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猪细小病毒2型和3型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拉马甲甲 张阳 徐志文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7期34-36,共3页
四川省凉山州某规模化猪场的初产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等情况,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为探明发病原因,本试验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通过发病情况、细菌检测和PCR检测,证明该病为猪细小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3型混合感染所致。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混合感染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拉马甲甲 文建华 徐志文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8期24-26,共3页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以仔猪多系统衰竭、呼吸障碍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CV),在我国各地区猪场广泛存在,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分别于2001年和2017年在我国...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以仔猪多系统衰竭、呼吸障碍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CV),在我国各地区猪场广泛存在,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分别于2001年和2017年在我国猪群中首次发现。某规模化猪场2022年1月发现存在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母猪繁殖障碍和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分析,确定为一例猪圆环病毒2型与3型混合感染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圆环病毒3型 诊断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鹅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全基因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葛志琪 刘亚刚 +9 位作者 陈舜 朱德康 刘马峰 汪铭书 贾仁勇 孙昆峰 杨乔 吴英 赵新新 程安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80,共7页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根据Gen Bank中发表的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5对兼并引物采用PCR方法分段扩增新型鹅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全基因组...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根据Gen Bank中发表的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5对兼并引物采用PCR方法分段扩增新型鹅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利用DNAstar等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子特性与遗传演变分析。【结果】获得的新型鹅细小病毒四川株(命名为SC16)全长5 109 nt,5′端ITR长408 nt,3′端ITR长407 nt,NS基因长1 884 nt,VP基因长2 199 nt。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SC16株与山东分离株SDLC01(KT343253.1)及QH15(KT751090.1)的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与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基于NS及V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此一致。但SC16株的5′端ITR还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与SDLC01及QH15相比,多了几个14 nt的插入片段。【结论】研究结果丰富了NGPV的分子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全基因组扩增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醇提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的结构损伤、糖原沉积及相关递质表达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汪乐 田春洋 +2 位作者 王荣会 邓逸云 唐丽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07,共9页
【目的】为明确半枝莲醇提液对2型糖尿病(T2DM)及伴其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的治疗效果,从HPA轴的角度为T2DM提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120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GD组)24只和高糖... 【目的】为明确半枝莲醇提液对2型糖尿病(T2DM)及伴其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的治疗效果,从HPA轴的角度为T2DM提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120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GD组)24只和高糖高脂饮食组(H组)96只;H组注射STZ诱导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HD组)24只、半枝莲低(SD-L)、中(SD-M)和高(SD-H)剂量组各24只;GD、HD组灌服生理盐水,SD组分别灌服半枝莲醇提液,分别于治疗第5、10、20、30天测定各组大鼠体重、FBG、INS及血脂代谢指标。最后于30 d分别采用H.E、PAS染色法观察HPA轴的组织病理结构及其内糖原数量的变化;醛复红染色法观察胰腺α、β细胞数量的变化;IHC法观察5-HT、GABA分别在下丘脑PVN、VMH中表达的变化。【结果】与GD组相比,HD组发生以下变化:(1)大鼠体重、INS极显著降低,FBG极显著升高。(2)下丘脑PVN和VMH-GE、VMH-GI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增多;腺垂体嗜碱性细胞数量减少;肾上腺球状带、束状带萎缩;胰岛萎缩。(3)HPA轴内糖原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4)胰岛β细胞坏死、α细胞增多。(5)5-HT、GABA在下丘脑PVN、VMH-GI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给药治疗后,这些病理性变化基本得以改善。【结论】半枝莲醇提液对T2DM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缓解T2DM并发的HPA轴内糖原异常沉积及其过度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2型糖尿病(T2DM) 大鼠 HPA轴 糖原 5-HT G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涌 程安春 +6 位作者 汪铭书 刘菲 廖永洪 袁桂萍 韩晓英 徐超 陈孝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传染病 聚合酶链反应(PCR)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血性 琼脂凝胶 首次 血清中和试验 鸭瘟病毒 DPV 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豚鼠气单胞菌溶血素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汪开毓 肖丹 +4 位作者 贺扬 陈德芳 耿毅 刘天强 黄冠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2-1127,共6页
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 A50凝胶层析法对豚鼠气单胞菌的溶血素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32.2kDa的单一多肽溶血素,测定溶血价为25。将该溶血素倍比稀释后梯度接种南方鲇,研究其对南方鲇的致病性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表明... 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 A50凝胶层析法对豚鼠气单胞菌的溶血素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32.2kDa的单一多肽溶血素,测定溶血价为25。将该溶血素倍比稀释后梯度接种南方鲇,研究其对南方鲇的致病性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表明:豚鼠气单胞菌溶血素具有较强的毒力,对南方鲇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0.29mg蛋白/kg体重;病鱼表现为体表褪色,腹部膨大,肝、脾、肾肿大,肝、脾淤血、出血明显;胃肠道内充有大量粘液,黏膜充血、出血;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骨骼肌水肿、变性,肝细胞变性、坏死,血窦扩张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脾脏淋巴细胞减少,胃肠道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豚鼠气单胞菌 溶血素 分离纯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瘦素长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唐秀莹 陈正礼 +1 位作者 罗启慧 张小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将筛选出的肥胖大鼠分别灌胃剂量为对照(I:0mg/kg)、低(Ⅱ:50mg/kg)、中(Ⅲ:150mg/kg)、高剂量(Ⅳ:450mg/kg)的大豆异黄酮,并设置基础对照组(Ⅴ: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4周用HE、PAS染色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和分布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瘦素受体(长型)水平。结果表明:大鼠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小型淋巴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上皮的基底膜附近;大鼠杯状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皮层;瘦素受体(长型)阳性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应用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大鼠的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瘦素受体(长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鼠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瘦素受体(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弓状核及垂体α-MSH、POMC、Ob-Rb 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启慧 刘芸 +1 位作者 唐秀莹 陈正礼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9,共6页
为了探究大豆异黄酮通过瘦素减重的作用机制,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后进行低、中、高剂量(50,150,450 mg/kg)大豆异黄酮干预,并每周定期称量记录体重,采用苏丹Ⅲ染色、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核酸原位杂交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 为了探究大豆异黄酮通过瘦素减重的作用机制,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后进行低、中、高剂量(50,150,450 mg/kg)大豆异黄酮干预,并每周定期称量记录体重,采用苏丹Ⅲ染色、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核酸原位杂交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体重、腹部脂肪细胞形态和下丘脑弓状核及垂体α-MSH、POMC mRNA、Ob-Rb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标准对照大鼠α-MSH在弓状核、垂体神经部和中间部均大量表达,POMC mRNA在弓状核和垂体仅少量表达,Ob-Rb mRNA仅在弓状核表达,同时肥胖大鼠3种因子表达均显著降低;大豆异黄酮干预后肥胖大鼠体重降低,腹部脂肪细胞面积缩小且形态分布明显改善,同时α-MSH、POMC mRNA、Ob-Rb mRNA表达增多。表明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减少脂储、增加Ob-Rb表达从而促进具有抑食作用的POMC及其裂解物α-MSH产生,从而改善大鼠瘦素抵抗状态,发挥减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肥胖大鼠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Ⅰ型干扰素e7在胖头鳜肌肉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活性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文燕 朱玲 +6 位作者 汪开毓 李良玉 杨倩 刘韬 刘家星 何晟毓 谢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4-638,共5页
为表达虹鳟Ⅰ型干扰素e7(IFNe7),并检测其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活性,本实验采用RT-PCR从虹鳟肾脏组织中扩增虹鳟IFNe7基因,克隆至p MD19-T载体,测序分析后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IFNe7,并转染至胖头鳜肌肉细胞(FHM)检... 为表达虹鳟Ⅰ型干扰素e7(IFNe7),并检测其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活性,本实验采用RT-PCR从虹鳟肾脏组织中扩增虹鳟IFNe7基因,克隆至p MD19-T载体,测序分析后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IFNe7,并转染至胖头鳜肌肉细胞(FHM)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虹鳟IFNe7基因序列为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与大西洋鲑Ⅰ型干扰素(IFN-I)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荧光观察、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 EGFP-IFNe7能在FHM细胞中表达49 ku的重组蛋白;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表明IFNe7具有抗IHNV的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虹鳟病毒性疾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干扰素 pEGFP—N1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猕猴部分靶器官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姗姗 罗启慧 +4 位作者 曾文 程安春 刘文涛 史良琴 陈正礼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2-308,共7页
检测Ⅱ型糖尿病猕猴部分靶器官中Ⅰ型辅助T细胞(Th1)因子IL-2和IFN-γ以及Ⅱ型辅助T细胞(Th2)因子IL-4、IL-10的表达及分布变化情况,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在Ⅱ型糖尿病发病中的变化。取Ⅱ型糖尿病及健康猕猴胰腺、肝、肾和心脏,通过石... 检测Ⅱ型糖尿病猕猴部分靶器官中Ⅰ型辅助T细胞(Th1)因子IL-2和IFN-γ以及Ⅱ型辅助T细胞(Th2)因子IL-4、IL-10的表达及分布变化情况,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在Ⅱ型糖尿病发病中的变化。取Ⅱ型糖尿病及健康猕猴胰腺、肝、肾和心脏,通过石蜡切片、常规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靶器官IL-2、IFN-γ、IL-4和IL-10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猕猴肝血窦增宽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心脏和胰腺细胞呈不同程度肿胀、萎缩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肾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并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及集合管。胰腺中IFN-γ表达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产物分布于胰岛部及外分泌部。胰腺及肾中Th1型细胞因子IL-2表达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及肾中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阳性产物分布于远曲小管、胰腺胰岛及外分泌部。在胰腺、肾、肝及心脏中,Th2型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阳性产物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胰腺胰岛、胰腺外分泌部、心肌细胞及肝细胞的胞质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在Ⅱ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 细胞因子 Ⅱ型糖尿病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胃肠道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敏 汪开毓 张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0-224,共5页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缩写为SS或SRIF)由生长抑素细胞分泌,是一类抑制动物生长的多肽类激素。1973年Brazeau,et al.首先从绵羊下丘脑中分离到生长抑素,并发现其具有抑制垂体生长激素释放的功能。随后的研究发现在圆口动物、软...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缩写为SS或SRIF)由生长抑素细胞分泌,是一类抑制动物生长的多肽类激素。1973年Brazeau,et al.首先从绵羊下丘脑中分离到生长抑素,并发现其具有抑制垂体生长激素释放的功能。随后的研究发现在圆口动物、软骨鱼类、硬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均有生长抑素SS的分布。目前SS已被确认为一种广泛分布于神经组织和胃肠道的多功能肽,具有激素和神经递质双重作用,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 维生素E 胃肠道 斑点叉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鹅T细胞表面CD4分子胞外区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 程蓓蓓 +2 位作者 陈舜 汪铭书 程安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29-733,共5页
为建立鹅CD4分子(goCD4)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以鼠抗goCD4-exc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兔抗goCD4-exc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确立判定标准,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goCD4DAS-ELISA的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 为建立鹅CD4分子(goCD4)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以鼠抗goCD4-exc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兔抗goCD4-exc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确立判定标准,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goCD4DAS-ELISA的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出量达5 pg/mL,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将建立的双抗体ELISA方法初步应用于检测小鹅瘟病毒(GPV)感染的鹅脾单核细胞中CD4分子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GPV感染鹅脾单核细胞中goCD4分子表达水平极其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本研究建立的检测goCD4的DAS-ELISA方法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禽类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并对实际生产中禽病检测及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分子 多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脾脏NGF、I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玉 罗启慧 +6 位作者 祝春梅 史良琴 陈姗姗 邓娟 邹瑶 程安春 陈正礼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5-1141,共7页
为了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去卵巢大鼠脾脏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2(IL-2)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在成功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对去卵巢大鼠分别隔天皮下注射高(1.5 mg·kg^-1)、中(1.0 mg·kg^-1)、低(0.5 mg... 为了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去卵巢大鼠脾脏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2(IL-2)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在成功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对去卵巢大鼠分别隔天皮下注射高(1.5 mg·kg^-1)、中(1.0 mg·kg^-1)、低(0.5 mg·kg^-1)剂量的SI,假手术组(仅手术而不去卵巢)和溶媒组(去卵巢)大鼠隔天皮下注射溶媒剂(乙醇)。补充SI至14 d和42 d时,每组随机剖杀5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脾脏NGF、IL-2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脾脏中广泛分布着NGF、IL-2蛋白,主要分布于被膜下方的红髓区,在白髓分布量极少。去卵巢后,大鼠脾脏中NGF、IL-2蛋白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下降,而且随着去除卵巢时间的延长下降加剧。体外补充SI后14 d,各剂量组和42 d低、中剂量组仅有部分恢复,变化不显著;补充高剂量SI 42 d后,脾脏NGF、IL-2蛋白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基本恢复至假手术组的水平。大豆异黄酮能上调NGF、IL-2蛋白在脾脏内的表达,并呈现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免疫组化 NGF IL-2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g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练蓓 程安春 汪铭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82-86,F0003,共6页
疱疹病毒gC基因属晚期基因,其编码的gC糖蛋白位于成熟病毒粒子囊膜表面,作为重要的结构蛋白参与病毒感染过程。同时,gC糖蛋白还构成病毒粒子表面抗原决定簇,是重要的免疫原,可全面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就g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特点... 疱疹病毒gC基因属晚期基因,其编码的gC糖蛋白位于成熟病毒粒子囊膜表面,作为重要的结构蛋白参与病毒感染过程。同时,gC糖蛋白还构成病毒粒子表面抗原决定簇,是重要的免疫原,可全面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就g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特点和相关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疱疹病毒gC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GC基因 gC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微生态及鸭重要致病微生物感染和免疫微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安春 杨金龙 +7 位作者 潘康成 倪学勤 杨晓燕 葛忠源 黄永成 张素辉 尹念春 曹省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10,共6页
本文介绍了感染微生态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鸭重要致病微生物感染和免疫微生态研究若干进展。
关键词 感染微生态 重要致病微生物 感染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白鼠垂体雌激素受体和白细胞介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玉 罗启慧 +1 位作者 祝春梅 陈正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中表达的影响,对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SIF(分别皮下注射1.5、1.0、0.5 mg/kg的SIF)和无水乙醇,另设假手术组,注射等量无水乙醇。待SIF处理...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中表达的影响,对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SIF(分别皮下注射1.5、1.0、0.5 mg/kg的SIF)和无水乙醇,另设假手术组,注射等量无水乙醇。待SIF处理至第2、6周时,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进行剖杀,分别对大鼠垂体中ERα和IL–2的蛋白及m RNA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鼠去除卵巢后,垂体各叶中ERα和IL–2的蛋白及m RNA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下降,补充SIF后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高剂量SIF作用6周后,各指标的表达基本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其他各组随SIF的剂量增加及作用延长也有部分恢复,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内ERα和IL–2蛋白及m 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豆异黄酮 垂体 雌激素受体(ERα) 白细胞介素–2(IL–2)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Ⅰ型干扰素IFNa原核表达与抗病毒活性分析
17
作者 杨倩 魏文燕 +5 位作者 汪开毓 刘韬 何晟毓 谢恒 李良玉 刘家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7,共4页
为了解重组虹鳟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a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根据NCBI中登录的虹鳟IFNa基因序列(AM489418)设计引物,PCR扩增IFNa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ET32a(+)-IFN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IFNa(... 为了解重组虹鳟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a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根据NCBI中登录的虹鳟IFNa基因序列(AM489418)设计引物,PCR扩增IFNa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ET32a(+)-IFN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IFNa(rIFNa)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大小约为35 ku;重组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IFNa蛋白大小符合预期;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了rIFNa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rIFNa蛋白的生物活性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抗病毒效价约为1×10~4U/mg。以上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虹鳟rIFNa蛋白具备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为后续研究rIFNa蛋白作为免疫增强剂抵抗病毒感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IFNa基因 原核表达 抗病毒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脾脏中IL–2蛋白表达的性别差异
18
作者 马文静 罗启慧 +1 位作者 陈姗姗 陈正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1-654,共4页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在猕猴脾脏中的表达分布及性别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雄猕猴脾脏内IL–2的分布与表达进行观察。雄性猕猴脾脏红髓区阳性细胞强染且多为胞浆着色,中等密度分布;白髓区有低密度分布的中等阳性细胞,且...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在猕猴脾脏中的表达分布及性别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雄猕猴脾脏内IL–2的分布与表达进行观察。雄性猕猴脾脏红髓区阳性细胞强染且多为胞浆着色,中等密度分布;白髓区有低密度分布的中等阳性细胞,且多数为胞浆着色;在边缘区有中等密度分布的中等阳性细胞。雌性猕猴脾脏中,红髓区脾索有高密度强阳性细胞,有部分胞核和部分胞浆着色;白髓区有低密度分布的胞核着色的中等阳性细胞;边缘区有中等密度分布的中等阳性细胞。雌性猕猴脾脏中IL–2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雄性猕猴(P<0.01或0.05)。IL–2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红髓中,表明IL–2对猕猴脾脏体液免疫功能的发挥起到了较强的作用,且性别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脾脏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鸭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特征、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彭峻烽 曾杭 +6 位作者 吴思凡 邢天 巫梦雨 黄勇 邹立扣 刘书亮 韩新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了解肉鸭屠宰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耐药状况以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参照GB 4789.4-2010,从肉鸭屠宰链中分离疑似沙门氏菌,采用双重PCR对疑似菌株进行准确鉴定,并进行血清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 目的了解肉鸭屠宰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耐药状况以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参照GB 4789.4-2010,从肉鸭屠宰链中分离疑似沙门氏菌,采用双重PCR对疑似菌株进行准确鉴定,并进行血清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CLSI标准判定结果;通过PCR检测与沙门氏菌致病性相关的9个基因。结果 343份样品共分离鉴定出99株沙门氏菌,总体分离率为28.86%,宰前、脱毛、掏膛、分割、宰后样品沙门氏菌分离率分别为45.71%、22.68%、24.72%、38.33%、25.81%;分离株共产生了7种血清型,以印第安纳、纽兰和鸭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NAL(91.92%)的耐药率最高,对TET(43.43%)、AMP(42.42%)、SXT(34.34%)、CIP(29.29%)、CRO(27.27%)、GEN(24.24%)、KAN(22.22%)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AMC(9.09%)和MH(6.06%)的耐药率最低,多重耐药率为47.47%,其中印第安纳、伤寒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较突出;沙门氏菌分离株spvR(94.95%)、avrA(93.94%)、ssaQ(90.91%)、mgtC(87.88%)、sopB(83.84%)、bcfC(80.81%)、siiD(77.78%)毒力基因的携带率较高,spvB(29.29%)和spvC(11.11%)的携带率较低。结论肉鸭屠宰生产链容易受到不同血清型、不同耐药特征,且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的沙门氏菌污染,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当在卫生和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加强监督和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屠宰链 沙门氏菌 血清型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联合针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脾肺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鲜淼 李玉洁 +7 位作者 范莹瑛 陈宇鹏 唐丽 田春洋 宋睿乐 周洪旭 陈正礼 方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8-247,共10页
【目的】明确半枝莲醇提物联合针灸对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为动物T2DM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而保障宠物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选取60只4周龄的SPF级近交系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健康对照组(H组)15只和建模组(M组)45只;链脲... 【目的】明确半枝莲醇提物联合针灸对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为动物T2DM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而保障宠物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选取60只4周龄的SPF级近交系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健康对照组(H组)15只和建模组(M组)45只;链脲佐菌素(45 mg/kg)联合高糖高脂诱导构建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组,15只)、半枝莲治疗组(S组,15只)及半枝莲联合针灸治疗组(A组,15只,针灸穴位包括脾俞、肾俞、三阴交和足三里)。对A组和S组进行3个疗程(每疗程6 d)的治疗,分别于治疗第7、14和21 d采集各处理组大鼠的尾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同时各处理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肝脏、脾脏和肺脏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肝脏和脾脏采用HE染色,肺脏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与H组相比,M组大鼠的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而FBG极显著升高;肝脏细胞由水肿发展为脂肪变性或局灶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增强;脾脏组织局部细胞坏死,红髓和白髓分布混乱,淋巴细胞减少且排列紊乱;肺脏肺泡内出血,支气管黏膜下层和血管壁胶原纤维增生,最终导致部分肺泡萎陷或实变消失。与M组相比,A组和S组大鼠的体重呈增长趋势,至治疗第21 d极显著升高,而FBG在治疗第14和21 d均极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性得到改善、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脾脏红髓和白髓结构、生发中心均逐渐趋于正常,淋巴细胞数量和脾小结数量均增多,且A组大鼠的增加数量多于S组大鼠;肺脏内出血减轻、炎症细胞减少,A组大鼠肺脏的肺间隔增厚程度低于S组大鼠。【结论】STZ联合高脂高糖诱导T2DM大鼠模型稳定,能对大鼠肝脏、脾脏和肺脏造成损伤。半枝莲或半枝莲联合针灸治疗对T2DM大鼠肝脏、脾脏和肺脏组织结构均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以针灸配合半枝莲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2型糖尿病(T2DM) 半枝莲 针灸 肝脏 脾脏 肺脏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