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肠道致病机制及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杰波 严鸿林 +1 位作者 伍爱民 张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42-2156,共15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肠道冠状病毒,可导致新生仔猪出现萎缩性肠炎、水样腹泻和脱水,是造成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营养物质的供给是维持动物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也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PEDV的复制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肠道冠状病毒,可导致新生仔猪出现萎缩性肠炎、水样腹泻和脱水,是造成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营养物质的供给是维持动物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也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PEDV的复制和活性,并通过增强仔猪的免疫性能、抗氧化和抗炎能力来修复PEDV感染所引起的肠道损伤,从而维持仔猪的肠道健康。营养物质在缓解PEDV对仔猪的影响中主要通过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和抑制PEDV活性来发挥抗PEDV作用。本文在综述PEDV肠致病机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PEDV对仔猪的影响和缓解PEDV的营养调控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营养调控对PEDV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抗病毒营养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致病机制 仔猪 肠道健康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营养与仔猪腹泻
2
作者 杨馨雨 车炼强 +1 位作者 陈代文 伍爱民 《中国猪业》 2025年第1期3-11,共9页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难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仔猪的腹泻病受到营养、生理、微生物、环境和管理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铁作为仔猪必需营养素,不仅在维持肠道完整性与健康、预防缺铁性贫血和腹泻等方面起着直接作...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难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仔猪的腹泻病受到营养、生理、微生物、环境和管理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铁作为仔猪必需营养素,不仅在维持肠道完整性与健康、预防缺铁性贫血和腹泻等方面起着直接作用,还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间接影响肠道稳态。肠内适宜的铁水平是仔猪健康的基础,而新生仔猪天生缺铁,因此,为了科学评估膳食补铁剂量,预防仔猪腹泻,有必要全面认识铁元素对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本文总结了仔猪腹泻的机制与类型,从仔猪自身及其肠道微生物2方面回顾了铁元素影响仔猪腹泻的最新发现,将为生猪的精准养殖提供铁在畜牧业中的科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营养 仔猪 腹泻 肠道微生物 肠道菌群 饲养管理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曾珠 余冰 +1 位作者 虞洁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8-475,共8页
桑叶含有较为平衡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质。作为饲料原料,其适口性良好,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较高,可以改善畜禽健康和提高产品品质风味,已成为饲料资源开发的热点。本文就桑叶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 桑叶含有较为平衡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质。作为饲料原料,其适口性良好,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较高,可以改善畜禽健康和提高产品品质风味,已成为饲料资源开发的热点。本文就桑叶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化学组成 营养价值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与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代文 伍爱民 余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1-2056,共16页
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由猪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仔猪腹泻更是如此。营养与动物健康关系十分密切,营养干预已是防控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营养干预的理论基础是弄清病毒的致病机制及营养对病毒及其感染与动物康复过程的调节作... 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由猪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仔猪腹泻更是如此。营养与动物健康关系十分密切,营养干预已是防控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营养干预的理论基础是弄清病毒的致病机制及营养对病毒及其感染与动物康复过程的调节作用。本文在简述猪主要肠道病毒特征基础上,重点围绕免疫、细胞命运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总结了病毒的致病机制和营养调控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认识和研究营养与猪肠道病毒的关系,开发肠道保健和抗病营养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免疫 细胞命运 肠道微生物 营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宋妍妍 陈代文 +1 位作者 余冰 虞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44-2551,共8页
单宁酸是一种植物源水溶性多酚化合物,由于能够与蛋白质、消化酶、生物碱、多糖和金属离子等结合或络合形成沉淀,降低动物机体对养分的消化和吸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单宁酸的多元酚羟基使其本身具有收敛... 单宁酸是一种植物源水溶性多酚化合物,由于能够与蛋白质、消化酶、生物碱、多糖和金属离子等结合或络合形成沉淀,降低动物机体对养分的消化和吸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单宁酸的多元酚羟基使其本身具有收敛抗腹泻、抗氧化、抑菌和抗病毒等特性。适量的单宁酸可以为动物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带来良性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单宁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并总结了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单宁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抗营养因子 饲料添加剂 单胃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不同产区菜籽粕营养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双江 张朕 +5 位作者 李哲 刘光芒 赵华 贾刚 田刚 蔡景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1-476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对四川不同产区菜籽粕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研究。试验从四川地区具有菜籽粕生产许可证的21家企业中按不同产区(四川东部、四川南部、四川北部和四川中部)选取17家(东部3家、南部3家、北部7家、中部4家),每家采集3份样品;另从3个... 本试验旨在对四川不同产区菜籽粕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研究。试验从四川地区具有菜籽粕生产许可证的21家企业中按不同产区(四川东部、四川南部、四川北部和四川中部)选取17家(东部3家、南部3家、北部7家、中部4家),每家采集3份样品;另从3个饲料生产厂家采集加拿大进口菜籽粕,每个厂家取样3份,分别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结果表明:1)四川地区菜籽粕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CP)41.07%、总能(GE)17.58 MJ/kg、粗纤维(CF)14.76%、中性洗涤纤维(NDF)52.65%、酸性洗涤纤维(ADF)35.12%、赖氨酸(Lys)1.11%、蛋氨酸(Met)0.34%、胱氨酸(Cys)0.53%、色氨酸(Trp)0.37%、苏氨酸(Thr)1.41%、芥酸13.82%、硫代葡萄糖苷(GS)51.00μmol/g、异硫氰酸酯(ITC)0.20 mg/g。2)四川地区菜籽粕CP、钙(Ca)、Lys、Trp和Cys含量及GE显著低于加拿大菜籽粕(P<0.05),CF、NDF、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芥酸、亚麻酸和GS含量显著高于加拿大菜籽粕(P<0.05)。3)四川不同产区之间菜籽粕大部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GS和IT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GE及Ash、淀粉、Ca、总磷(TP)、Met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综上所述,四川地区菜籽粕属于高芥酸和高GS的“双高”品质,不同产区菜籽粕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区 菜籽粕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方面的前景
7
作者 关丹丹 陈代文 +1 位作者 余冰 虞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51-2057,共7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代谢调控因子,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特殊成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动物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FGF21对机体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展望了FGF21在动物...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代谢调控因子,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特殊成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动物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FGF21对机体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展望了FGF21在动物营养研究方面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糖代谢 脂质代谢 动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8
作者 陈邱虹 李汶涛 +9 位作者 周强 方正锋 林燕 徐盛玉 冯斌 卓勇 江雪梅 吴德 汤加勇 车炼强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9-436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2种豆粕处理方式:浸泡和酶解)×2[2个豆粕添加水平:低(10%)和正常(15%)水平]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96头“杜长大”断奶仔猪[(... 本试验旨在探究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2种豆粕处理方式:浸泡和酶解)×2[2个豆粕添加水平:低(10%)和正常(15%)水平]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96头“杜长大”断奶仔猪[(24±2)日龄,平均体重(7.49±0.19)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4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0%浸泡豆粕(10%浸泡豆粕组)、10%酶解豆粕(10%酶解豆粕组)、15%浸泡豆粕(15%浸泡豆粕组)和15%酶解豆粕(15%酶解豆粕组),现场调制成湿拌料(料水比=1∶1)饲喂。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浸泡豆粕相比,酶解豆粕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棉子糖含量分别降低了81.60%、87.73%和44.19%,酸溶蛋白含量提高了11.24倍。2)与浸泡豆粕相比,饲粮中添加酶解豆粕有降低断奶仔猪第2周料重比(F/G)的趋势(P=0.05),有提高第3周平均日采食量(ADFI)的趋势(P=0.06),同时极显著提高第3周F/G(P<0.01),并极显著降低第3周腹泻指数(P<0.01)。试验第1周,与低豆粕水平组相比,正常豆粕水平组断奶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提高(P<0.05),F/G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全期,与低豆粕水平组相比,正常豆粕水平组F/G显著降低(P<0.05)。2)与低豆粕水平组相比,正常豆粕水平组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且粗蛋白质(P=0.08)和酪氨酸(P=0.05)表观消化率有提高趋势。3)与浸泡豆粕相比,饲粮中添加酶解豆粕有提高断奶仔猪回肠绒毛高度的趋势(P=0.07),极显著提高回肠绒隐比(P<0.01),同时有降低杯状细胞数量的趋势(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酶解豆粕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结肠内容物丙酸、异丁酸、戊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P<0.05或P<0.01)。4)豆粕处理方式和添加水平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断奶仔猪结肠内容物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表明,10%酶解豆粕组结肠内容物富集了7类微生物[梭菌纲UCG-014目(o_Clostridia_UCG-014)、肠杆菌目(o_Enterobacterales)、梭菌纲UCG-014科(f_Clostridia_UCG-014)、月形单胞菌科(f_Selenomonadaceae)、肠杆菌科(f_Enterobacteriaceae)、梭菌纲UCG-014属(g_Clostridia_UCG-014)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g_Escherichia-Shigella)],15%酶解豆粕组结肠内容物富集了1类微生物[瘤胃球菌属(g_Ruminococcus)]。综上所述,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可降低断奶仔猪保育后期腹泻指数,并提高采食量,同时改善肠道形态和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酶解 湿拌饲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研究固态发酵菜籽粕和菜籽粕对生长肉兔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田刚 王乐成 +4 位作者 余冰 陈航 罗玉衡 陈代文 刘书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805,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比较固态发酵菜籽粕(SFRSM)与菜籽粕(RSM)在生长肉兔上的营养价值,为家兔饲料原料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在测定SFRSM和RSM化学组成的基础上,将36只42日龄、遗传背景相同的健康法国伊拉商品兔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比较固态发酵菜籽粕(SFRSM)与菜籽粕(RSM)在生长肉兔上的营养价值,为家兔饲料原料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在测定SFRSM和RSM化学组成的基础上,将36只42日龄、遗传背景相同的健康法国伊拉商品兔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饲养于粪尿可分开的代谢笼中,每笼1只,分别饲喂1种基础饲粮和2种试验饲粮(85%基础饲粮+15%SFRSM或RSM),进行体内消化试验。试验期11 d(预试期7 d,收集期4 d)。结果显示:1)与RSM相比,SFRSM的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异硫氰酸酯(I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其他常规营养成分[除中性洗涤纤维(NDF)外]和小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各氨基酸含量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精氨酸(Arg)、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组氨酸(His)、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和丝氨酸(Ser)含量达极显著水平(P<0.01)。2)与RSM相比,SFRSM的消化能(DE)值(14.97 MJ/kg DM)提高了34.3%(P<0.01);总能(GE)、粗蛋白质(CP)、ADF、NDF、钙(Ca)和总磷(TP)全肠表观消化率也有所提高(P>0.05);各氨基酸全肠表观消化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Asp、半胱氨酸(Cys)、甘氨酸(Gly)、Ile、酪氨酸(Tyr)和缬氨酸(Val)全肠表观消化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总体而言,SFRSM对生长肉兔的营养价值高于R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菜籽粕 菜籽粕 生长肉兔 化学成分 全肠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低蛋白质水平下不同氨基酸平衡模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
10
作者 张红叶 郭丹 +4 位作者 丁雪梅 白世平 曾秋凤 张克英 王建萍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07-451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低蛋白质水平下不同氨基酸平衡模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探究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选取384只33周龄的健康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低蛋白质水平下不同氨基酸平衡模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探究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选取384只33周龄的健康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其中,对照组(CON组)饲粮粗蛋白质(CP)含量为15.91%并平衡4种氨基酸[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氨基酸平衡模式为可消化赖氨酸(DLys)∶可消化蛋氨酸(DMet)∶可消化苏氨酸(DThr)∶可消化色氨酸(DTrp)=100∶45∶73∶21(DLys含量为0.75%);低蛋白质1组(LPF组)饲粮CP含量为14.53%并平衡4种氨基酸(Lys+Met+Thr+Trp),氨基酸平衡模式为DLys∶DMet∶DThr∶DTrp=100∶45∶73∶21(DLys含量为0.75%);低蛋白质2组(LPS组)饲粮CP含量为14.58%并平衡8种氨基酸,氨基酸平衡模式为DLys∶DMet∶DThr∶DTrp∶可消化精氨酸(DArg)∶可消化亮氨酸(DLeu)∶可消化异亮氨酸(DIle)∶可消化缬氨酸(DVal)=100∶45∶73∶21∶126∶177∶97∶90(DLys含量为0.75%);低蛋白质3组(LPH组)饲粮CP含量为13.05%并平衡8种氨基酸,氨基酸平衡模式为DLys∶DMet∶DThr∶DTrp∶DArg∶DLeu∶DIle∶DVal=100∶45∶73∶21∶126∶177∶97∶90(DLys含量为0.75%)。预试期为2周,正试期为20周。结果显示:1)与LPF组相比,LPS组的平均蛋重显著提高(P<0.05);与LPS组相比,LPH组的产蛋率和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增加(P<0.05)。2)与LPF组相比,LPS组Ile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H组Thr、Val、Met、Ile、Leu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3)与LPS组相比,LPH组血清游离Val、Ile、Leu、苯丙氨酸(Phe)、Lys、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显著增加(P<0.05)。4)与CON组相比,LPF组空肠黏膜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LPF组相比,LPS组空肠黏膜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H组空肠黏膜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CP含量由15.91%降为14.58%时,平衡4种氨基酸即可维持蛋鸡的生产性能,平衡8种氨基酸则可改善蛋鸡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性能;饲粮CP含量降到13.05%时,即使平衡8种氨基酸,仍会降低蛋鸡对养分的消化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 氨基酸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酵母的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19
11
作者 贺淼 周安国 +4 位作者 王之盛 陈中平 张海波 邹华围 申俊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04-19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评定复合酵母对仔猪的营养价值,重点评定复合酵母在仔猪上表观消化能、表观代谢能、粗蛋白质的真消化率、粗蛋白质的真利用率和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通过化学分析和仔猪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复合酵母的营养成分和主要养分的生物... 本研究旨在评定复合酵母对仔猪的营养价值,重点评定复合酵母在仔猪上表观消化能、表观代谢能、粗蛋白质的真消化率、粗蛋白质的真利用率和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通过化学分析和仔猪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复合酵母的营养成分和主要养分的生物利用率。饲养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体重(19.9±1.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2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以复合酵母作为唯一蛋白质源的半纯合饲粮。试验期7 d,预试期3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复合酵母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7.35%,赖氨酸含量为3.43%,蛋氨酸含量为0.72%,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100∶21∶19∶64,与猪的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复合酵母的表观消化能为14.98 MJ/kg,表观代谢能为14.05 MJ/kg;粗蛋白质的真消化率、真利用率分别为89.71%和69.53%;除了苏氨酸,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回肠真消化率都高于80%。由此可见,复合酵母属于优质蛋白质饲料,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性好,有效能值高,仔猪对复合酵母的蛋白质、氨基酸的消化利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酵母 营养价值评定 仔猪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法对白酒糟营养价值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丹 王之盛 +2 位作者 薛白 邹华围 余群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2-1429,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白酒糟营养价值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未处理白酒糟作为对照(CK组),按白酒糟的加工方式不同设4个试验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白酒糟(发酵,F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粉碎白酒糟(粉碎+发酵,CF组)、黄孢...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白酒糟营养价值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未处理白酒糟作为对照(CK组),按白酒糟的加工方式不同设4个试验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白酒糟(发酵,F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粉碎白酒糟(粉碎+发酵,CF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氨化白酒糟(氨化+发酵,AF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粉碎、氨化白酒糟(粉碎+氨化+发酵,CAF组)。测定各组白酒糟常规营养成分及体外瘤胃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能极显著降低白酒糟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含量(P<0.01),粉碎+氨化+发酵3种加工方式联合处理效果最好。2)与CK组相比,CF组、AF组和CAF组理论最大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极显著提高、产气延滞时间极显著降低(P<0.01);CAF组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1)。3)CAF组菌体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F组和CAF组氨态氮(NH3-N)浓度(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丙酸比例(P<0.01)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乙酸/丙酸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果提示:对白酒糟进行粉碎、氨化处理,可促进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白酒糟木质素的降解,进而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瘤胃发酵,粉碎、氨化、发酵复合加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黄孢原毛平革菌 加工方法 体外产气 发酵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鹛 吴德 +4 位作者 车炼强 王军 方正锋 林燕 徐盛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54-196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日龄、体重接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4头,配种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这4组按照妊娠期母猪摄入的不同营养水平分别为75%NRC组、NRC组、125%NR...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日龄、体重接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4头,配种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这4组按照妊娠期母猪摄入的不同营养水平分别为75%NRC组、NRC组、125%NRC组、150%NRC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泌乳期自由采食。结果表明:1)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总产仔数无显著影响(P>0.05),150%NRC组窝产活仔数有低于125%NRC组的趋势(P=0.081),125%NRC组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显著高于75%NRC组(P<0.05),有高于150%NRC组的趋势(P=0.083,P=0.090),但与NRC组差异不显著(P>0.05)。2)母猪妊娠期总增重、净增重及配种-断奶增重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妊娠期营养水平摄入的提高,泌乳期失重随之增加(P<0.01)。3)母猪泌乳期平均日采食量随妊娠期营养水平摄入的增加而降低,泌乳期消化能摄入量Y3(MJ/d)与妊娠期消化能摄入量X(MJ/d)的回归关系为:Y3=75.60-0.743X(R2=0.572,P<0.01)。4)随着妊娠期营养水平摄入的提高,母猪初乳中乳脂、乳蛋白含量随之极显著增加(P<0.01),常乳中乳脂、乳蛋白含量以125%NRC组最高,营养水平的摄入与乳脂、乳蛋白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结果提示,妊娠期125%NRC水平的营养摄入可改善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及常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初产母猪 妊娠期 繁殖性能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杨俊 王之盛 +4 位作者 保善科 王威 薛白 张海波 邹华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1-202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增重净能分别为5.60、6.50、7.40 MJ/kg的3种精料补充料。试验共39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28 d,消化试验4 d。结果表明:1)6.50、7.40 MJ/kg组犊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5.60 MJ/kg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6.50 MJ/kg组犊牦牛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与7.40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3)6.50 MJ/kg组犊牦牛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随能量水平升高,钙(P=0.06)、磷(P=0.10)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牦牛可在3月龄断奶舍饲饲养,精料补充料增重净能为6.50 MJ/kg时,更有利于舍饲的3月龄断奶犊牦牛的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 犊牦牛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锥菊及其提取物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海燕 陈代文 +2 位作者 余冰 何军 毛湘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6-1100,共5页
近年来,大量体内与体外试验研究表明,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 近年来,大量体内与体外试验研究表明,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本文现将近年来体内和体外试验中紫锥菊及其提取物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做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及其提取物 动物免疫功能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营养调控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钧秋 杜建 +4 位作者 王岚 毛湘冰 何军 余冰 陈代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7-792,共6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仔猪能够引起仔猪肠道损伤,导致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其致病机制主要在于破坏猪小肠黏膜,引起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具体主要表现为:TGEV破坏仔猪肠道上皮机械...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仔猪能够引起仔猪肠道损伤,导致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其致病机制主要在于破坏猪小肠黏膜,引起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具体主要表现为:TGEV破坏仔猪肠道上皮机械屏障完整和电解质平衡,扰乱生物菌群结构,降低局部免疫功能。TGEV诱导炎症及先天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活维甲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RLR)和Toll样受体(TLR),使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进一步诱导细胞因子和干扰素表达。通过饲粮中添加氨基酸、维生素和中草药等营养调控措施可以达到缓解TGEV损伤肠道屏障功能的目的,为预防及治疗TGEV感染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肠道屏障 先天免疫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情期启动营养调控分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德 卓勇 +5 位作者 吕刚 徐盛玉 林燕 车炼强 方正锋 李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20-3032,共13页
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年更新率高达40%-50%,哺乳母猪断奶后情期启动失败被淘汰比例占30%-40%,50%的母猪终身仅提供30-40头断奶仔猪就被淘汰,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大量研究表明,下丘脑Kisspeptin信号系统在调控雌性动物情期启动和... 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年更新率高达40%-50%,哺乳母猪断奶后情期启动失败被淘汰比例占30%-40%,50%的母猪终身仅提供30-40头断奶仔猪就被淘汰,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大量研究表明,下丘脑Kisspeptin信号系统在调控雌性动物情期启动和卵泡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猪的情期启动只有在营养充足、机体处于合成代谢时才能发生和维持。营养是推动后备母猪由生长向繁殖转换,或断奶母猪由泌乳向繁殖转换的物质基础。本文提出了营养调控母猪情期启动的几种理论假设,综述了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3和部分矿物元素对机体代谢和下丘脑Kisspeptin信号的影响及其在调控母猪情期启动方面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母猪 Kisspeptin神经元 情期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水生动物免疫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伟伟 冯琳 +3 位作者 刘扬 姜俊 李树红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4-550,共7页
壳聚糖能增强水生动物体内杀菌酶类的活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水生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壳聚糖还可以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水生动物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然而目前关于其调节水生动物免疫力的机制尚鲜有报道。根据在陆生动物方面的... 壳聚糖能增强水生动物体内杀菌酶类的活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水生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壳聚糖还可以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水生动物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然而目前关于其调节水生动物免疫力的机制尚鲜有报道。根据在陆生动物方面的研究推断,壳聚糖调节动物免疫力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中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2(PGE2)的生成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水生动物 免疫力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调节哺乳动物脂肪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浩 毛湘冰 +2 位作者 陈代文 余冰 汤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23-1727,共5页
近年来,大量的体内和体外试验研究表明,亮氨酸可以调节哺乳动物(主要是鼠和人类)的脂肪代谢,主要表现在降低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而添加亮氨酸或者亮氨酸缺乏对脂肪代谢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涉及到酶、基因表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近年来,大量的体内和体外试验研究表明,亮氨酸可以调节哺乳动物(主要是鼠和人类)的脂肪代谢,主要表现在降低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而添加亮氨酸或者亮氨酸缺乏对脂肪代谢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涉及到酶、基因表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本文旨在综述亮氨酸处理对哺乳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及相关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脂肪代谢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道微生物及其营养调控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玉衡 余冰 +3 位作者 何军 毛湘冰 车炼强 陈代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60,共5页
传统动物营养学主要关注营养物质在肠道中被直接消化、吸收和利用的部分,但忽视了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近年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猪营养团队在此领域做了系统研究,文章将对此作一综述,以期为健康、高效、安全的动物生产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营养调控 代谢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