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市九原区大宗淡水鱼池塘健康养殖模式
1
作者 王新艳 钟宏远 +5 位作者 李丽东 贺心康 张志鹏 白亚荣 缪丽梅 罗旭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24-25,46,共3页
文章针对包头九原区池塘老化现象严重,鱼病发生频繁,养殖成本较高,效益差等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养殖新模式探索。采用以鲤鱼为主养鱼混养鲢鳙鱼,养殖池与晾晒池进行水体轮换模式。结果表明:试验池比养殖池产量增加171kg/667m2,经济... 文章针对包头九原区池塘老化现象严重,鱼病发生频繁,养殖成本较高,效益差等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养殖新模式探索。采用以鲤鱼为主养鱼混养鲢鳙鱼,养殖池与晾晒池进行水体轮换模式。结果表明:试验池比养殖池产量增加171kg/667m2,经济效益增加480元/667m2。证明该养殖模式在包头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 健康养殖 水体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人工繁育及大型水域放流增殖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白亚荣 武二栓 +6 位作者 宗振东 苏爽 张笑晨 王素梅 苗丽娜 张志鹏 张立群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采用HCG、S-Gn RH-A和DOM混合注射催产技术以及人工授精技术,催产细鳞鱼亲鱼400尾(雌雄比为3∶2),获得总卵数58.4万粒,催产率达到86.25%,受精率达到97.32%。通过购置、建设平列槽、温室、专用培育池等设施渔业进行苗种培育,孵化率达到91... 采用HCG、S-Gn RH-A和DOM混合注射催产技术以及人工授精技术,催产细鳞鱼亲鱼400尾(雌雄比为3∶2),获得总卵数58.4万粒,催产率达到86.25%,受精率达到97.32%。通过购置、建设平列槽、温室、专用培育池等设施渔业进行苗种培育,孵化率达到91.13%,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9.37%,培育出细鳞鱼苗种39.2万尾。结果认为:采用当年孵化的苗种在网围中养殖、越冬后再放流模式可有效提高放流苗种存活率,转化增殖效果明显,是大型水域捕食性鱼类增殖和低值野杂鱼转化增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 人工繁育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蟹池塘养殖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贺心康 苗丽娜 周建茹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2009年5-10月,从北京引进辽河蟹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进行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规格在100g/只的河蟹产量45kg/667m2,产值2700元/667m2,利润达1645元/667m2。此外蟹池套养的鲢鱼,规格平均1.52kg/尾,产量152kg/... 2009年5-10月,从北京引进辽河蟹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进行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规格在100g/只的河蟹产量45kg/667m2,产值2700元/667m2,利润达1645元/667m2。此外蟹池套养的鲢鱼,规格平均1.52kg/尾,产量152kg/667m2,产值912元/667m2。河蟹养殖相对成本少,劳动强度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养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蟹 池塘养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眼鳟的成鱼养殖试验
4
作者 贺心康 周建茹 苗丽娜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33-134,共2页
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进行了赤眼鳟的成鱼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效益分别为:赤眼鳟600kg/667m2,商品鱼销售收入9950元/667m2,利润达2550元/667m2;套养鳙鱼产量60kg/667m2,鲢鱼85kg/667m2,德黄鲤142.5kg/66... 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进行了赤眼鳟的成鱼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效益分别为:赤眼鳟600kg/667m2,商品鱼销售收入9950元/667m2,利润达2550元/667m2;套养鳙鱼产量60kg/667m2,鲢鱼85kg/667m2,德黄鲤142.5kg/667m2,销售收入2585元/667m2,利润922元/667m2;池塘养殖赤眼鳟总利润达3472元/667m2;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鳟 成鱼养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原鲌人工繁育及大型水域放流增殖技术
5
作者 白亚荣 宗振东 +6 位作者 武二栓 宋志刚 张利 刘慧 乌兰托娅 王哲奇 李丽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273-273,282,共2页
采用LHRH-A2、HCG和DOM混合注射催产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催产红鳍原鲌亲鱼,催产率达到82.13%,受精率达到95.18%。采用脱粘孵化技术和设施渔业技术进行苗种孵化培育,孵化率达到89.72%,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5.81%。采用当年孵化的苗种在网... 采用LHRH-A2、HCG和DOM混合注射催产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催产红鳍原鲌亲鱼,催产率达到82.13%,受精率达到95.18%。采用脱粘孵化技术和设施渔业技术进行苗种孵化培育,孵化率达到89.72%,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5.81%。采用当年孵化的苗种在网围中养殖,越冬后再放流模式可有效提高放流苗种存活率,转化增殖效果明显。该文旨在为红鳍原鲌人工繁殖、大型水域增殖和转化增值低值鱼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原鲌 人工繁育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