏塔及热泵精馏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的节能效果对于不同物系有较大差别。对苯-甲苯物系,热泵精馏塔的节能效果最好,节能百分率为40%。对丙烯-丙烷物系,理想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的节能优势明显,节能百分率在60%~80%。本文提出了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热温匹配的换热量分布方式。模拟结果表明,达到同样节能效果,采用热温匹配的换热量分布方式可以在压缩比较小时大幅度减小传热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能量集成精馏塔 压缩比 进料热状态 换热量分布方式 节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CO_2膜技术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志 袁芳 +2 位作者 王明 王纪孝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7,共7页
分离CO2是当前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膜分离法在投资、能耗以及环境友好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文章提出了CO2分离膜的4种选择透过机制,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在分离CO2膜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分离CO2反应选择膜方面... 分离CO2是当前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膜分离法在投资、能耗以及环境友好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文章提出了CO2分离膜的4种选择透过机制,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在分离CO2膜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分离CO2反应选择膜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分离CO2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捕集 膜分离 选择透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砂滤-微滤-反渗透集成技术深度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 被引量:14
15
作者 屈阁 王志 +3 位作者 樊智锋 刘广春 解利昕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8,共7页
采用混凝-砂滤-微滤-反渗透集成技术深度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现场试验表明:混凝-砂滤-微滤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去除部分氨氮和CODCr,降低废水的SDI15值,为后续反渗透提供合格的进水;反渗透能去除进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 采用混凝-砂滤-微滤-反渗透集成技术深度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现场试验表明:混凝-砂滤-微滤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去除部分氨氮和CODCr,降低废水的SDI15值,为后续反渗透提供合格的进水;反渗透能去除进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色度和CODCr,产水通量较稳定;产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冷却补充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制药废水 混凝 微滤 反渗透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制备含丙烯氧基团的复合膜用于CO_2分离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文娟 王志 +2 位作者 李雯 李诗纯 王纪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20-4429,共10页
含有醚氧基团的膜与CO2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作用,可以实现对CO2/N2物系的高效分离。其中,含丙烯氧(PO)基团的聚合物链段自由体积较大且不易结晶,是一类具有发展潜力的溶解选择性膜材料。以均苯三甲酰氯为油相单体,含PO基团的多胺为水相单... 含有醚氧基团的膜与CO2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作用,可以实现对CO2/N2物系的高效分离。其中,含丙烯氧(PO)基团的聚合物链段自由体积较大且不易结晶,是一类具有发展潜力的溶解选择性膜材料。以均苯三甲酰氯为油相单体,含PO基团的多胺为水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成功制备了含PO基团的复合膜。分别采用聚醚胺D400、D230及T403为多胺水相单体,考察了膜内PO基团数量和交联度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400所制的复合膜由于具有最高的PO基团含量及较低的交联度,因此具有最高的CO2渗透速率和CO2/N2分离因子。之后,考察了单体浓度、酸吸收剂种类以及水相溶液pH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这些制膜条件,制备出了CO2/N2分离性能较好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溶解选择 界面聚合 二氧化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俊 李苏巧 +1 位作者 彭林明 唐忠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2-739,共8页
简要阐述了气相沉积法、共混法和分散法3种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物理法、化学法两种纳米流体的分散技术。重点综述了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过程以及强化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给出了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的几点原因:掠过效应、... 简要阐述了气相沉积法、共混法和分散法3种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物理法、化学法两种纳米流体的分散技术。重点综述了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过程以及强化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给出了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的几点原因:掠过效应、抑制气泡聚并机理、边界层混合机理、渗透机理以及多个影响因素相互关联作用。并预测出可能成为研究热点并有助于统一的强化理论表述提出的4个研究方向:影响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的各种因素相互耦合作用;纳米流体对氨、CO2、CO、O2和水蒸气以外的其它气体的物理化学吸收,进一步提出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普适性模型;搜集纳米颗粒影响气液界面附近的浓度分布;速度分布的微观信息以及纳米颗粒与气液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强化气液传质 掠过效应 微对流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塔液相流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鹏 刘春江 +1 位作者 袁希钢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69-1373,共5页
Liquid flow behavior, such as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acked column is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column performance. Using the volume-averaged method,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model wa... Liquid flow behavior, such as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acked column is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column performance. Using the volume-averaged method,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liquid flow behavior in a structured packing column where the gas phase is stationary.A column packed with Mellapak 350Y had an inside diameter of 150 mm and a height of 1000 mm was simulated by solving the flow equations.A commercial CFD code, PHOENICS 3.3,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fluid dynamics behavior of the liquid phase flow.The simulated profiles of pressure, veloc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tracer were presented.The axial backmixing coefficients evaluated by the CFD results we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relative deviation was 3.8%—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计算流体力学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原平方 张婷 +3 位作者 齐文哲 郭凯 张小波 刘春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0,共7页
通过CFD模拟,对三角翼涡流发生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三角翼不对称布局和三角翼椭圆开孔结构,并针对三角翼的边长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三角翼不对称分布(ABA布局)时传热效果优于对称分布(AB布局);三角翼边长对强化传热... 通过CFD模拟,对三角翼涡流发生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三角翼不对称布局和三角翼椭圆开孔结构,并针对三角翼的边长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三角翼不对称分布(ABA布局)时传热效果优于对称分布(AB布局);三角翼边长对强化传热影响复杂,但随着边长增大,压力系数增加;三角翼开椭圆孔结构比开圆孔结构的强化效果更优,且压力阻力更小,因而椭圆孔相比圆孔能更有效地强化总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发生器 强化传热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不对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深度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膜污染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魏新渝 王志 +1 位作者 王纪孝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7,共7页
采用Osmonics的DK和DL纳滤膜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对纳滤膜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DK膜的通量随时间的下降幅度小于DL膜,截留率大于DL膜.随着溶质浓度或溶液温度的升高,纳滤膜的通量下降幅度增大,截... 采用Osmonics的DK和DL纳滤膜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对纳滤膜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DK膜的通量随时间的下降幅度小于DL膜,截留率大于DL膜.随着溶质浓度或溶液温度的升高,纳滤膜的通量下降幅度增大,截留率增大.采用ATR-FTIR及EDX分析膜面污染物质,并结合水质分析结果可知,3 h纳滤过程中引起膜污染的主要物质是硫酸钙、碳酸钙等无机物.为了控制膜污染,考察了在原料液中添加药剂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盐酸或柠檬酸能使膜通量下降减缓,却使截留率降低;添加EDTA能使膜通量下降减缓,并使截留率增大.添加药剂后,膜面污染物的红外吸收峰被削弱,钙、硫和氧元素的质量百分比降低.其中添加EDTA后,膜面红外谱图及元素组成与清洁膜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制药废水 纳滤 膜污染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