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勐海县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谭云江 《现代园艺》 2017年第4期177-178,共2页
概述了勐海县林业资源,并分析了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推动勐海县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勐海县曰林业资源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林业有害昆虫种类初步调查
2
作者 杨鸿培 赵建伟 +4 位作者 陶永祥 王兰新 谢翔 邓建军 王巧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6期87-94,共8页
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对勐海县林业有害昆虫采用访问及野外踏查的调查方法,调查代表性有林地面积294 841.5 hm^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80%。在120个采集点用网捕和灯诱法共采集昆虫标本1 539份。根据鉴定,它们隶属于6目63科236种,其中包... 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对勐海县林业有害昆虫采用访问及野外踏查的调查方法,调查代表性有林地面积294 841.5 hm^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80%。在120个采集点用网捕和灯诱法共采集昆虫标本1 539份。根据鉴定,它们隶属于6目63科236种,其中包括了部分重要的林木害虫、资源昆虫。文章中列出了这236种林业有害昆虫名录及其危害对象、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昆虫 网捕法 灯诱法 种类 危害程度 有害昆虫名录 勐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降香黄檀引种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国云 段宗亮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期24-25,共2页
勐海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到海南引种降香黄檀后在勐海特有的气候条件下开展育苗技术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科学提高降香黄檀苗木品质的繁育技术方法。经研究表明,该方法培育的苗木造林后生长迅速、干性良好,无严重病虫害,效果良好,可以推... 勐海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到海南引种降香黄檀后在勐海特有的气候条件下开展育苗技术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科学提高降香黄檀苗木品质的繁育技术方法。经研究表明,该方法培育的苗木造林后生长迅速、干性良好,无严重病虫害,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海 降香黄檀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珍贵用材树种格木育苗基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时权 罗清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5期10-11,14,共3页
在云南省勐海县内采用不同的基质进行格木播种育苗试验,总结出格木这一珍贵用材树种科学、合理、有效的育苗方式。研究发现,森林表土35%+珍珠岩65%混合后作为育苗基质,格木种子出苗率最高,约95.8%。在实际育苗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基质... 在云南省勐海县内采用不同的基质进行格木播种育苗试验,总结出格木这一珍贵用材树种科学、合理、有效的育苗方式。研究发现,森林表土35%+珍珠岩65%混合后作为育苗基质,格木种子出苗率最高,约95.8%。在实际育苗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基质,加强苗期管理,做好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都是保障苗木健壮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海县 格木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刚竹毒蛾调查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翔 王仕华 +1 位作者 王巧燕 宋军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65-68,共4页
于2016—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的方法,对勐海县刚竹毒蛾进行调查监测和防治研究。结果显示:刚竹毒蛾为1年2代,每年的5月和10月发生;可采用计划烧除,森得保粉剂喷雾、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熏蒸等化学方法及频振式杀光灯诱杀成... 于2016—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的方法,对勐海县刚竹毒蛾进行调查监测和防治研究。结果显示:刚竹毒蛾为1年2代,每年的5月和10月发生;可采用计划烧除,森得保粉剂喷雾、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熏蒸等化学方法及频振式杀光灯诱杀成虫的方法进行防治;提出加强预测预报;改善竹林健康状况,减少造成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实施计划烧除等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调查监测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勐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使用液化石油气替代薪柴制茶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指出了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勐海县2016年3月起开始推广农村使用石油液化气替代薪柴制茶项目,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液化石油气替代薪柴制茶重要性并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勐海县农村能源站通... 指出了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勐海县2016年3月起开始推广农村使用石油液化气替代薪柴制茶项目,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液化石油气替代薪柴制茶重要性并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勐海县农村能源站通过用薪柴制茶与用液化石油气制茶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项目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卫生效益,是值得推广的清洁能源建设项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薪柴制茶 效益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珍贵树种香樟繁育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清 时权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83-85,共3页
通过多年对勐海县乡土珍贵树种香樟的研究,总结了科学提高香樟苗木品质的繁育技术方法。该方法培育的苗木造林后生长迅速、干性良好,无严重病虫害,效果良好。
关键词 勐海 珍贵树种 香樟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8
作者 牛毅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期35-36,共2页
对勐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勐海县人工竹林发展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要充分发挥县内各林业企业优势、建设竹产业生态村、整合国有荒山、建立竹原料基地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竹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热区印度紫檀容器育苗基质选择 被引量:9
9
作者 邱琼 陈勇 +4 位作者 杨德军 董志茹 许国云 张永坤 牛毅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为选择出珍贵红木树种印度紫檀在云南热区适宜的容器育苗基质,以咖啡壳、蔗渣、牛粪、火烧土及森林土等当地易于取得的材料为试验对象,配制成6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开展了不同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 为选择出珍贵红木树种印度紫檀在云南热区适宜的容器育苗基质,以咖啡壳、蔗渣、牛粪、火烧土及森林土等当地易于取得的材料为试验对象,配制成6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开展了不同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幼苗的苗高、地径、叶片数量、根系生长以及鲜质量积累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咖啡壳+牛粪基质培育的苗木表现最好,平均苗高、地径、叶片数量、主根长、单株鲜质量比传统纯森林土基质分别高138.46%,44.86%,272.48%,94.91%和557.42%,是较为理想的育苗基质,可用其取代传统的纯森林土基质,在云南热区印度紫檀苗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紫檀 容器育苗 基质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高效生态茶园创新种植模式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玉梅 杨德军 +3 位作者 胥佳 邱琼 牛毅 陈勇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02-104,共3页
茶园套种珍贵用材树种是西双版纳州的一个创新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套种珍贵用材树种,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不仅可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而且... 茶园套种珍贵用材树种是西双版纳州的一个创新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套种珍贵用材树种,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不仅可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而且套种的珍贵用材树种经多年经营,也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套种 珍贵用材 效益 创新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贵红木树种囊状紫檀容器育苗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德军 邱琼 +4 位作者 陈勇 董志茹 许国云 张永坤 牛毅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41-44,共4页
以培育6月苗龄囊状紫檀容器苗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苗木各指标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大,苗木的各项指标的生长量明显增多。施5%有机肥的苗高和地下部分的干重明显优... 以培育6月苗龄囊状紫檀容器苗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苗木各指标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大,苗木的各项指标的生长量明显增多。施5%有机肥的苗高和地下部分的干重明显优于施2%磷肥和1%复合肥,但三者间的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及全株生物量差异不显著。采用80%森林土+20%火烧土的育苗基质培育的容器苗生长表现最好。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6月生囊状紫檀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12 cm×16 cm(或9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2%的磷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状紫檀 容器苗 容器规格 肥料种类 育苗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器对降香黄檀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玉梅 杨德军 +2 位作者 邱琼 李真子 陈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开展降香黄檀9种不同容器规格的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9种不同容器规格的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最好的均是12 cm×15 cm的无纺布袋。苗高表现最差的是9 cm×13 cm白色塑料袋。主根长表现... 开展降香黄檀9种不同容器规格的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9种不同容器规格的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最好的均是12 cm×15 cm的无纺布袋。苗高表现最差的是9 cm×13 cm白色塑料袋。主根长表现最差的是10 cm×15 cm白色塑料袋。地径、根幅、地上部分叶鲜重、地上部分茎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全株鲜重最差的是8 cm×11 cm的无纺布袋。12 cm×15 cm的无纺布袋可在生产中用以培育降香黄檀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不同容器 苗木生长量 苗木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泰南五味子人工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国云 段宗亮 刘际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178-13179,共2页
[目的]探讨中泰南五味子人工培育技术。[方法]对景洪市3个不同乡镇野生中泰南五味子种源的收集,根据木质藤本植物繁育的基本技术,总结人工繁育中泰南五味子的技术。[结果]不同采集地、不同种子含水量对中泰南五味子种子发芽时间没有明... [目的]探讨中泰南五味子人工培育技术。[方法]对景洪市3个不同乡镇野生中泰南五味子种源的收集,根据木质藤本植物繁育的基本技术,总结人工繁育中泰南五味子的技术。[结果]不同采集地、不同种子含水量对中泰南五味子种子发芽时间没有明显影响;3个采集地中以大渡岗乡采集地种子发芽率最高,普文镇采集种子发芽率次之,勐旺乡采集种子发芽率最低;大渡岗乡和勐旺乡采集种子阴藏种发芽率高于鲜种,普文镇采集种子鲜种发芽率高于阴藏种。[结论]该人工培育技术可为野生中泰南五味子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南五味子 人工繁育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K对杉木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真子 徐玉梅 +1 位作者 袁莲珍 孔琼荣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95-97,共3页
开展了施用N、P、K肥对杉木幼苗期生长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但需N、P、K肥配合施,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施的效果差,单施N肥和N、P、K肥配施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 开展了施用N、P、K肥对杉木幼苗期生长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但需N、P、K肥配合施,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施的效果差,单施N肥和N、P、K肥配施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N 1.5 g、P 5 g、K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38.8%,地径比对照高出46%,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表现最差的施肥配方是N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17.4%,地径比对照高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苗 施肥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荫度对南方红豆杉幼树生长量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真子 徐玉梅 袁莲珍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开展南方红豆杉3种不同遮荫度(遮荫度为50%的黑色遮荫网、遮荫度为85%的黑色遮荫网和不遮荫即对照)对3.6月龄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侧枝数、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地下部分主根长和地下部分主根径8个生长指标... 开展南方红豆杉3种不同遮荫度(遮荫度为50%的黑色遮荫网、遮荫度为85%的黑色遮荫网和不遮荫即对照)对3.6月龄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侧枝数、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地下部分主根长和地下部分主根径8个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经比较分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度为50%的黑色遮荫网对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地径、侧枝数、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全株生长量、地下部分主根长和地下部分主根径的生长均较好,适宜在南方红豆杉幼树培育中大量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幼树 遮荫度 生长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高原主要湿地挺水植物净化氮、磷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国云 段宗亮 田昆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6,51,共7页
实验选取滇西北高原湿地4种典型挺水植物,茭草、菖蒲、香蒲、水葱进行室内净化效率试验,通过对4种植物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比较研究,为云南省污染湖泊治理的人工湿地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在对茭草、菖蒲、香蒲、水葱四种挺水... 实验选取滇西北高原湿地4种典型挺水植物,茭草、菖蒲、香蒲、水葱进行室内净化效率试验,通过对4种植物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比较研究,为云南省污染湖泊治理的人工湿地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在对茭草、菖蒲、香蒲、水葱四种挺水植物的室内净化效率试验研究中发现,茭草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9.3%;TP平均去除率为75.2%;氨氮平均去除率为76.4%;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74.7%;COD平均去除率为69.4%。香蒲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0.1%;TP的平均去除率为66.3%;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9.8%;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64.3%;COD平均去除率为60.3%。菖蒲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6.2%;TP平均去除率为61.7%;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4.7%;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62.4%;COD平均去除率为57.9%。水葱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1.9%;TP平均去除率为57.8%;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0.7%;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57.4%;COD平均去除率为53.8%,表明4种挺水植物具有较好的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4种主要挺水植物中,茭草对氮、磷的总体净化效率最高、香蒲次之、菖蒲第3、水葱第4。运用湿地植物净化水体中的氮、磷是一项既能处理污染,又能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生态工程,人工湿地构建中植物选择是基础,研究为我国高原污染湖泊湿地的治理、修复、重建以及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湖湿地 模拟实验 生活污水 挺水植物 净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杉木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真子 徐玉梅 +1 位作者 袁莲珍 孔琼荣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6-28,共3页
对杉木幼苗进行N、P、K配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合施肥的效果差;施肥对杉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达极显著,单施N肥的处理与N、P、K配合施肥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最... 对杉木幼苗进行N、P、K配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合施肥的效果差;施肥对杉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达极显著,单施N肥的处理与N、P、K配合施肥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最适合的配方是N1.5 g/株、P5 g/株、K1.5 g/株,该处理的苗高比对照高38.8%,地径比对照高46%;效果最差的配方是N1.5 g/株,该处理的苗高比对照高17.4%,地径比对照高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苗 施肥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特有珍贵树种黄樟繁育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国云 段宗亮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67-68,共2页
通过多年对勐海特有的乡土珍贵树种黄樟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科学的提高黄樟苗木品质的繁育技术方法。经研究表明,该方法培育的苗木造林后生长迅速、干性良好,无严重病虫害。
关键词 勐海 珍贵树种 黄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林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云峰 余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
介绍西双版纳州林地流转的面积、类型、形式及取得的成效等情况。分析认为,由于林地流转的程序、合同等不规范,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林农或受让方的利益受到了较大损失,留下了纠纷隐患。藉此提出加强宣传引导,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介绍西双版纳州林地流转的面积、类型、形式及取得的成效等情况。分析认为,由于林地流转的程序、合同等不规范,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林农或受让方的利益受到了较大损失,留下了纠纷隐患。藉此提出加强宣传引导,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规范及加大林地流转方式创新,强化林地流转的监督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流转 森林资源保护 纠纷隐患 产业结构调整 西双版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退耕还林与当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锡春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1期95-96,共2页
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国当今的农业建设和生态结构的调整当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退耕还林主要包括:"农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其中"坡地耕地的退耕还林"政策,对我国农户的发展和可持续生计... 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国当今的农业建设和生态结构的调整当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退耕还林主要包括:"农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其中"坡地耕地的退耕还林"政策,对我国农户的发展和可持续生计产生了一定影响。勐海县是位于云南的西南部,有着重要的生态研究意义和生态保护价值。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以推动当地的生态平衡与稳定。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影响对农户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并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应建立起关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影响的框架,利用现有的有效数据和农户个体情况,根据适宜的经济模型进行建模。从而识别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可持续生计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