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状框架超细氧化铈的热分解行为研究
1
作者
孟龙辉
胡艳宏
+4 位作者
杨国胜
赵延
张晓伟
柳召刚
王瑞芬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4,共8页
针对超细氧化铈前驱体焙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团聚和烧结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网状框架聚乙二醇(PEG)制备超细氧化铈粉体的前驱体碳酸铈盐的新思路,采用TG-DSC热分析仪研究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考察了焙烧温度、升温速...
针对超细氧化铈前驱体焙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团聚和烧结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网状框架聚乙二醇(PEG)制备超细氧化铈粉体的前驱体碳酸铈盐的新思路,采用TG-DSC热分析仪研究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考察了焙烧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对超细氧化铈粒径、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为25~258℃时,为脱自由水阶段,质量损失率为2.94%;第二阶段温度为258~422℃时,质量损失率为11.86%,前驱体Ce(CO_(3))_(2)O·H_(2)O、Ce_(2)(CO_(3))_(2)O·H_(2)O分解为CeCO_(3)OH和CeO_(2);第三阶段温度为422~630℃时,残留的PEG高温氧化分解挥发,部分稀土碳酸铈盐CeCO_(3)OH分解生成晶型完美的氧化铈,质量损失率为10.29%。运用Freeman-Carroll法计算确定第二阶段反应活化能(E)为166.68 kJ/mol,反应级数(n)为19.27;第三阶段反应活化能(E)为101.95 kJ/mol,反应级数(n)为14.75。确定在焙烧温度为1000℃,升温速率为300℃/h,保温时间为3 h的焙烧制度下,可得到中值粒径D50≤0.50µm的超细氧化铈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框架
超细氧化铈
焙烧
动力学分析
反应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化铈抛光粉体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超凡
杨国胜
+3 位作者
王振峰
刘铃声
欧阳顺利
刘中兴
《中国有色冶金》
2025年第4期38-50,共13页
氧化铈抛光粉能够形成化学机械拋光(CMP)作用,可满足精密抛光领域需求,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平整度高、抛光后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领域内,国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氧化铈抛光粉的应用优化与拓展、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貌等对抛...
氧化铈抛光粉能够形成化学机械拋光(CMP)作用,可满足精密抛光领域需求,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平整度高、抛光后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领域内,国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氧化铈抛光粉的应用优化与拓展、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貌等对抛光性能的影响、添加剂的引入及清洗方式等对表面缺陷等的回复作用、抛光粉粒径控制工艺等,而我国则在抛光粉粒径把控、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氧化铈抛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固相法包括固相烧结法和固相机械法,通常能耗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液相法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微波法和微乳液法等,这些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能获得粒度更均匀的抛光粉,然而部分液相法工艺复杂,溶剂及副产物的处理亦需优化;气相法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和喷雾热解法,其通过将溶液或悬浮液雾化成细小的液滴,然后在高温下迅速蒸发溶剂形成固体颗粒,能够生产出具有特定形态和大小的抛光粉。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发低能耗、绿色合成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气相法和其他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将受到更多关注;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氧化铈粉末的粒度和形貌控制,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抛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粉
氧化铈
固相法
液相法
气相法
粒度控制
形貌控制
精密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车间主任的自我管理
3
作者
杨丽芬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9,共2页
管理的最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有效性是衡量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公司全员的管理自我。自我管理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以往管理理念中普遍存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对立关系。
关键词
自我管理
车间主任
被管理者
计划管理
有效性
车间计划
车间生产计划
管理理念
本质要求
有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状框架超细氧化铈的热分解行为研究
1
作者
孟龙辉
胡艳宏
杨国胜
赵延
张晓伟
柳召刚
王瑞芬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稀土
湿法冶金与轻
稀土
应用重点实验室
轻
稀土
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
出处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66029)
北方稀土项目(BFXT-2022-D-0053)
+1 种基金
草原英才个人培养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文摘
针对超细氧化铈前驱体焙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团聚和烧结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网状框架聚乙二醇(PEG)制备超细氧化铈粉体的前驱体碳酸铈盐的新思路,采用TG-DSC热分析仪研究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考察了焙烧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对超细氧化铈粒径、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为25~258℃时,为脱自由水阶段,质量损失率为2.94%;第二阶段温度为258~422℃时,质量损失率为11.86%,前驱体Ce(CO_(3))_(2)O·H_(2)O、Ce_(2)(CO_(3))_(2)O·H_(2)O分解为CeCO_(3)OH和CeO_(2);第三阶段温度为422~630℃时,残留的PEG高温氧化分解挥发,部分稀土碳酸铈盐CeCO_(3)OH分解生成晶型完美的氧化铈,质量损失率为10.29%。运用Freeman-Carroll法计算确定第二阶段反应活化能(E)为166.68 kJ/mol,反应级数(n)为19.27;第三阶段反应活化能(E)为101.95 kJ/mol,反应级数(n)为14.75。确定在焙烧温度为1000℃,升温速率为300℃/h,保温时间为3 h的焙烧制度下,可得到中值粒径D50≤0.50µm的超细氧化铈粉体。
关键词
网状框架
超细氧化铈
焙烧
动力学分析
反应活化能
Keywords
reticular frame
ultrafine cerium oxide
roast
kinetic analysis
reaction activation energy
分类号
TQ133.3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铈抛光粉体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超凡
杨国胜
王振峰
刘铃声
欧阳顺利
刘中兴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2025年第4期38-50,共13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2021GG0103)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406082222)
+2 种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22LHMS05024)
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2024312054)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24KTSCX147)。
文摘
氧化铈抛光粉能够形成化学机械拋光(CMP)作用,可满足精密抛光领域需求,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平整度高、抛光后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领域内,国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氧化铈抛光粉的应用优化与拓展、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貌等对抛光性能的影响、添加剂的引入及清洗方式等对表面缺陷等的回复作用、抛光粉粒径控制工艺等,而我国则在抛光粉粒径把控、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氧化铈抛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固相法包括固相烧结法和固相机械法,通常能耗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液相法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微波法和微乳液法等,这些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能获得粒度更均匀的抛光粉,然而部分液相法工艺复杂,溶剂及副产物的处理亦需优化;气相法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和喷雾热解法,其通过将溶液或悬浮液雾化成细小的液滴,然后在高温下迅速蒸发溶剂形成固体颗粒,能够生产出具有特定形态和大小的抛光粉。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发低能耗、绿色合成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气相法和其他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将受到更多关注;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氧化铈粉末的粒度和形貌控制,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抛光需求。
关键词
抛光粉
氧化铈
固相法
液相法
气相法
粒度控制
形貌控制
精密制造
Keywords
polishing powder
cerium oxide
solid-phase method
liquid-phase method
gas-phase method
particle size control
morphology control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分类号
TF845 [冶金工程]
TF123.25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车间主任的自我管理
3
作者
杨丽芬
机构
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9,共2页
文摘
管理的最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有效性是衡量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公司全员的管理自我。自我管理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以往管理理念中普遍存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对立关系。
关键词
自我管理
车间主任
被管理者
计划管理
有效性
车间计划
车间生产计划
管理理念
本质要求
有效管理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状框架超细氧化铈的热分解行为研究
孟龙辉
胡艳宏
杨国胜
赵延
张晓伟
柳召刚
王瑞芬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氧化铈抛光粉体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杨超凡
杨国胜
王振峰
刘铃声
欧阳顺利
刘中兴
《中国有色冶金》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车间主任的自我管理
杨丽芬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