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市发展农机化提升耕地质量分析
1
作者 顾垣 刘国强 +1 位作者 张家华 苏娜娜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5年第2期16-17,9,共3页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2023年,全市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绿色高产高效等行动,推广玉米密植滴灌、一喷多促等技术,全年粮食总产量124.6万吨,比上年增长5.7...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2023年,全市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绿色高产高效等行动,推广玉米密植滴灌、一喷多促等技术,全年粮食总产量124.6万吨,比上年增长5.7%。一、全市耕地与农业情况1.耕地情况。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显示,包头市耕地面积645.49万亩,以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茂旗3个旗县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总产量 耕地面积 耕地质量 现代农牧业 国土调查 数据显示 达茂旗 土默特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2
作者 陈书娟 郭琳 +8 位作者 魏娟 王金霞 包德军 宋志伟 刘艳 白晓燕 李琦 许静 张家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7期36-38,共3页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包头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对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注重农技人才培养、提高育种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种业监管水平、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等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种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盐碱地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措施
3
作者 杨新宇 李霞 +3 位作者 杨宁 张莉 马欢庆 陈晓旭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对其进行改良利用可有效扩展耕地面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包头市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利用,本文结合实际,概述了包头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典型改良技术。基于“因地制...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对其进行改良利用可有效扩展耕地面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包头市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利用,本文结合实际,概述了包头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典型改良技术。基于“因地制宜”的理念,通过种植、养殖、科技创新等综合利用方案,为变盐碱地为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持。本研究分析了包头市当前盐碱地综合利用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粮食安全 综合利用 改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地区早春西瓜品种比较试验
4
作者 王思明 姚慧静 +2 位作者 杨新宇 刁呈泽 高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1期42-44,4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包头地区早春栽培的西瓜品种,对引进的6个西瓜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果实性状、单果重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都全生育期适中,果实生育期较长,果肉厚度较厚,产量较高,品质较优;甜脆麒麟品种全生育... 为筛选出适宜包头地区早春栽培的西瓜品种,对引进的6个西瓜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果实性状、单果重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都全生育期适中,果实生育期较长,果肉厚度较厚,产量较高,品质较优;甜脆麒麟品种全生育期较短,果实品质优良,尤其在甜度上表现突出,且产量表现较高;京嘉301品种甜度稳定,综合表现优异。综合各品种的生育期、果实性状和产量表现可知,美都、甜脆麒麟和京嘉301这3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包头地区大面积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 西瓜 品种 性状 产量 内蒙古包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地区洋葱引种比较试验
5
作者 芦鑫哲 赵丽君 +10 位作者 刘燕 姚慧静 郑于莉 袁鹤 郭凯 周刚 仝骁鹏 曹阳 刘丹 杨瑞 苏娜娜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106-110,118,共6页
为丰富包头地区洋葱市场,筛选出适合包头地区推广种植的洋葱品种,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于2023年引进洋葱品种18个,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以本地主要种植品种黄草洼为对照,对不同洋葱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鳞茎特性、抗... 为丰富包头地区洋葱市场,筛选出适合包头地区推广种植的洋葱品种,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于2023年引进洋葱品种18个,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以本地主要种植品种黄草洼为对照,对不同洋葱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鳞茎特性、抗病性和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将12个表型性状简化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5.673%,以此计算出综合得分前三的品种分别为红绣球、黄15、KD-7,同时结合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发病率综合分析发现,黄15、白10号和KD-7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且发病率低,比较适合在包头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品种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草莓新品种——宝珠
6
作者 张文波 张晓艳 +9 位作者 吴建禹 胡永宽 景如玉 张志伟 徐敏 海文涛 高文华 王秀丽 彭月娥 袁云刚 《果农之友》 2025年第1期13-15,共3页
我国是草莓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草莓也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业产业。目前从栽培面积来看仍以国外老品种红颜、甜查理和章姬等为主,但近几年来国内自主选育的品种也在相应的地区成规模种植,如宁玉、白雪公主、妙香7号、粉玉等。
关键词 草莓新品种 农业产业 规模种植 章姬 自主选育 甜查理 白雪公主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干旱地区油菜宽膜沟播栽培技术
7
作者 赵晓军 王亮明 +3 位作者 姚慧静 张冬梅 赵兴 杨新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84-186,共3页
油菜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提高油菜在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的产量和品质,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以创新研究成果、集成推广项目“冷凉干旱地区宽膜沟播栽培方法”为基础,从范围、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 油菜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提高油菜在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的产量和品质,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以创新研究成果、集成推广项目“冷凉干旱地区宽膜沟播栽培方法”为基础,从范围、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残膜回收等方面集成了冷凉干旱地区油菜宽膜沟播栽培技术,并按内蒙古自治区油菜质量标准要求及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冷凉干旱地区油菜宽膜沟播栽培技术规程,为冷凉干旱地区油菜种植提供优质、高产栽培模式,同时为保护当地生产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宽膜沟播 栽培技术 冷凉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水剂对燕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萨如拉 杨新宇 +4 位作者 韩雪 王亮明 温凯 邓博文 刘伟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6期39-41,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保水剂对燕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内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燕麦节水种植及保水剂的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选取“坝莜18号”燕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单施缓释肥(CK1)和单施常规肥(CK2)作为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保水剂对燕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内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燕麦节水种植及保水剂的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选取“坝莜18号”燕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单施缓释肥(CK1)和单施常规肥(CK2)作为对照组,评估了颗粒型保水剂(K)和粉剂型保水剂(F)在不同施用量下对燕麦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颗粒型保水剂在增产方面表现更佳,与常规肥结合使用时,在30kg/hm^(2)的施用量下,相较于单独使用常规肥,燕麦产量有显著提升。当颗粒型保水剂与缓释肥结合使用时,在45kg/hm^(2)的施用量下,燕麦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达到最高;而粉剂型保水剂在15kg/hm^(2)的施用量下,籽粒产量最高,产投比最优。然而,过量施用粉剂型保水剂会抑制燕麦根系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与单独施用缓释肥相比,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燕麦产量。综合分析表明,保水剂对燕麦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燕麦产量。在本研究条件下,颗粒型保水剂以45kg/hm^(2)的施用量结合缓释肥使用,是该地区燕麦节水种植的最佳实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保水剂 农艺性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肥处理对连作黄芪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句梦娜 杨新宇 +2 位作者 萨如拉 其日格 王娇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为探究不同基肥处理对连作种植条件下黄芪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以前茬种植黄芪的土壤为试验示范田,在内蒙古固阳县3个地点分别研究不同基肥处理下黄芪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设计了常规施肥对照组(CK)和试验示范施肥试验组... 为探究不同基肥处理对连作种植条件下黄芪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以前茬种植黄芪的土壤为试验示范田,在内蒙古固阳县3个地点分别研究不同基肥处理下黄芪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设计了常规施肥对照组(CK)和试验示范施肥试验组(DT),分别施用磷酸二铵+硫酸钾和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对黄芪外观、根腐病发病率、品质和产量等进行观测分析,并对肥料成本和效益进行核算。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示范点的黄芪根长分别增加了13.58%、31.62%、11.19%,根粗分别增加了26.73%、36.89%、13.30%;黄芪根腐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38.90%、63.61%、66.67%;在黄芪品质方面,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60.38%、41.94%、127.27%,黄芪甲苷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30.63%、84.30%、39.53%。试验示范施肥试验组对黄芪有显著的增产效果,3个试验示范点的黄芪产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21.38%、24.52%、19.5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产值和净利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在黄芪第2年连作中,基肥应用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以显著促进黄芪根系生长,降低根腐病发病率,提升品质,提高产量,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能有效缓解作物连作障碍对黄芪连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肥 连作 黄芪 复合微生物肥料 根腐病发病率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个朝天椒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10
作者 仝骁鹏 袁鹤 +9 位作者 刘燕 王亮明 韩兰兰 郑于莉 郭凯 李凯 周刚 李慧霞 曹阳 芦鑫哲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为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地区种植的朝天椒新品种,本研究对引种的31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综合表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博辣天骄60、天骄1号、21Z640的转红率均在92%以上,鲜椒亩产量在2400 kg以上,综合表现优异,适宜... 为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地区种植的朝天椒新品种,本研究对引种的31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综合表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博辣天骄60、天骄1号、21Z640的转红率均在92%以上,鲜椒亩产量在2400 kg以上,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内蒙古地区进行示范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新品种 引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同密度对性状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邓博文 温凯 +4 位作者 杨新宇 白建飞 萨如拉 韩雪 永胜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7期29-31,共3页
我国部分地区玉米种植存在产量较低的问题,土地产能未能充分发挥。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内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合理密植能够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并提高产量。为筛选出适合包头市前山井灌区... 我国部分地区玉米种植存在产量较低的问题,土地产能未能充分发挥。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内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合理密植能够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并提高产量。为筛选出适合包头市前山井灌区的最佳玉米种植密度,本试验共设计了10个处理组。在种植同一玉米品种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并测定了玉米的株高、茎粗、穗位高、产量等相关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在种植密度为7580株/667m^(2),株距11cm,小行距40cm,大行距120cm的处理组与其他密度处理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玉米的株高最高达到309.11cm,茎粗最粗为21.40mm,其他测产指标也均达到最大值,产量最高可达1139.72kg/667m^(2)。因此,种植密度为7580株/667m^(2),株距11cm,小行距40cm,大行距120cm的处理方式,为玉米最佳种植密度,这为包头市玉米密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不同密度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膜沟播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赵晓军 杨新宇 +4 位作者 高娃 赵兴 梁立媛 张志伟 王亮明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4期116-118,131,共4页
【目的】设计一款适应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播种机,提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方法】以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的宽膜沟播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土壤特性、气候条件以及农业生产需求的深入调研,针对种植... 【目的】设计一款适应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播种机,提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方法】以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的宽膜沟播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土壤特性、气候条件以及农业生产需求的深入调研,针对种植技术要求,结合开沟、松土、施肥、播种、覆膜、铺滴灌带和覆土等多道工序,设计了一种宽膜沟播播种机。机械结构包括机架、抓地装置、搅叶装置、开沟装置、压型装置、展膜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等,确保播种机功能多样和稳定耐用。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对播种机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结果】该宽膜沟播播种机能够在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稳定运行,作业过程中各功能模块协调性好、可靠性高,可实现精准播种,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宽膜沟播种植模式作业效果更好、出苗率更高,作物产量有显著提升。【结论】本研究可为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农业机械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干旱地区 宽膜沟播 播种机 农机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农作物种子产供需形势分析及对策
13
作者 李燕敏 张素青 +5 位作者 郭琳 杨新宇 李纯燕 包德军 魏娟 莫亚丽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5-7,共3页
种子数量够不够、质量好不好、结构优不优,是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关心的首要大事。种子产供需监测是实现用种数量安全、品种供给结构对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调度统计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重要农作物种子制繁种面积、... 种子数量够不够、质量好不好、结构优不优,是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关心的首要大事。种子产供需监测是实现用种数量安全、品种供给结构对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调度统计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重要农作物种子制繁种面积、产量、上季有效库存以及种子结构需求变化等信息,旨在研判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各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发布种子生产指导意见,引导企业科学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全区农业生产用种供应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农作物种子 生产供给 需求 形势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处理对水培罗勒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李慧霞 周刚 +6 位作者 袁鹤 刘燕 孙金英 高晓红 莫亚丽 高永升 柴局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36-38,42,共4页
以甜罗勒为材料,研究无土栽培中不同营养液配方对罗勒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水培栽培技术,设3个处理:园式改良配方(T1)、市售固体营养液(T2)和改良荷兰配方(T3),初始EC值分别2.4、2.0和1.2 ds/m,栽培时间为30 d,收获后测定不同营... 以甜罗勒为材料,研究无土栽培中不同营养液配方对罗勒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水培栽培技术,设3个处理:园式改良配方(T1)、市售固体营养液(T2)和改良荷兰配方(T3),初始EC值分别2.4、2.0和1.2 ds/m,栽培时间为30 d,收获后测定不同营养液配方下罗勒生长、养分含量和叶片弯曲度。结果表明,罗勒株高、叶长和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整体表现为T1>T3>T2,且T1处理地上和地下部鲜重最大,分别达40.6和38.2 g;叶片氮素含量T1和T3处理较大,其他元素(P、K、Ca、Mg和Na)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生长叶片弯曲度T1处理逐渐变小,T2处理叶片弯曲度逐渐变大。综合考虑,改良园式配方为水培罗勒最适生长营养液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液 无机离子 罗勒 水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茬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孙金英 郭峰 +5 位作者 白银凤 吕福虎 徐静 杨阳 李慧霞 白晓燕 《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14-16,共3页
为筛选大豆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本研究以中早熟丰豆2号、合交02-69及中熟赤豆3号为供试大豆品种,设置正茬、迎茬2个处理,研究迎茬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供试品种耐迎茬性较弱,均不适合迎茬种植。... 为筛选大豆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本研究以中早熟丰豆2号、合交02-69及中熟赤豆3号为供试大豆品种,设置正茬、迎茬2个处理,研究迎茬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供试品种耐迎茬性较弱,均不适合迎茬种植。尽管中早熟品种丰豆2号耐迎茬性相对稍强,迎茬生育期同正茬相差较小,667米2株数、株高和产量降幅较小,667米2产量达到153.34千克,但在生产中仍然不建议迎茬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迎茬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密度对甘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孟军贵 杨新宇 +3 位作者 贾晓东 侯国峰 王钰泽 韩畅阳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2期1-3,共3页
为探究甘草植株的生长规律,以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栽培密度处理,分析降低栽培密度对甘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寻找甘草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1)降低甘草的栽培密度能够明显提高甘草个体植株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为探究甘草植株的生长规律,以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栽培密度处理,分析降低栽培密度对甘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寻找甘草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1)降低甘草的栽培密度能够明显提高甘草个体植株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速度,在分枝数、主根长、干重、鲜重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2)降低甘草的栽培密度后,甘草根冠比明显提高,植株之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地上部位。(3)降低甘草的栽培密度后,甘草的亩产量下降明显。这一研究结果为乌拉尔甘草的合理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栽培密度 产量 生长发育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措施对西辽河平原盐碱化耕地盐碱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赵彬 刘美英 +5 位作者 景宇鹏 史培 段海文 张兰英 张东旭 沈祥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3,共8页
田间试验条件下,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平原盐碱化耕地设置8种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有机肥(M)、秸秆还田(S)、化肥(F)、有机肥+秸秆还田(MS),有机肥+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SF)、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MSF),研究不同培肥... 田间试验条件下,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平原盐碱化耕地设置8种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有机肥(M)、秸秆还田(S)、化肥(F)、有机肥+秸秆还田(MS),有机肥+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SF)、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MSF),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盐碱化耕地土壤盐碱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MF和MSF处理下pH显著低于CK(P<0.05),其中在0~10 cm土层,土壤pH值以MF处理最低,较CK低13.41%;碱化度以MF处理最低,较CK低35.45%。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有害离子Cl^(-)和Na^(+)含量,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有机肥与秸秆的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MSF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达到了12231 kg/hm2,相比CK提高了58.87%。产量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H呈显著负相关。可见,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化肥三者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提升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盐碱化耕地改良利用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碱化耕地 有机肥 秸秆还田 化肥 土壤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