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S1基因多态性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的关联性
1
作者 赵萍萍 吴涤 +1 位作者 李得春 王艳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究PRO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RSA)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SA患者及对照人群各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 目的探究PRO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RSA)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SA患者及对照人群各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PROS1基因rs13062355、rs6441600和rs1263434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PROS1基因三种SNP与RSA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RSA患者的蛋白S、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P<0.05);PROS1 SNP rs13062355在显性模型下与RSA发病风险相关:与携带TT基因型患者比较,携带CT+CC基因型的患者RSA发病风险下降(OR=0.398,95%CI:0.249~0.638)。SNP rs6441600、rs12634349与RSA的发病风险无关联。在PROS1 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构建的单体型中,单体型C-C-C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阶交互模型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与RSA发病风险相关。结论PROS1 SNP rs13062355可能与包头地区汉族女性RSA患病风险相关;PROS1 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的单体型C-C-C降低了RSA发病风险;三阶模型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的交互作用在RSA的发生中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S PROS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复发性流产 PCR-RFLP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耐药肠球菌Ⅱ型拓扑异构酶突变和外排泵表达
2
作者 易星驰 张利霞 +1 位作者 李宏雨 王曼卿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喹诺酮类耐药肠球菌Ⅱ型拓扑异构酶突变和外排泵基因表达发生率,并与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的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7月—2023年6月临床分离的67株屎肠球菌与17株粪肠球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肠球菌对LV... 目的探究喹诺酮类耐药肠球菌Ⅱ型拓扑异构酶突变和外排泵基因表达发生率,并与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的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7月—2023年6月临床分离的67株屎肠球菌与17株粪肠球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肠球菌对LVX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用PCR扩增外排泵基因emeA、efrA、efmA和Ⅱ型拓扑异构酶gyrA与parC基因,并对gyrA和parC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屎肠球菌LVX耐药率为89.6%(60/67),有61株发生gyrA突变,62株发生parC突变。粪肠球菌LVX耐药率为32.9%(6/17),有8株发生gyrA突变,10株发生parC突变。而总体外排泵检出率efmA基因(59,70.2%)、efrA(53,63.1%)、emeA(24,28.6%),共同表达主要发生在efmA+efrA/B(30,35.7%),而3种外排泵PCR同步扩增为14.3%(12/84)。结论Ⅱ型拓扑异构酶gyrA与parC碱基突变在耐喹诺酮类肠球菌株中非常普遍,并为肠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而外排泵基因的检出率提示该地区肠球菌耐药由外排泵基因引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GYRA和PARC基因 耐药性 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翠翠 胡同平 张利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02-609,共8页
目的了解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11所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临床分离株的构成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各成员医院按监测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检测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协... 目的了解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11所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临床分离株的构成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各成员医院按监测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检测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协会(CLSI)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菌77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38株,占27.5%,革兰阴性菌5635株,占7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2.2%和66.9%,MRSA和MRCNS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中发现有3株利奈唑胺、1株万古霉素和1株替考拉宁耐药菌株。非脑脊液标本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0%。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ESBL菌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8.3%和20.6%,产ESBL菌株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菌株。肠杆菌科细菌中CRE的检出率为1.2%,CRKP菌株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64.3%。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15.0%。不动杆菌属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38.0%,其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2.3%和43.5%。结论我市细菌耐药情况较全国水平低,但仍呈缓慢增长趋势,应继续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以合理化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翠翠 胡同平 +11 位作者 张文兰 张利霞 李跃宇 秦建雄 李玉栋 郭丽娜 张瑞君 陈旺瑞 刘永凤 包娜娜 张改英 薄利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3-559,共7页
目的了解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11所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所有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 目的了解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11所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所有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菌79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81株,占26.3%,革兰阴性菌5841株,占73.7%。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的15.6%和75.7%,MRSA和MRCNS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MSSA和MSCNS,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儿童株和成人株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的49.8%、17.2%和35.9%,产ESBL菌株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菌株。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0.0%以上。CRE的检出率为1.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34.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1%和14.4%;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3%和21.4%。结论该市耐药形势严峻,应及时全面了解且利用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进行院感管理防控,同时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7
5
作者 李婷婷 王翠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6-1110,共5页
背景据2018年全球数据统计,每年约有5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的病死率尚居高位。某些欠发达地区无法满足全面开展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工作的需要,单项检测项目漏检风险较大。目的探讨通过第三代杂交捕获定量分型(DH3)技术... 背景据2018年全球数据统计,每年约有5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的病死率尚居高位。某些欠发达地区无法满足全面开展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工作的需要,单项检测项目漏检风险较大。目的探讨通过第三代杂交捕获定量分型(DH3)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6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宫颈筛查的女性患者16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DH3技术对患者进行14种HPV型别检测;依据伯塞斯达系统(TBS)宫颈细胞学分类法对TCT结果进行判读;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620例患者中,HPV检测阳性者619例,阴性者1001例;TCT阳性者449例,阴性者1171例;HPV检测联合TCT阳性者205例,阴性者1415例;病理学检查阳性者187例,阴性者1433例。HPV检测联合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灵敏度(96.79%)、特异度(98.32%)、阳性预测值(88.29%)和阴性预测值(99.56%)均高于HPV检测(81.28%、67.41%、24.56%和96.50%)和TCT(75.40%、78.51%、31.40%和96.07%)。结论HPV检测联合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HPV检测联合TCT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降低单项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宫颈上皮内瘤变 核酸杂交 女性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静 胡同平 +2 位作者 张文兰 李雅倩 李洪甫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4-231,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类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临床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包头市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11所成员医院临床分离的SA。回顾性分析纳入菌株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将菌...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类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临床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包头市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11所成员医院临床分离的SA。回顾性分析纳入菌株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将菌株进行分层抽样,从中抽取样本作为试验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WHONET 5.6及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SA 2452株。其中外科感染932例,呼吸道感染504例,血流感染172例,其他类型感染844例。SA感染患者以男性为主(68.23%)。不同性别、年龄SA感染患者的感染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外科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主要以<60岁患者为主。外科感染患者住院时间>2周的比率较高,占39.21%。呼吸道感染SA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为76.39%。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感染类型MRSA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lfa、clfb、scn、coa、nuc、hla、hld基因在不同感染类型中均具有较高的携带率(>94%),LukED在外科感染中所占比率高于其他3种感染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离的SA携带较多毒力基因,毒性较强,且不同感染类型SA耐药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感染类型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在胸腹水的液基薄层细胞涂片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翠峰 宋芳 +2 位作者 乌兰 任美英 付玉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8-321,共4页
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在良、恶性胸腹水的液基细胞涂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收集恶性胸腹水标本49例作为恶性组,良性胸腹水标本25例作为良性组。用液基... 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在良、恶性胸腹水的液基细胞涂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收集恶性胸腹水标本49例作为恶性组,良性胸腹水标本25例作为良性组。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layer cytology test,TCT)法对所有标本进行制片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恶性组和良性组的涂片中Ki-67蛋白的表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恶性组Ki-6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组(P<0.01);恶性组Ki-67阳性细胞平均标记指数(M L1)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Ki-67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组与良性组Ki-67表达分析显示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i-67可作为恶性胸腹水诊断的一个新的生物标记物,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TCT方法,有利于提高细胞制片质量,便于胸腹水性质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胸水 腹水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类药物和卡马西平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文芳 张晖 +1 位作者 王占黎 李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97-998,共2页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用药疗程长,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类药物均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丙戊酸类药物主要有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戊酰胺等。...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用药疗程长,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类药物均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丙戊酸类药物主要有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戊酰胺等。二者对肝脏及血液系统均有潜在影响,而且可能发生皮疹,尤其卡马西平可能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卡马西平 类药物 抗癫痫药物 神经系统疾病 剥脱性皮炎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及其组织来源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国 李得春 +1 位作者 胡海 张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89-179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缺血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及其组织来源。方法:280~330 g雄性Wistar大鼠,使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大鼠脑缺血...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缺血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及其组织来源。方法:280~330 g雄性Wistar大鼠,使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大鼠脑缺血模型,并采用Zealonga 5分制评分法评定模型建立的效果。分别取正常对照组、假处理组以及缺血后6 h、12 h、1 d、2 d、6 d和14 d组大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采用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MMP-9和TGF-β1的表达。取对应时点各组大鼠大脑进行MMP-9和TGF-β1的原位组织化学染色。取对应时点各组大鼠血浆,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MMP-9和TGF-β1的浓度变化。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MMP-9 mRNA水平在急性缺血6h即开始升高,到急性缺血2 d时最高。而TGF-β1mRNA水平在急性缺血12 h开始升高,到急性缺血6 d时达到最高水平。与假处理组样本相比,缺血时间为12 h、1 d、2 d、6 d和14 d的样本有显著差异(P〈0.05)。原位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从急性脑缺血后1 d起,大脑的皮质和海马区域开始有MMP-9表达。急性脑缺血后2 d左右,大脑皮质的MMP-9染色最明显。在急性缺血2 d后皮质和海马区域开始能观察到TGF-β1表达,6 d时最明显。ELISA结果显示缺血后12 h,血浆中即可检测到MMP-9和TGF-β1的表达。与假处理组相比,缺血1 d时2种因子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中其脑组织是急性脑缺血后MMP-9和TGF-β1的来源之一,该发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转化生长因子Β1 急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戊二醛对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春华 苏燕 +1 位作者 杨丽 李晓晶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戊二醛对红细胞细胞膜脆性及血红蛋白(Hb)释放的影响,用0.25、0.125、0.01、0.075、0.05、0.025mL/L的戊二醛溶液处理等体积的红细胞悬液,对照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然后测定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并利用血红蛋白释放试... 为研究不同浓度戊二醛对红细胞细胞膜脆性及血红蛋白(Hb)释放的影响,用0.25、0.125、0.01、0.075、0.05、0.025mL/L的戊二醛溶液处理等体积的红细胞悬液,对照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然后测定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并利用血红蛋白释放试验(HRT)比较不同浓度戊二醛处理红细胞后血红蛋白释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戊二醛浓度逐渐增高,红细胞渗透脆性变化不明显,但血红蛋白的释放逐渐减少。说明戊二醛可明显减弱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醛 红细胞 血红蛋白释放试验 细胞膜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zEF基因在肠球菌中的分布及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利霞 王占黎 +5 位作者 王翠峰 胡同平 徐军 牛海英 邹绍伟 菅建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研究mazEF基因在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包头地区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来源的肠球菌187株,随机选出90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mazEF基因,VITEK-... 目的研究mazEF基因在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包头地区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来源的肠球菌187株,随机选出90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mazEF基因,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鉴定肠球菌并同步测定10种抗菌药物(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水平庆大霉素和红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mazEF基因在肠球菌基因组中的分布及与耐药之间的关联。结果 90株肠球菌属,mazEF基因在肠球菌属基因组的阳性率为86.7%。在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四环素、高水平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中,mazEF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8.7%、86.2%、89.1%、84.6%、81.5%、85.0%、89.4%和60.0%,敏感的肠球菌中,mazEF基因阳性率分别83.7%、87.5%、82.6%、92.0%、94.4%、100.0%、87.1%和88.2%,耐药株和敏感株中,mazEF基因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mazEF基因在肠球菌基因组中分布的阳性率为86.7%(78/90),其分布与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四环素、高水平庆大霉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无显著相关性,与天然耐万古霉素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属 mazEF基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疫治疗策略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星驰 张利霞 张亚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0-838,共9页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鼠疫疫源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至今,部分地区疫情流行仍很活跃,导致鼠疫这种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以链霉素为首选的抗生素疗...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鼠疫疫源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至今,部分地区疫情流行仍很活跃,导致鼠疫这种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以链霉素为首选的抗生素疗法是传统的方案,在各型鼠疫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耐药性报道,促使了新策略的研发和实践。文章就不同种类抗生素的治疗效应、鼠疫疫苗的研究进展、噬菌体疗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鼠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疫苗 抗菌药物 鼠疫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红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旭妍 孙明玥 +13 位作者 苏燕 杨丽丽 王亚奇 宋芳 闫巧梅 黄世琪 闫朝丽 萨如拉 李晶晶 梁浩 王云霞 韩家鑫 聂欣雨 刘瑞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红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集6例健康成人新鲜抗凝血,离心去除白细胞和血浆,用PBS重悬洗涤红细胞3次后,将6组红细胞轻轻混匀后再分为4组,分别向其中加入D-葡萄糖溶液,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6...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红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集6例健康成人新鲜抗凝血,离心去除白细胞和血浆,用PBS重悬洗涤红细胞3次后,将6组红细胞轻轻混匀后再分为4组,分别向其中加入D-葡萄糖溶液,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6、20、30 mmol/L,于37℃培养0、24、48 h后,取部分红细胞悬液利用流式细胞仪及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红细胞内ATP含量、己糖激酶(HK)活性、丙酮酸激酶(PK)活性、活性氧(ROS)含量及红细胞衰亡率。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变量比较。结果与对应时间点的0 mmol/L组比较,用浓度为6、20、30 mmol/L的葡萄糖孵育红细胞24和48 h后,红细胞内HK活性、PK活性、ATP含量均增加,且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ROS含量和红细胞衰亡率是降低的,且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不同浓度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6、20、30mmol/L)培养红细胞48 h后,各不同浓度组红细胞内ROS含量和红细胞衰亡率随着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与对应浓度组的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K活性和PK活性逐渐降低,与对应浓度组的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TP含量呈波动式下降,与对应浓度组的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细胞体外短期高糖培养,不仅会加强红细胞内能量代谢,而且会降低氧化应激及衰亡发生率,而没有葡萄糖供应会导致红细胞内ATP不断被消耗,氧化应激增强,衰亡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葡萄糖 能量代谢 衰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血流感染特征、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星驰 胡同平 +1 位作者 孙怀玉 张利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0-1228,共9页
肠球菌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位居前列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由此产生的高医疗费用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肠球菌血流感染的来源、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肠球菌与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间相互关联... 肠球菌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位居前列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由此产生的高医疗费用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肠球菌血流感染的来源、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肠球菌与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间相互关联等方面的特征,同时总结了多重耐药肠球菌在临床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进展,并关注了摆脱抗菌药物治疗依赖的新疗法-噬菌体治疗,以期为临床预防、精准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菌血症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