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法测定饲料含氮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4
- 1
-
-
作者
郭望山
孟庆翔
-
机构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肉牛研究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46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944)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0125033)资助
-
文摘
以20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和2种化学标准物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凯氏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各饲料样本中的含氮量,并将其中11种样本分别送往3个实验室进行凯氏法和杜马斯燃烧法的测定,分析误差来源,以确立一种快速无污染的饲料含氮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呈显著线性相关(r=0.999 8,P<0.001),而且大部分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的含氮量测定值间没有差异(P>0.05),变异系数(CV)<5%,但在测定羊草、小麦秸、玉米秸、稻草时,两种方法的测定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V<5%)。在3个不同的实验室使用凯氏法测定时,7种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2种样本的CV大于5%;而使用燃烧法时,只有2种样本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所有样本的实验室间CV均小于5%。11种饲料样本在3个不同实验室间测定值的平均CV值表现为燃烧法明显小于(P<0.01)凯氏法。杜马斯燃烧法可以作为测定动物饲料和饲粮含氮量的常规方法。
-
关键词
饲料
含氮量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法
-
Keywords
feedstuff
nitrogen content
Dumas combustion
Kjeldahl N analysis
-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组分体外发酵动态分析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薛红枫
闫贵龙
孟庆翔
-
机构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肉牛研究中心
河北北方学院牧业工程系
-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6-933,共8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0125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944)
-
文摘
通过体外产气曲线相减法来评价"农大108"玉米秸秆7个部位,即叶片(Leaf blade,LB)、叶鞘(Leaf sheath,LS)、茎皮(Stem bark,SB)、茎髓(Stem pith,SP)、茎节(Stem node,SN)、全株(Whole stalk,WS)和苞叶(Ear husk,EH)碳水化合物组分(A、B1、B2和NDS)体外动态发酵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不同部位之间碳水化合物含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001)。碳水化合物组分A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茎皮>茎节>叶片>全株>叶鞘>苞叶>茎髓;碳水化合物组分B1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苞叶>叶鞘>全株>茎节>叶片>茎髓>茎皮;碳水化合物组分B2含量以茎髓最多,茎皮最少。这三个组分各部位产气量高低顺序也与其含量一致。碳水化合物组分中性洗涤可溶物(Neutral detergent soluble,NDS)含量以茎皮、茎节中含量最高,茎髓最少,但其产气量却以茎节最高,苞叶次之,茎髓最少。提示应用产气曲线相减法能够有效地评价玉米秸秆中各部位碳水化合物各组分的动态发酵情况。
-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碳水化合物组分
体外发酵
-
Keywords
corn stalks
carbohydrate fractions
in vitro fermentation
-
分类号
S816.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