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被引量:3
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5,共1页
按照国家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制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人才培养体系 技能 《规划纲要》 五年规划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 被引量:1
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3期5-6,共2页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我们决定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制造业 服务业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小康社会 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建设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东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2,共6页
在我国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灵活就业方式日益成为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关注焦点。为此,深刻认识发展灵活就业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规律;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切实解决好灵活就业的... 在我国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灵活就业方式日益成为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关注焦点。为此,深刻认识发展灵活就业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规律;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切实解决好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就成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部门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 劳动保障 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 再就业 就业结构 劳动力市场 失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后几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
4
作者 张左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11,共4页
关键词 主要任务 保障工作 养老金 下岗职工再就业 再就业问题 再就业工作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养老保险基金 基本生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路在何方——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话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功成 郑秉文 +2 位作者 闫新生 王宗凡 晓波 《人民论坛》 2001年第8期19-23,共5页
去年年底,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作出在辽宁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决定。今年7月,辽宁试点正式启动。希望各位专家和领导能够就辽宁试点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保障改革中的一系列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谈一谈看法。
关键词 辽宁 试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 社会保障改革 改革和完善 中国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应对“银发浪潮” 被引量:3
6
作者 庞永厚 张车伟 +1 位作者 姚裕群 何平 《人民论坛》 2004年第10期18-21,共4页
中国老龄化的加快使得社会养老负担愈来愈重。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该不该实行延龄退休政策?“延龄退休”又会遇到怎样的窘况?这些复杂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了。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 养老制度 养老金 人口老龄化 延龄退休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华迎放 孙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7,共6页
在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的情况下,农民明显存在养老、疾病和贫困风险。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 在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的情况下,农民明显存在养老、疾病和贫困风险。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订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明确以社会保险作为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建立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基金不可纳入财政预算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泽英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基金 财政预算 收支形式 国际比较 中国 社会保障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阎中兴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9-106,共8页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社会保障 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左己 《人民论坛》 2001年第8期14-16,共3页
劳动保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就业状况和生活质量,是维护亿万职工群众利益的直接体现。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未来一段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劳动保障工作 就业状况 利益 未来 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职工群众 实践“三个代表” 直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改革 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11
作者 韩凤 《中国医院》 2000年第4期204-206,共3页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改革,逐步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他强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改革,逐步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他强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 改革 资金来源 企事业单位 管理服务 朱镕基总理 人大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保障制度改革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东进 《人民论坛》 2002年第4期12-14,共3页
当前,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城镇化,使劳动和社会保障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关键词 劳动保障制度 农村城镇化 挑战 经济全球化 正面 社会保障 改革 人口老龄化 中国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路 被引量:30
13
作者 卢海元 《湖湘论坛》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在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建立能有效将非农化职工和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操作方案 ,“实物换保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它是适合农民需求的制度安排 ,能同时解决养老、发展和稳定的问题。我们应加快实物换保障的配套制度建设 ... 在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建立能有效将非农化职工和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操作方案 ,“实物换保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它是适合农民需求的制度安排 ,能同时解决养老、发展和稳定的问题。我们应加快实物换保障的配套制度建设 ,构筑起实物换保障的政策支持系统 ,改变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的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保障 养老保险 实物换保障: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服务 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服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小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15-16,共2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会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决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劳动保...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会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决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服务 就业能力 劳动者 职业教育工作 技能 培养 劳动保障部门 国务院 大力发展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劳动力市场
15
作者 孟凡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3期72-80,共9页
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57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0.5%;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 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57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0.5%;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279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劳动力市场 城市分布 从业人员 个体劳动者 统计分析 供求信息 市区 信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加强职业培训 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16
作者 张小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18期16-18,共3页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职业教育法>实施以来职业教育事业取得的进展,分析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明确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职业教育法>实施以来职业教育事业取得的进展,分析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明确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对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培训 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 职业资格证制度 市场信息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最新统计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莫荣 贾红梅 李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动态情况,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或中转数量最多的地区实行重点监控.其中,劳动力输出地58个,输入地34个,中转地14个(其中6个与输入地交叉).输出... 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动态情况,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或中转数量最多的地区实行重点监控.其中,劳动力输出地58个,输入地34个,中转地14个(其中6个与输入地交叉).输出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外出量大的中西部地区,每地确立3个输出劳动力最多的乡(镇),每个乡(镇)分别确立2个行政村作为输出地固定监测村;输入地主要集中于京津、东南沿海地区及新疆,京津监控地直接确立10个用人单位作为固定监测企业,其他每个地区确立3个外来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城区,每个地区确立5个用人单位作为固定监测企业,并在每个城区确定4个职业介绍机构为固定监测点;中转地主要集中于京广、陇海和京沪等主要交通干线,在每个中转地确立1个主要火车站和1个汽车站作为固定监测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 2001年 调查分析 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实现充分社会就业 被引量:7
18
作者 茹英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共3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重要措施。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增加投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重要措施。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培训 社会就业 教育事业发展 人力资源 整合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茹英杰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0期16-16,共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两次理论飞跃的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两次理论飞跃的概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党的十六大深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史进程回溯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同志 世界 党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17,共2页
一、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是用人需求的主体 2001年,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在用人需求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4.1%和 23.2%二者合计超过总需求量的67%.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2001年各职业(大类)供求关系较为紧... 一、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是用人需求的主体 2001年,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在用人需求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4.1%和 23.2%二者合计超过总需求量的67%.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2001年各职业(大类)供求关系较为紧张,但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中国 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情况 用人需求 职业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