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普洱茶(生茶)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海昆
杨方慧
+4 位作者
张艳梅
张盼盼
孙云南
张华凤
仝佳音
《茶叶通讯》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为探究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型普洱茶品质差异,采用液相色谱和HS-SPME-GC-MS技术对茶样儿茶素组分和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儿茶素组分检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能较好地区分布朗古树、布朗乔木、易武古树、易武乔木。HS-SPME-GC-MS检...
为探究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型普洱茶品质差异,采用液相色谱和HS-SPME-GC-MS技术对茶样儿茶素组分和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儿茶素组分检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能较好地区分布朗古树、布朗乔木、易武古树、易武乔木。HS-SPME-GC-MS检测结果显示,4组茶样共检出138种香气物质,其中正辛醇、香叶醇、1-辛烯-3-醇、β-紫罗兰酮、β-紫罗酮、水杨酸甲酯、右旋萜二烯、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与十四甲基环七硅氧烷等9种香气物质可作为区分4组茶样的依据。相对气味活度值(ROVA)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型普洱茶存在4种共同的关键呈香物质;古树普洱茶无论是在组间还是组内,其关键性和修饰性呈香物质没有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古树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儿茶素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
17
2
作者
汤海昆
杨方慧
+5 位作者
张艳梅
夏丽飞
孙云南
邓国
张俊
仝佳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268,共9页
为揭示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探讨较为合适制作晒红茶的茶树品种,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10个茶树品种的香气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各品种所制晒红茶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所制的晒红茶呈香物质组成、相对含量...
为揭示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探讨较为合适制作晒红茶的茶树品种,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10个茶树品种的香气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各品种所制晒红茶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所制的晒红茶呈香物质组成、相对含量及ROAV值存在巨大差异。10个品种所制的晒红茶均以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且在醇类物质中均以芳樟醇的相对含量最高。ROAV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10个品种晒红茶中均以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但芳樟醇仅作为关键呈香物质之一,并非贡献最大的物质。清水3号、73-11、群体种、云抗10号、云茶普蕊、云抗37号及73-8均为β-紫罗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长叶白毫及云抗14以β-紫罗兰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云抗43号则以1-甲基萘对呈香贡献度最高。本研究从香气成分的角度明确了清水3号、73-11及群体种更适合制作晒红茶,为云南红茶品质提升及晒红茶筛选适制性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晒红茶
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普洱茶(生茶)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海昆
杨方慧
张艳梅
张盼盼
孙云南
张华凤
仝佳音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
研究所
勐海晋德茶叶有限公司
出处
《茶叶通讯》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基金
云南省云茶高质量发展产业科技支撑专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引培项目(2024RCYP-01)
乡村振兴科技专项云南省勐海县勐满镇西定乡科技特派队(202304BI090032-27)。
文摘
为探究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型普洱茶品质差异,采用液相色谱和HS-SPME-GC-MS技术对茶样儿茶素组分和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儿茶素组分检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能较好地区分布朗古树、布朗乔木、易武古树、易武乔木。HS-SPME-GC-MS检测结果显示,4组茶样共检出138种香气物质,其中正辛醇、香叶醇、1-辛烯-3-醇、β-紫罗兰酮、β-紫罗酮、水杨酸甲酯、右旋萜二烯、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与十四甲基环七硅氧烷等9种香气物质可作为区分4组茶样的依据。相对气味活度值(ROVA)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型普洱茶存在4种共同的关键呈香物质;古树普洱茶无论是在组间还是组内,其关键性和修饰性呈香物质没有明显规律。
关键词
普洱茶
古树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儿茶素组分
Keywords
Pu'er tea
Ancient tree tea
HS-SPME-GC-MS
Catechin component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
17
2
作者
汤海昆
杨方慧
张艳梅
夏丽飞
孙云南
邓国
张俊
仝佳音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
研究所
勐海晋德茶叶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268,共9页
基金
世界大叶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及成果产业化(202102AE090038)
绿色食品牌打造支撑行动(茶叶)专项经费项目实施方案
普洱茶优良品种选育及应用(202002AE320001)。
文摘
为揭示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探讨较为合适制作晒红茶的茶树品种,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10个茶树品种的香气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各品种所制晒红茶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所制的晒红茶呈香物质组成、相对含量及ROAV值存在巨大差异。10个品种所制的晒红茶均以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且在醇类物质中均以芳樟醇的相对含量最高。ROAV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10个品种晒红茶中均以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但芳樟醇仅作为关键呈香物质之一,并非贡献最大的物质。清水3号、73-11、群体种、云抗10号、云茶普蕊、云抗37号及73-8均为β-紫罗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长叶白毫及云抗14以β-紫罗兰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云抗43号则以1-甲基萘对呈香贡献度最高。本研究从香气成分的角度明确了清水3号、73-11及群体种更适合制作晒红茶,为云南红茶品质提升及晒红茶筛选适制性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品种
晒红茶
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Keywords
varieties
sun-dried black tea
aroma components
ROAV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nalysis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普洱茶(生茶)品质差异分析
汤海昆
杨方慧
张艳梅
张盼盼
孙云南
张华凤
仝佳音
《茶叶通讯》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的香气成分
汤海昆
杨方慧
张艳梅
夏丽飞
孙云南
邓国
张俊
仝佳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