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9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仪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学96孔板的便携式多目标/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以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机制为主线,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光寻址生物传感器 多目标检测 高通量传感 光学96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氨基酚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平 赵发琼 曾百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在 0 .0 5 mol/L p H4.2的 HAc- Na Ac- PHP(邻苯二甲酸氢钾 )缓冲溶液中 ,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邻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 ,邻氨基酚在 - 0 .1 V左右出现一可逆氧化还原峰 ,在 0 .38V( vs.SCE)左右产生... 在 0 .0 5 mol/L p H4.2的 HAc- Na Ac- PHP(邻苯二甲酸氢钾 )缓冲溶液中 ,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邻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 ,邻氨基酚在 - 0 .1 V左右出现一可逆氧化还原峰 ,在 0 .38V( vs.SCE)左右产生一阳极峰。两峰均由邻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引起 ,较正处的阳极峰表现出吸附波的性质 ,该峰较灵敏 ,适于伏安测定。该峰的峰电流与邻氨基酚的浓度在 1 .0× 1 0 - 6 ~ 5 .0× 1 0 - 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r =0 .999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膜 电化学行为 测定 邻氨基酚 硫堇 金电极 循环伏安法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春涯 王长发 +1 位作者 王成行 胡胜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05-610,共6页
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电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引用文献83篇。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层修饰碳糊电极的一氧化氮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小林 彭艳芬 +1 位作者 许艳霞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报道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层修饰碳糊电极,并用于NO的高灵敏电化学检测。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烷基链在电极表面形成的疏水性单分子层微环境对NO的电化学响应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报道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层修饰碳糊电极,并用于NO的高灵敏电化学检测。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烷基链在电极表面形成的疏水性单分子层微环境对NO的电化学响应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NO的电化学氧化表现出最强的催化活性和增敏作用。在Nafion膜覆盖的CTAB修饰碳糊电极上,NO的安培响应与其浓度在3.6×10-8~1.8×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10-8mol/L。该电极作为低成本、高灵敏的NO电化学传感器,被成功应用于大鼠肺组织细胞中NO释放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碳糊电极 自组装 一氧化氮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羰基合铁分子化学键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宗球 秦子斌 杨水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5-408,共4页
自五羰基铁化合物制备以来,不少人对其成键特性作过研究[1,2]。我们注意到,五羰基铁分子中,平面的Fe-C键与轴向的Fe-C键相比,其键长要长0.0027nm,但该键的键力常数k比轴向Fe-C键的大0.18N/cm,... 自五羰基铁化合物制备以来,不少人对其成键特性作过研究[1,2]。我们注意到,五羰基铁分子中,平面的Fe-C键与轴向的Fe-C键相比,其键长要长0.0027nm,但该键的键力常数k比轴向Fe-C键的大0.18N/cm,键振动频率ν~大22cm-1,即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羰基铁 化学键 键能 键强度 五羰基合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脑化学纳米电化学——监测单细胞、单囊泡、突触间隙释放化学信号分子及形貌分析
6
作者 程介克 王玮 +2 位作者 吴文展 黄卫华 王宗礼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09-2617,共9页
针对已有的微米及纳米电化学监测单囊泡、单突触及突触间隙释放,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用于单细胞释放前后形貌变化的定量分析,微流控与阵列电极集成芯片,用于细胞灌注培养及监测释放化学信号分子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同时,对近几年此领域... 针对已有的微米及纳米电化学监测单囊泡、单突触及突触间隙释放,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用于单细胞释放前后形貌变化的定量分析,微流控与阵列电极集成芯片,用于细胞灌注培养及监测释放化学信号分子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同时,对近几年此领域的前沿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化学 单细胞 单囊泡 突触间隙 形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非烟草味电子烟油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7
作者 游金清 高云逸 +8 位作者 许静 戎萍 陆成飞 李茂松 柴武君 蒋志才 刘博 许恒誉 余琼卫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5-612,共8页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电子烟油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热图分析,可以直观展示出不同口味电子烟油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样品聚类结果。结...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电子烟油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热图分析,可以直观展示出不同口味电子烟油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样品聚类结果。结果显示,其中3种草莓口味电子烟油中乙基麦芽酚和γ-癸内酯含量明显较高;两种樱桃口味电子烟油中乙酸、2-羟基丙基乙酸酯的含量相对较高;具有香蕉香气的丁酸乙酯在香蕉口味样品中含量最高;香兰素的含量在可可味电子烟中尤为突出,提供浓郁奶香。实验共提取出17种对口味区分具有贡献作用的挥发性成分,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前处理过程简单、样品分析用时短,可为非烟草味电子烟液的检验识别和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电子烟油 化学计量学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
8
作者 查全性 陆君涛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面等)具有广泛的基础意义外,促使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发展 化学电源 电化学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芦丁分子印迹壳聚糖-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苑 赵发琼 曾百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0-506,共7页
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芦丁为模板分子,戊二醛为交联剂,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GN-CNTs-IL)为掺杂材料,通过简单混合后滴加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芦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化学技术对复合材料和印迹... 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芦丁为模板分子,戊二醛为交联剂,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GN-CNTs-IL)为掺杂材料,通过简单混合后滴加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芦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化学技术对复合材料和印迹电极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呈多孔结构,有良好的导电性,GN-CNTs-IL对芦丁电化学传感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进一步对离子液体的用量、壳聚糖的浓度、壳聚糖与芦丁的质量比、溶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制备和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所选条件下,所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芦丁表现出良好的响应性能,不仅线性检测范围宽(0.01~200.0μmol/L)、检出限低(6 nmol/L),而且选择性较高、重现性好、稳定性佳。该传感器可用于荞麦茶、芦丁片等样品中芦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壳聚糖 芦丁 电化学传感器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分子化学的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研究
10
作者 张凯嵩 王少儒 +1 位作者 张雨桐 田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共12页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生命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构成核酸的经典碱基之外,核酸中还存在天然修饰的碱基,这被称为核酸的表观遗传修饰.核酸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生物体遗传和生命生长过程影响很...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生命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构成核酸的经典碱基之外,核酸中还存在天然修饰的碱基,这被称为核酸的表观遗传修饰.核酸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生物体遗传和生命生长过程影响很大,并且核酸表观遗传与疾病密切相关.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间键的化学,而许多生物分子都需要通过超分子化学作用来发挥其生物功能,可以说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着大量的超分子化学过程.本文综合评述了基于超分子化学的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研究的一些代表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表观遗传修饰 超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介质绝缘强度的化学键组合理论
11
作者 衡盼盼 张咪 +1 位作者 侯华 王宝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寻找能够替代SF6的新型绝缘气体介质非常具有挑战性,采用构效关系模型进行虚拟筛选是发现目标替代气体的有效手段.受计算资源限制,亟需发展准确快速计算气体绝缘强度的理论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化学键理论的气体绝缘强度计算方法,根据分... 寻找能够替代SF6的新型绝缘气体介质非常具有挑战性,采用构效关系模型进行虚拟筛选是发现目标替代气体的有效手段.受计算资源限制,亟需发展准确快速计算气体绝缘强度的理论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化学键理论的气体绝缘强度计算方法,根据分子的价键结构确定化学键类型和数目,优化各化学键的特征绝缘强度,累加获得任意气体的绝缘强度.与63种气体的实验结果相比,理论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70和0.16,能够满足高通量虚拟筛选的计算需求.揭示了气体绝缘强度与化学键的内在关联,提出了若干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绝缘气体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替代气体 绝缘强度 化学键 构效关系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进取 厚德博知--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
12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查全性(1925~),安徽泾县人.电化学家,武汉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主要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学科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先后从事过的主要研... 查全性(1925~),安徽泾县人.电化学家,武汉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主要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学科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先后从事过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各类表面活性物质在不同"金属/电解质"界面上的吸附行为和吸附规律的比较研究,防水型和离子交换膜型气体燃料电极工作机理和电化学催化剂的研究,锌-空气电池与氨-空气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二次电池中阴、阳极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高性能一次和二次电池材料和安全性研究,光电化学和生物医学电化学传感器等.由于这些成果,查全性等人在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所撰写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一书于1976出版发行,此后30余年间曾两次再版,7次印刷,合计发行量已逾15000册,一直是我国研究生用主要电化学教材之一.此外,查全性1977年夏还曾在科学教育座谈会上率先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当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并得到小平同志的采纳决定执行.当年以自愿报名投考和择优录取的方式从上山下乡及社会知识青年和应届中学毕业生中招收了近三十万大学生.这一措施对打倒四人帮后高等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 成长经历 光绪年间 江苏南京 战争年代 物理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与胶原水凝胶集成实时监测细胞代谢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春莹 朱晓艳 刘艳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葡萄糖代谢的实时监测不仅能够提供细胞生长状态信息,还有助于深入理解细胞代谢机制。电化学传感器已成为葡萄糖实时动态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报道的葡萄糖传感器大多基于二维电极,很难与三维细胞培养体系良好兼容并进行准确检... 葡萄糖代谢的实时监测不仅能够提供细胞生长状态信息,还有助于深入理解细胞代谢机制。电化学传感器已成为葡萄糖实时动态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报道的葡萄糖传感器大多基于二维电极,很难与三维细胞培养体系良好兼容并进行准确检测。通过在对H2O2还原具有催化作用的多孔电极表面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制备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三维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然后,将包裹了肿瘤细胞(MCF-7)的胶原水凝胶填充到三维传感器孔隙,构建了兼具细胞三维培养和电化学检测于一体的集成平台。通过实时监测MCF-7细胞培养环境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实现了肿瘤细胞在抗癌药物作用下葡萄糖代谢能力的实时分析,为细胞能量代谢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传感器 电化学检测 细胞培养 葡萄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与CNN的甘薯淀粉掺假鉴别及量化比较
14
作者 夏珍珍 张博源 +5 位作者 郑丹 陶明芳 张仙 廖先清 余琼卫 彭西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27-336,共10页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的甘薯淀粉掺假鉴别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为实现甘薯淀粉在不同种类和掺假比例下的定性定量分析,...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的甘薯淀粉掺假鉴别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为实现甘薯淀粉在不同种类和掺假比例下的定性定量分析,分别采集甘薯、玉米、土豆、木薯等纯薯类淀粉和以10%为梯度制备的不同比例掺假甘薯淀粉的原始光谱。分别运用一阶导数(first-order derivative,1st)、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进行光谱预处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算法将预处理前后的光谱作为1D-CNN的输入信号构建薯类淀粉分类模型和甘薯淀粉含量预测模型,并将光谱预处理前后的1D-CNN建模效果与传统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分类模型和定量模型的准确度,其中1st和CWT方法的效果要优于MSC和SNV方法。分类模型中,1D-CNN方法的预测精度较PLS方法更高;预测集中,样品光谱预处理后使用1D-CNN对不同薯类淀粉预测正确率达到100%;定量模型中,PLS方法和1D-CNN方法均可实现单一混合淀粉掺假情况下甘薯淀粉含量的精准预测,而且PLS和1D-CNN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相近。与PLS方法相比,1D-CNN方法在分类上的效果要优于定量效果。本研究表明NIR、1D-CNN和PLS相结合可以实现掺假薯类淀粉的鉴别和其中甘薯淀粉含量的量化,对市场中薯类淀粉掺假的质量安全筛查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甘薯淀粉 淀粉掺假 卷积神经网络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Nafion化学修饰电极在高浓度抗坏血酸和尿酸体系中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37
15
作者 孙延一 吴康兵 胡胜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67-2069,共3页
A homogeneous dispersion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NT) was achieved by dispersing MWNT into 0.1% Nafion ethanol solution, and a uniform cast film at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 was obtained via solvent evapor... A homogeneous dispersion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NT) was achieved by dispersing MWNT into 0.1% Nafion ethanol solution, and a uniform cast film at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 was obtained via solvent evaporation of the MWNT dispersion. A reversible two-electron redox reaction of dopamine was observed at the MWNT-Nafion modified GCE. In comparison with a bare GCE and a Nafion-modified GCE, MWNT-Nafion modified GCE has a higher sensitivity for dopamine. This modified GCE has an excellent selectivity towards dopamine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concentration ascorbic acid(AA) and uric acid(UA) since AA and UA have no observabl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s at the modified GC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dopamin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 of the buffer solution. The oxidation peak current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dopamine over the range from 5×10 -8 to \{1×\}10 -6 mol/L, and a detection limit of 2.5×10 -9 mol/L was obtained after 3 min open-circuit accumulation. The dispersion and morphology of MWNT-Nafion film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尿酸 选择性测定 多壁碳纳米管 NAFION 多巴胺 化学修饰电极 神经递质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的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在二氧化碳固定和生物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为 席京 +2 位作者 贺天培 陈娜 袁荃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显著增加,导致了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这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由太阳能驱动的以大气中CO_(2)为原料的第3代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过去数年间,研究者们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显著增加,导致了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这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由太阳能驱动的以大气中CO_(2)为原料的第3代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过去数年间,研究者们在太阳能驱动的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这对CO_(2)固定以及生物制造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综述围绕如何构筑高性能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分别从无机半导体材料的结构性能优化、无机半导体-微生物界面的构筑以及微生物代谢通路的定向重构3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综述。最后,本综述展望了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 CO_(2)固定 生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x)Co_x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元乔 郭文勇 +2 位作者 李道聪 彭正合 周运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6-740,共5页
LiNi1-xCo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s with LiOH·H2O, Ni(NO3)2·6H2O and Co(NO3)2·6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a... LiNi1-xCo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s with LiOH·H2O, Ni(NO3)2·6H2O and Co(NO3)2·6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ynthesized cathode materials were with layered structure similar to α-NaFeO2 and uniform morphology and nearly normal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bette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hen x was 0.18. The first charge and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cathode material was 224.3 mAh·g-1 and 194.2 mAh·g-1, respectively. 88.5% of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remained at the 20th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性能研究 正极材料 电化学 Ni(NO3)2 first 合成 NORMAL and with the The was for ion RAW XRD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氟化硫绝缘替代气体的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技术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宝山 余小娟 +2 位作者 侯华 周文俊 罗运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3,共13页
SF6是一种全球变暖潜势最高的温室气体,寻找能够替代SF6的新型绝缘气体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为了突破目前SF6替代气体研究的实验与理论瓶颈,该文对环保绝缘气体的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国内外针对气体绝... SF6是一种全球变暖潜势最高的温室气体,寻找能够替代SF6的新型绝缘气体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为了突破目前SF6替代气体研究的实验与理论瓶颈,该文对环保绝缘气体的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国内外针对气体绝缘强度所建立的构效关系模型,详细分析各种模型的思想、方法、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通过比较各种构效关系模型与分子设计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基于量子化学的SF6替代气体分子设计新方法,为推动新型替代气体在电气绝缘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 替代绝缘气体 构效关系模型 分子设计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饰电极的研究(ⅠΧ)——DNA探针在金基底上的固定、表征及其表面分子杂交 被引量:18
19
作者 赵元弟 庞代文 +2 位作者 张敏 程介克 戴鸿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44-748,共5页
采用巯基化合物自组装 /共价键合反应的逐层固定方法将双链 DNA固定到金表面得到 DNA修饰电极 ,并对该电极表面进行了电化学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研究了电极表面固定化 DNA的表面分子杂交 .
关键词 基因芯片 DNA修饰电极 DNA探针 金电极 表面分子杂交 电化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制备生物活性陶瓷 被引量:24
20
作者 康健强 吴慧敏 +1 位作者 李卫东 左正忠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1期18-22,30,共6页
生物活性陶瓷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电化学方法开创制备生物活性磷酸钙陶瓷新途径 ,由于操作简单、条件可控等多方面的优点日益引起重视。介绍了电化学方法制备生物活性磷酸钙陶瓷的原理、工艺进展 ;讨论了电... 生物活性陶瓷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电化学方法开创制备生物活性磷酸钙陶瓷新途径 ,由于操作简单、条件可控等多方面的优点日益引起重视。介绍了电化学方法制备生物活性磷酸钙陶瓷的原理、工艺进展 ;讨论了电化学制备方法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陶瓷 电化学方法 磷酸钙陶瓷 电化学沉积技术 电泳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