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捷 韩秀凤 田海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02-2405,2408,共5页
利用1996-2006年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模型,对包头市土地利用10年间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包头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全面研究。
关键词 包头市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君兰 韩俊丽 魏斌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对包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包头市现阶段发展水平,探讨了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以期为扩大城市水资源环境容量、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包头市 水资源现状 开发利用 基本对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庆辉 王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527-13528,13546,共3页
[目的]评价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的环境质量。[方法]对包头市北郊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按照"梅花型"取样,测定包头市郊区菜地、马铃薯地、小麦地、玉米地不同土地类型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含量,对... [目的]评价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的环境质量。[方法]对包头市北郊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按照"梅花型"取样,测定包头市郊区菜地、马铃薯地、小麦地、玉米地不同土地类型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含量,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37,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30,说明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环境质量属于清洁级,种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均没有安全风险。[结论]该研究为包头市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影响和农用土地资源与环境适宜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市郊区 农田 表层土壤 重金属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锌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庆辉 王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674-4675,共2页
[目的]评价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锌环境质量。[方法]按照"梅花型"取样,测定包头市郊区菜地、马铃薯地、小麦地、玉米地等不同土地类型土壤重金属锌含量,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锌含量最高... [目的]评价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锌环境质量。[方法]按照"梅花型"取样,测定包头市郊区菜地、马铃薯地、小麦地、玉米地等不同土地类型土壤重金属锌含量,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锌含量最高值为86 mg/kg,平均值为72 mg/kg,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29,污染指数Pi≤0.7,说明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锌环境质量属于清洁级,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均没有安全风险。[结论]该研究为包头市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力和农用土地资源与环境适宜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表层土壤 评价 包头市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引黄水价改革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俊丽 宋存义 +1 位作者 董晋芳 段文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前,包头市引黄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价构成不合理、定价过低,水价计价模式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计算方法,水费计收管理不规范等。经分析,认为包头市合理的水价应该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构成,应从水价构成、水... 目前,包头市引黄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价构成不合理、定价过低,水价计价模式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计算方法,水费计收管理不规范等。经分析,认为包头市合理的水价应该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构成,应从水价构成、水价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费计收、水价计算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包头市居民和工业水价可承受能力分析表明:可承受水价均高于现行水价,水价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价 水价改革 水价构成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灌区稀土镧分布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庆辉 王贵 同丽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研究包头市南郊污水灌溉区稀土镧(La)分布特征。[方法]按照线型、剖面型和"梅花型"取样,测定不同研究点、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La含量,分析L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研究区主污水渠滨岸漫水地、四道沙河河底沉积物、工... [目的]研究包头市南郊污水灌溉区稀土镧(La)分布特征。[方法]按照线型、剖面型和"梅花型"取样,测定不同研究点、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La含量,分析L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研究区主污水渠滨岸漫水地、四道沙河河底沉积物、工厂污水渠底部水系沉积物及其剖面样、农田土壤La元素含量分别为2 924、427.60、309.30、113.26、44.94 mg/kg,其中土壤La含量是河套地区La元素背景值1.50倍。[结论]人类活动导致污灌区外源La在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的超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生态环境影响 污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在煤矿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隋丽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98,共3页
运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和密切值法,对神东矿区的大气环境、地表水、声环境及地面下沉、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进行了风险指数和密切值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环境质量现状基本符合,其模型可行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神东矿区 环境问题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艳龙 陈帅 +2 位作者 贺晓慧 王多文 安万秀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为探究河西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以武威市为例,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威市古树名木的结构组成特征、生长状况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武威市共有古树名木797株,裸子植... 为探究河西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以武威市为例,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威市古树名木的结构组成特征、生长状况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武威市共有古树名木797株,裸子植物占比35.51%,被子植物占比64.49%,隶属于14科20属28种,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西洋梨、胡桃、圆柏、侧柏和槐为优势种,约占古树名木总量的82.69%。(2)树龄结构呈金字塔型,一、二、三级古树名木占比分别为6.65%、11.54%和81.81%,武威市古树名木后续资源丰富,但古树名木正常株仅占63.99%,生长状况欠佳。(3)古树名木呈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分布,区域上具有显著差异。分布主趋势方向为“东北—西南”,中部多、南北少,集中分布在凉州区城区及附近,历史名胜古迹及植物园等地分布较多,古浪县、民勤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分布较少。(4)数量和种类分布最多的地方主要位于海拔2000 m以下、坡度小于5°或25°~35°,坡向为北坡、东南坡、东坡的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河西地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生长特征 空间分布 标准差椭圆 武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文脉的包头市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9
作者 杨彬 宁小莉 《山西建筑》 2013年第6期1-2,共2页
引入城市文脉相关概念,结合包头市城市形象设计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基于城市文脉的城市形象设计理论,并以包头市为例,提出城市形象设计的实施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城市文脉 城市形象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道路绿化研究
10
作者 杨彬 宁小莉 《山西建筑》 2013年第7期198-200,共3页
针对包头市的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了道路绿化中存在的绿化用地不足、绿化物种单调、绿化设计不够专业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议,对未来包头市道路绿化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绿化 设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槭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星宇 申晶磊 +4 位作者 黄磊 姬凯琳 卢丽媛 付晓艳 高健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槭属(Acer L.)植物具有突出的生态效能、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及广阔的利用前景。概述了长江流域槭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特点与应用价值,指出了槭属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槭属植物的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槭属(Acer L.) 长江流域 资源分布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区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亚娟 刘美英 +4 位作者 解云虎 高玉寒 刘美萍 悦普庆 刘澜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目的]明晰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期为草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区6种植物群落(短花针茅、洽草、羊草、克氏针茅、银灰旋花、蒙古韭)为研究对象,对0—30 cm土层各植物群落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碳含... [目的]明晰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期为草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区6种植物群落(短花针茅、洽草、羊草、克氏针茅、银灰旋花、蒙古韭)为研究对象,对0—30 cm土层各植物群落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根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 6种植物群落0—30 cm土层土壤机械组成主要以粉粒和极细砂为主,其平均值分别介于26.50%~54.62%和16.90%~34.08%。(2) 6种植物群落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逐渐减小,且根系生物量总量介于229.21~731.71 g/m^(2)。由根系分布特征判断,短花针茅群落各土层根系呈“E”型分布,其他植物群落均呈“V”型分布。(3)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0—30 cm平均有机碳含量介于6.07~11.75 g/kg。(4)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粉粒、黏粒含量越多,植物群落根系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越丰富。[结论]围封可以有效促使土壤有机碳增加,但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群落的响应有所差异,草原有机碳储量准确度应根据草原植被群落特征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根系生物量 有机碳 土壤机械组成 围封区 希拉穆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灵敏性分析模块在中尺度流域的应用--以密云县红门川流域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丽 秦富仓 +2 位作者 姚云峰 张丽娟 余新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5,F0003,共6页
SWAT模型是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AVSWAT2005模型灵敏性分析模块,在典型中尺度流域——北京密云县红门川流域应用与验证。通过灵敏性分析,得到影响该流域产流模拟结果精度的主要参数因子,SCS径流... SWAT模型是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AVSWAT2005模型灵敏性分析模块,在典型中尺度流域——北京密云县红门川流域应用与验证。通过灵敏性分析,得到影响该流域产流模拟结果精度的主要参数因子,SCS径流曲线系数(CN2)、土壤可利用水量(SOL_AWC)、基流α系数(ALPHA_BF)的影响是显著的,是最敏感因子。同时调整参数值,采用1991-2006年的实测月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月流量模拟的相对误差在模型校准期和验证期均小于15%,决定系数R2大于0.8,Nash-Suttcliffe系数Ens高于0.7,SWAT模型对红门川流域产流的模拟结果良好。因此,SWAT模型中的灵敏性分析模块可以应用在面积较小的中尺度流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灵敏性分析 参数因子 红门川流域 中尺度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评价及其空间分异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文光 丛艳静 邢世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5-302,共8页
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耕地主要农作物栅格空间生产潜力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研究探讨区域耕地价值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价值变化于84.09~750.53万元/hm^2,总价值为5.92万亿元,福州市耕地总价值(7053.93亿元)>... 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耕地主要农作物栅格空间生产潜力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研究探讨区域耕地价值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价值变化于84.09~750.53万元/hm^2,总价值为5.92万亿元,福州市耕地总价值(7053.93亿元)>泉州(6774.95亿元)>漳州(6639.12亿元)>南平(4570.49亿元)>龙岩(4478.87亿元)>宁德(4254.15亿元)>三明(3916.01亿元)>莆田(2909.00亿元)>厦门(1234.06亿元),耕地单位面积价值量总体上呈现由闽东南、闽南沿海地区向闽东、闽西和闽北丘陵山地区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耕地 价值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改良风沙土物理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占宏 白守德 +1 位作者 崔志永 高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399-22400,22548,共3页
[目的]研究粉煤灰改良风沙土物理性质的有效性。[方法]在测量供试样品的粒径范围、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的基础上,对风沙土添加不同用量的粉煤灰并调控测试条件,研究了不同土壤样品的比重、容重,孔隙度及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研究粉煤灰改良风沙土物理性质的有效性。[方法]在测量供试样品的粒径范围、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的基础上,对风沙土添加不同用量的粉煤灰并调控测试条件,研究了不同土壤样品的比重、容重,孔隙度及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风沙土中掺入粉煤灰使风沙土黏粒含量增多,土壤容重、孔隙度降低,风沙土与粉煤灰最优的添加率为30%。30%添加率可有效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土壤透水性与持水性约1∶2,孔隙度为50%~60%,具有壤土的特点,其含水率较沙土有明显提高,渗透性不断升高,有效水分滞留时间增加。[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粉煤灰改良风沙土物理性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风沙土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怀柔水库集水区降水量与径流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丽 秦富仓 姚云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4,共3页
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怀柔水库集水区营造了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分析该地区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特征对防护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多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统计的方法,从降雨量、雨强、频次及其年际、年内的时空分布,分析北京... 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怀柔水库集水区营造了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分析该地区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特征对防护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多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统计的方法,从降雨量、雨强、频次及其年际、年内的时空分布,分析北京市怀柔水库集水区降水量的变化。表明降水量年际变化不明显,年内主要集中在汛期,以小雨居多;而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尤其在1999年之后。认为降水量与径流量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径流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径流 特征 水源涵养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情势与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俊丽 宋存义 +2 位作者 杜君兰 许秀清 韩秀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水安全情势及存在问题,认为应以提高人民水安全意识为基础,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水费征收价格、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备用水源地、加快黄河梯级开发步伐等,提高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水安全情势及存在问题,认为应以提高人民水安全意识为基础,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水费征收价格、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备用水源地、加快黄河梯级开发步伐等,提高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安全 内蒙古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表面可蚀性颗粒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占宏 海春兴 刘广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7-270,274,共5页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及其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内蒙古境内四个沙化地区的...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及其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内蒙古境内四个沙化地区的典型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不同土地类型沙化土地间表土的粒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移动沙丘最为粗化且分选较好,峰值较大,其次为各类沙丘,各地以耕地或草地最为细化,分选较差,峰值平缓。表现出风蚀沙化的阶段性。就可蚀性粒径而言,总体上,各地以固定沙丘、耕地的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少,而退化草原、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等土地类型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多。就起尘粒径而言,各地的起尘颗粒以耕地和地带性草原植被的含量最大,其次为退化草原,而各类沙丘含量较小。说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和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漠化 土地类型 粒度特征 可蚀性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达茂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擎 宁小莉 +1 位作者 海全胜 乌云塔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62-4265,共4页
以达茂旗1990、2000、2008年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经合成、增强、几何纠正、镶嵌,并结合野外考察进行人机交换判读获取土地荒漠化数据,建立数据库。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变化不明显,1990、2000、2008年土地荒漠... 以达茂旗1990、2000、2008年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经合成、增强、几何纠正、镶嵌,并结合野外考察进行人机交换判读获取土地荒漠化数据,建立数据库。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变化不明显,1990、2000、2008年土地荒漠化总面积分别为155.37万、155.50万、155.40万hm2;但荒漠化总的趋势仍为加强。在3种荒漠化类型中,以风蚀荒漠化占主导,面积最大,占荒漠化总面积的92.66%,恶化程度最强。气候干旱、风大、沙土广布等自然因素是土地荒漠化的潜在条件,人类经济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荒漠化致使土地生产力下降明显,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为了控制土地荒漠化,提出了退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与GIS 荒漠化 达茂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管理学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那玉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580-16582,16585,共4页
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特点;阐述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讨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分支学科体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指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区域 地理学 管理学 自然保护区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