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内侧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茂林 史增元 +2 位作者 姚乃中 尹维刚 刘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提供足内侧皮瓣血供来源、类型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和15侧童尸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作观测。结果: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血管、跗内侧血管及二者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血管浅支和足底内侧血管浅支吻合成的血... 目的:提供足内侧皮瓣血供来源、类型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和15侧童尸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作观测。结果: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血管、跗内侧血管及二者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血管浅支和足底内侧血管浅支吻合成的血管弓。这些血管的皮支吻合丰富。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前、后支外径分别为1.5mm、1.2mm、0.7mm和0.8mm。结论:以上述轴心血管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修复足背、足跟、足前部及踝周围皮肤缺损。临床应用7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多源血供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背逆转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茂林 史增元 +2 位作者 姚乃中 尹维刚 刘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足背逆转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作解剖观测。每侧足背动脉近端发出皮支约2.2±0.8条,外径约0.6±0.2mm。浅弓支恒定,93.6%无瓣膜。足背静脉平均有瓣膜2.4个、交通支4.0条...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足背逆转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作解剖观测。每侧足背动脉近端发出皮支约2.2±0.8条,外径约0.6±0.2mm。浅弓支恒定,93.6%无瓣膜。足背静脉平均有瓣膜2.4个、交通支4.0条、旁路2.1个。足底深支静脉瓣膜少,有1~3条交通支。足背皮瓣逆转后,由足底深支逆流的动脉血达足背动脉皮支供血。静脉血可通过足背静脉交通支、旁路逆流至足底深支静脉经足底外侧静脉回流。也可通过浅弓支经足背静脉弓至大、小隐静脉回流。在临床施行6例足背皮瓣逆转术,全部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皮瓣 逆转术 静脉 应用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肩胛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3
作者 陈茂林 刘秀清 史增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8-170,191,共3页
用30侧童尸(6~10岁)对肩胛皮瓣的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解剖观察和测量。旋肩胛动脉主干长24.2(17.0~34.0)mm,外径2.2(1.6~2.4)mm,伴行静脉外径2.4(2.1~3.0)mm。旋肩胛动脉的皮支主干长13.9(10.0~19.0)mm,外径1.0(0.8~1.2)mm,伴行静脉... 用30侧童尸(6~10岁)对肩胛皮瓣的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解剖观察和测量。旋肩胛动脉主干长24.2(17.0~34.0)mm,外径2.2(1.6~2.4)mm,伴行静脉外径2.4(2.1~3.0)mm。旋肩胛动脉的皮支主干长13.9(10.0~19.0)mm,外径1.0(0.8~1.2)mm,伴行静脉外径1.2(0.8~2.0)mm。皮瓣可切取面积约5.0×7.5~7.5×10.0cm^2。皮瓣的神经来源于2~5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上述观测结果为儿童肩胛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 旋肩胛动脉 三边间隙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验证肉苁蓉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赵杰 霍东升 +2 位作者 祝洪博 张士滨 贾建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6-1274,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中药肉苁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挖掘肉苁蓉有效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肉苁蓉...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中药肉苁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挖掘肉苁蓉有效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肉苁蓉和AD相关靶标,并对两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对肉苁蓉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在网络药理学预测基础上,采用8月龄SAMP8系小鼠建立A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观测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ELISA、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肉苁蓉可能通过8种活性成分作用于74个AD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等活性成分与ESR1、BDNF、MAPK1、APP等核心靶点具有较高亲和力。KEGG结果分析主要涉及癌症的通路、cAMP信号通路、AD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能有效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认知功能障碍,改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ELISA、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能显著提高cAMP通路cAMP、PKA、P-CREB蛋白表达水平,并促进下游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结论肉苁蓉可以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认知障碍,并且可能通过上调cAMP信号通路及下游BDNF蛋白靶点的表达,改善海马神经元损伤而发挥治疗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cAMP信号通路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位胸椎和腰椎椎弓根固定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茂林 尹维刚 +3 位作者 姚乃中 刘秀清 史增元 杨善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用60套(男、女各30)成人干燥骨,对T_9~L_5椎弓根进行观测。胸椎椎弓根厚度,男为8.5mm,女为7.1mm。腰椎男女分别为10.7mm和8.5mm。胸椎椎弓根高度,男为16.1mm,女为14.0mm,腰椎男女... 用60套(男、女各30)成人干燥骨,对T_9~L_5椎弓根进行观测。胸椎椎弓根厚度,男为8.5mm,女为7.1mm。腰椎男女分别为10.7mm和8.5mm。胸椎椎弓根高度,男为16.1mm,女为14.0mm,腰椎男女分别为15.5mm和13.4mm。胸推进钉点经椎弓根至椎体前缘的长度,男为45.9mm,女为39.0mm。腰椎男女分别为53.7mm和48.4mm。胸椎椎弓根最小横断面面积,男为105.3mm ̄2,女为81.7mm ̄2.腰椎男女分别为121.7mm ̄2和98.0mm ̄2.上述数据性别间差异显著(P<0.01).还倒量了椎弓根的有关4个角度。对进钉点作了改进。结合椎弓根固定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胸椎 腰椎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腱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6
作者 尹维刚 刘秀清 +3 位作者 崔成立 史增元 陈茂林 姚新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 :为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腱和喙肩韧带复合转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 5 0侧成人尸体标本 ,对喙锁韧带 (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 ) ,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腱、喙肩韧带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锥状韧... 目的 :为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腱和喙肩韧带复合转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 5 0侧成人尸体标本 ,对喙锁韧带 (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 ) ,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腱、喙肩韧带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锥状韧带基底宽 (1.3± 0 .3 )cm ,高 (1.5± 0 .4)mm ,斜方韧带长、宽、厚分别为 (1.1± 0 .2 )、(1.3± 0 .2 )、(2 .4± 0 .8)mm ;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联合腱的长、宽、厚分别为 (7.1±0 .7)、(1.7± 0 .4)、(1.1± 0 .3 )mm ;喙肩韧带前、后缘长为 (3 .1± 0 .5 )、(2 .5± 0 .2 )cm ,喙锁间隙为 (0 .5±0 .1)cm。结论 :以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腱和喙肩韧带复合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可有效地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喙肩韧带 肱二头肌短头腱 喙肱肌腱 肩锁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稀土材料防腐固定剂在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孟竞为 孟昭伦 +2 位作者 刘玉荷 孟化 薛永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8-88,共1页
目的:从稀土材料取得的防腐固定灌注液和保存液。方法:分别对大体和组织块进行灌注和保存,并且设计了多方面的验证。结果:证明其效果确实,性能良好。结论:从而取得了一种代替福尔马林的防腐固定剂。
关键词 稀土材料 防腐固定 灌注液 保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华志鹏 吕雪 +3 位作者 李浩 杨占君 贾建新 杨志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非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中的一类,早期研究多关注于其与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与CIRI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样存在密切关系,可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及凋亡,炎症反应等机制,参与CIRI的损伤或修复过程,正向或反向调节CIRI的进展,并在所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本文就LncRNA在CIRI中参与调控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璐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滋补强身等;现代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凋亡、调控自噬、增强体力和抗疲劳、改善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肉苁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发生常伴随着脑水肿、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肉苁蓉提取物肉苁蓉总苷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及凋亡,减少脑梗死面积,对CIRI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肉苁蓉可以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行为异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能够抑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减轻神经毒性作用,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目前肉苁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其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璐 郭霞 +4 位作者 马尚佳 雍雯 于文龙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8,共10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通过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贴纸去除实验、平衡杆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大鼠感觉和运动能力,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各组大鼠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5),撕掉贴纸和通过平衡杆时间显著增加(P<0.05),运动能力减退,梗死面积增大,神经元减少,凋亡细胞增多,Bax、Caspase-3表达升高(P<0.05),Bcl-2/Bax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GCs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行为学表现,减小梗死面积,抑制细胞凋亡,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Bcl-2/Bax的表达(P<0.05)。结论GC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璐 张士滨 +3 位作者 吕雪 杨占君 贾建新 吴丽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1332,共12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CIRI模型。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缺损状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各组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相关因子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I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严重,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运动能力减退,脑梗死面积增大,凋亡细胞增多,促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 sociated X,Bax)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表达增加(P<0.05),Bcl-2、Bcl-2/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p-Akt/Akt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总苷能够促进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小脑梗死面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抑制Bax、CytC的表达(P<0.05),促进Bcl-2、Bcl-2/Bax、PI 3K、p-Akt、p-Akt/Akt的表达。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CIRI模型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脑缺血再灌注 肉苁蓉总苷 细胞凋亡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及突触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士滨 王璐 +6 位作者 王储 郭鹏程 闫旭升 霍东升 杨占君 王艳国 贾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4,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睡眠剥夺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120 h组、144 h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大...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睡眠剥夺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120 h组、144 h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焦虑状况,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数量的改变,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实验分别测定大鼠突触相关分子标志物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大鼠的站立次数和修饰行为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120 h、144 h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与上台前路程均显著增加(P<0.05),而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1),且与睡眠剥夺时间呈负相关;BDNF、SYN及PSD-95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且与睡眠剥夺时间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增加,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与焦虑情绪逐渐加重,其可能与突触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睡眠剥夺 学习认知 海马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心脏表面神经节丛SP、CGRP及VIP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东亮 李月英 +3 位作者 王唯析 胡海涛 赵志英 袁秉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SP、CGRP及VIP在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 ,右心房神经节丛 (RAGP)、心房背侧神经节丛 (DAGP)及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神经节丛 (A PGP)的化学性质和定位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豚鼠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的神... 目的 研究SP、CGRP及VIP在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 ,右心房神经节丛 (RAGP)、心房背侧神经节丛 (DAGP)及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神经节丛 (A PGP)的化学性质和定位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豚鼠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进行了SP、CGRP及V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 在上述三个神经节丛内 ,未发现SP及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但可见少量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 ,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较SP阳性纤维密集 ,尤其在A PGP更为明显 ;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最为密集 ,交织成神经节丛。结论 豚鼠心脏表面主要神经节丛内确实存在SP、CGRP及VIP ,并且这 3种神经肽可能直接参与心肌细胞和心脏血管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心脏 神经节丛 P物质 SP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血管活性肠肽 VIP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哲 赵军 +3 位作者 宋嵬 闫旭升 杨占君 贾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61,共7页
目的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严重影响神经功能,本实验计划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 h,随... 目的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严重影响神经功能,本实验计划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 h,随后再灌注22 h制备CIRI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25、50、100 mg/(kg·d))的GBE腹腔注射15 d,全程给药结束后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评价GBE对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评价GBE对脑梗死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性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 GBE可明显提高CIRI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显著上调血清SOD与GSH-px的活性,以及降低MDA的含量;GBE可明显提高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LC3-II/LC3-I和Bcl-2/Bax的蛋白表达量比值,相反降低了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结论 GBE改善CIRI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与凋亡进而激活自噬系统,实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 自噬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颋 董乐乐 +1 位作者 樊建军 常振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报道吻合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具成人尸体40例手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直径和分支进行了测量;并对39例患者的39指指腹缺损行吻合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⑴... 目的:报道吻合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具成人尸体40例手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直径和分支进行了测量;并对39例患者的39指指腹缺损行吻合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⑴指掌侧固有神经平近节指横纹处宽1.4~2.0 mm,厚0.8~1.0 mm;平末节指横纹处宽1.0~1.4 mm,厚0.6~0.8 mm.⑵近节掌侧支为4.4~5.3支,背侧支为3.8~5.0支;中节掌侧支为3.5~4.6支,背侧支为3.4~4.1支;末节终支为3.8~4.6支.⑶39例患指中38例一期成活,指腹饱满,外观理想,耐磨性好,两点辨别觉达5 mm内,指腹感觉达S3以上.结论:吻合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优于未吻合神经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掌侧固有神经 指腹缺损 神经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干型肱动脉变异2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梁 霍东升 罗永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8-588,共1页
在尸体解剖操作过程中发现双干型臂动脉干变异2例,报道如下,供影像学和临床外科学提供参考。 变异1:中年男性尸体左上肢腋动脉在胸小肌下缘处发出浅肱动脉,主干延续为深肱动脉,深肱动脉起始处(背阔肌下缘)外径为5.1mm。
关键词 肱动脉变异 双干型 临床外科学 操作过程 尸体解剖 浅肱动脉 男性尸体 动脉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女子拳击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禾 霍东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0-61,共2页
通过观察训练周期中女子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的变化,了解拳击训练对女子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NO含量、TNOS、c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训练可提高女子拳击运动员血清NO、NOS水平,对... 通过观察训练周期中女子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的变化,了解拳击训练对女子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NO含量、TNOS、c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训练可提高女子拳击运动员血清NO、NOS水平,对于保护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训练 女子运动员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运动训练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跖肌变异1例
18
作者 霍东升 李梁 张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0-460,共1页
在供学生局解实验操作的23具尸体中见,于1具尸体右侧见双跖肌变异(图1),非常罕见,现报道如下。男性成人尸体,约50岁,身高175cm。在其右侧腘窝可见跖肌起于股骨外上髁,肌腹较短向内下走行,肌腱较长于跟腱的内侧单独止于跟骨。在该跖肌... 在供学生局解实验操作的23具尸体中见,于1具尸体右侧见双跖肌变异(图1),非常罕见,现报道如下。男性成人尸体,约50岁,身高175cm。在其右侧腘窝可见跖肌起于股骨外上髁,肌腹较短向内下走行,肌腱较长于跟腱的内侧单独止于跟骨。在该跖肌内侧稍上方有一块不明肌,该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上1/3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肌 变异 成人尸体 实验操作 内侧 右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阔肌多止端1例
19
作者 王泽俊 史二栓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背阔肌 小结节 肩胛骨 肌止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盆位肾伴左侧双肱动脉1例
20
作者 杨志甫 杜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343,349,共2页
关键词 双肱动脉 左侧 盆位 双侧 成人尸体 肱动脉变异 实验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