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反刍兽疫病毒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蒋莹 张瑞 +2 位作者 周泷 张志东 李彦敏 《畜禽业》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该病主要感染山羊、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该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兽,自2007年传入我国,已在2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发生,造成较大社会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已建立多种针对PPRV的病原分子诊断检测方法,以全球PPR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就PPR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检测方法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痘病毒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买楷涵 陈笑 张志东 《畜禽业》 2025年第7期8-16,共9页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兽共患病。2022—2024年全球MPXV的暴发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引发了科学界的重大关注。系统总结了MPXV...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兽共患病。2022—2024年全球MPXV的暴发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引发了科学界的重大关注。系统总结了MPXV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临床治疗及预防策略,探讨了该病毒的结构特点、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有利于提高人们对MPXV的科学认识,促进MPXV流行病学研究和疫情防控技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人畜共患病 全球卫生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与河南省猪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与序列分析
3
作者 黄雄挺 郭紫晶 +3 位作者 周泷 陈劲松 张志东 李彦敏 《畜禽业》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影响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突变率是RNA病毒中最高的。为了解其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对陕西和河南地区猪场采集的252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影响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突变率是RNA病毒中最高的。为了解其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对陕西和河南地区猪场采集的252份疑似样本采用RT-PCR检测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了ORF5基因和Nsp2基因序列比对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252份样本中阳性样品为39份,阳性率为15.6%。对39份阳性样品克隆测序获得10条Nsp2基因阳性样品序列和5条ORF5基因阳性品序列;5株PRRSV ORF5基因毒株与GenBank中26株PRRSV参考毒株的ORF5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7%~99.7%,10株PRRSV毒株Ns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38.2%~92.2%,其中5株ORF5基因的GP5-5、GP5-7、GP5-10毒株为PRRSV-2型谱系1的毒株,99L、100L毒株为PRRSV-2型谱系5的毒株,分别与代表株NADC30和VR-2332亲缘关系最近;10株PRRSV毒株Nsp2基因均为PRRSV-2型谱系1的毒株,与代表株NADC30亲缘关系最接近。GP5蛋白与NSP蛋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说明PRRSV毒株变异频繁,因此,实时监测PRRSV株系的遗传变异动态,探索其遗传变异模式,可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ORF5基因 序列分析 NSP2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华 杨发龙 +1 位作者 王永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0-214,共5页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是威胁山羊养殖的重要传染病,为了解其流行情况,对四川省主要山羊养殖地区的山羊支原体性肺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四川省7个地区山羊养殖场采集肺脏和鼻腔棉拭子样本共135份,经过分离鉴定得到42株支原体,其中绵羊肺...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是威胁山羊养殖的重要传染病,为了解其流行情况,对四川省主要山羊养殖地区的山羊支原体性肺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四川省7个地区山羊养殖场采集肺脏和鼻腔棉拭子样本共135份,经过分离鉴定得到42株支原体,其中绵羊肺炎支原体36株,丝状支原体6株;其中6个羊场仅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1个羊场同时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本试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四川省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个别地方存在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 绵羊肺炎支原体 丝状支原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GAPD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博 杨晓农 +2 位作者 于学辉 罗薇 黄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3,共5页
根据GenBank登录的家兔GAPDH基因保守区域CDS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家兔GAPDH基因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GAPDH的最低拷贝数为32拷贝/μL,在较广的范围内(3.2... 根据GenBank登录的家兔GAPDH基因保守区域CDS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家兔GAPDH基因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GAPDH的最低拷贝数为32拷贝/μL,在较广的范围内(3.2×10^1-3.2×10^7拷贝/μ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熔解曲线分析显示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单峰,其Tm为(87±0.2)℃;5个不同浓度标准品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为1.67%4.73%,组间试验变异系数为2.66%8.74%。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为GAPDH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进行家兔功能基因与病原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GAPDH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韩笑 刀筱芳 +2 位作者 张焕容 汤承 杨发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134,共4页
通过鉴定引起成都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病原,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20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中收集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6份奶样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0%,未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 通过鉴定引起成都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病原,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20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中收集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6份奶样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0%,未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等。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7种药物敏感,对7种中介,对8种耐药。研究结果为该奶牛场隐性乳房炎药物防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病原菌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源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耐药谱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朝喜 王华 +1 位作者 朱晓霞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2,共4页
采用微量稀释法对从四川自贡、简阳、乐至等地分离的33株山羊源性绵羊肺炎支原体进行19种抗菌药物MIC值测定,试验数据利用WHONET5.4软件处理并分析其耐药谱型。试验结果表明,33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 采用微量稀释法对从四川自贡、简阳、乐至等地分离的33株山羊源性绵羊肺炎支原体进行19种抗菌药物MIC值测定,试验数据利用WHONET5.4软件处理并分析其耐药谱型。试验结果表明,33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谱型以耐氯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利福平为主,约占7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源绵羊肺炎支原体 耐药谱型 多重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ColBM质粒和转录反终止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夏梦芸 汤文 岳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89,共4页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上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其致病性是由多种毒力相关因子共同协调作用所决定的。ColBM质粒和转录反终止子(RfaH)是两个近年发现的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论文对这两个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上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其致病性是由多种毒力相关因子共同协调作用所决定的。ColBM质粒和转录反终止子(RfaH)是两个近年发现的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论文对这两个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其与宿主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ColBM质粒 转录反终止子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匡学谦 汤文 +3 位作者 陈小飞 杨发龙 张焕容 岳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采集692份临床健康成年牦牛肛门棉拭子标本,无菌划线接种于改良Skirrow培养基上,根据特征的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检测方法共分离鉴定出空肠弯曲菌15株,阳性率为2.17%;对其中14株菌进行16 S rRNA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 采集692份临床健康成年牦牛肛门棉拭子标本,无菌划线接种于改良Skirrow培养基上,根据特征的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检测方法共分离鉴定出空肠弯曲菌15株,阳性率为2.17%;对其中14株菌进行16 S rRNA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源菌株组内的同源性为99.5%~100%,与Gen-Bank中其他源菌株的同源性为95.8%~100%,系统发育研究表明,牦牛源空肠弯曲菌菌株与国内鸡、猪源和澳大利亚人源L14630菌株的遗传关系较近,与国外其他人源、牛源、鸡源及黑头鸥源菌株有较远的遗传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牦牛 16SrRNA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金黄色葡萄球菌健康带菌情况的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一之 王永 +2 位作者 韩笑 岳华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及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四川省山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健康带菌情况及其耐药性,采集了省内4个养殖场共32只山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从11只羊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及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四川省山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健康带菌情况及其耐药性,采集了省内4个养殖场共32只山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从11只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4.4%。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苯唑西林、头孢西丁、万古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2.7%,对其它抗菌药物没有耐药性,未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本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山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情况较普遍,因此,应该规范屠宰过程的卫生操作,并进行严格监控,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金黄色葡萄球菌 健康带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源正呼肠孤病毒2型的检测和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珽 陈虹吟 +1 位作者 汤承 岳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61-2368,共8页
旨在调查川西北牦牛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RV)的感染情况并分离病毒。采用RT-PCR方法,对采自川西北15个牧场的72份牦牛腹泻粪便样本和其中5个牧场的15份腹泻牦牛血清样本进行MRV检测,阳性样本进一步用分型PCR确定其血清型。结果显示,... 旨在调查川西北牦牛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RV)的感染情况并分离病毒。采用RT-PCR方法,对采自川西北15个牧场的72份牦牛腹泻粪便样本和其中5个牧场的15份腹泻牦牛血清样本进行MRV检测,阳性样本进一步用分型PCR确定其血清型。结果显示,粪便样本中MRV检出率为20.83%(15/72),血清2型的比例为60%(9/15);血清样本中MRV检出率为40%(6/15),血清2型的比例为83.33%(5/6);未检测到其他血清型。成功地从腹泻粪便中分离到1株MRV血清2型毒株(TCID_(50)为4×10^(-8.56)·mL^(-1)),并获得长度为23587 bp的分离株全基因组,该分离株与中国猪源毒株的遗传关系最近;与GenBank中所有的MRV S1基因相比,该分离株有4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本研究从牦牛中检测到MRV,并分离到1株牛源MRV血清2型毒株,为进一步研究MRV血清2型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 检测 血清2型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环曲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昊 赵龙 +1 位作者 汤承 岳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8-1303,共6页
牛环曲病毒(BToV)是国内新发现的致牛腹泻的病原。为建立检测BTo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BToV的膜蛋白(M基因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和体系优化,建立了检测BTo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 牛环曲病毒(BToV)是国内新发现的致牛腹泻的病原。为建立检测BTo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BToV的膜蛋白(M基因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和体系优化,建立了检测BTo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2.34×10^(1)拷贝/μL~2.34×10^(8)·拷贝/μL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值为0.9998,扩增效率为98.04%;该方法仅能检测出BToV核酸,而不能检出其他牛常见相关病原核酸;对BToV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23.4拷贝/μL;批内变异系数CV为0.25%~1.34%,批间变异系数CV为1.35%~3.41%;该方法对39份临床腹泻犊牛粪便样品的检出率(71.8%)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RT-PCR(61.5%)和套式RT-PCR(59.0%)。且3种方法之间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对2019年11月~2020年12月采自河南、云南和四川的144份肉牛、奶牛、牦牛腹泻粪便样品中BToV的检出率为18.75%(27/144),场阳性率为84.62%(11/13)。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基于BToVM基因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所建方法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为国内BToV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环曲病毒 TaqMan荧光定量RT-PCR 犊牛腹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环曲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龙 李昊 +1 位作者 汤承 岳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53-2761,共9页
牛环曲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是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托巴套氏病毒科(Tobaniviridae)环曲病毒属(Torovirus)的成员,是重要的牛腹泻病原。该病毒对呼吸道和消化道具有双重组织嗜性,也是一种可能的呼吸道致病因子。BToV已经在中... 牛环曲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是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托巴套氏病毒科(Tobaniviridae)环曲病毒属(Torovirus)的成员,是重要的牛腹泻病原。该病毒对呼吸道和消化道具有双重组织嗜性,也是一种可能的呼吸道致病因子。BToV已经在中国、美国、日本等17个国家检出,具有广泛的地域分布。该病毒在国内是新发病毒,本文就BTo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流行概况、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BToV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环曲病毒 牛腹泻 病原学 流行病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粪便样本中纽布病毒VP1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斯熠 岳华 汤承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54-2360,共7页
纽布病毒(Nebovirus,NeV)是国内犊牛腹泻的新发病原,其VP1蛋白含有受体结合位点和中和抗原表位,与病毒的感染和免疫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VP1基因1.2型毒株的分子特征。采用RT-PCR方法,对2019年宁夏和河南的犊牛腹泻粪便样本进行NeV检... 纽布病毒(Nebovirus,NeV)是国内犊牛腹泻的新发病原,其VP1蛋白含有受体结合位点和中和抗原表位,与病毒的感染和免疫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VP1基因1.2型毒株的分子特征。采用RT-PCR方法,对2019年宁夏和河南的犊牛腹泻粪便样本进行NeV检测,扩增阳性样本完整的主要衣壳蛋白(VP1)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结果显示,宁夏和河南地区NeV检出率分别为11.32%和8.62%。从4个样本中成功获得了1.2型毒株完整VP1和RdRp序列。4个完整VP1与GenBank中73个完整VP1的氨基酸相似性为75.4%~97.8%;与GenBank中仅有的3个1.2型VP1相比,4个毒株在P2区有1个共同的氨基酸突变,在P1区有2个共同的氨基酸突变。与国内基因1.1型、1.3型和1.4型毒株相比,在P2区分别有9、18和14个共同的氨基酸突变,在P1区分别有2个共同的氨基酸突变,在S区分别有1个共同的氨基酸突变。4个完整RdRp均为NB-like基因型,与GenBank中8个完整RdRp的核苷酸相似性为67.2%~94.8%。本文首次在我国检测到VP1基因1.2型毒株,成功获得了4条基因1.2型毒株的完整VP1和RdRp序列,为国内Ne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进化研究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bovirus 检测 VP1 RDRP 基因1.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牦牛酸奶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小东 汤承 +2 位作者 雷江英 沈凡钰 陈德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82,共6页
采用溶钙圈法对来自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区、四川阿坝、甘孜理塘的牦牛酸奶样品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采用形态学观察和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测定筛选菌株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采用溶钙圈法对来自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区、四川阿坝、甘孜理塘的牦牛酸奶样品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采用形态学观察和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测定筛选菌株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抑菌活性;考察筛选菌株上清液对蛋白酶的耐受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确定细菌素种类。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6株菌(编号为A1~A2及G1~G4),其中菌株A1~A2被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菌株G1~G4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G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20 mm,且对蛋白酶不耐受,表明该菌株产细菌素,对常见抗生素敏感,经细菌素基因鉴定证实,该菌株产肠球菌素A和肠球菌素P。综上,菌株G3可作为产细菌素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牦牛酸奶 乳酸菌 细菌素 分离 鉴定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IFN-β基因的动态表达
16
作者 高艳 杨松沛 +3 位作者 雷小文 岳华 李明义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3,共6页
根据鸡β-干扰素(ChIFN-β)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鸡IFN-β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RRT-PCR)方法,并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强毒株(vNDV)感染后3、6、12、24、30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IFN-... 根据鸡β-干扰素(ChIFN-β)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鸡IFN-β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RRT-PCR)方法,并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强毒株(vNDV)感染后3、6、12、24、30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IFN-β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RT-PCR特异性好,对鸡IFN-βmRNA的扩增效率为94.18%,线性范围为10-8-10-3,相关系数为0.992,最低能检出48拷贝/反应。AIV在感染CEF后6、12 h显著抑制IFN-βmRNA的表达,24 h开始诱导IFN-βmRNA表达,30 h时IFN-βmRNA水平显著升高;vNDV在感染CEF后的24 h内显著抑制IFN-βmRNA的表达,30 h时则显著诱导IFN-βmRNA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5N1和NDV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干扰素 荧光定量RT-PCR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亚硝酸盐急性中毒致死剂量的探究
17
作者 陈德纯 吉文汇 +1 位作者 黄坚 汤承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探讨仔猪亚硝酸盐急性中毒的致死剂量,采用经口灌服不同剂量的亚硝酸钠复制仔猪亚硝酸盐中毒模型,结果发现:试验组高低剂量组的仔猪均出现黏膜发绀、呼吸困难、强直性痉挛等症状,最后窒息而死;低剂量组可被亚甲蓝救治成功,高剂量组发... 为探讨仔猪亚硝酸盐急性中毒的致死剂量,采用经口灌服不同剂量的亚硝酸钠复制仔猪亚硝酸盐中毒模型,结果发现:试验组高低剂量组的仔猪均出现黏膜发绀、呼吸困难、强直性痉挛等症状,最后窒息而死;低剂量组可被亚甲蓝救治成功,高剂量组发病较快难以解救。本研究表明,0.25 g/kg的亚硝酸钠即可导致仔猪急性中毒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亚硝酸盐中毒 亚甲蓝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湖南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流行对比分析
18
作者 赵志超 王艺涵 张慧 《中国猪业》 2025年第4期73-83,共11页
比较分析湖南省5个规模化母猪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的流行情况、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从5个规模化母猪场中采集流产胎儿、仔猪去势液和脐带血等组织样品9760份,以及1份疑似圆环病毒感染... 比较分析湖南省5个规模化母猪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的流行情况、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从5个规模化母猪场中采集流产胎儿、仔猪去势液和脐带血等组织样品9760份,以及1份疑似圆环病毒感染的病死猪肺脏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品中PCV2和PCV3的感染情况。对PCR阳性样本克隆PCV3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CV2总体阳性率为1.78%(174/9760),PCV3总体阳性率为27.88%(2721/9760),二者混合感染率为0.67%(65/9760),其中C场PCV2和PCV3检出率最高,PCV2为3.74%(30/802),PCV3为52.62%(422/802),仔猪去势液中PCV2和PCV3检出率最高,PCV2阳性率为2.07%(139/6701),PCV3阳性率为34.73%(2327/6701)。根据PCR扩增测序结果拼接获得了1株PCV3基因组序列,遗传进化结果显示该毒株属于PCV3a亚型。发现湖南5个规模化母猪场中PCV3流行率高于PCV2,且流行的PCV3毒株为PCV3a基因亚型,该结果有助于为规模化猪场PCV3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圆环病毒3型 荧光定量PCR 全基因组扩增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