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珊珊 何坤淼 +5 位作者 刘垚 李佳 余秋颖 陈琳琳 王娜 张改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的诊断检测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关键。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低成本、高特异性、操作简便以及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优势,已在动物疫病检测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 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的诊断检测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关键。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低成本、高特异性、操作简便以及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优势,已在动物疫病检测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论文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分类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纳米材料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重点梳理了其在常见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畜牧业的病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动物病原 检测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植物源免疫增强剂筛选
2
作者 李军伟 余秋颖 +3 位作者 张艳芝 王运珂 任红涛 王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抗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疫苗免疫增强剂,改善现有佐剂的免疫效力及安全性。【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萜类(青蒿素、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熊果酸)、生物碱类(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氧化苦参碱)、酚酸...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抗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疫苗免疫增强剂,改善现有佐剂的免疫效力及安全性。【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萜类(青蒿素、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熊果酸)、生物碱类(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氧化苦参碱)、酚酸类(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香豆酸)和黄酮类(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原花青素)共16种植物源活性物质,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比例、IgG抗体水平、脏器指数、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开展靶向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小鼠灌胃植物源活性物质后,体质量呈增加趋势。2)各组抗体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疫苗组相比,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原花青素组可极显著性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其中以原花青素组效果最佳,比疫苗组抗体水平提高了59.59%。3)槲皮素组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指数呈显著性升高,黄连素、石蒜碱、原花青素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其中,槲皮素、原花青素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呈极显著性提高,脾脏指数提高了49.50%和53.23%,胸腺指数提高了121.82%和103.64%,提示其可能在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和成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原花青素组T-SOD活性呈极显著性升高,MDA含量呈极显著性降低,千金藤素、石蒜碱、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连素和原花青素组T-AOC呈极显著性升高。以原花青素对机体的抗氧化效果较好,T-SOD活性和T-AOC分别提高了9.60%和48.57%,MDA含量降低了26.82%。【结论】原花青素对小鼠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佳,可作为靶向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佐剂研究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活性物质 猪圆环病毒2型 疫苗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酰胺衍生物氯硝柳胺抗病毒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余澍楠 唐金梦 +2 位作者 秦盼盼 汪悦 李永涛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
水杨酰胺类药物凭借其强大的药理活性和生物学效应,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驱虫领域。随着“老药新用”策略的不断推进,这类药物在抗病毒研究中逐渐引起关注。氯硝柳胺(NIC)作为水杨酰胺类衍生物的重要代表,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同时还具... 水杨酰胺类药物凭借其强大的药理活性和生物学效应,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驱虫领域。随着“老药新用”策略的不断推进,这类药物在抗病毒研究中逐渐引起关注。氯硝柳胺(NIC)作为水杨酰胺类衍生物的重要代表,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肿瘤和抗病毒特性。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出现以来,研究人员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3000多种药物中筛选到83种潜在的抗SARS-CoV-2化合物,其中NIC具有较高的选择指数,低浓度即可显著抑制病毒增殖。除了对SARS-CoV-2具有抑制作用外,NIC对黄病毒、腺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也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从机制方面来看,NIC主要通过影响内体酸环境、抑制合胞体形成、影响细胞间信号传导、调控细胞代谢和诱导细胞自噬等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对NIC的抗病毒效应及其抗病毒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并对NIC的缺陷和解决策略进行展望,以期为抗病毒策略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酰胺衍生物 氯硝柳胺 抗病毒药物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旭阳 靳家鑫 +5 位作者 路闻龙 张帅 黄丽 张改平 孙爱军 庄国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74-2082,共9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没有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一旦暴发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ASFV在和宿主长期作用过程中,通过抑...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没有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一旦暴发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ASFV在和宿主长期作用过程中,通过抑制干扰素和炎症反应,调节凋亡、自噬及细胞免疫等多种途径逃逸机体免疫反应促进自身复制,但具体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ASFV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是阻碍有效疫苗研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对ASFV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深入分析,筛选病毒的免疫调控关键基因和保护性抗原表位,将在ASFV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与疫苗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ASFV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及可能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ASF疫苗研制及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免疫应答 免疫逃逸 疫苗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文瑞 杨中元 +2 位作者 韩世充 万博 张改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23-531,共9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猪传染病,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有效疫苗和治疗手段。本综述着眼于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过程,重点阐述新近发现的ASFV编码蛋...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猪传染病,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有效疫苗和治疗手段。本综述着眼于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过程,重点阐述新近发现的ASFV编码蛋白对干扰素(interferon,IFN)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作用,分析了相关病毒蛋白在ASFV感染、复制和致病力方面的影响,指出了潜在的ASFV新型疫苗研究靶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药物和新型高效疫苗的研发提供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天然免疫反应 干扰素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制药专业中蛋白纯化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二芹 潘佳佳 +1 位作者 陈红英 张同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277-279,282,共4页
生物制品的质量关系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而蛋白纯化是生物制品的质量保证,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和考核方式,学生掌握蛋白纯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其目的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研发单位和企业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动物医学制药专业 生物制品 蛋白纯化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增殖过程中主要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旭阳 樊帅 +7 位作者 靳家鑫 张帅 路闻龙 朱潇静 王芮 张改平 孙爱军 庄国庆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8-236,共9页
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ASFV编码超过150种蛋白,广泛参与病毒的进入、复制和形态发生等过程。ASFV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宿主细... 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ASFV编码超过150种蛋白,广泛参与病毒的进入、复制和形态发生等过程。ASFV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在细胞质中核周微管组织中心(MTOC)处的“病毒工厂”中完成复制和装配,并通过微管转运至细胞膜,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本文重点分析了参与病毒进入、复制、组装和释放过程的关键蛋白功能,初步探讨其潜在研究价值,为进一步的ASF疫苗和药物靶点研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增殖过程 病毒蛋白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8
作者 陈莹杰 王佳琦 +5 位作者 宋岳龙 贾竹青 李德喜 王战辉 杜向党 李成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97,共13页
作为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同时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有关腺苷受体拮抗剂、被非法滥用活性物质、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工业化学品、农药、类固醇雌... 作为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同时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有关腺苷受体拮抗剂、被非法滥用活性物质、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工业化学品、农药、类固醇雌激素和毒素等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和优化策略,归纳总结了109条核酸适配体序列和平衡解离常数(或相对亲和力)及其所用的测定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基于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所开发的生物传感器,以期为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学污染物 广谱 核酸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位预测
9
作者 孙卓雅 王梦翔 +5 位作者 宋金星 秦晓东 孙俊如 周蕾 吴亚楠 张改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5-202,共8页
运用多种生物信息技术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Georgia 2007/1株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及三级空间结构、抗原性、抗原决定簇进行初步分析,并预测其B、T淋巴细胞优势表位。结果表明,p10是亲水性蛋白,含有2个抗原决定簇,该蛋白α... 运用多种生物信息技术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Georgia 2007/1株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及三级空间结构、抗原性、抗原决定簇进行初步分析,并预测其B、T淋巴细胞优势表位。结果表明,p10是亲水性蛋白,含有2个抗原决定簇,该蛋白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的比例为32.05%、11.54%、52.56%和3.85%;p49同样是亲水性蛋白,含有17个抗原决定簇,其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的比例依次为29.91%、7.53%、55.94%和6.62%。基于以上分析,p10不适合用于ASF疫苗制备的候选蛋白;而p49作为亲水性衣壳蛋白,具有一定免疫原性,有望成为疫苗研制的备选蛋白,为ASFV蛋白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生物信息学 表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10
作者 任红涛 周宁 +5 位作者 余秋颖 袁冲 胡珂欣 李军伟 陈琳琳 王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35-248,共14页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六因素对包封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与ζ电位的影响,随后利用Plackett-Burman与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脂质体制备工艺,并探究其结构、稳定性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原花青素浓度0.6 mg·mL^(-1)、脂胆比7:1、旋蒸温度45℃、超声功率180 W、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83 s时,包封率94.84%、DPPH自由基清除率69.07%、粒径182.96 nm、PDI 0.247、ζ电位-18.43 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具有单层、多层和多囊结构;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在pH为8.0、20℃以下避光储存更稳定;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保存率影响低于原花青素溶液,影响顺序为Fe^(3+)>Mg^(2+)>K^(+);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表明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经纳米脂质体封装后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研究表明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有效提升了原花青素在纳米脂质体中的封装效率与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 原花青素 纳米脂质体 抗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22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格 司煊瑛 +8 位作者 闫志伟 王飞 尤龙琪 刘梗 蔡茂 梁珺珹 梁玉秀 杜永坤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1,共11页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通过ELISA方法测定腹水效价;利用在线软件预测p22蛋白抗原表位分布情况并合成重叠多肽,通过Dot blotting鉴定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22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原核系统表达的p22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2 ku。用纯化后p22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成功筛选到4株阳性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1G3D7G11、2G5H6H8、6D10G7D6和8F6F8B9,其腹水效价均达到1∶500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2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单克隆亚型鉴定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和6D10G7D6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为IgG1类,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为IgG2a类,4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为Kappa型。Dot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58—89位氨基酸处;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126—150位氨基酸处。[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4株ASFV p2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鉴定了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B细胞表位区间。研究结果为p2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ASFV血清学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2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D205R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抗原表位鉴定
12
作者 林志钊 赵燕燕 +6 位作者 任豪杰 史赛燕 韩世充 何文瑞 万博 张雨杭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或药物用于预防或控制ASF。为提供诊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重要材料,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ASFV重组D205R蛋白,制备D205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鉴定mAb识别的抗原表...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或药物用于预防或控制ASF。为提供诊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重要材料,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ASFV重组D205R蛋白,制备D205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鉴定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32a-D205R表达质粒,并纯化大小约为44 ku的重组D205R蛋白。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D205R蛋白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筛选的方法,得到mAb 19A5。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结果表明,mAb 19A5能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重组D205R蛋白,并能检测到野生型D205R蛋白。用丙氨酸扫描法鉴定出167-SDPPVVWLGGRPGD-180是mAb 19A5的抗原表位,S167、W173、L174、G175、P178和D180是与mAb19A5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保守性和结构分析表明,抗原表位高度保守,且位于蛋白质表面,是线性表位。综上,成功制备mAb 19A5,并鉴定了mAb 19A5识别的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D205R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蛋白在TP309水稻细胞中的表达及纯化
13
作者 陈金炫 史倩倩 +6 位作者 潘世源 陈恒耀 寇少康 楚红燕 张磊 张二芹 张改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为获得TP309水稻细胞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OE蛋白,根据水稻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COE基因,构建植物重组质粒pCAMBIA1300-COE,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法将pCAMBIA1300-COE转入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和潮霉素B筛选新愈伤;... 为获得TP309水稻细胞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OE蛋白,根据水稻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COE基因,构建植物重组质粒pCAMBIA1300-COE,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法将pCAMBIA1300-COE转入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和潮霉素B筛选新愈伤;PCR鉴定阳性愈伤;阳性愈伤研磨后制成细胞并进行培养,阳性细胞经无糖诱导培养10 d后,Western blot鉴定表达COE蛋白;并利用Q阴离子层析和MMC阳离子层析纯化COE蛋白。结果显示,经潮霉素筛选获得73个新愈伤,PCR检测有50个阳性愈伤,阳性率约为68.49%,Western blot检测有15个水稻细胞株表达COE蛋白,COE蛋白经Q和MMC纯化后,其纯度达到50%左右。这些研究结果对制备猪流行性腹泻亚单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COE蛋白 水稻愈伤 水稻植株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物质
14
作者 王运珂 王娜 +4 位作者 岳珂 何坤淼 张兴 刘垚 张改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77-2589,共13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的病毒,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疫苗接种是当前预防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的病毒,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疫苗接种是当前预防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最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但PEDV变异株的频繁出现使得现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不佳,因此开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筛选和评估具有潜在抗PEDV活性的物质,其主要通过靶向病毒的入侵、复制或装配过程,或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响应来发挥作用。本文从化学药物、天然产物和其他生物制剂抗PEDV作用及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抗PEDV药物的筛选和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化学药物 天然产物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在NF-κB家族p65基因敲除细胞系的复制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雯茹 段利芳 +9 位作者 杨乐 马英先 王棋 翟云云 周鲁豫 张爽 明胜利 杨国宇 王江 褚贝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2,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在NF-κB家族p65基因敲除细胞系中的复制规律。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定点修饰技术构建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p65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构建p65-sgRNA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T/17细胞,收取... 试验旨在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在NF-κB家族p65基因敲除细胞系中的复制规律。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定点修饰技术构建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p65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构建p65-sgRNA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T/17细胞,收取慢病毒,感染3D4/21细胞后利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多克隆细胞系,T7核酸酶检测敲除效率,再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3D4/21-p65^-/-的稳定细胞系。CCK-8试剂盒检测3D4/21细胞中敲除p65基因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RV-GFP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病毒增殖的差异;实时定量PCR检测PRV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PRV gB、TK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PRV感染细胞诱导的IL-1β和IL-6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RV-QXX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PRV gB、gE蛋白的表达;滴度测定检测PRV-QXX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子代病毒滴度。结果表明,sgRNA2和sgRNA3的基因编辑效率较高,对其进行克隆化培养进而获得敲除p65基因的稳定表达细胞系;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表明,p65基因敲除对细胞活力无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同一时间点PRV-GFP在3D4/21-p65^-/-中的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在3D4/21细胞中敲除p65基因促进了PRV gB、TK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而抑制了IL-1β、IL-6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在3D4/21细胞中敲除p65基因促进了PRV gB、gE蛋白的表达;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时间点PRV-QXX在3D4/21-p65^-/-细胞中子代病毒的复制显著高于对照细胞。以上结果均表明,p65基因敲除可促进PRV在3D4/21细胞中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NF-ΚB 伪狂犬病病毒(P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15味中药对其抑菌效果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广微 张武豪 +6 位作者 张兴 刘芳 王学兵 孙宇 童超 贺秀媛 王红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28,共7页
为了探究15味中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对河南省豫东地区奶牛场采集的160份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筛选出主要致病菌,随后用煎煮法提取1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并进行浓缩,使用牛津杯法、琼脂稀释法和试管二倍稀... 为了探究15味中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对河南省豫东地区奶牛场采集的160份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筛选出主要致病菌,随后用煎煮法提取1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并进行浓缩,使用牛津杯法、琼脂稀释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确定15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共分离出347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检出率较高;15味中药水提物中黄连和紫花地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MIC分别为31.25和62.5 mg/mL,MBC分别为62.5和125 mg/mL;黄连和蒲公英根对乳房链球菌抑制作用较强,MIC均为31.25 mg/mL,MBC分别为31.25和62.5 mg/mL,黄连、蒲公英根、穿心莲和马齿苋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MIC均为62.5 mg/mL,MBC均为125 mg/mL。15味中药水提物中黄连、紫花地丁、蒲公英根、穿心莲和马齿苋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好,提示其可作为潜在的中药抑菌剂。本试验为进一步开发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中药水提取物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型IPEC-J2细胞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峥 余秋颖 +3 位作者 杨聪燕 李珊珊 陈琳琳 王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7-965,共9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s, IPEC-J2)损伤的缓解作用,为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新思路。【方法】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建立IP...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s, IPEC-J2)损伤的缓解作用,为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新思路。【方法】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建立IPEC-J2损伤模型,测定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NO)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质量浓度、白介素-6(IL-6)质量浓度、白介素-4(IL-4)质量浓度、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质量浓度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分析RES对IPEC-J2损伤模型的缓解作用。【结果】RES预处理IPEC-J2细胞的最佳质量浓度为7.8 mg·L^(-1),且能有效缓解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IPEC-J2细胞产生的炎症损伤,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提高抑炎因子(IL-4)的表达,进而有效减缓肠道炎症反应。同时,RES可显著提高T-SOD活力和GSH质量浓度,显著降低MDA浓度,缓解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发的氧化损伤,达到维持机体肠道氧化还原平衡的稳态。【结论】RES对IPEC-J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预防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鼠伤寒沙门氏菌 IPEC-J2细胞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花生芽菜营养品质及活性物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艳芝 袁冲 +4 位作者 胡珂欣 周宁 任红涛 王娜 王凡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为筛选生长快、营养价值高的花生芽菜,对6个品种花生发芽1~9 d的生长特性、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的发芽率开农80>黑珍珠>四粒红>鲁花8号>红罗汉>花育42;在发芽期间各品种芽长均显著增... 为筛选生长快、营养价值高的花生芽菜,对6个品种花生发芽1~9 d的生长特性、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的发芽率开农80>黑珍珠>四粒红>鲁花8号>红罗汉>花育42;在发芽期间各品种芽长均显著增加,且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四粒红的芽长最长(5.82 cm),开农80的芽长最短(1.53 cm);各品种的芽长均在发芽后1~3 d增长速度较缓慢,在5~9 d增长较快;蛋白质含量随着发芽天数呈先降后升(P<0.05);可溶性总糖含量先增后降(P<0.05);半胱氨酸含量在一定时间内随发芽时间呈不同程度增加,均在第5天达到峰值,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四粒红(12.22%),增幅最小的是开农80(3.27%);发芽能显著增加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各品种发芽5 d后较发芽初始时白藜芦醇含量增幅从大到小顺序为:四粒红>黑珍珠>鲁花8号>花育42>红罗汉>开农80;发芽后各品种的多酚含量随着发芽天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达到峰值时四粒红多酚含量最高(213.99 mg/g)。感官评定综合评分表明,四粒红芽菜色泽、外观形态、滋味、气味评分均高于其他品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四粒红是发芽后生长快、营养价值高、感官品质佳的优质花生芽菜品种。该研究可为开发优质花生芽菜及功能性花生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芽菜 品种筛选 营养品质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B602L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9
作者 郭晨云 宋金星 +5 位作者 王梦翔 孙俊如 闫若潜 谢彩华 吴亚楠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80-3989,共10页
【目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对生猪养殖业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原体,B602L蛋白作为其重要的非结构蛋白,是衣壳蛋白p72折叠为正确的三级结构的伴侣分子之一,在病毒组装成二十面体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对生猪养殖业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原体,B602L蛋白作为其重要的非结构蛋白,是衣壳蛋白p72折叠为正确的三级结构的伴侣分子之一,在病毒组装成二十面体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异性抗体对于抗非洲猪瘟免疫应答机制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获取ASFV B602L蛋白,并制备抗ASFV B602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ASFV B602L蛋白功能研究及相关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材料。【方法】以ASFV China/2018/AnhuiXCGQ株的B 602 L基因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602L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抗原性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后,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诱导表达获得B602L重组蛋白,利用镍柱亲和层析进行蛋白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B602L蛋白纯化效果进行验证。将纯化后的B602L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602L蛋白属于稳定性亲水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含有α-螺旋(54.91%)、延伸链(9.81%)和无规则卷曲(32.08%)。成功构建了ASFV B602L重组质粒,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菌pET-28a-B602L-BL21在16℃、0.5 mmol/L 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主要表达在BL21菌株上清中,大小约为70 ku,且能与ASF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抗B602L鼠源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409600,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抗B602L鼠源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B602L蛋白。【结论】原核表达的B602L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与ASF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制备的鼠抗ASFV B602L蛋白多克隆抗体具备较好的生物学活性。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ASFV B602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非洲猪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生物材料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B602L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20
作者 屈小天 王雅楠 +4 位作者 许倩茹 李雪洋 张申立 张二芹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0-HA通过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筛选出阳性菌落并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潮霉素筛选、分化、生根、成苗,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PCR鉴定结果显示,HA基因已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重组HA基因大小为4660 bp。将阳性植株移植到大田中,4个月后收获水稻种子,提取水稻胚乳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成功表达。重组HA蛋白通过Q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最后将纯化后的重组HA蛋白与ISA 50V佐剂混合并乳化制成疫苗,免疫小鼠,小鼠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重组HA蛋白免疫原性较好。综上,成功构建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重组蛋白的水稻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原性良好的重组H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水稻胚乳表达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