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光生物在污染水体中的生长试验分析
1
作者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282-284,共3页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通过发光生物在污染水体中的生长试验,绘制污染水体中哈维氏弧菌、费氏弧菌、火神弧菌、明亮发光菌杆菌以及发光异短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发光生物在污染水质中的培养条件,为发光生物的生长条件提供...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通过发光生物在污染水体中的生长试验,绘制污染水体中哈维氏弧菌、费氏弧菌、火神弧菌、明亮发光菌杆菌以及发光异短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发光生物在污染水质中的培养条件,为发光生物的生长条件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发光生物的生长和污染水体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污染程度越大,发光生物生长越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生物 污染水体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产量赤霞珠葡萄酒香气和花色苷的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岳泰新 迟明 +2 位作者 李梅花 孟江飞 张振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94-200,共7页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技术对卢龙县2种产量(7 500和10 500 kg/hm2)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和花色苷类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共检测出32种香气物质(包括高级醇、酯类、脂肪酸、萜烯和降异戊二烯类...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技术对卢龙县2种产量(7 500和10 500 kg/hm2)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和花色苷类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共检测出32种香气物质(包括高级醇、酯类、脂肪酸、萜烯和降异戊二烯类、挥发性酚类等)和16种花色苷类物质(包括5种基本花色苷及其乙酰化和香豆酰化衍生物)。结果表明,7 500 kg/hm2产量条件下赤霞珠葡萄酒中拥有较高含量的高级醇、酯类、脂肪酸、挥发性酚类及香气总量,其中异戊醇、2-苯基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和辛酸含量显著高于10 500 kg/hm2产量,而10 500 kg/hm2产量葡萄酒中萜烯类和降异戊二烯类物质含量略高。10 500 kg/hm2产量处理的葡萄酒中的花色苷总量高于7 500 kg/hm2产量处理的葡萄酒中花色苷总量,但花色苷单体中除花翠素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外,其余花色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幼果膨大期疏穗降低产量对葡萄酒香气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大于对花色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赤霞珠 香气 花色苷 葡萄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土基质特性及其对毛头鬼伞出菇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文清 杨辉 +4 位作者 于得才 张明斗 王涵 徐龙 白淑兰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8,共4页
分别以麦田土(含25%细沙)、菌糠土(麦田土25%、糙皮侧耳菌糠75%)、草炭土(100%)为覆土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进行出菇栽培,对出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测定计算,并对覆土理化性状及其中可培养细菌生长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以麦田土(含25%细沙)、菌糠土(麦田土25%、糙皮侧耳菌糠75%)、草炭土(100%)为覆土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进行出菇栽培,对出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测定计算,并对覆土理化性状及其中可培养细菌生长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草炭土作覆土子实体产量最高(606.4 g/kg),生物学效率达133.4%;草炭土孔隙度为7.3%、持水率为73.4%,该覆土中可分离培养细菌量在覆土21 d 最高达30×10^8 cfu/g,均明显优于另两种覆土基质。三种覆土中细菌量从覆土初始至首潮菇出土现蕾(覆土21 d)皆表现迅速增长,在菇蕾形成及出土后至采收期(覆土21-30 d),细菌数量却迅速减少。毛头鬼伞产量与三种覆土的孔隙度、持水率(含水量)、可培养细菌量(出土现蕾时)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覆土 产量 理化性状 细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对莜麦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吕俊丽 任志龙 +2 位作者 云月英 游新勇 戴优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开发莜麦多酚,以内蒙古莜麦为原料,通过发芽处理,研究莜麦发芽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总还原能力、DPPH·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发芽9d的莜麦的总酚含量、总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羟自... 为开发莜麦多酚,以内蒙古莜麦为原料,通过发芽处理,研究莜麦发芽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总还原能力、DPPH·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发芽9d的莜麦的总酚含量、总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增加(P<0.05)。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的含量分别提高了0.75倍和2倍;总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1.88倍和6.53倍;DPPH·清除率分别提高了0.10倍和0.92倍;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0.24倍和5.17倍。表明发芽可提高莜麦种子中的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可作为提高莜麦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 发芽 多酚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莓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海峰 赵艳玲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67,72,共4页
研究了红树莓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果汁起始pH值和果汁起始糖度对红树莓酒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酿酒酵母1203,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25℃,果汁起始pH值为3.4... 研究了红树莓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果汁起始pH值和果汁起始糖度对红树莓酒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酿酒酵母1203,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25℃,果汁起始pH值为3.4,果汁起始糖度为20°Bx。在此条件下,可获得风味柔和,有浓郁的原果香,酯香悦人的红树莓发酵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酒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氏定氮法测定玉米淀粉蛋白质含量最佳消化温度的摸索 被引量:6
6
作者 袁静宇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27,共3页
以国标为指导对玉米淀粉中蛋白质进行测定,由于国标中未明确规定消化温度,因此在实际检测中遇到许多问题。本实验以全麦粉为标准样品,对消化过程中的最佳温度条件进行摸索。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麦粉中粗蛋白质含量时,最佳消化条件为:消... 以国标为指导对玉米淀粉中蛋白质进行测定,由于国标中未明确规定消化温度,因此在实际检测中遇到许多问题。本实验以全麦粉为标准样品,对消化过程中的最佳温度条件进行摸索。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麦粉中粗蛋白质含量时,最佳消化条件为:消化温度为420℃,复合指示剂的加入量10.0g,浓硫酸加入量25ml为最佳消化条件。此时所需消化时间最短,试剂用量减少,可降低实验成本,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可用于玉米淀粉蛋白质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蛋白质 凯氏定氮法 消化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植物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梁蕊芳 徐龙 岳明强 《现代农业》 2013年第4期67-68,共2页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产生内源激素,降低气孔导度,抑制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这些激素包括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乙烯(ETH)等,其中以脱落酸(ABA)为主的植物激素研究得最为广泛。文中总结了几种主要...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产生内源激素,降低气孔导度,抑制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这些激素包括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乙烯(ETH)等,其中以脱落酸(ABA)为主的植物激素研究得最为广泛。文中总结了几种主要激素基本性质和主要功能,综述了植物激素对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植物激素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导向教学对教师自身的提高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蕊芳 徐龙 岳明强 《现代农业》 2013年第5期94-94,共1页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被称为行动导向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涌现的新思潮。本文通过研究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教师角色转换并论述了行为导向教学对教师自身成长的价值,希望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被称为行动导向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涌现的新思潮。本文通过研究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教师角色转换并论述了行为导向教学对教师自身成长的价值,希望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导向教学 教师角色 教师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块菌的生态学特性
9
作者 王海峰 赵艳玲 乌朝鲁门 《现代农业》 2014年第3期61-62,共2页
文章综述了块菌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地的生态因子特征等。除了概述块菌的子囊果特征以外,还阐述了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与块菌生长的影响关系,总结了适宜块菌生长地的诸多生态因子的特征。最后,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等方... 文章综述了块菌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地的生态因子特征等。除了概述块菌的子囊果特征以外,还阐述了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与块菌生长的影响关系,总结了适宜块菌生长地的诸多生态因子的特征。最后,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把块菌保护起来;然后再去开发和利用才是长远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菌 生态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芽部分阿魏酸酯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10
作者 张文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7-180,共4页
以脱淀粉麦麸作为底物测定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酶活,探讨了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阿魏酸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酶活为0.126 U/g;最适反应p H为6.0,酶活为0.125 U/g;在25-35℃保存120 min比较稳定,存活率在97.9%以上;6... 以脱淀粉麦麸作为底物测定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酶活,探讨了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阿魏酸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酶活为0.126 U/g;最适反应p H为6.0,酶活为0.125 U/g;在25-35℃保存120 min比较稳定,存活率在97.9%以上;60℃保温120 min,酶的存活率仅为4.6%,基本失活;65、70、75℃保存时,分别在80、20、10 min的时候,酶失活;阿魏酸酯酶在p H5.5-p H6.0条件下保存最稳定。Ca2+对酶活力有显著的激活作用;Hg+和EDTA对酶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芽 阿魏酸酯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