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配位键和氢键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麻寿江 胡婷 +3 位作者 陈子越 李雪 刘军 陈华林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该材料利用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Cr^(3+)进行配位,并且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基团可以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形成金属配... 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该材料利用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Cr^(3+)进行配位,并且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基团可以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形成金属配位键和氢键双重动态可逆作用的自修复聚丙烯酸酯膜材料。研究发现加入金属离子后薄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金属离子含量不同时其修复效果也不同。研究了薄膜的最佳自修复温度和最佳自修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含量为0.15 g时,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修复率最高可达80%;薄膜最佳自修复时间为12 h,薄膜最佳自修复温度为60℃。利用聚合物中特殊官能团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赋予了自修复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和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聚合物 金属配位键 氢键 聚丙烯酸酯膜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催化剂在电解水制氢和氢燃料电池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易宇楠 倪雨茜 +4 位作者 张嘉宁 袁英 刘悦 王琳 阳耀月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71,共10页
发展绿色氢能和氢燃料电池被视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需要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且廉价的电催化剂。高熵合金(HEA)因其表面复杂性和成分可调性,为构建高性能的催化活性位点提供了可能。通过组分选择及调控,有望实现针对不同电化... 发展绿色氢能和氢燃料电池被视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需要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且廉价的电催化剂。高熵合金(HEA)因其表面复杂性和成分可调性,为构建高性能的催化活性位点提供了可能。通过组分选择及调控,有望实现针对不同电化学反应的表面活性位点的优化,进而大幅度提升HEA催化剂性能。近年来,HEA材料在电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望成为理想的新型电催化剂。介绍了HEA催化剂的主要合成方法,总结了HEA催化剂在电解水制氢和氢燃料电池中的最新应用,展望了HEA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HEA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催化剂 电解水制氢 氢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作用的自修复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陆曼玲 李阳 +4 位作者 麻寿江 闫新秀 刘军 丁克毅 陈华林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4,共6页
3-甲基丙烯酰胺基多巴胺(DMA)上的邻苯二酚基团可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该氢键可实现材料的自修复目标。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含多巴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发现加入DMA时薄膜具有自修复能力,DMA加入量不同时其修复效果也不同。... 3-甲基丙烯酰胺基多巴胺(DMA)上的邻苯二酚基团可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该氢键可实现材料的自修复目标。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含多巴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发现加入DMA时薄膜具有自修复能力,DMA加入量不同时其修复效果也不同。拉伸试验表明,DMA含量为0.60%时,聚合物断裂伸长率的修复率最高,可达113%;DMA含量为2.42%时,聚合物拉伸强度修复率最好,可达229.19%。但是,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DMA含量为0.60%的聚合物薄膜修复后完整性最好。因此,综合以上指标认为当DMA含量为0.60%的含多巴胺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应用于皮革自修复涂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聚合物 氢键 多巴胺 涂层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在皮革涂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淑昱 闫新秀 +4 位作者 麻寿江 刘名洋 刘军 丁克毅 陈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3,共8页
高分子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可避免会因为裂纹的产生而影响其性能。受自然的启发,自修复材料应运而生。自修复材料根据修复类型可以分为外援型和本征型自修复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受到了密... 高分子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可避免会因为裂纹的产生而影响其性能。受自然的启发,自修复材料应运而生。自修复材料根据修复类型可以分为外援型和本征型自修复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受到了密切的关注,且在皮革涂层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文中对自修复材料类型及在皮革涂层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皮革自修复涂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聚合物 外援型 本征型 皮革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沸石咪唑骨架有效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蕊 王思月 +2 位作者 洪耀华 马星宇 姜晓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5-129,共5页
成功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探究其在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二维ZIF-L催化剂的CO_(2)电催化还原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显著高于ZIF-7。在-1.3 V(vs.RHE)时,CO_(2)法拉第效率可达78.5%,是相同电势下ZIF-7的近2倍;... 成功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探究其在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二维ZIF-L催化剂的CO_(2)电催化还原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显著高于ZIF-7。在-1.3 V(vs.RHE)时,CO_(2)法拉第效率可达78.5%,是相同电势下ZIF-7的近2倍;CO_(2)的电流密度为16.8 mA/cm^(2),高于文献中报道的Zn基MOFs上CO_(2)的电流密度值。二维ZIF-L催化剂独特的孔腔结构有利于CO_(2)的吸附,从而有效催化CO_(2)电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电还原 催化剂 二维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宽高比螺旋板式微通道对O/W乳状液的破乳研究
6
作者 马正东 韦梅秀 +2 位作者 卢琪霖 地力亚尔·哈米提 陈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2-1399,共8页
设计加工出一种高分离通量的三维螺旋板式微通道(three-dimensional spiral plate-type microchannel,3D-SPM),利用该微通道内的亲油疏水表面与三维螺旋微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化了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的破乳过程。结合计算机模拟方... 设计加工出一种高分离通量的三维螺旋板式微通道(three-dimensional spiral plate-type microchannel,3D-SPM),利用该微通道内的亲油疏水表面与三维螺旋微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化了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的破乳过程。结合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微通道片数、乳状液体积流速、停留时间对破乳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微通道片数的增加,破乳率增加,破乳后的液滴粒径逐渐减小;随着乳状液体积流速的增加,破乳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体现出通道的表面作用和Dean涡流作用的耦合效果,最大单次破乳率为25%;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破乳率增加,8次循环破乳后,最大破乳率为85.9%。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随着流速增加,微通道矩形截面中Dean涡流的个数及强度随之增加,涡流区域不断向上下壁面拓展,当体积流速为8 ml/min时Dean涡流的个数达到最大为2对,此时壁面剪切速率为5527 s-1,达到最大破乳率,进一步提升流速,由于壁面处剪切速率和Dean涡流扰动过大,导致破乳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乳液 破乳 计算机模拟 Dean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基化钛酸钡对聚芳醚腈介电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杨霜 陈思怡 +2 位作者 涂丽娟 左芳 尤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2,164,共6页
首先通过化学接枝法在钛酸钡纳米粒子(BT)表面依次接枝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3-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3-APN),得到氰基功能化的钛酸钡纳米粒子(BT-CN);接下来,将其与聚芳醚腈(PEN)复合,制备了聚芳醚腈/氰基化钛酸钡复合介电薄膜... 首先通过化学接枝法在钛酸钡纳米粒子(BT)表面依次接枝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3-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3-APN),得到氰基功能化的钛酸钡纳米粒子(BT-CN);接下来,将其与聚芳醚腈(PEN)复合,制备了聚芳醚腈/氰基化钛酸钡复合介电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仪(TG)证实了BT成功进行了表面功能化。此外,BT-CN的加入可以有效增强PEN复合薄膜的热学、力学和介电性能;相较于纯PEN,复合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了12℃,拉伸强度提高了9.6%,1 kHz时介电常数提高了227.8%。综上所述,氰基功能化有利于改善有机-无机界面相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腈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钛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多孔碳包覆铁纳米粒子催化剂用于高效碱性介质中氧还原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艳 张蕊 +2 位作者 巴笑杰 姜晓乐 阳耀月 《电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3,共12页
合理设计和合成非贵金属催化剂对提高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战。本工作采用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前驱体,合成了氮掺杂多孔碳包覆Fe纳米粒子催化剂(Fe@N-C)。Fe纳米颗粒的嵌入提高了催化剂的石... 合理设计和合成非贵金属催化剂对提高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战。本工作采用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前驱体,合成了氮掺杂多孔碳包覆Fe纳米粒子催化剂(Fe@N-C)。Fe纳米颗粒的嵌入提高了催化剂的石墨化程度和石墨化氮的比例,同时促进了中孔的形成。Fe@N-C-30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氧还原反应活性(E_(0)=0.97V vs.RHE,E1/2=0.89V vs.RHE)。此外,与商用Pt/C相比,Fe@N-C-30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耐甲醇性和循环稳定性。其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归因于高的电化学表面积、相对高比例的石墨化氮、独特的孔结构以及包覆的Fe颗粒与碳层之间的协同效应。本工作为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高效非贵金属ORR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多孔结构 铁纳米粒子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的复合金属锂作为三维泡沫锂电极用于锂电池的研究
9
作者 李虎东 贾维尚 +1 位作者 闫新秀 阳耀月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6,共11页
金属锂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和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锂枝晶、界面副反应和电极体积变化大的难题。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将定量的金属... 金属锂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和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锂枝晶、界面副反应和电极体积变化大的难题。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将定量的金属锂与三维骨架进行复合形成三维泡沫锂负极的策略,并利用三维泡沫锂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和缓解电极的体积变化。因此,三维泡沫锂电极有利于金属锂负极的高效利用,并能借助其与平面锂箔相比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反应位点来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因此,通过采用三维泡沫锂,对称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EIS数据结果表明,三维泡沫锂能够减小对称电池的电荷转移阻抗。而且,将三维泡沫锂作为负极组装的LTO全电池,与锂箔作为负极相比,循环1000周平均放电比容量从65mAh·g^(-1)提升至121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负极 锂枝晶 泡沫锂 定量的锂复合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