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芽与发酵协同处理对莜麦总酚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1
作者 任志龙 王涵 +1 位作者 杨昊鹏 吕俊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7,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谷物总酚生物可及性,本研究以发芽和发酵协同处理莜麦,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结肠发酵模型研究协同处理对莜麦总酚生物可及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芽和发酵协同处理莜麦样品中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及羟自... 为了进一步提高谷物总酚生物可及性,本研究以发芽和发酵协同处理莜麦,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结肠发酵模型研究协同处理对莜麦总酚生物可及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芽和发酵协同处理莜麦样品中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对照的106、6.79、2.56和2.98倍。体外模拟消化阶段,发芽发酵莜麦在体外模拟口腔、胃、肠消化阶段的总酚生物可及性分别是对照的2.4、2.5、2.3倍,羟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分别比对照高16.0%、10.4%、0.52%;DPPH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分别比对照高46.1%、53.44%、61.81%;还原力生物可及性分别比对照高45.19%、92.63%、118.54%。结肠发酵阶段,发酵24 h时,发芽发酵莜麦的总酚生物可及性是对照的1.84倍;此时,除羟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外,发芽发酵协同处理莜麦在结肠内的抗氧化生物可及性均高于对照。以上数据表明,莜麦经发芽发酵协同处理后,不仅提高了总酚等抗氧化组分在消化道内生物可及性,同时也提高了其在结肠内的生物可及性,本研究结果为莜麦的加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与发酵协同处理 莜麦 总酚 抗氧化活性 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对莜麦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志龙 吕俊丽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5,共10页
为了提高莜麦中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生物可及性,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结肠发酵模型,对比了发酵莜麦和未发酵莜麦在不同消化阶段以及结肠发酵阶段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对其生物可及性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体外模拟消... 为了提高莜麦中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生物可及性,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结肠发酵模型,对比了发酵莜麦和未发酵莜麦在不同消化阶段以及结肠发酵阶段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对其生物可及性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体外模拟消化阶段,除还原力外,不同处理莜麦中的多酚及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的顺序依次为:小肠>胃>口腔;与未发酵莜麦相比,发酵莜麦消化后多酚生物可及性提高22.75%,DPPH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提高48.30%,羟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提高11.77%,还原力生物可及性提高59.20%。结肠发酵阶段,除羟自由基生物可及性外,发酵莜麦消化残渣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生物可及性均高于未发酵莜麦消化残渣;与未发酵莜麦相比,发酵莜麦消化残渣多酚生物可及性高36.3%,DPPH自由基清除力生物可及性高16.9%,还原力生物可及性高23.1%。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能显著提高莜麦多酚及抗氧化活性在胃肠消化道中的生物可及性,并能提高多酚等抗氧化组分在结肠发酵中的生物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莜麦 多酚 抗氧化活性 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磁场流化床应用于硫酸盐废水脱硫处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文清 张明斗 邱广亮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57-59,63,共4页
将磁场稳态流化床(MSFB)技术应用于高硫酸盐废水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将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菌群接入已填充有磁性聚苯乙烯多孔微球(MPB)的厌氧磁性流化床(anMSFB),采用载体浸泡挂膜法进行启动运行,然后通入模拟废水进入稳定负荷... 将磁场稳态流化床(MSFB)技术应用于高硫酸盐废水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将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菌群接入已填充有磁性聚苯乙烯多孔微球(MPB)的厌氧磁性流化床(anMSFB),采用载体浸泡挂膜法进行启动运行,然后通入模拟废水进入稳定负荷运行。通过显微、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系统anMSFB的生物膜组成及生物膜量;考察了pH、温度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anMSFB反应器中SO42-的降解动力学方程;理论推导出在特定进液废水浓度和脱硫率下anMSFB反应器中MPB颗粒的填充高度。该研究为固定化生物膜磁场流化床反应系统应用于含硫废水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聚苯乙烯多孔微球 硫酸盐还原菌(SRB) 厌氧磁性流化床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氨酸转氨酶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4
作者 纪铁鹏 王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构建缬氨酸转氨酶基因(avt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将avtA基因插入到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32a-avtA,通过纸层析检测酶活性,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目的蛋白,并通过考察培养基中蛋白胨浓度、IPTG诱导浓... [目的]构建缬氨酸转氨酶基因(avt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将avtA基因插入到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32a-avtA,通过纸层析检测酶活性,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目的蛋白,并通过考察培养基中蛋白胨浓度、IPTG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来优化其表达条件。[结果]成功构建了缬氨酸转氨酶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其最佳表达条件为:培养基中蛋白胨浓度为12g/L,IPTG浓度为0.4 mmol/L,诱导时间为8 h。[结论]缬氨酸转氨酶工程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转氨酶 酶活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及持水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宇萍 韩育梅 +2 位作者 李周永 刘海金 贾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99-301,共3页
采用超声波法对马铃薯渣中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进行处理,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料液比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基本性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膨胀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时间50min... 采用超声波法对马铃薯渣中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进行处理,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料液比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基本性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膨胀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时间50min,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70W,膨胀力为20.50mL/g;持水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超声时间40min,超声温度80℃,超声功率70W,持水力为14.81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膨胀力 持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奶酒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翁鸿珍 吕佳 +2 位作者 王春龙 周春田 元向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3,共3页
对影响奶酒质量的发酵工艺进行了酿酒酵母、生香酵母与乳酸菌联合发酵奶酒新工艺的研究。试验表明,菌种接种方式对奶酒质量的影响最大。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乳清初始糖度18°Bx,初始pH4.0,发酵时间16 d,发酵温度28℃。
关键词 奶酒 联合发酵 接菌方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纳米MnO_2的吸附纤维室温下对甲醛的吸附分解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涵 张华 +2 位作者 张文华 任志龙 韩文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8-162,共5页
将纳米MnO2催化剂粉末负载到自制的含活性炭的腈氯纶纤维上,在室温下对甲醛进行吸附分解研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并分析了不同处理情况的负载纤维对甲醛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研磨6h的MnO2粉末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可... 将纳米MnO2催化剂粉末负载到自制的含活性炭的腈氯纶纤维上,在室温下对甲醛进行吸附分解研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并分析了不同处理情况的负载纤维对甲醛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研磨6h的MnO2粉末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可达300 nm,以平铺的形式均匀地负载于纤维上;研磨6h的MnO2粉末反应72h对甲醛的去除率达94.07%;二甲基甲酰胺(DMF)处理后的纤维对甲醛的去除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活性炭 纤维 甲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固定化细胞拆分D,L-缬氨酸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飞 熊吉滨 +2 位作者 刘均忠 刘鹏刚 焦庆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77-1580,共4页
报道了一种利用具有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活性的固定化细胞拆分D,L-缬氨酸的新方法. 该酶促反应最适条件: pH=6, 反应温度50 ℃, 底物N-乙酰-D,L-缬氨酸浓度200 mmol/L, 固定化细胞用量0.2 g/mL(或100 U/mL). 0.1 mmol/L CoCl2条件对... 报道了一种利用具有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活性的固定化细胞拆分D,L-缬氨酸的新方法. 该酶促反应最适条件: pH=6, 反应温度50 ℃, 底物N-乙酰-D,L-缬氨酸浓度200 mmol/L, 固定化细胞用量0.2 g/mL(或100 U/mL). 0.1 mmol/L CoCl2条件对该酶促反应有显著的激活作用. 在以上条件下反应2~3 h, 测得产物L-缬氨酸浓度95 mmol/L. 该固定化细胞连续10次使用, 平均转化率为90.8%(以N-乙酰-L-缬氨酸计), 显示出了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 拆分 固定化细胞 D L-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谷氨酰肼为底物酶法制备茶氨酸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飞 熊吉滨 +2 位作者 刘均忠 赵根海 焦庆才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2,141,共4页
采用一种廉价的底物L-谷氨酰肼代替L-谷氨酰胺,成功地合成了茶氨酸,并且对该酶促反应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以L-谷氨酰肼为底物时,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约是以L-谷氨酰胺为底物时的78.3%。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10,... 采用一种廉价的底物L-谷氨酰肼代替L-谷氨酰胺,成功地合成了茶氨酸,并且对该酶促反应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以L-谷氨酰肼为底物时,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约是以L-谷氨酰胺为底物时的78.3%。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10,反应温度40℃,n(L-谷氨酰肼)∶n(乙胺)=1∶10,L-谷氨酰肼初始浓度0.3mol/L。利用以上条件进行了茶氨酸的小量制备,投料L-谷氨酰肼50g,乙胺140g,反应40h,L-谷氨酰肼的摩尔转化率达84.1%,经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产物,得到31.8g高纯度茶氨酸。该结果显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肼 茶氨酸 Γ-谷氨酰转肽酶 酶法合成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甘草黄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德胜 赵艳玲 王海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15,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甘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时间1.5 h、CO2流量为20 kg/h、夹带剂为90%乙醇时,萃取效果最好。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甘草 黄酮 萃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酶对树莓出汁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艳玲 王海峰 翁鸿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文中研究了果胶酶对树莓出汁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树莓出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7%,温度45℃,时间3.5h。在此条件下树莓汁可保持原有有效成分。
关键词 树莓 果胶酶 出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酒中的多酚物质 被引量:16
12
作者 翁鸿珍 成宇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9-161,共3页
建立了苹果酒中7种多酚物质的分析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各个多酚物质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且回收率均超过80%。用该方法对自制苹果酒中多酚物质进行检测,得出样品中均有:儿茶素、咖啡酸、香豆酸等7种多酚物质。
关键词 苹果酒 高效液相色谱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瓜香菇酸乳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邦建 王海峰 武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25-1527,1849,共4页
[目的]以冬瓜、香菇、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生产一种新型复合酸乳饮料,为其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冬瓜、香菇分别取汁,选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复合酸乳饮料,通过L9(33)正交试验优... [目的]以冬瓜、香菇、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生产一种新型复合酸乳饮料,为其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冬瓜、香菇分别取汁,选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复合酸乳饮料,通过L9(33)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冬瓜、香菇复合酸乳饮料的最佳配比为:蔗糖用量7%,冬瓜汁与香菇提取液的质量比为2∶3,其添加量为25%,稳定剂添加量为0.2%,发酵温度为42℃,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4.5 h,产品经调酸后pH值为4.25。[结论]冬瓜、香菇复合乳酸饮料滋味独特,香气浓郁,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香菇 酸乳饮料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多酚物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翁鸿珍 岳泰新 成宇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4-166,共3页
通过对固相萃取柱萃取条件选择优化,确定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时最佳样品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乙醚作为洗脱剂时,洗脱液体积为15mL,酒样pH值为葡萄酒自然pH值时,各多酚类物质分离效果最佳,提取率均较高。
关键词 固相萃取柱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多酚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食品污染性菌种破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蕊芳 徐龙 翁鸿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6180-6182,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易污染食品的菌种破碎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试验不同菌种浓度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在不同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下的细胞破碎效果。[结果]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对超声破碎较敏感,破碎率在96...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易污染食品的菌种破碎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试验不同菌种浓度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在不同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下的细胞破碎效果。[结果]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对超声破碎较敏感,破碎率在96%以上;黑曲霉菌(真菌)对超声破碎不敏感,其破碎率仅40%左右。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菌超声破碎的最佳参数分别为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14 min,菌体浓度OD值0.997;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15 min,菌体浓度OD值1.440;超声功率700 W,超声时间20 min,菌体浓度OD值0.893。[结论]该研究为超声波技术在食品杀菌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黑曲霉菌 超声波 破碎率 食品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亚硝酸还原酶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龙 梁蕊芳 靳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16,共4页
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是陆地上氮元素循环过程中降解亚硝酸盐的一个关键酶,能把亚硝酸盐还原生成NO或NH4+。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NIR的研究,论述了NIR的组成结构、工作机理及反应特性,总结了产NIR菌株及NIR在... 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是陆地上氮元素循环过程中降解亚硝酸盐的一个关键酶,能把亚硝酸盐还原生成NO或NH4+。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NIR的研究,论述了NIR的组成结构、工作机理及反应特性,总结了产NIR菌株及NIR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并对NIR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还原酶 脱硝细菌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污染料栽培鸡腿菇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文清 张明斗 +1 位作者 张锐 张功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生产污染料为主料,添加麦草秸杆、尿素等辅料,经发酵处理,进行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kg):污染料790 g,新鲜麦草秸秆150 g,生石灰20 g,过磷酸钙20 g,尿素10 g,种料10 ...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生产污染料为主料,添加麦草秸杆、尿素等辅料,经发酵处理,进行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kg):污染料790 g,新鲜麦草秸秆150 g,生石灰20 g,过磷酸钙20 g,尿素10 g,种料10 g(其中,首次建堆种料为干制牛粪,其他批次为前一次发酵培养料),料水比1∶1.5,pH 7-8,用于鸡腿菇栽培,发菌成功率达90%~95%,出菇率达80%以上,生物学效率为43.5%~59.4%;试验期间,培养料建堆越晚,所需发酵时间也越短,鸡腿菇产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平菇污染料 发酵时间 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黄芪总DNA提取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志龙 韩文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876-17877,17891,共3页
[目的]改进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总DNA的CTAB提取法。[方法]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通过提取试验研究了利用改进CTAB法从植物组织中提取总DNA的效果。[结果]提取DNA的凝胶电泳图谱上呈现出清晰、整齐的条... [目的]改进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总DNA的CTAB提取法。[方法]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通过提取试验研究了利用改进CTAB法从植物组织中提取总DNA的效果。[结果]提取DNA的凝胶电泳图谱上呈现出清晰、整齐的条带且拖带较少,说明所提DNA的纯度较高,质量较好。利用改进CTAB法提取的DNA进行trnS-trnG扩增的产量高,说明提取的DNA可用于测序等后续分析。用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多对特异性I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表明各基因组DNA均扩增出多态性谱带,且带型清晰,易区分,说明利用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ISSR分子标记检测的效果良好。[结论]改进CTAB法可有效消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提取的基因组DNA可用于叶绿体trnS-trnG测序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DNA 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保鲜剂及气调包装对牛肉切片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邦建 沈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5-848,共4页
[目的]研究天然保鲜剂及气调包装方式对冷却肉货架期的影响,为解决冷却肉销售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牛肉切片为材料,用1.50%的乳酸、抗氧化剂(0.10%迷迭香和0.05%抗坏血酸)单独或复合处理,气调包装(60%O2、40%CO2或70... [目的]研究天然保鲜剂及气调包装方式对冷却肉货架期的影响,为解决冷却肉销售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牛肉切片为材料,用1.50%的乳酸、抗氧化剂(0.10%迷迭香和0.05%抗坏血酸)单独或复合处理,气调包装(60%O2、40%CO2或70%O2、20%CO2、10%N2)下储藏。[结果]用40%CO2的气调包装和乳酸处理的样品能显著抑制乳酸菌、热死环丝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P<0.05),但对硫巴比妥酸的反应物质、肌红蛋白氧化和色差a*值无显著影响。[结论]抗氧化剂处理延迟了肌红蛋白和脂肪的氧化,从而延长了牛肉的储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乳酸 抗氧化剂 牛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品安全浅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德胜 高宇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7-28,53,共3页
食品安全是不分国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社会、经济、道德因... 食品安全是不分国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一部广泛征求民意、反复修改并经过四审的《食品安全法》终于诞生,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焦点问题 食品安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