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聚类特征的改进MRF轨面缺陷分割方法
1
作者 闵永智 刘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3-1872,共10页
针对轨面缺陷样本数量少、种类多的特点,以及在真实场景下存在迁移学习效果不稳定、阈值分割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零样本的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轨面缺陷分割方法。对采集的数据使用Gabor函数进行处理,突出缺陷特征,降低数据维... 针对轨面缺陷样本数量少、种类多的特点,以及在真实场景下存在迁移学习效果不稳定、阈值分割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零样本的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轨面缺陷分割方法。对采集的数据使用Gabor函数进行处理,突出缺陷特征,降低数据维度,得到降维特征图;对处理后的特征图进行Kmeans聚类,缩减数据分布,降低反光和阴影的影响,并将聚类结果作为预分类矩阵;通过降维特征图和预分类矩阵构建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MRF)双层图模型,并进行推理;根据模型推理出的预分类矩阵特征值来分析缺陷部分的局部几何结构;标记出缺陷区域,并完成缺陷分割。使用自采样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自采样数据集上的像素准确率、平均像素准确率、加权交并比、均交并比分别达到93.6%、80.7%、89.4%、68.2%,超过对比检测方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轨面缺陷 马尔可夫随机场 概率图模型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7085铝合金轧制+双级时效后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闫福明 程振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8-200,共3页
采用轧制+双级时效工艺处理汽车用7085铝合金板材,并利用SEM、力学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085铝合金轧制后,基体晶粒出现破碎并在沿轧制方向上变长,随着晶粒长度不断增加后,最终形成了纤维状组织。晶粒... 采用轧制+双级时效工艺处理汽车用7085铝合金板材,并利用SEM、力学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085铝合金轧制后,基体晶粒出现破碎并在沿轧制方向上变长,随着晶粒长度不断增加后,最终形成了纤维状组织。晶粒内的沉淀相呈现出均匀分布形态,该沉淀相为η(Al_3Zr)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试样硬度和拉伸强度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二级时效时间12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8 HV和778 MPa。7085铝合金试样的断口区域形成了许多韧窝与塑性撕裂棱,发生穿晶韧窝断裂。试样的断口组织形貌受到时效时间的影响程度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85铝合金 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压下率对ZGMn18Cr2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秦驰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XRD、硬度测试、冲击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率(15%~55%)对ZGMn18Cr2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120℃×2 h水韧处理的ZGMn18Cr2钢为均匀的奥氏体组织,晶粒呈等轴状。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钢的晶粒...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XRD、硬度测试、冲击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率(15%~55%)对ZGMn18Cr2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120℃×2 h水韧处理的ZGMn18Cr2钢为均匀的奥氏体组织,晶粒呈等轴状。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钢的晶粒不断沿着轧制方向被拉长,变形带逐渐增多,位错密度逐渐增大,硬度逐渐增加,耐磨性能逐渐提高。与未冷轧的ZGMn18Cr2钢相比,冷轧压下率55%的钢硬度提高了131.5%,冲击磨损质量损失降低了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Mn18Cr2钢 冷轧压下率 组织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超声振动的氧化锆陶瓷小孔磨削加工质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宗伟 丛岩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针对陶瓷材料小孔加工质量较差以及加工成本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旋转超声辅助的氧化锆陶瓷小孔磨削加工工艺。首先分析旋转超声加工原理,然后在超声振动条件下利用金刚石刀具对氧化锆陶瓷小孔进行单因素磨削加工试验,并对小孔的内... 针对陶瓷材料小孔加工质量较差以及加工成本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旋转超声辅助的氧化锆陶瓷小孔磨削加工工艺。首先分析旋转超声加工原理,然后在超声振动条件下利用金刚石刀具对氧化锆陶瓷小孔进行单因素磨削加工试验,并对小孔的内壁进行形貌分析和粗糙度检测,最后研究主轴转速、超声功率以及进给速度对小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磨削方式相比,在旋转超声辅助加工条件下,小孔表面质量和残余应力都得到较大改善,当超声功率达到300 W时,加工后的小孔表面粗糙度下降了52%,加工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轨迹 表面粗糙度 金刚石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致密成型过程中原料几何形状的离散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新泰 高雨航 +1 位作者 李震 刘彭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4,共5页
在大量的农林业加工剩余物中,不同种类原料粉碎后的形状不同,其压缩成型特性有很大差异。以锯末、树叶和灌木细小枝条为原料,在同一模具下进行单模孔单向受压的离散元模拟,分析不同种类原料的成型质量和能耗。模拟结果表明:挤压成型后,... 在大量的农林业加工剩余物中,不同种类原料粉碎后的形状不同,其压缩成型特性有很大差异。以锯末、树叶和灌木细小枝条为原料,在同一模具下进行单模孔单向受压的离散元模拟,分析不同种类原料的成型质量和能耗。模拟结果表明:挤压成型后,锯末的接触数量达到8 327,高于其他两种原料。锯末颗粒的最大变形率为55%,灌木细小枝条为52%,树叶为49%。成型后锯末的孔隙率为19.03%,灌木细小枝条为24.72%,树叶为32.19%。根据变形率和孔隙率,得出锯末的成型质量最好,树叶的成型质量最差。这一结论与燃料的成型密度结果相对应。整个致密成型过程锯末、灌木细小枝条和树叶消耗的能量分别为30.84 J、19.76 J、15.12 J。模拟结果可以为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生物质 几何形状 成型质量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秦驰越 张文兴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4-169,共6页
针对露天矿排土场剖面初期设计中的边坡稳定性评估问题,提出了2种用于预测排土场边坡安全系数的机器学习模型。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209个排土场边坡模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模型训练和验证所需的数据集。其次,选取煤墙高度、排土场坡高... 针对露天矿排土场剖面初期设计中的边坡稳定性评估问题,提出了2种用于预测排土场边坡安全系数的机器学习模型。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209个排土场边坡模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模型训练和验证所需的数据集。其次,选取煤墙高度、排土场坡高和排土场坡角3个几何参数为输入,安全系数为输出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最后,为了比较2种模型的有效性,计算了方差比、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残差等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排土场边坡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999 6和0.976 9;在3个输入几何参数中,排土场坡角参数的重要性最高;上述4项性能指标分析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比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有限元方法 机器学习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