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总苷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璐 张士滨 +3 位作者 吕雪 杨占君 贾建新 吴丽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1332,共12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CIRI模型。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缺损状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各组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相关因子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I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严重,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运动能力减退,脑梗死面积增大,凋亡细胞增多,促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 sociated X,Bax)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表达增加(P<0.05),Bcl-2、Bcl-2/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p-Akt/Akt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总苷能够促进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小脑梗死面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抑制Bax、CytC的表达(P<0.05),促进Bcl-2、Bcl-2/Bax、PI 3K、p-Akt、p-Akt/Akt的表达。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CIRI模型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脑缺血再灌注 肉苁蓉总苷 细胞凋亡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华志鹏 吕雪 +3 位作者 李浩 杨占君 贾建新 杨志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非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中的一类,早期研究多关注于其与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与CIRI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样存在密切关系,可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及凋亡,炎症反应等机制,参与CIRI的损伤或修复过程,正向或反向调节CIRI的进展,并在所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本文就LncRNA在CIRI中参与调控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裴月娇 刘慧敏 +1 位作者 昕宇 刘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4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睡眠剥夺(SD)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转染miR-124 agomir/agomir NC,miR-124 antagomir/antagomir NC,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设置分组:正常对照组(CC组)、睡眠剥夺组(SD组)、S... 目的探讨miR-124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睡眠剥夺(SD)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转染miR-124 agomir/agomir NC,miR-124 antagomir/antagomir NC,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设置分组:正常对照组(CC组)、睡眠剥夺组(SD组)、SD+miR-124 agomir组、SD+agomir NC组、SD+miR-124 antagomir组、SD+antagomir NC组,9只/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体质量变化。Morris水迷宫(MWM)试验观察大鼠认知情况。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病理变化。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miR-124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各造模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CC组(P<0.05)。MWM试验结果显示与CC组相比,SD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以及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的时间和距离百分比减少(P<0.05);与SD组相比,SD+miR-124 agomir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以及在第4象限游泳的时间和距离百分比增加,SD+miR-124 antagomir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以及在第4象限游泳的时间和距离百分比减少(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SD组比较,SD+miR-124 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SD+miR-124 antagomir组明显加重(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CC组比较,SD组海马组织中miR-124的表达下降(P<0.05);与SD组比较,SD+miR-124 agomir组中miR-124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SD+miR-124 antagomir组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C组比较,SD组PI3K、p-AKT/AKT、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SD组比较,SD+miR-124 agomir组PI3K、p-AKT/AKT、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SD+miR-124 antagomir组PI3K、p-AKT/AKT、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124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缓解SD诱导的认知功能下降及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miR-124 PI3K/AKT信号通路 认知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马尚佳 王璐 +6 位作者 李华 吕佳瑜 高德旺 张帅强 郭孖 吴丽娥 郭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4,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FDM)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通路。方法检索有机小分子(PubChem)、瑞士目标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TFDM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基因卡片...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FDM)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通路。方法检索有机小分子(PubChem)、瑞士目标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TFDM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基因卡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获取VCI的基因靶点,应用Venny软件获取TFDM与VCI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通过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讨TFDM治疗VCI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多奈哌齐(Donepezil)组、香青兰总黄酮(TFDM)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造模。连续灌胃21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及皮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共得到TFDM成分39种,潜在靶点209个,VCI的基因靶点共10417个,交集靶点有193个。GO富集分析主要有活性氧的反应及代谢过程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有TNF、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TFDM显著改善VC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上调ZO-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NF-κB p65、TNF-α蛋白水平(P<0.05)。结论TFDM从多通路、多靶点发挥药理作用治疗VCI,其关键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NF-κB p65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血管性认知障碍 网络药理学 神经炎症 TNF-α/NF-κB p6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3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及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孟晨曦 孙洪英 +3 位作者 张佳 毛戬 杨阳 策乐木格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3,METTL3)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bra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BVSMC)基因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hRNA)干扰技术,构建METTL3基因...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3,METTL3)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bra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BVSMC)基因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hRNA)干扰技术,构建METTL3基因干扰载体并通过腺病毒感染HBVSMC,依据感染情况将其分为空白组(无病毒感染)、对照组(空载病毒感染)和干扰组(METTL3-shRNA病毒感染)。使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eal-timereversetranscriptional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脑小血管病相关基因锌指蛋白395(zincfingerprotein395,ZNF395)、锌指蛋白548(zinc finger protein 548,ZNF548)、DIS3样外泌体3’-5’核糖核酸外切酶(DIS3-like exosome3’-5’exonuclease,DIS3L)、白细胞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nterleukinenhancerbindingfactor3,ILF3)和G蛋白偶联受体107(Gprotein-coupledreceptor107,GPR107)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RN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methylatedRNAimmunoprecipitation,MeRIP)技术检测以上基因mRNA的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水平,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countingkit8,CCK8)、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HBVSM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细胞各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ZNF395(P=0.02)、ZNF548(P=0.03)、DIS3L(P=0.02)和GPR107(P<0.0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ZNF395(P<0.01)和ZNF548(P<0.01)的m6A修饰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HBVSM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在HBVSMC中干扰METTL3基因表达可能通过下调靶基因ZNF395和ZNF548mRNA的m6A修饰水平进而增强HBVSM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3 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N6-甲基腺苷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测验与左、右侧脑损害所致高级神经心理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牛建平 王荫华 +2 位作者 张红宇 刘波 张茂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7期391-393,共3页
目的确定标记测验对于汉语失语症和其他神经心理功能障碍的检测意义 ,探讨两侧大脑半球不对称性机制。方法对 33例左侧大脑半球 (左侧组 )和 30例右侧大脑半球 (右侧组 )首次发病、单个病灶、发病在 6个月以内的患者进行标记测验及汉语... 目的确定标记测验对于汉语失语症和其他神经心理功能障碍的检测意义 ,探讨两侧大脑半球不对称性机制。方法对 33例左侧大脑半球 (左侧组 )和 30例右侧大脑半球 (右侧组 )首次发病、单个病灶、发病在 6个月以内的患者进行标记测验及汉语失语检查 ,并对标记测验成绩与汉语失语检查各项检测内容、梗死面积、失语严重程度进行等级相关性检验。结果两组标记测验成绩均与汉语失语检查法各项测验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 (H >H0 1 =340 ,P <0 .0 1 ) ;左侧组与梗死面积呈显著性负相关 (H =1 2 8<H0 1 =1 88,P <0 .0 1 ) ;右侧组与梗死面积无相关性 (H =1 86 >H0 5=1 71 ,P >0 .0 5) ;标记测验成绩与失语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rs’≈0 .62 90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测验 脑损害 神经心理障碍 大脑地球 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茅苷对老年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及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傅增辉 孙洪英 +1 位作者 刘松 贺淑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4-828,共5页
目的仙茅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国内外尚无仙茅提取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研究。文中旨在探讨仙茅苷对D-半乳糖联合β-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认知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 目的仙茅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国内外尚无仙茅提取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研究。文中旨在探讨仙茅苷对D-半乳糖联合β-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认知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雌激素受体(E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连续6周,第7周双侧海马注射等量等渗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半乳糖,连续6周,第7周双侧海马注射4mmol/L Aβ25-35,构建痴呆模型)、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第1天即分别给予24、72mg/kg仙茅苷灌胃,连续8周),每组10只。用药结束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流式细胞术分析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ER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Bcl-2、Bax及ER mRNA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对照组、低、高剂量组第2、3、4、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测试结果:与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内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30.14±5.10)%]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41.98±4.78)%、(46.17±9.31)%、(50.13±6.81)%]明显增大(P<0.01);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增大(P<0.05)。与模型组大鼠细胞凋亡率[(7.11±1.78)%]比较,高、低剂量组及对照组[(5.53±1.45)%、(4.11±1.03)%、(3.08±1.33)%]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Bcl-2、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细胞Bcl-2/Bax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Bcl-2和ER蛋白表达、Bcl-2/Bax明显增加,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Bcl-2、ER的mRNA表达(1.00,1.00)比较,模型组的Bcl-2、Bax的mRNA表达(1.31、1.98)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Bcl-2、ER的mRNA表达(1.31,1.08)比较,高、低剂量药物组Bcl-2(1.95、2.01)和ER的mRNA表达(1.81、1.96)明显增加(P<0.01)。结论仙茅苷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海马ER、Bcl-2的表达,抑制Bax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苷 老年痴呆 B细胞淋巴瘤因子2 Bcl-2相关x蛋白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非编码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温萍萍(综述) 孙洪英(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3-448,共6页
调节性非编码RNA(ncRNA)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包括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和环状RNA(circRNA)等。众多研究表明,lncRNA、miRNA、cir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显著差异性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未... 调节性非编码RNA(ncRNA)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包括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和环状RNA(circRNA)等。众多研究表明,lncRNA、miRNA、cir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显著差异性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未来新型疾病诊断标志物及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文章就lncRNA、miRNA、cir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表达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IRNA circRN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包头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真实世界研究
9
作者 于文龙 白茹玉 +2 位作者 禹延雪 郭霞 吴丽娥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6期651-659,共9页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内蒙古包头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人群服药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以居委会、村委会为单位的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9月抽取包头地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采...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内蒙古包头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人群服药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以居委会、村委会为单位的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9月抽取包头地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及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使用情况。按照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以及是否存在CVD危险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CVD组(既往患CVD人群)、CVD危险因素组(无CVD病史,有以下1个或多个CVD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饮酒史、肥胖)、健康对照组(无CVD病史,无CVD危险因素)。比较3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根据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将CVD组和CVD危险因素组的研究对象分别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调查两组中影响服药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研究共纳入2100例有效调查对象,其中CVD组298例(14.2%)、CVD危险因素组1040例(49.5%)、健康对照组762例(36.3%)。3组人群中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应用率分别为51.68%(154例)、33.46%(348例)和6.69%(51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多因素分析显示,CVD组中较高学历(以小学及以下学历为基线,高中OR 2.429,95%CI 1.277~4.619,P=0.007、本科及以上学历OR 8.500,95%CI 1.015~12.165,P=0.048)以及合并糖尿病(OR 2.820,95%CI 1.377~5.777,P=0.005)的患者更倾向于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CVD危险因素组中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应用率受个人经济收入(以<1.0万/年为基线,>5.0万/年OR 18.547,95%CI 8.948~38.444,P<0.001)、学历(以小学及以下学历为基线,本科及以上学历OR5.512,95%CI1.736~17.495,P=0.004)、吸烟史(OR0.712,95%CI0.541~0.936,P=0.015)、BMI(与低BMI患者相比,BMI正常OR5.640,95%CI1.172~27.144,P=0.031);肥胖(OR8.440,95%CI1.684~42.293,P=0.009)、患高血压(OR246.029,95%CI112.44~538.337,P<0.001)、患糖尿病(OR117.689,95%CI51.041~271.367,P<0.001)等因素的独立影响。③CVD组和CVD危险因素组的服药原因中医师处方占比最高,分别为83.12%和79.60%;健康对照组服药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自觉应该服用(47.06%)、亲友介绍(29.41%)、广告媒体宣传(13.73%)和医师处方(9.80%)。结论内蒙古包头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中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进行CVD一级、二级预防的情况不理想,不同人群服药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且存在健康人群不规范和错误用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璐 郭霞 +4 位作者 马尚佳 雍雯 于文龙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8,共10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通过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贴纸去除实验、平衡杆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大鼠感觉和运动能力,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各组大鼠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5),撕掉贴纸和通过平衡杆时间显著增加(P<0.05),运动能力减退,梗死面积增大,神经元减少,凋亡细胞增多,Bax、Caspase-3表达升高(P<0.05),Bcl-2/Bax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GCs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行为学表现,减小梗死面积,抑制细胞凋亡,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Bcl-2/Bax的表达(P<0.05)。结论GC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阳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柴晓盈 任琪 +2 位作者 张剑平 吴丽娥 贾建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0-788,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锁阳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锁阳提取物改善AD的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以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AD模型,基于前期预实验结果,选取0.17 g/(kg·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锁阳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锁阳提取物改善AD的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以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AD模型,基于前期预实验结果,选取0.17 g/(kg·d)为锁阳提取物最佳给药剂量,根据分组分别给予锁阳提取物[0.17 g/(kg·d)]、盐酸多奈哌齐[2.0 mg/(kg·d)]及生理盐水等体积灌胃28 d;Morris水迷宫评价动物学习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回1区(CA1)神经元形态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锁阳改善AD的生物机制可能为自噬的调节,可能的信号通路为PI3K/AKT/GSK-3β;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锁阳提取物能够改善AD模型小鼠的空间记忆学习能力,改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状况,明显增加神经元细胞数量,提高小鼠海马PI3K、p-AKT/AKT、Beclin-1、LC3表达水平,降低p-GSK-3β/GSK-3β、p62表达水平。且上述实验过程中雌雄小鼠见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锁阳提取物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作用改善雌雄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且作用无明显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自噬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C反应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丹 刘国荣 +2 位作者 张茂林 杨志甫 席富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8例急性初发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行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临床分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发病48 h内、第7、14天用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8例急性初发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行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临床分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发病48 h内、第7、14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2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MMP-2、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增高幅度在OCSP不同临床分型中表现不同。血清MMP-2和CRP与脑梗死体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血清MMP-2与CRP呈直线正相关(r=0.829,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发病48 h内的血清MMP-2、CRP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MMP-2和CRP可能参与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而且两者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反应蛋白质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与血清VEGF及PEDF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霞 孙洪英 +3 位作者 雍雯 王楠 刘美玉 吴丽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al derived factors,PEDF)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ascular disease,CSVD)认知障碍的关系,为筛查CSVD血管性认知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al derived factors,PEDF)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ascular disease,CSVD)认知障碍的关系,为筛查CSVD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提供有效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完善患者临床信息资料、3.0 T头颅MRI检查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等相关检查,采用VEGF、PEDF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VEGF、PEDF浓度。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运用SPSS 26.0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VEGF、PEDF浓度对CSVD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①共纳入193例患者,VCI组90例(46.6%),非VCI组103例(53.4%)。2组比较显示,VCI组受教育年限、既往高血压病史、腔隙性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入院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胱抑素C、血清VEGF浓度、血清PEDF浓度与非V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VEGF浓度较高(优势比1.393,95%CI=1.011~1.920,P=0.042)是CSVD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PEDF相对低表达(优势比0.521,95%CI=0.384~0.707,P=0.000)是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VEGF浓度联合PEDF浓度联合预测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705~0.832,P<0.001),敏感性为0.911,特异性为0.612;最佳截断值为128.61 pg/mL、100.95 ng/mL,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VEGF浓度和PEDF浓度与CSVD认知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血清VEGF浓度联合PEDF浓度可作为CSVD认知障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眼睑痉挛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晓凤 王凯悦 +2 位作者 杜茸茸 周丽娜 梁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早期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100例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6.4±2.... 目的分析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早期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100例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6.4±2.7)岁,确诊时病程为2~120个月,平均30个月。100例患者中眼干涩是最常见的早期非痉挛症状(54例),其后依次是眼睑睁开费力(39例)、眨眼次数增多(32例)、畏光(32例)。100例患者中仅10例初次就诊时被正确诊断,有90例早期诊断为其他疾病,包括干眼症、结膜/角膜炎、重症肌无力、神经症等。结论原发性眼睑痉挛的早期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识别率低,大多数病例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眼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痉挛 干眼症 重症肌无力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丹 张伟 +6 位作者 孙洪英 董向力 王贵喜 贾璐 李新辉 张佳 杨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ligand 16,CXCL16)A181V多态性位点及其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 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ligand 16,CXCL16)A181V多态性位点及其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2组CXCL16基因A181V多态性的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结果病例组CXCL16基因A181V的AA基因型(35.8%vs 20.0%)、A等位基因频率(59.6%vs 4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吸烟、血糖、血压等因素后,CXCL16基因A181V的AA基因型脑梗死发病风险明显增加(P=0.015)。病例组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25±0.20)ng/L vs(0.09±0.15)ng/L,P=0.000]。病例组和对照组CXCL16基因A181V的AA基因型患者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CXCL16基因型与血清CXCL16呈正相关(r=0.359,P=0.000)。结论 CXCL16基因A181V的AA基因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A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AA基因型能增加CXCL16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类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洪英 和姬苓 +2 位作者 杨月明 袁利和 程景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rtein E,Apo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poE和ACE基因...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rtein E,Apo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poE和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ApoE和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ApoE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的DD基因型频率为35.0%,D等位基因频率为51.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5.6%、38.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E的DD基因型的患者患脑出血的OR值为2.923(95%CI:1.406-6.079);同时携带ACE基因DD型和ApoE E3/4基因型的患者患脑出血的OR值为3.428(95%CI:1.045-11.237)。结论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可能是脑出血发病的独立遗传因素;与ApoE基因多态性间具有协同致脑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载脂蛋白E类 肽基二肽酶A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调控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致文 吴丽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5-1116,共2页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出血发病率占脑卒中的17.1%~55.4%,明显高于国外6.5%~19.6%。急性期脑出血病死率为30%~40%,预后极差。引起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在脑出血的发生过程中占的比重较大...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出血发病率占脑卒中的17.1%~55.4%,明显高于国外6.5%~19.6%。急性期脑出血病死率为30%~40%,预后极差。引起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在脑出血的发生过程中占的比重较大。有研究证实,血压增高与脑出血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急性期血压的调控直接影响脑出血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压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不同部位慢性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瑞琦 李慎茂 +3 位作者 朱凤水 缪中荣 焦力群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473-47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不同部位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92例经DSA证实的慢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的患者,评估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近期临床并发症及...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不同部位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92例经DSA证实的慢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的患者,评估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近期临床并发症及中、远期疗效,比较基底动脉中1/3段和下1/3段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球囊扩张支架和Wingspan支架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为96.7%(89/92),术前狭窄率为(88±6)%,术后狭窄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基底动脉上1/3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3),中1/3段的发生率为23.8%(5/21),下1/3段的发生率为7.4%(5/68),中1/3段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下1/3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0,P〈0.05).③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7/75),Wingspan支架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3%(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对70例患者随访6~47个月,改良Rankin评分≤2分的患者有63例,随访期间共有9例发生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2.9%(9/70);共64例患者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成像复查,再狭窄的发生率为12.5%(8/64).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效果良好.基底动脉中1/3段置入支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下1/3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基底动脉 狭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洪英 和姬苓 +3 位作者 杨国安 张利荣 宋瑞琦 张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514-518,共5页
目的研究肾素(REN)基因G10631A、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C521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脑梗死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REN基因G10631位点、AGT基... 目的研究肾素(REN)基因G10631A、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C521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脑梗死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REN基因G10631位点、AGT基因T704、C52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该人群单倍型结构,以期在本组人群中发现脑梗死相关的多态组合。结果①脑梗死组REN 10631 AA基因型频率(31.7%)及A等位基因频率(49.4%)高于对照组(10.0%和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梗死组AGT 704 CC基因型频率(63.3%)及C等位基因频率(79.7%)高于对照组(34.6%和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脑梗死组AGT521TT基因型频率(21.7%)及T等位基因频率(27.8%)高于对照组(6.9%和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EN 10631AA基因型、AGT 704CC基因型、AGT521TT基因型可以增加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617(95%CI:1.033~6.628)、2.699(95%CI:1.274~5.716)、3.362(95%CI:1.266~8.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单倍型521T-10631A-704C在脑梗死组的分布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结论 REN 10631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AGT704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AGT 521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能为脑梗死的易患因素。单倍型521T-10631A-704C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长春 孙洪英 和姬苓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并分析两者是否有协同致脑出血的效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并分析两者是否有协同致脑出血的效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9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ACE和AT1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致脑出血的效应。结果脑出血组ACEDD基因型频率为35.0%,D等位基因频率为51.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6%和38.9%,均P<0.05;AT1RAC基因型频率为32.5%,C等位基因频率为16.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1%和5.6%,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170例入组者中,携带AT1RAC基因型(OR:3.852,95%CI:1.719~8.632;P<0.01)、ACE基因DD型(OR:2.923;95%CI:1.406~6.079;P<0.01)及同时携带有AT1RAC基因型和ACEDD基因型(OR:4.250;95%CI:1.479~12.209;P<0.01)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和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脑出血发病的独立遗传因素;且两者间具有协同致脑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 遗传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