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酰胺衍生物氯硝柳胺抗病毒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澍楠 唐金梦 +2 位作者 秦盼盼 汪悦 李永涛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
水杨酰胺类药物凭借其强大的药理活性和生物学效应,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驱虫领域。随着“老药新用”策略的不断推进,这类药物在抗病毒研究中逐渐引起关注。氯硝柳胺(NIC)作为水杨酰胺类衍生物的重要代表,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同时还具... 水杨酰胺类药物凭借其强大的药理活性和生物学效应,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驱虫领域。随着“老药新用”策略的不断推进,这类药物在抗病毒研究中逐渐引起关注。氯硝柳胺(NIC)作为水杨酰胺类衍生物的重要代表,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肿瘤和抗病毒特性。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出现以来,研究人员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3000多种药物中筛选到83种潜在的抗SARS-CoV-2化合物,其中NIC具有较高的选择指数,低浓度即可显著抑制病毒增殖。除了对SARS-CoV-2具有抑制作用外,NIC对黄病毒、腺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也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从机制方面来看,NIC主要通过影响内体酸环境、抑制合胞体形成、影响细胞间信号传导、调控细胞代谢和诱导细胞自噬等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对NIC的抗病毒效应及其抗病毒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并对NIC的缺陷和解决策略进行展望,以期为抗病毒策略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酰胺衍生物 氯硝柳胺 抗病毒药物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位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卓雅 王梦翔 +5 位作者 宋金星 秦晓东 孙俊如 周蕾 吴亚楠 张改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5-202,共8页
运用多种生物信息技术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Georgia 2007/1株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及三级空间结构、抗原性、抗原决定簇进行初步分析,并预测其B、T淋巴细胞优势表位。结果表明,p10是亲水性蛋白,含有2个抗原决定簇,该蛋白α... 运用多种生物信息技术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Georgia 2007/1株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及三级空间结构、抗原性、抗原决定簇进行初步分析,并预测其B、T淋巴细胞优势表位。结果表明,p10是亲水性蛋白,含有2个抗原决定簇,该蛋白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的比例为32.05%、11.54%、52.56%和3.85%;p49同样是亲水性蛋白,含有17个抗原决定簇,其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的比例依次为29.91%、7.53%、55.94%和6.62%。基于以上分析,p10不适合用于ASF疫苗制备的候选蛋白;而p49作为亲水性衣壳蛋白,具有一定免疫原性,有望成为疫苗研制的备选蛋白,为ASFV蛋白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生物信息学 表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置猪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阳 张越 +6 位作者 路浩 邢金超 李振坤 董芳婷 徐盟龙 袁晋 魏战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共6页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4份PEDV核酸阳性,总体阳性率为33.88%;不同区域PEDV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排污系统50.00%(4/8)、猪舍环境33.92%(116/342)、洗消中心25.00%(4/16);值得注意的是,洗消中心的减速带、猪舍环境内的漏粪地板及排污系统的粪沟检出率均为100%。结果表明,该猪场清洗消毒空置6个月后仍有大量PEDV核酸残留。总体来说,研究发现了猪场清洗消毒的部分盲区,讨论了病毒残留点和猪场建设规划,以及空气、饲料和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指出了猪场现有清洗流程的漏洞,为猪场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置猪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场环境 清洗消毒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bla_(CTX-M-123)基因的传播特性和适应性代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琼 胡紫微 +4 位作者 金钢铸 陈峥 刘伟成 韩生义 许春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84-2892,共9页
【目的】阐明猪源大肠杆菌中bla_(CTX-M-123)基因的位置,同时探究其携带的移动遗传元件的传播能力与适应性代价。【方法】通过化学转化试验评估bla_(CTX-M-123)基因的种内转移能力,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确定bla_(CTX-M-123)基因的位置,分... 【目的】阐明猪源大肠杆菌中bla_(CTX-M-123)基因的位置,同时探究其携带的移动遗传元件的传播能力与适应性代价。【方法】通过化学转化试验评估bla_(CTX-M-123)基因的种内转移能力,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确定bla_(CTX-M-123)基因的位置,分析大肠杆菌中bla_(CTX-M-123)基因的遗传环境;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911菌株、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及转化子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此外,通过竞争试验评估携带bla_(CTX-M-123)基因质粒的适应性代价,并使用大蜡螟感染模型进行致病性评价。【结果】通过转化试验得到了1株转化子DH5α-pL1,其对头孢噻呋的MIC值为256μg/mL,生长速率高于受体菌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但低于野生型菌株911。DH5α-pL1在培养7 d后,质粒留存率逐渐下降,培养24 h后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代价,相对竞争指数<1。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及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组大蜡螟幼虫存活率为100%;注射菌株911和DH5α-pL1 120 h后,幼虫存活率分别为50%和70%。【结论】携带bla_(CTX-M-123)基因的质粒可在种内转移并介导转化子耐药,且该质粒的稳定性弱,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代价。此外,携带bla_(CTX-M-123)基因的质粒具有增强受体菌致病力的作用,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和治疗难度。研究结果为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bla_(CTX-M-123)基因 转化试验 适应性代价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中常见的毒力调节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冯于童 胡金旺 +4 位作者 董芳婷 李宇航 祖少坡 夏璐 张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0-591,共12页
阐述了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中常见毒力调节因子的种类和概念,重点综述了二元信号转导系统、转录因子、密度感应系统、RNA结合蛋白、sRNA 5种调节因子对猪链球菌毒力的调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在猪链球菌毒力调节因子的... 阐述了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中常见毒力调节因子的种类和概念,重点综述了二元信号转导系统、转录因子、密度感应系统、RNA结合蛋白、sRNA 5种调节因子对猪链球菌毒力的调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在猪链球菌毒力调节因子的研究中缺乏对细菌毒力综合调控网络和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刻分析,下一步应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多维度解析毒力调节因子的分子调控网络与机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猪链球菌的致病机制、开发更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调节因子 信号传递 毒力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的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和部分细胞因子变化
6
作者 李豪 徐巧玉 +6 位作者 靳晓慧 陈红英 李庆豪 金鑫 马俊兴 马世杰 魏战勇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90-5201,共12页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对仔猪免疫器官的影响,选取8头5日龄健康仔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PEDV感染组(n=4)。PEDV感染仔猪后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在病毒感染2 d后实施安乐死并...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对仔猪免疫器官的影响,选取8头5日龄健康仔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PEDV感染组(n=4)。PEDV感染仔猪后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在病毒感染2 d后实施安乐死并采集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髂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肩前淋巴结、下颌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利用HE染色观察各免疫器官的病理学变化,通过IHC、Western blot和RT-qPCR分别检测病毒在免疫器官的分布、表达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仔猪感染PEDV 1 d后发生水样腹泻。第二天剖检观察到各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HE染色发现PEDV主要引起脾脏红髓部分增多,脾索和脾窦界限模糊,脾窦中可见大量的细胞破裂;肠系膜淋巴结中小梁增生变厚,淋巴小结结构模糊不清,数量减少。IHC和RT-qPCR结果显示,PEDV在脾脏、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均有分布,其中肠系膜淋巴结内病毒载量最高;而Western blot未能在以上组织中检测到该病毒。RT-qPCR检测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果表明TNF-α、IFN-β和IL-1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L-6未发生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说明PEDV感染仔猪后部分免疫器官结构受到破坏,且影响了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免疫相关因子TNF-α、IFN-β和IL-1的转录水平,这也为深入研究PED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仔猪 免疫器官 病理损伤 免疫相关因子 病毒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寡糖缓解犊牛腹泻的机理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燕敏 刘帅 +4 位作者 滕战伟 谢红兵 夏小静 贺永惠 常美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9-994,共16页
犊牛腹泻是养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防治成本高,甚至愈后易出现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低下等现象,威胁着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功能性寡糖作为一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和具有双歧因子特性的益生元,被广泛应用于维护肠道健... 犊牛腹泻是养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防治成本高,甚至愈后易出现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低下等现象,威胁着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功能性寡糖作为一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和具有双歧因子特性的益生元,被广泛应用于维护肠道健康。本文综述了功能性寡糖的结构、功能以及犊牛腹泻的致病因子,并重点阐述了功能性寡糖缓解犊牛腹泻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将为促进犊牛肠道健康与功能性寡糖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寡糖 犊牛腹泻 毒力机制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在空置猪场的分布研究
8
作者 路浩 贺桂芬 +6 位作者 徐盟龙 李振坤 李阳 董芳婷 袁晋 张越 魏战勇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了建立科学精准的针对伪狂犬病毒(PRV)的洗消体系,本试验于已空置6个月的规模化猪场采集了663份环境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场内PRV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猪场洗消中心、猪舍和粪污处理区的PRV核酸检出率依次为25... 为了建立科学精准的针对伪狂犬病毒(PRV)的洗消体系,本试验于已空置6个月的规模化猪场采集了663份环境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场内PRV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猪场洗消中心、猪舍和粪污处理区的PRV核酸检出率依次为25.00%(10/40)、42.11%(256/608)和0(0/15);其中,洗消中心的减速带的PRV核酸检出率最高,为100%(10/10);猪舍样品中配怀舍、育肥舍、分娩舍和保育舍的PRV核酸检出率分别为50.00%(76/152)、46.05%(70/152)、38.16%(58/152)和34.21%(52/152);猪舍中料桶、食槽、挡板、粪板上表面、粪板下表面和粪沟的PRV核酸检出率较高。总之,本试验初步明确了已空置6个月猪场的PRV核酸残留情况,并发现了若干日常洗消工作盲点和遗漏点,为猪场建立科学精准的洗消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PRV) 空置猪场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Nxp23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特性分析
9
作者 饶丹 秦锋 +11 位作者 阮梦凡 葛雨 张明旭 杨喜梅 李美佳 陈文雪 于林洋 赵攀登 胡静 刘向楠 郑全芳 董建国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86,共8页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对2023年9月河南省西平县某规模化猪场疑似感染PEDV的腹泻猪进行样品采集、PCR鉴定、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病毒重要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成功...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对2023年9月河南省西平县某规模化猪场疑似感染PEDV的腹泻猪进行样品采集、PCR鉴定、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病毒重要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得到1株PEDV毒株,命名为HNxp23。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Nxp23毒株纤突蛋白基因S、膜蛋白基因M和辅助蛋白基因ORF3均与中国黑龙江分离毒株CH-HLJJS-2022位于同一分支,属于GⅡa亚型。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Nxp23毒株S和ORF3蛋白与中国黑龙江分离毒株CH-HLJJS-2022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7%和99.4%;M蛋白与中国北京分离毒株LZW同源性最高,为99.3%。S蛋白氨基酸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与CV777毒株相比,HNxp23毒株S蛋白在抗原表位COE区、SS2区、SS6区和2C10区分别存在19、1、1和0个氨基酸差异。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毒株HNxp23属于PEDV的GⅡa亚型,S蛋白在COE区易发生氨基酸突变。本试验结果可为河南地区PEDV的流行特征分析以及PEDV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基因 M基因 ORF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磁珠的智能手机辅助比色传感平台用于PDCoV/TGEV IgG抗体的快速检测
10
作者 刘君君 郭东辉 +6 位作者 刘缓缓 宋润泽 赵赛娅 杨钧尧 魏战勇 项玉强 陈丽颖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9-4571,共13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灵敏、经济、便携和快速现场可视化检测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IgG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分别将PDCoV和TGEV的N蛋白偶联到羧基磁珠表面形成“PDCoV-N/TGEV-N蛋白特异性IgG-酶标记抗体”三聚体复合... 本研究旨在建立灵敏、经济、便携和快速现场可视化检测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IgG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分别将PDCoV和TGEV的N蛋白偶联到羧基磁珠表面形成“PDCoV-N/TGEV-N蛋白特异性IgG-酶标记抗体”三聚体复合物检测体系,建立基于免疫磁珠的间接ELISA方法,结合智能手机辅助比色传感平台,用于猪血清中PDCoV和TGEV IgG抗体的快速可视化检测。结果显示:以检测PDCoV IgG抗体为例,优化了免疫磁珠间接ELISA的反应条件,其最佳反应条件:磁珠用量25μg、抗原包被浓度5μg·mL^(-1)(30 min)、封闭液为2.5%BSA+脱脂奶粉混合液(37℃封闭2 h)、血清孵育60 min、酶标二抗1∶8000稀释(孵育30 min)、TMB显色10 min。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该方法对PDCoV和TGEV抗体检测效价分别达1∶32768和1∶8192,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8%,且与7种常见猪源病原体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临床验证显示,与中和试验相比,80份样本的检测总符合率达95%(PDCoV)和96.25%(TGEV)。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免疫磁珠的智能手机辅助比色传感平台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重复性好,可用于PDCoV和TGEV临床血清样本的现场快速可视化检测,将为PDCoV/TGE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提供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猪丁型冠状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N蛋白 智能手机 比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在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郭倩倩 汤雨晴 +4 位作者 齐振昌 李庆豪 金鑫 马俊兴 孙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6-1843,共8页
近年来呼吸道冠状病毒成为研究热点,其主要感染宿主气管的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使细胞间丧失紧密连接,损害呼吸系统屏障的完整性,进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气管上皮细胞(trachea epithelium cells, TECs)作为机体内阻挡病原入侵的重要屏障... 近年来呼吸道冠状病毒成为研究热点,其主要感染宿主气管的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使细胞间丧失紧密连接,损害呼吸系统屏障的完整性,进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气管上皮细胞(trachea epithelium cells, TECs)作为机体内阻挡病原入侵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许多病原体的靶细胞,是研究呼吸道冠状病毒的重要模型。在宿主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中,呼吸道冠状病毒优先攻击纤毛细胞,导致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破坏气管上皮的防御屏障,从而加剧继发性感染。笔者概述气管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重点总结了气管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呼吸道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气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提供参考,同时为研究呼吸道冠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和防治策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上皮细胞 分离 培养 呼吸道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人IFITM3的猪IPEC-J2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PEDV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唐金梦 余澍楠 +4 位作者 袁一心 马雨辰 杜文娟 于林洋 李永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80-5189,共10页
前期研究通过全基因组CRISPR文库筛选人肝癌细胞中调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宿主因子,鉴定出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参与PEDV感染进程,但其在猪源细胞中的功能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表达人IFITM3(hIFITM3)的猪肠... 前期研究通过全基因组CRISPR文库筛选人肝癌细胞中调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宿主因子,鉴定出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参与PEDV感染进程,但其在猪源细胞中的功能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表达人IFITM3(hIFITM3)的猪肠上皮IPEC-J2细胞系,并系统评估其对PEDV复制的影响。首先,构建携带hIFITM3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pMD2.G/psPAX2共转染HEK293T细胞制备病毒颗粒。随后,通过慢病毒感染IPEC-J2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稳转细胞株(IPEC-J2^(hIFITM3))。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及RT-qPCR验证显示hIFITM3在靶细胞中高效表达。CCK-8试验证实hIFITM3过表达未显著影响细胞活力。功能验证表明,IPEC-J2^(hIFITM3)细胞可有效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VSV-GFP)的早期复制,与其已知抗病毒特性一致。然而,感染PEDV DR13-GFP毒株后,IPEC-J2^(hIFITM3)细胞表现出显著的促病毒增殖效应:24 h时病毒滴度(TCID50·mL^(-1))较野生型细胞提高约1000倍。本研究成功建立hIFITM3稳转猪肠上皮细胞模型,其反常促进PEDV复制的特性为解析病毒种属特异性感染机制、开发抗病毒策略及优化病毒分离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IPEC-J2细胞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紧密连接的细胞旁通透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 孙娟 +4 位作者 王曼茜 李庆豪 李艺雷 马俊兴 金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09-5217,共9页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作为肠道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肠道的细胞旁通透性,还在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防止有害物质侵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紧密连接的结构或功能受损时,肠道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细胞旁通透性显著增加,细菌...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作为肠道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肠道的细胞旁通透性,还在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防止有害物质侵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紧密连接的结构或功能受损时,肠道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细胞旁通透性显著增加,细菌、内毒素、病毒及大分子物质便可通过细胞旁路途径进入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肠道疾病发生。但是不同分子通过肠道紧密连接的途径也不同,目前证明主要有两种细胞旁路途径,即孔隙途径和渗漏途径。这两种途径在分子大小、通透性及调控机制方面有所不同,孔隙途径主要涉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通过调节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的表达影响孔隙途径通透性,进而影响肠道屏障功能;而渗漏途径主要涉及大分子物质通过,Occludin、Tricellulin、ZO-1等紧密连接蛋白在这一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以维护肠道屏障的完整性。笔者以影响孔隙途径和渗漏途径通透性的相关蛋白为出发点,阐明这些蛋白影响孔隙途径和渗漏途径通透性的调控机制,从而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以期为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破坏引起肠道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屏障 孔隙途径 渗漏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练免疫和跨代免疫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航 马梦瑶 +7 位作者 李健波 钱梦薇 贾鑫浩 刘译丹 项玉强 马世杰 杨正伟 郑兰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6-884,共9页
免疫记忆完全归因于适应性免疫系统。一旦被激活,B和T细胞就会增殖,产生特定的长期记忆,从而产生保护作用,这是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标志,也是当前阶段研究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基础^([1])。相比于脊椎动物特有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先天... 免疫记忆完全归因于适应性免疫系统。一旦被激活,B和T细胞就会增殖,产生特定的长期记忆,从而产生保护作用,这是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标志,也是当前阶段研究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基础^([1])。相比于脊椎动物特有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先天性免疫系统缺乏免疫记忆的能力,只能促进机体对早期病原体感染的防御^([2])。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机体先天免疫系统可以在病毒或细菌感染后适应其功能,防止再感染。此外,免疫系统的记忆反应并不完全依赖于抗原受体(如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 免疫记忆 T细胞受体 免疫系统 抗原受体 长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宿主抗感染免疫之间“博弈”——凋亡、坏死和焦亡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松彪 刘飞飞 +7 位作者 尚珂 余祖华 何雷 魏颖 陈建 张春杰 程相朝 丁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细胞死亡是宿主抗病毒感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感染可引起不同形式宿主细胞死亡,包括溶解性和非溶解性两种细胞死亡类型。这两种细胞死亡类型不仅能够消除病毒感染细胞,而且还能够利用炎症因子释放进一步促进宿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 细胞死亡是宿主抗病毒感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感染可引起不同形式宿主细胞死亡,包括溶解性和非溶解性两种细胞死亡类型。这两种细胞死亡类型不仅能够消除病毒感染细胞,而且还能够利用炎症因子释放进一步促进宿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进程。反之,病毒也发展出不同规避机制来抑制宿主细胞死亡进而促进自身感染。本文就病毒感染与宿主抗病毒感染免疫之间的“博弈”——凋亡、坏死和焦亡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理解病毒的分子致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宿主 博弈 凋亡 坏死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萨佩罗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园园 王静雯 +4 位作者 阮静娴 王栋涵 夏璐 朱河水 胡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53-2660,共8页
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属于小RNA病毒科萨佩罗病毒属,是一种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与其他猪肠道病毒相似,PS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仔猪对该病毒易感,其可引起仔猪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属于小RNA病毒科萨佩罗病毒属,是一种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与其他猪肠道病毒相似,PS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仔猪对该病毒易感,其可引起仔猪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导致猪死亡,不同毒株之间毒力与组织嗜性存在差异。临床中PSV常与猪捷申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库布病毒等多种病毒混合感染,使其临床症状复杂、诊断难度增加,从而加快病毒传播速度。此外,PSV存在的基因重组现象及跨种传播风险,对养猪业造成潜在威胁。目前已有核酸水平、蛋白水平、血清学等多种检测方法可用于PSV的实验室检测,已有多种细胞系可建立其体外感染模型,用于该病毒的相关研究。截至目前,PSV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研究及其分离鉴定,有关PSV感染和致病机制研究较少且无商品化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笔者对PSV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SV的进一步防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PSV)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17
作者 陈莹杰 王佳琦 +5 位作者 宋岳龙 贾竹青 李德喜 王战辉 杜向党 李成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97,共13页
作为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同时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有关腺苷受体拮抗剂、被非法滥用活性物质、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工业化学品、农药、类固醇雌... 作为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同时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有关腺苷受体拮抗剂、被非法滥用活性物质、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工业化学品、农药、类固醇雌激素和毒素等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和优化策略,归纳总结了109条核酸适配体序列和平衡解离常数(或相对亲和力)及其所用的测定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基于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所开发的生物传感器,以期为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学污染物 广谱 核酸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18
作者 赵呈彦 任豪杰 +2 位作者 万博 魏战勇 何文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17-5324,共8页
天然免疫系统会在病毒入侵机体后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识别,并合成分泌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等细胞因子参与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天然免疫应答的启动主要通过机体自身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毒来源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来实现。cGAS是... 天然免疫系统会在病毒入侵机体后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识别,并合成分泌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等细胞因子参与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天然免疫应答的启动主要通过机体自身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毒来源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来实现。cGAS是目前最公认的胞质DNA受体,在各种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中广泛表达。猪肾细胞PK-15是猪病毒性疾病研究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细胞,然而本研究前期的转录组学数据显示,PK-15细胞中cGAS的转录水平极低,蛋白水平几乎检测不到PK-15细胞系中cGAS的表达,这极大程度的限制了PK-15细胞在猪病毒性疾病感染与免疫机制探究中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构建一株稳定表达cGAS的PK-15细胞系。通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将cGAS基因整合到靶细胞基因组,经嘌呤霉素加压筛选,获得能够稳定表达cGAS的PK-15细胞系,并以猪伪狂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和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为模式病毒,对cGAS在抗DNA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GAS基因成功整合到宿主细胞PK-15基因组,重组细胞系PK-15-cGAS能够稳定表达cGAS蛋白;PRV和PPV感染PK-15-cGAS细胞能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干扰素相关基因,在PK-15-cGAS细胞中PRV和PPV的复制受到明显抑制。这些结果表明,稳定表达cGAS的PK-15细胞系构建成功,它可用于猪病毒性疾病感染与免疫机制相关探究,为后续探究该类病毒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 PK-15 稳定细胞系 慢病毒包装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NLRC5的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9
作者 马梦瑶 贾鑫浩 +2 位作者 刘航 钱梦薇 郑兰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0-4558,共9页
【目的】NOD样受体家族成员C5(NLRC5)在哺乳动物中广泛表达,并参与调节免疫应答和抗原递呈过程。试验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NLRC5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并制备猪NLRC5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猪NLRC5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支撑。【方法】通过生... 【目的】NOD样受体家族成员C5(NLRC5)在哺乳动物中广泛表达,并参与调节免疫应答和抗原递呈过程。试验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NLRC5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并制备猪NLRC5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猪NLRC5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支撑。【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分析NLRC5蛋白的跨膜结构和信号肽。采用PCR方法扩增猪NLRC5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NLRC5,并将其转染至HEK-293F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表达,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并检测抗体特异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C5多克隆抗体与不同细胞的反应原性。以NLRC5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siRNA处理后ST细胞中NLRC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LRC5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含有1个信号肽;试验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AGGS-HA-NLRC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成功表达NLRC5蛋白,分子质量约203 ku;制备的NLRC5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5600,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IF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与多种细胞系发生特异反应;siRNA技术验证其能用于检测细胞中NLRC5的表达。【结论】本研究利用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获得猪NLRC5重组蛋白并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探究NLRC5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对外来感染的防御作用提供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C5 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仔猪免疫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叶青 左百姣 +4 位作者 李庆豪 孙娟 金鑫 夏璐 魏战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72-4879,共8页
为了探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对仔猪免疫器官的影响,选取1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5日龄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TGEV感染组(n=5),感染病毒5 d后剖解仔猪,采集胸腺、脾、扁桃体、腹股沟淋巴... 为了探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对仔猪免疫器官的影响,选取1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5日龄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TGEV感染组(n=5),感染病毒5 d后剖解仔猪,采集胸腺、脾、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髂下淋巴结、颈浅淋巴结和下颌淋巴结,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GEV在免疫器官的分布。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TGEV感染主要引起仔猪胸腺小叶肿大,免疫细胞减少;脾红髓增多,大量血细胞浸润,脾索和脾窦界限不清晰;扁桃体淋巴滤泡减少;淋巴窦中有大量血细胞浸润并伴有铁锈色。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EV存在于多种免疫器官,脾中的病毒载量最高,其次是颈浅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胸腺中病毒分布最少。上述结果说明TGEV能够感染仔猪免疫系统并引起仔猪免疫器官的病理损伤,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为TGEV的免疫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仔猪 免疫器官 病理损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