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勐海茶园土壤单元素异常特征分析
- 1
-
-
作者
向代龙
朱杰勇
宋进范
顾鹏
丁哲薇
李召
玉咏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勐海县茶叶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心
-
出处
《茶叶》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
文摘
本文在深入参考《1/200000勐海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勐海班章一号基地,精心组织并实施了1∶10000比例的土壤地球化学实地测量与野外采样工作。依据严格的单元素等值线异常图选取标准,对研究区内土壤中Fe、Zr、Sr、Rb、Th、Mn、As、Zn这八种关键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单元素异常特征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数据的详尽解析,精确描绘了单元素异常浓集区的含量分布与浓集特征图,并对每个综合异常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断与解译。同时,还针对相应的单元素异常分布图,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地球化学特征
单元素异常评价
XFR分析仪
-
Keywords
Soil geochemical measur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ngle element anomaly evaluation
XFR analyzer
-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周莉
-
机构
勐海县茶叶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心
-
出处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生态茶园常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方法】以勐海县为例,结合当前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结果】茶园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减轻农业污染,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茶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茶园生态化发展;【结论】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传统防治技术弊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生态茶园
病虫害
绿色防治技术
应用研究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不同等级普洱熟茶挥发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娟
张晓宇
肖巧梅
楚镇州
吕才有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
勐海县茶叶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心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19-328,共10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
文摘
为探究机采晒青茶的不同分级处理对后续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原料分级(1、2和3号)和精制分级(4、5和6号)后得到的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为材料,应用茶叶感官审评、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中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以甲氧基苯类物质为主,其次是醇类和烯类,与电子鼻测定所得C6(对甲基类灵敏)传感器在第二主成分区分贡献率最大,其次是C8(对醇类、醛酮类灵敏)传感器结果基本一致;电子鼻LDA分析与GC-MS数据树状图分析结果相近;研究得出甲氧基苯类物质是普洱熟茶中决定陈香的主要物质,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的相对含量与普洱熟茶的等级呈正相关,萘的相对含量与普洱熟茶的等级呈负相关。总之,经过不同的分级处理,得到的普洱熟茶挥发性物质间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机采晒青茶在后续普洱熟茶加工中的品质提升提供科学的办法。
-
关键词
不同等级
普洱熟茶
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
GC-MS
-
Keywords
different grades
Pu’erh ripe tea
volatile substances
electronic nose
GC-MS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绿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周莉
-
机构
云南省勐海县茶叶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心
-
出处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3期12-13,共2页
-
文摘
云南勐海县常年多雾,气候温暖湿润。受地理、气候及良好的自然条件等影响,加至土壤结构深厚肥沃、土质疏松、自然生态环境无污染,成就了优质的云南普洱茶品种。勐海县因此得以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普洱茶”的故乡。勐海县也是中国最早的产茶之乡。许多产茶区的茶叶来自于古老的云南大叶种老茶树。大部分老茶树生长于原始森林。管理粗放,不施农药。
-
关键词
茶树生长
云南大叶种
土壤结构
云南普洱茶
勐海县
自然生态环境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产茶区
-
分类号
S57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