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SiMn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智丽 杨维宇 +1 位作者 白雅琼 杨栋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47,共3页
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27SiMn钢的临界点Ac1、Ac3和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27SiMn钢连续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结... 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27SiMn钢的临界点Ac1、Ac3和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27SiMn钢连续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显微硬度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SIMN钢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冷却速度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Q16-1车桥用钢调质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董红磊 黄重国 +1 位作者 袁清华 井溢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2-466,共5页
为了提高整体式车桥用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对XCQ16-1钢进行了调质热处理工艺研究.通过材料单向拉伸、冲击和硬度等试验,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淬火温度和淬火保温时间对XCQ16-1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定了试验条件下的调质... 为了提高整体式车桥用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对XCQ16-1钢进行了调质热处理工艺研究.通过材料单向拉伸、冲击和硬度等试验,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淬火温度和淬火保温时间对XCQ16-1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定了试验条件下的调质热处理工艺,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材料组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回火工艺对XCQ16-1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和回火保温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强度性能下降,塑性和韧性指标上升.经860℃保温30min淬火+470℃保温90min回火调质处理后,该材料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Q16—1钢 调质热处理工艺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调质高强度钢Q890D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维宇 张瑞芳 +2 位作者 白雅琼 李智丽 杨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8-100,共3页
采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低合金调质高强度钢Q890D的临界点Ac1、Ac3,同时测定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点,根据相变点绘制Q890D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在0.1~0.5℃/s时,相变组织为F+P+B;冷却速度在0.8~1... 采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低合金调质高强度钢Q890D的临界点Ac1、Ac3,同时测定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点,根据相变点绘制Q890D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在0.1~0.5℃/s时,相变组织为F+P+B;冷却速度在0.8~1℃/s时,相变组织为B;冷却速度为2~5℃/s时,相变组织为B+M;当冷却速度≥8℃/s时,相变组织为M;随冷却速度的提高,显微硬度从263HV提高到43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890D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冷却速度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590钢两道次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邢淑清 郝飞 +1 位作者 闫波 麻永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1-84,117,共4页
针对汽车用材DP590钢,采用有限元技术,运用参数化编程语言和生死单元技术,对该钢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单面双道焊接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同工艺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温度场分布规律与... 针对汽车用材DP590钢,采用有限元技术,运用参数化编程语言和生死单元技术,对该钢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单面双道焊接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同工艺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温度场分布规律与实测温度值基本一致;后道次的热循环对热影响区的组织有较大影响;由于再热温度对两道次焊接过程有较大影响,后道次开始焊接温度控制在200℃左右对DP590两道次焊接过程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590双相钢 CO2 气体保护焊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烧结矿的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对其冶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邬虎林 薛向新 沈茂森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6,共5页
通过对包钢近三年的烧结矿质量检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找出了包钢生产条件下,烧结矿化学成分及其显微结构对烧结矿的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该规律可有效地用于提高烧结矿质量,并用来指导烧结生产。
关键词 烧结矿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 冶金性能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矿优化配矿的烧结基础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卓团 安胜利 +3 位作者 石凤丽 刘周利 彭军 王永斌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6,30,共5页
采用微型烧结法系统地研究了蒙古矿烧结基础特性,通过测定配加不同比例蒙古矿的烧结矿强度,利用矿相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和形貌,分析了不同蒙古矿配比条件下各种配矿结构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铁酸钙生成特性和粘结相自身强度。研究结... 采用微型烧结法系统地研究了蒙古矿烧结基础特性,通过测定配加不同比例蒙古矿的烧结矿强度,利用矿相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和形貌,分析了不同蒙古矿配比条件下各种配矿结构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铁酸钙生成特性和粘结相自身强度。研究结果表明:60%蒙古矿+20%澳矿+20%自产矿的综合性能最好;56%蒙古矿+17%自产矿+27%巴润矿的次之;40%蒙古矿+8%澳矿+16%自产矿+36%巴润矿的最差。所得实验结论为包钢优化配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矿 烧结基础特性 优化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Q16-1与20Mn2热变形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黄重国 袁清华 +2 位作者 董红磊 任学平 井溢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采用Gleeble1500开展热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XCQ16-1和20Mn2钢的热变形性能,并采用SEM和OM研究了不同热变形制度下的微观组织。通过逐级优化的试验方案,确定了XCQ16-1最佳的调质工艺为:淬火860℃+30min;回火:470℃+90min。在此制度下,进... 采用Gleeble1500开展热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XCQ16-1和20Mn2钢的热变形性能,并采用SEM和OM研究了不同热变形制度下的微观组织。通过逐级优化的试验方案,确定了XCQ16-1最佳的调质工艺为:淬火860℃+30min;回火:470℃+90min。在此制度下,进一步开展了两种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周次较低时,两种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差别不明显。当循环达到一定周次后,20Mn2的裂纹扩展速率较XCQ16-1明显增大。同时拟合获得两者的裂纹扩展速率公式,并探讨了裂纹的扩展机理和剩余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Q16—1钢 热变形性能 调质热处理工艺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车轴管用XCQ16-1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董红磊 黄重国 +1 位作者 袁清华 井溢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24,共3页
对车轴管用XCQ16—1钢进行了不同温度淬火和相同温度回火的热处理,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并用OM和SEM对热处理后钢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840-910℃的温度淬火对XCQ16—1... 对车轴管用XCQ16—1钢进行了不同温度淬火和相同温度回火的热处理,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并用OM和SEM对热处理后钢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840-910℃的温度淬火对XCQ16—1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影响不大,而对伸长率和冲击功的影响较大;860℃淬火后该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可满足车轴管钢的要求;860℃淬火+490℃回火后该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冲击断口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Q16—1钢 车轴管 淬火温度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