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环间剪切效应模拟分析——以隧道开孔为例
1
作者 高一民 柳献 +2 位作者 RAMOS Gonzalo TURMO Jose 朱瑶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42-2256,共15页
盾构隧道处于不对称荷载下或结构体系发生变化时(如隧道联络通道开孔等),环缝剪切对盾构隧道的结构响应影响增大,环间剪切效应将进一步影响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然而现有的模型对环缝接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这给在此过程中对隧道内环... 盾构隧道处于不对称荷载下或结构体系发生变化时(如隧道联络通道开孔等),环缝剪切对盾构隧道的结构响应影响增大,环间剪切效应将进一步影响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然而现有的模型对环缝接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这给在此过程中对隧道内环间剪切分布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带来了困难。为此,以接触原理为基础,建立一种“壳-接触”精细化模型,并与机械法联络通道主隧道开孔足尺试验结果对比,探明该过程的盾构隧道的环间剪切效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壳-接触模型采用“软接触”的方式,在保证可以模拟接头转动的前提下,也可以实现接头位置压力与剪切的耦合模拟,与实际环缝力学性质相符;在机械法联络通道开孔案例中,考虑摩擦损失的精细化模型结果对足尺实验结果模拟较好;开孔管片的环间剪切力以径向剪切力为主;结构体系发生变化时,环缝的剪切力不再满足自平衡现象;且环缝剪切力的突变位置均为纵缝的位置;环间的最大径向剪切力发生位置揭示了盾构隧道开孔后的“环间传力”方向:从开孔位置逐渐向顶部靠近并最终消失;在实际工程中,应关注环间最大剪切力移动方向,经济高效地对环间剪切进行加固,确保有效环间传力。研究成果补充了机械法联络通道盾构隧道中开孔后的环间剪切效应,可为易发生环间错台的盾构隧道工程给出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环间剪切效应 壳-接触模型 环间摩擦模拟 机械法联络通道 摩擦损失 环间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水流淹没植被阻力系数计算公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凤聪 王伟杰 +4 位作者 张晶 韩会玲 赵进勇 王宇飞 彭文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阻力系数是评估明渠水流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而对于含植被明渠水流运动,水流结构和流速分布特性较为复杂,传统的明渠水力学公式不再适用。采用经典Darcy-Weisbach方程,通过对含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理论分析,识别出影响阻力系数的关键... 阻力系数是评估明渠水流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而对于含植被明渠水流运动,水流结构和流速分布特性较为复杂,传统的明渠水力学公式不再适用。采用经典Darcy-Weisbach方程,通过对含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理论分析,识别出影响阻力系数的关键因子为植被淹没度和无量纲化阻力长度,进而基于广泛搜集的水槽试验数据,利用最大差异性算法和遗传算法确定了淹没植被环境下的阻力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求解的阻力系数公式具有相对简洁的形式,预测能力相对于已有公式有较大提升,能应用于含植被河道阻力系数计算中,为植被生态修复后的防洪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系数 淹没植被 明渠水流 遗传算法 最大差异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