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 邬国庆 +3 位作者 秦美蓉 肖丽和 王平 王晓炜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对比欧盟、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化妆品生产消费主流国家或地区的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设置、相关法规与技术文件、风险来源、工作程序等情况,分析我国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建立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机... 对比欧盟、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化妆品生产消费主流国家或地区的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设置、相关法规与技术文件、风险来源、工作程序等情况,分析我国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建立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我国化妆品消费者暴露量数据库、明确监管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职能、相关工作程序、工作任务要求、工作下达机制等建议,为不断完善我国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整体工作体系和提升化妆品安全监管科学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安全风险评估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睫毛增长液化妆品中的比马前列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晨 许勇 +2 位作者 韩晶 彭兴盛 郑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7-921,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睫毛增长液化妆品中比马前列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5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提取,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柱(4.6 mm×100 mm,2.7μm)分离,以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睫毛增长液化妆品中比马前列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5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提取,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柱(4.6 mm×100 mm,2.7μm)分离,以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02%甲酸)-乙腈(体积比55∶4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0.3 mL·min^-1,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比马前列素在0.5~10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2,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1%和99.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4%、2.1%、1.2%,检出限(LOD,S/N=3)为0.015μg·g^-1,定量下限(LOQ,S/N=10)为0.05μg·g^-1。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市售睫毛增长液化妆品中比马前列素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马前列素 睫毛增长 化妆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15
3
作者 袁晓倩 韩晶 +3 位作者 简龙海 陈静 毛北萍 郑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6-911,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粉类、水剂、膏霜乳液类、凝胶类化妆品采用乙腈-1%氨水(4∶1,体积比)混合溶液超声提取,经BEH Phenyl色谱柱(2.1 mm×100 m...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粉类、水剂、膏霜乳液类、凝胶类化妆品采用乙腈-1%氨水(4∶1,体积比)混合溶液超声提取,经BEH Phenyl色谱柱(2.1 mm×100 mm,2.5μm)分离,用流动相甲醇和0.1%氨水溶液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测定。在优化条件下,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化合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均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LOD)为0.00125~0.025 mg/kg,定量下限为0.005~0.05 mg/kg。回收率为75.1%~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1.6%。该方法灵敏度高、通用性强、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分离多种同分异构体,适用于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8种双酚类和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化妆品 双酚类 烷基酚类 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染发类化妆品中16种禁用着色剂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淡梅 邱颖姮 +3 位作者 邬晓鸥 熊小婷 夏泽敏 李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2-808,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染发类化妆品中溶剂绿7等16种禁用着色剂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150 mm×4.6 mm,3μm)色谱柱;以2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1;柱温为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染发类化妆品中溶剂绿7等16种禁用着色剂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150 mm×4.6 mm,3μm)色谱柱;以2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45、285、376、410、485、520和620 nm。考察染发类化妆品中蜡质类、膏霜类、喷雾类不同基质中禁用着色剂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在一定线性范围内,16种禁用着色剂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仪器检出限(S/N=3)为0.080~0.11 mg·L^-1(进样量10μL)。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16种禁用着色剂的平均回收率为87.2%~108.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染发类化妆品中16种禁用着色剂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用着色剂 化妆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发酵类化妆品及其发展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丰 李军 +2 位作者 王晓炜 黄灿 应国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34期69-72,共4页
植物发酵类化妆品以绿色、天然、健康为理念,已经成为化妆品新品中的主流产品。通过概述植物发酵类化妆品的定义以及优越性、植物发酵原浆的研发现状以及植物发酵类化妆品的市场现状,总结并讨论了植物发酵类化妆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使消... 植物发酵类化妆品以绿色、天然、健康为理念,已经成为化妆品新品中的主流产品。通过概述植物发酵类化妆品的定义以及优越性、植物发酵原浆的研发现状以及植物发酵类化妆品的市场现状,总结并讨论了植物发酵类化妆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使消费者对植物发酵类化妆品有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促进植物发酵类化妆品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化妆品 植物原料 市场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牙膏中19种合成着色剂 被引量:7
6
作者 石兴红 罗金梅 +4 位作者 杨淡梅 符秋美 邱颖姮 邬晓鸥 王晓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2-397,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牙膏中19种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水分散后超声提取,以10000 r/min离心5min,经0.45μm微孔聚四氟乙烯(PTFE)过滤后取滤液测定。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柱(4.6 mm×150 mm,5μm),...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牙膏中19种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水分散后超声提取,以10000 r/min离心5min,经0.45μm微孔聚四氟乙烯(PTFE)过滤后取滤液测定。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和20 mmol/L乙酸铵溶液(pH 6.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柱温3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种合成着色剂在1~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3~2.6μg/g,定量下限为0.9~8.6μg/g。在25μg/g和400μg/g两个加标水平下,19种着色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5.2%~103%,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5%。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牙膏中多种合成着色剂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着色剂 牙膏 同时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