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R5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芳 卫星如 +3 位作者 马立聪 田旭阳 党彤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TLR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非贲门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收集了288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非贲门胃癌的患者和281例正常对... 目的探讨TLR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非贲门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收集了288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非贲门胃癌的患者和281例正常对照。用Taq Man法对TLR5基因SNP rs34270714、rs5744174、rs851139、rs17163737进行基因分型;Haploview 4.0软件被用来构建单体型,同时运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TLR5基因SNP rs17163737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联,与携带GG基因型的人群比较,GT基因型携带者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提高1.605倍(GT vs GG:OR=1.605,95%CI=1.131~2.280),其余SNP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关联(P>0.05)。同时,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rs5744174-rs851139-rs17163737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成单体型区域(Block);然而各单体型均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无关联。结论包头汉族人群中TLR5基因SNP rs17163737 GT基因型携带者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5 基因多态性 非贲门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不同异型增生腺瘤与癌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其泰 胡凤英 +3 位作者 田旭阳 杨莉 陈言东 党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腺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全结肠镜检查的290例腺瘤和腺瘤癌变或伴发腺瘤的结直肠癌病例,检测检出的300枚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腺瘤、96枚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 目的探讨腺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全结肠镜检查的290例腺瘤和腺瘤癌变或伴发腺瘤的结直肠癌病例,检测检出的300枚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腺瘤、96枚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腺瘤、36枚腺瘤癌变和9个结直肠癌灶在结直肠的分布。结果与LGIN腺瘤相比,HGIN腺瘤和浸润癌灶由近端部位向远端部位迁移(P<0.01);与近端结肠相比,HGIN腺瘤数目在远端结肠增加(P<0.03);与LGIN腺瘤相比,HGIN腺瘤数目在直肠增加(P<0.02)。LGIN腺瘤、HGIN腺瘤、腺瘤癌变或伴发腺瘤的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2、59.2和63.7岁;病变的中位数大小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0.8、0.4、1.5、1.45、4、2 cm;秩相关分析rs值分别为0.826,P<0.05;0.970,P<0.01。直径>1.0 cm组中,与LGIN腺瘤相比,HGIN腺瘤的发生率增加(P<0.001);与管状腺瘤相比,HGIN腺瘤的数目在管状绒毛状腺瘤中增加(P<0.001);与管状绒毛状腺瘤相比,腺瘤癌变的数目在绒毛状腺瘤中增加(P<0.02)。表明HGIN腺瘤所具有的恶性潜能介于LGIN腺瘤和浸润癌之间。结论不同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腺瘤在结直肠呈不同分布,提示:不同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腺瘤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呈现不同的恶性潜能。这一现象更像是发展中的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癌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腺瘤癌变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5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芳 卫星如 +3 位作者 马立聪 田旭阳 党彤 贾彦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采用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g-SNP)途径,探讨TLR5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在281例研究样本中,采用TaqMan法对4个Tag-SNP进行基因分型;使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体型,同时运... 目的:采用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g-SNP)途径,探讨TLR5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在281例研究样本中,采用TaqMan法对4个Tag-SNP进行基因分型;使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体型,同时运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s,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TLR5 rs17163737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联,相对于携带等位基因G的人群,携带等位基因T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可提高1.578倍(T vs.G:OR=1.578,95%CI=1.069~2.330);与携带GG基因型的人群比较,TT基因型携带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增高(TT vs. GG:OR=3.336,95%CI=1.024~9.244);其余SNP位点均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关联(P>0.05)。同时,TLR5基因rs34270714-rs5744174-rs851139-rs17163737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成单体型区域;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各单体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没有关联(P>0.05)。结论:TLR5 rs17163737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5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联蛋白α亚基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芳 马立聪 +3 位作者 董文杰 田旭阳 党彤 贾彦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整联蛋白α亚基1 (ITG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贲门胃癌发病的关联性,阐明ITGA1基因多态性在非贲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汉族人群中选取288例非贲门胃癌患者为病例组,社... 目的:探讨整联蛋白α亚基1 (ITG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贲门胃癌发病的关联性,阐明ITGA1基因多态性在非贲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汉族人群中选取288例非贲门胃癌患者为病例组,社区体检281人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方法对2组研究对象ITGA1基因rs1862610、rs2432143和rs2447867位点的SNP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ploview 4.0软件构建单体型,并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以评估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及单体型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2组研究对象ITGA1基因rs1862610、rs2432143和rs2447867位点的SNP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无关联(P>0.05);rs1862610和rs2432143位点的SNP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1),构成单体型块,与携带单体型CT者比较,携带单体型CC者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升高(CC vs CT:OR=1.42,95%CI:1.02~1.99)。结论: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汉族人群中ITGA1基因多态性可能在非贲门胃癌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携带SNP rs1862610-rs2432143CC单体型者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联蛋白α亚基1 基因多态性 胃肿瘤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GLL4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霞 董文杰 +5 位作者 高芳 武金宝 马立聪 党彤 孟宪梅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残留样蛋白质家族成员4(VGLL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收集45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贲门胃癌病例,同时收集450例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采用... 目的探讨残留样蛋白质家族成员4(VGLL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收集45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贲门胃癌病例,同时收集450例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VGLL4 SNP rs1803489、rs7617620、rs1307852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VGLL4 rs1803489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关联,与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AGvs GG:OR=1.511,95%CI=1.095~2.085);VGLL4 rs7617620、rs13078528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结论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VGLL4 rs1803489在非贲门胃癌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VGLL4 rs7617620、rs13078528在非贲门胃癌的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样蛋白家族成员4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贲门胃癌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9基因多态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卫星如 马立聪 +3 位作者 田旭阳 党彤 高芳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体检者683例的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将样本分为幽门螺杆菌阴性组(n=305)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组(n=378),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体检者683例的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将样本分为幽门螺杆菌阴性组(n=305)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组(n=378),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TLR9 rs187084、rs352140、rs164640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LR9 rs187084 TC基因型可使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降低(TC vs TT:OR=0.520,95%CI=0.329~0.820);rs164640携带AG+GG基因型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增加(AG+GG vs AA:OR=1.569,95%CI=1.126~2.187);rs352140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关联。结论TLR9 rs187084、rs164640可能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TLR9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GA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立聪 高芳 +3 位作者 董文杰 田旭阳 党彤 贾彦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探讨整联蛋白α亚基1 (ITG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性,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体检者281人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确定体验者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根据抗体滴度将样... 目的:探讨整联蛋白α亚基1 (ITG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性,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体检者281人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确定体验者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根据抗体滴度将样本分为幽门螺杆菌阴性组(n=159)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组(n=122)。采用TaqMan法对ITGA1基因的rs1862610、rs2432143和rs244786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ploview 4.0软件构建单体型,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检测各等位基因、基因型的SNPs和单体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ITGA1基因rs1862610和rs2432143位点的SNPs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联(P>0.05);ITGA1基因rs2447867位点的SNP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联(P<0.05),携带基因型CT可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CTvs CC:OR=0.52,95%CI:0.31~0.86)。ITGA1基因rs1862610和rs2432143位点SNPs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1),构成单体型块,各单体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联(P>0.05)。结论:ITGA1基因rs2447867位点的SNP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联,携带基因型CT可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整联蛋白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马立聪 田旭阳 +5 位作者 王兴宇 高芳 董文杰 武金宝 党彤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225163和rs1820453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胃癌及Hp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对427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和381例正常对照者...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225163和rs1820453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胃癌及Hp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对427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和38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抗Hp抗体滴度,用以确定感染情况。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法计算OR值及其95%CI,用以评估2个SNP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隐性和附加等5种遗传模式下与Hp感染以及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Haploview 4.2软件构建单体型,分析单体型与Hp感染及非贲门胃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结果SNP rs11225163和rs1820453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隐性和附加等5种遗传模式下与Hp感染无关联,两位点之间未构成单体型块。SNP rs11225163和rs1820453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隐性和附加等5种遗传模式下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无关联,两位点之间未构成单体型块。结论YAP基因SNP位点rs11225163和rs1820453在Hp感染及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 幽门螺杆菌 非贲门胃癌 基因多态性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肿瘤抑制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结直肠癌的关联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迎泽 高芳 +4 位作者 卫星如 董文杰 马立聪 党彤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7-1932,共6页
目的探讨大肿瘤抑制激酶2(LAT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Taqman法将390例大肠癌患者和同期收集的413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分型,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 目的探讨大肿瘤抑制激酶2(LAT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Taqman法将390例大肠癌患者和同期收集的413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分型,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在共显性、显性、隐性、超显性和附加5种遗传模型下分别分析LATS2基因SNP 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与大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Haploview 4.2软件构建单体型。结果在共显性、显性、隐性、超显性和附加5种遗传模型下,SNP 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与大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没有关联。4个SNP位点未能形成单体型块。结论LATS2基因SNP 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可能在大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肿瘤抑制激酶2 大肠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卫星如 高芳 贾彦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侵入机体主要定居在胃黏膜的黏液层,全球约50%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我国平均为60%左右,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成为新感染者[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一些常见的胃部疾病如慢性萎...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侵入机体主要定居在胃黏膜的黏液层,全球约50%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我国平均为60%左右,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成为新感染者[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一些常见的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3-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强关联的Ⅰ类致癌物[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TOLL样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GLL4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11
作者 杨霞 董文杰 +4 位作者 武金宝 马立聪 孟宪梅 高芳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残留样蛋白质家族成员4(VGLL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450例体检者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将样本分为幽门螺杆菌阴性组(n=220)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组(n=230)。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 目的探讨残留样蛋白质家族成员4(VGLL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450例体检者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将样本分为幽门螺杆菌阴性组(n=220)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组(n=230)。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VGLL4 SNP rs1803489、rs7617620、rs1307852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内蒙古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VGLL4基因SNP rs1803489、rs7617620、rs13078528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关联。结论在内蒙古包头地区的汉族人群中VGLL4基因SNP rs1803489、rs7617620、rs13078528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样蛋白质家族成员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在非贲门胃癌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YAP表达水平的关系
12
作者 马立聪 田旭阳 +2 位作者 刘得利 白雪峰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9-1503,共5页
目的检测Yes相关蛋白(YAP)在非贲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Y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YAP蛋白表达水平的关联性,初步探讨YAP与非贲门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胃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非贲门胃癌组织126例和癌... 目的检测Yes相关蛋白(YAP)在非贲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Y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YAP蛋白表达水平的关联性,初步探讨YAP与非贲门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胃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非贲门胃癌组织126例和癌旁正常组织104例,分别设置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非贲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YAP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法计算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用以评估SNP rs11225163和rs1820453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隐性和附加5种遗传模式下与YAP蛋白表达水平的关联性。采用Haploview 4.2软件构建单体型,并分析单体型与YAP蛋白表达水平的关联性。结果YAP蛋白在非贲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YAP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联(P>0.05)。SNP rs11225163和rs1820453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隐性和附加5种遗传模式下与YAP蛋白表达水平无关联。结论YAP可能参与了非贲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 非贲门胃癌 蛋白表达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