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钢(集团)公司铁矿资源利用战略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余英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在分析包钢(集团)公司铁矿资源供给基础上,提出对两种铁矿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包钢未来发展对铁矿资源的需求,提出对两种铁矿资源合理利用新的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铁矿资源 公司 集团 经济发展 战略思考 节约资源 供给 合理利用资源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
2
作者 陈进 徐万红 +3 位作者 张丽 邓浩 毛先成 王国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2-2537,共16页
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以克服单纯数据驱动建模地质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该建模方法基于普通克里格法构建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模型,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提取地质冶金学变量特征,引入马尔可夫随机场量化地质冶金... 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以克服单纯数据驱动建模地质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该建模方法基于普通克里格法构建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模型,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提取地质冶金学变量特征,引入马尔可夫随机场量化地质冶金学矿域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采用贝叶斯理论将二者集成,构建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矿域划分模型,最后融入矿山生产知识经验,引导和约束划分过程。此外,该建模方法采用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建模和矿域划分迭代优化的策略以提升模型精度。白云鄂博矿建模应用本文方法,划分了7个地质冶金学矿域。对比实验表明,相较于高斯混合模型和K-means聚类方法的结果,该建模方法提升了地质冶金学矿域的空间连贯性和地质可解释性,能为矿山精细化开发及多矿种综合利用的转型提供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知识驱动 地质冶金学建模 矿域 精细化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铌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
3
作者 诸泽颖 柯昌辉 +5 位作者 赵永岗 王登红 张丽 李以科 赵剑 于洪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0-1193,共24页
内蒙古白云鄂博是我国第一大铌矿床,但含铌矿物颗粒细小,赋存状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不清导致铌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不深,严重影响了白云鄂博铌找矿以及综合利用。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观察以及精细岩相学、矿物学等方法,详细描述了白... 内蒙古白云鄂博是我国第一大铌矿床,但含铌矿物颗粒细小,赋存状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不清导致铌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不深,严重影响了白云鄂博铌找矿以及综合利用。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观察以及精细岩相学、矿物学等方法,详细描述了白云鄂博主矿、东矿、西矿和东介勒格勒矿区典型的铌矿体的空间分布,产出特征、矿石类型、铌的赋存形式及矿物共生组合。白云鄂博铌矿与稀土矿体具有同体共生和异体共生关系,其中异体共生的铌矿体为独立矿体,主要分布在西矿板岩内以及围岩接触带上,而同体共生为铌矿体位于稀土或铁矿体内部,见于主矿、东矿以及东介勒格勒中。根据岩相学、矿物学研究显示,白云鄂博矿区西矿主要的铌矿石为富云母霓长岩型,而主矿、东矿以及东介勒格勒主要的铌矿石分别为碳酸岩脉型、条带状霓长岩型以及条带状白云石碳酸岩型。白云鄂博主要的含铌矿物有易解石族矿物、铌铁矿族矿物、烧绿石、包头矿、褐钇铌矿,西矿以铌铁矿和烧绿石为主,主矿、东矿以及东介勒格勒以易解石为主。成矿差异可能与热液活动、构造活动以及围岩蚀变的类型不同有关,西矿与钾质霓长岩有关,主矿、东矿以钠质霓长岩有关。白云鄂博铌成矿具有岩浆和热液成因,其中岩浆成因的铌铁矿形成时代与火成碳酸岩侵位时间一致,铌来源于火成碳酸岩。而霓长岩化等热液作用有助于铌的活化富集再沉淀,在热液活动较强的区域形成铌的局部富集。碳酸岩岩浆的高度结晶分异同样促进了晚期铌与稀土的超常富集,在晚期碳酸岩脉以及东介勒格勒中形成热液成因的易解石。本研究通过明确含铌矿物的分布规律,厘清成矿过程,进一步提出白云鄂博铌与稀土具有耦合成矿的关系,为白云鄂博铌找矿以及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铌铁矿 烧绿石 易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选矿厂磁铁矿尾矿选稀土的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方军 赵德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49,共3页
包钢选矿厂磁铁矿系列弱磁尾矿中稀土含量 6 5 %左右 ,改造前全部放尾。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原矿资源 ,拓宽生存空间 ,进行了在磁铁矿尾矿中选稀土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经一次粗选、二次精选选别 ,可获稀土精矿品位 5 2 %。建议增加精... 包钢选矿厂磁铁矿系列弱磁尾矿中稀土含量 6 5 %左右 ,改造前全部放尾。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原矿资源 ,拓宽生存空间 ,进行了在磁铁矿尾矿中选稀土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经一次粗选、二次精选选别 ,可获稀土精矿品位 5 2 %。建议增加精选次数 ,可生产稀土精矿品位 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厂 磁铁矿 尾矿 稀土 工业试验 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自熔性复合烧结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革 王瑞军 沈茂森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100,103,共4页
为了利用复合造块工艺的优势,以自产白云鄂博铁矿为主要原料,对自熔性复合烧结矿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度1.4的自熔性复合烧结矿在生球外配40%~50%的条件下,可以满足高炉要求。且该碱度的复合烧结矿既可以提高入炉品位,又... 为了利用复合造块工艺的优势,以自产白云鄂博铁矿为主要原料,对自熔性复合烧结矿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度1.4的自熔性复合烧结矿在生球外配40%~50%的条件下,可以满足高炉要求。且该碱度的复合烧结矿既可以提高入炉品位,又可以实现单一炉料入炉,简化高炉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配矿 复合造块 自熔性 单一炉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包钢白云鄂博铁矿富钾板岩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6
作者 刘敬国 吴利仁 +1 位作者 秦鹏渊 董治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481-482,共2页
白云鄂博铁矿目前富钾板岩集中堆存于排土场,没有开发利用.建议及早将富钾板岩开发利用.
关键词 富钾板岩 资源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节能技术进步及对策
7
作者 马彦珍 解耀华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重点阐述了包钢“十五”前期节能技术进步 ,分析了差距和潜力 ,指明了节能的发展方向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包钢公司 节能技术 余热回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球团合理配矿及链篦机工艺制度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吉涛 张国成 +3 位作者 罗果萍 王永斌 吴胜利 周胜刚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包钢120万t/a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所用大堆料、巴润矿、巴润精矿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链篦机工艺参数以提高预热球的抗压强度,得出最优工艺制度和合理配矿方案,为提高预热球强度、抑制回转窑结圈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对... 以包钢120万t/a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所用大堆料、巴润矿、巴润精矿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链篦机工艺参数以提高预热球的抗压强度,得出最优工艺制度和合理配矿方案,为提高预热球强度、抑制回转窑结圈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配矿比,4个因素对预热球强度影响程度的排列顺序一致,即:预热二段温度>机速>干燥二段温度>预热一段温度,说明对于不同配矿比提高预热二段温度、降低机速均是提高预热球强度的有效措施。此外,随着混合矿中巴润精矿配比的增加,预热球强度提高,回转窑粉末减少,结圈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球强度 合理配矿 工艺优化 回转窑结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某座高炉陶瓷杯侵蚀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瑞军 陈革 +1 位作者 陈良玉 刘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5,共4页
以炉缸埋设的热电偶测量数据为依据,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炉缸侵蚀数学模型,构造带有移动内边界的有限元模型和侵蚀计算流程。由于侵蚀边界的未知性,计算中必须先假定一个边界,再根据测温数据来移动边界,实现循环计算。建立了一种二维有限... 以炉缸埋设的热电偶测量数据为依据,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炉缸侵蚀数学模型,构造带有移动内边界的有限元模型和侵蚀计算流程。由于侵蚀边界的未知性,计算中必须先假定一个边界,再根据测温数据来移动边界,实现循环计算。建立了一种二维有限元搜索内衬侵蚀的自动逼近计算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难点,开发了完整的计算程序,从而实现了高炉炉缸内衬侵蚀的计算由一维技术向二维技术的突破。通过包钢某座高炉在线运行,侵蚀线和渣铁线的确定,真实地反映了炉内情况,为侵蚀模型指导高炉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内衬 陶瓷杯侵蚀 数学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白云鄂博主东矿磁铁矿新选厂工艺方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姬志勇 刘亚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5,共3页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包头市区的环境污染,包钢决定在白云鄂博铁矿建设年处理800万t原矿、生产300万t铁精矿的主东矿磁铁矿新选矿厂。从破碎工艺、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弱磁选精矿的反浮选工艺3方面介绍了新选矿厂...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包头市区的环境污染,包钢决定在白云鄂博铁矿建设年处理800万t原矿、生产300万t铁精矿的主东矿磁铁矿新选矿厂。从破碎工艺、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弱磁选精矿的反浮选工艺3方面介绍了新选矿厂将采用的工艺流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主东矿 磁铁矿 高压辊磨机 阶段磨选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电磁学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亮 何兰芳 +5 位作者 杨占峰 徐亚 赵永岗 郝美珍 赵剑 刘春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0-960,共11页
白云鄂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也是我国著名的铁矿区。稀土白云岩是白云鄂博稀土矿主要赋矿岩体,大部分铁矿也赋存于其中。然而,稀土白云岩的岩石电磁学特征至今没有清楚的认识,影响了电磁法勘探资料解释及稀土白云岩发育规律的认识。本... 白云鄂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也是我国著名的铁矿区。稀土白云岩是白云鄂博稀土矿主要赋矿岩体,大部分铁矿也赋存于其中。然而,稀土白云岩的岩石电磁学特征至今没有清楚的认识,影响了电磁法勘探资料解释及稀土白云岩发育规律的认识。本文测量了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铁矿石样品和部分围岩的岩石复电阻率,为分析岩矿石复电阻率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还测量了样品的磁化率数据。利用手持XRF分析仪对样品进行成分粗分析,部分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分析和显微镜下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岩石电阻率变化范围跨度大,而且相同岩性岩石电阻率差异较大。矿区围岩与矿石(铁、稀土)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磁化率差异、轻稀土元素含量(LREE:La、Ce、Pr、Nd)差异显著。岩石组分与岩石电磁属性的交汇结果显示,岩石磁化率与岩石Fe_(2)O^(T)_(3)含量正相关。镜下分析发现,磁铁矿的分布与联结程度影响白云鄂博铁矿石电阻率。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具有中高阻、甚至高阻特征,岩石中大量发育的高阻矿物是影响其电磁学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岩石电磁学分析为白云鄂博电磁法勘探数据解释和隐伏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岩石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稀土 白云岩 复电阻率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云鄂博矿区尖山组沉积源区、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12
作者 杨建军 王东升 +7 位作者 佘宏全 李以科 杨月后 柯昌辉 张丽 赵剑 赵阳 郭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35,共30页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其围岩尖山组为一套绿片岩相硅质碎屑岩组合,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研究对于理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ICP-MS方法对矿区尖山组的变质砂岩及变质细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其围岩尖山组为一套绿片岩相硅质碎屑岩组合,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研究对于理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ICP-MS方法对矿区尖山组的变质砂岩及变质细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变质细砂岩样品Z5246的锆石年龄为2645~1147 Ma,包含两个主峰值年龄,分别为2510和1390 Ma;变质砂岩样品By23281锆石年龄为2722~1847 Ma,包含3个主峰值年龄,分别为2487、1925和1859 Ma。结合锆石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变质砂岩样品By23281中2722~1847 Ma的锆石属于未受热液改造的碎屑锆石,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应晚于1847 Ma;而结合野外特征、锆石形貌及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变质细砂岩样品Z5246中1761~1147 Ma的年龄反映了后期热液改造的过程,也进一步佐证了白云石碳酸岩的岩浆成因。结合矿区及周边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认为矿区尖山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太古宙基底和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岩,最终形成于中元古代,之后受到白云石碳酸岩岩浆期热液的明显改造。矿区尖山组碎屑岩的年龄数据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太古代-元古代的陆壳增生、碰撞及裂解事件,为研究太古代-元古代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沉积岩 锆石U-PB年龄 太古代-元古代 沉积源区 热液改造 尖山组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章雨旭 吕洪波 +3 位作者 王俊 柳建勇 孟庆伟 黄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7-774,共8页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铁铌稀土矿床,但因为其成因和形成时代的证据复杂多样,其成因、形成时代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均有多种不同认识。笔者等曾对赋矿白云岩成因、成矿时代及赋矿地层白云鄂博群的年代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铁铌稀土矿床,但因为其成因和形成时代的证据复杂多样,其成因、形成时代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均有多种不同认识。笔者等曾对赋矿白云岩成因、成矿时代及赋矿地层白云鄂博群的年代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关键证据,并对前人资料进行了系统地梳理,论证了白云鄂博矿床赋矿白云岩为一大型微晶丘,而微晶丘是热水沉积形成;确定其成矿时代及白云鄂博群的年代均为早古生代。本文进一步报道了在与白云鄂博群下部相当的腮林忽洞群中发现了宏体化石海绵和腹足类,在白云鄂博群中发现了与腮林忽洞群中相同的振动液化脉和振动液化角砾岩。从而笔者等认为,白云鄂博矿床成矿和白云鄂博群的沉积环境是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铌矿床 稀土矿床 铁矿床 碳酸岩 微晶丘 华北地台北缘 被动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兼论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的成因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杨晓勇 赖小东 +3 位作者 任伊苏 凌明星 刘玉龙 柳建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3-2350,共28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白云鄂博Fe-REE-Nb建造矿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稀土矿床,其矿床类型特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都备受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的关注。由于其成矿作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国内外地质学界对此争议颇大,一直没有定论。...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白云鄂博Fe-REE-Nb建造矿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稀土矿床,其矿床类型特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都备受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的关注。由于其成矿作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国内外地质学界对此争议颇大,一直没有定论。国内外地质学家提出了多种成矿模式,但至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区内缤纷复杂的地质现象,致使很多有关矿床成因关键性问题争论依旧。研究该矿床成因的意义不仅是解释矿床的形成条件,而且对于正确认识华北陆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条件下的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寻找超大型矿床均有重要意义。结合我们多年的科研积累,特别是针对已获得大量岩石化学、稳定和放射成因同位素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及综述了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的基底性质、火成碳酸岩、岩石地层及矿床形成时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白云鄂博矿床多阶段成矿模式。我们认为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沉积碳酸盐受地幔碳酸岩浆及派生的流体交代的产物,碳酸岩浆及其派生的富稀土流体与在地壳深部对沉积碳酸盐产生强烈交代,导致稀土元素在H8白云岩及其他地层的第一次富集。后来经加里东时期的板块聚合过程中的流体改造,使得稀土元素二次运移富集,形成了白云鄂博独特的Fe-REE-Nb矿床及区域性的大规模稀土矿化。至于铁矿的形成,我们认为它是在基底之上发育的一套BIF,经过中元古的碳酸岩侵入作用的改造,之后在加里东时期的板块聚合过程的再次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碳酸岩岩浆 Fe-REE-Nb矿化 成因 裂谷 白云鄂博 华北克拉通 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被引量:19
15
作者 柯昌辉 孙盛 +5 位作者 赵永岗 李以科 徐仲元 郝美珍 李瑞萍 张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9,共15页
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田内褶皱及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矿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中元古代—海西期至少发育4期构造活动,包括近东西向控岩断层(F1)、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近东西向褶皱和韧性剪切构造、... 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田内褶皱及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矿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中元古代—海西期至少发育4期构造活动,包括近东西向控岩断层(F1)、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近东西向褶皱和韧性剪切构造、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F3),并将其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认为:①沿白云石碳酸岩与顶底板围岩界线分布的近东西向断层控制了白云石碳酸岩的产出和矿体的形成;②白云石碳酸岩侵位之后,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一次破坏,导致主矿、东矿的深部矿体向东平移,钻孔WK14-01的深部矿体应为主矿深部的矿体平移所致;③成矿期后发育一期近南北向的挤压变形事件对矿体进行了第二次破坏,导致矿区白云鄂博群紧闭褶皱的形成和矿体发生透镜体化;④主矿、东矿之间的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三次破坏,导致主、东矿位置的错动。这些认识将对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矿床 矿田构造 控岩控矿构造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方坯连铸动态二冷与动态轻压下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国新 张家泉 +3 位作者 王玉昌 樊精彪 赵殿清 司永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53-2456,2467,共5页
北京科技大学与包钢合作开发了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方坯连铸动态二冷与动态轻压下控制模型。模型将铸流离散成许多切片,依据传热学理论与合理假设对每个切片建立传热微分方程;通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各切片传热微分方程,动态计... 北京科技大学与包钢合作开发了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方坯连铸动态二冷与动态轻压下控制模型。模型将铸流离散成许多切片,依据传热学理论与合理假设对每个切片建立传热微分方程;通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各切片传热微分方程,动态计算各切片的内部温度曲线,从而实现对铸坯实时温度场的动态跟踪;结合目标表面温度控制法与轻压下理论实现了大方坯连铸的动态二冷与动态轻压下控制。该控制模型已在包钢5号大方坯连铸机上线应用,对比试验表明铸坯内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方坯连铸 实时温度场 动态二冷 动态轻压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区赋矿“白云岩”地质特征与成因再认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柯昌辉 李以科 +5 位作者 李立兴 赵永岗 董晓杰 郝美珍 李厚民 李瑞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47-3063,共17页
本文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区精细的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发现:(1)矿区的蚀变矿化均围绕赋矿“白云岩”形成,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具有明显的蚀变强弱变化特征,从赋矿“白云岩”到顶底板板岩,蚀变和矿化强度逐渐减弱;(2)赋矿“白云岩”呈岩枝状穿... 本文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区精细的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发现:(1)矿区的蚀变矿化均围绕赋矿“白云岩”形成,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具有明显的蚀变强弱变化特征,从赋矿“白云岩”到顶底板板岩,蚀变和矿化强度逐渐减弱;(2)赋矿“白云岩”呈岩枝状穿切围岩,接触带内带发育萤石化、霓石化、霓辉石化、钠闪石化和磷灰石化等蚀变,外带发育黑云母化、钾化(微斜长石化)、钠闪石化、弱萤石化、弱黄铁矿化和弱磁铁矿化蚀变;(3)在白云鄂博矿区的西矿、东介勒格勒和菠萝头矿段的“白云岩”与围岩的内接触带,均发现有碳质板岩、硅质板岩、石英砂岩、闪长(玢)岩和辉长岩捕虏体;(4)在赋矿“白云岩”的外部接触带发育与“白云岩”同期侵入的碱性岩,与白云鄂博碳酸岩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碱性岩套组合;(5)在白云鄂博矿区内识别出一条韧性剪切带,矿区内的赋矿“白云岩”均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和动态重结晶作用,各类矿石中的条带状构造既不是沉积层理,也不是岩浆流动的流线(面),而是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的构造线(面)理。以上证据表明,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为岩浆成因的白云石碳酸岩,但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和动态重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矿“白云岩” 岩浆碳酸岩 围岩蚀变 矿床成因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谷智 陈沅 +1 位作者 李焕勇 介万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256,261,共6页
太赫兹技术在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学科,以及安全检查、空间通信等应用学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而太赫兹辐射源正是太赫兹技术发展的关键部分。概述了基于激光光学技术、真空电子技术和超快激光技术产生太赫兹辐射的常用方... 太赫兹技术在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学科,以及安全检查、空间通信等应用学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而太赫兹辐射源正是太赫兹技术发展的关键部分。概述了基于激光光学技术、真空电子技术和超快激光技术产生太赫兹辐射的常用方法和主要特点,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并对这各种太赫兹波辐射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辐射源 超快激光技术 真空电子技术 激光光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区深边部铁矿床勘查突破及启示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以科 柯昌辉 +14 位作者 王登红 赵永岗 佘宏全 李瑞萍 郝美珍 王安建 邓震 高玉璞 张强 张丽 李进文 胡古月 刘云 郭宾 苑星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206,共5页
围绕白云鄂博矿山寻找铁矿接替资源的急迫需求,聚焦构造对深部矿体控制作用,开展复杂地形及强干扰地区重力-磁法-电法-高精度反射地震综合勘查示范研究。通过一系列专题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笔者构建了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模式和新的勘查模... 围绕白云鄂博矿山寻找铁矿接替资源的急迫需求,聚焦构造对深部矿体控制作用,开展复杂地形及强干扰地区重力-磁法-电法-高精度反射地震综合勘查示范研究。通过一系列专题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笔者构建了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模式和新的勘查模型,提出矿区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导致了主矿、东矿深部矿体向东平移的新认识,明确指出深部存在受构造控制的铁矿体,并圈定了找矿靶区3处。通过钻探验证实现了铁矿找矿突破,目前在2号靶区已施工的15个钻孔全部见矿,钻孔控制最大铁矿层累计视厚度达327.2 m。靶区深部厚大铁矿体的发现,是科研指导勘查,降低勘查风险,提高找矿效率的典型实践,大幅度提升了白云鄂博资源保障能力,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战略性矿产资源 矿床勘查模型 综合勘查 铁矿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爆破(烟)粉尘的爆炸水雾降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永岗 王德胜 +3 位作者 秦鹏渊 高玉璞 张丽 李永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露天爆破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的炮烟和粉尘,受爆破飞石、冲击波等有害效应影响,一般喷淋等降尘措施无法靠近实施;传统的爆区地面洒水沁润和爆后喷淋方法对瞬时、高速强扩散的高浓度蘑菇状炮烟及粉尘治理效果不佳,露天(矿)爆破有毒炮烟和高... 露天爆破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的炮烟和粉尘,受爆破飞石、冲击波等有害效应影响,一般喷淋等降尘措施无法靠近实施;传统的爆区地面洒水沁润和爆后喷淋方法对瞬时、高速强扩散的高浓度蘑菇状炮烟及粉尘治理效果不佳,露天(矿)爆破有毒炮烟和高浓度粉尘是露天采场及大气污染治理的难题。针对露天爆破炮烟和爆破粉尘治理难题,提出了以导爆索激发预先布设在爆区内的水袋生成爆炸水雾场,爆区抛掷前方阻拦、上部覆盖、同步生成和就地吸附为核心技术手段的爆炸水雾降尘技术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爆炸水袋定型及水雾场规模,根据台阶深孔爆破的高速DIC测试结果确定了爆炸水雾降尘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现场降尘试验效果显示爆炸水雾对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白云铁矿爆破烟尘可以直接吸附、就地捕捉,在距离爆区100 m处爆破烟尘的浓度降低37%,爆破污染源头降尘效果显著,为露天矿山绿色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水雾场 露天爆破 炮烟 粉尘 降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