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运营后面临一些冻害问题及防治措施建议
被引量:
46
1
作者
李国玉
马巍
+5 位作者
王学力
金会军
王永平
赵迎波
蔡永军
张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63-2973,共11页
基于世界上几条多年冻土区修建输油气管道的经验,结合我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漠大线)现场调查、油温监测和探地雷达等勘察结果,研究漠大线运营后可能面临的主要冻害问题、形成过程、影响因素、成灾机制、管道影响,提出预防...
基于世界上几条多年冻土区修建输油气管道的经验,结合我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漠大线)现场调查、油温监测和探地雷达等勘察结果,研究漠大线运营后可能面临的主要冻害问题、形成过程、影响因素、成灾机制、管道影响,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建议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漠大线面临的主要冻害问题包括融沉、冻胀丘、冰椎、冻土斜坡、冰刨蚀和潜在冻胀等,在管道持续运行和环境条件改变下,这些冻融灾害可能对管道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破坏。现场油温监测显示,在2011年和2012年最低和最高油温分别为0.42℃和16.2℃,全年的正油温运行是造成目前管道周围冻土融沉的主要原因。冬季部分地段出现的冻胀丘、冰椎以及浮冰对管道形成一定的潜在威胁。研究成果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以及规划建设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线、中俄输气管道、格尔木-拉萨输油管道改造工程以及其他多年冻土区输油气管道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原油管道
多年冻土
冻胀
融沉
冰椎
冰刨蚀
冻胀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穿河管道河床冲刷的改进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白路遥
李亮亮
+2 位作者
马云宾
张修和
李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7,61,共4页
合理确定管道埋深是保证管道穿越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以马惠宁输油管道穿越黄河段为例,在现有河床冲刷深度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考虑黄河上游洪水来沙因素,分别建立两种新的冲刷深度计算模型,并与常用冲刷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新...
合理确定管道埋深是保证管道穿越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以马惠宁输油管道穿越黄河段为例,在现有河床冲刷深度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考虑黄河上游洪水来沙因素,分别建立两种新的冲刷深度计算模型,并与常用冲刷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新建冲刷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偏大,但对管线的设计安全相对有利,在没有规范公式的前提下,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作为参考。2改进冲刷模型考虑了时间因素以及洪水冲刷过程中冲刷率随流量、沙量变化因素,根据该公式确定管道埋深的安全裕量适中,对于管道穿越黄河段河床冲刷深度计算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河管道
洪水
河床冲刷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油水分离器提高含油污水处理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韩洪升
夏楠
+1 位作者
彭元
程思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3期5533-5537,共5页
针对大庆油田产油高含水背景,为了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减少污水沉降罐的数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多杯等流型油水分离器的基础上,与粗粒化技术相结合进行了油水分离实验研究。与未连接粗粒化的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
针对大庆油田产油高含水背景,为了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减少污水沉降罐的数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多杯等流型油水分离器的基础上,与粗粒化技术相结合进行了油水分离实验研究。与未连接粗粒化的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油水分离器连接粗粒化装置后的最高油水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2.12%,最大处理效率是现场大罐的246.5倍。未连接粗粒化的新型油水分离器的处理效率是现场用大罐的59.2倍。使用粗粒化后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粗粒化
多杯等流分离器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罗斯原油在两种土壤体系中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学力
王榕
+2 位作者
吴官生
张延宗
王东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69-74,共6页
通过水-土体系和有机物-土体系的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中俄输油管道沿线的粉质黏土和黏土混碎石对俄罗斯原油的吸附性能和特征,并探讨了非油有机物对土壤吸附原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土体系中,土壤吸附原油的平衡时间为2h,黏土混碎石...
通过水-土体系和有机物-土体系的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中俄输油管道沿线的粉质黏土和黏土混碎石对俄罗斯原油的吸附性能和特征,并探讨了非油有机物对土壤吸附原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土体系中,土壤吸附原油的平衡时间为2h,黏土混碎石和粉质黏土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5.320 6mg/g和3.336 3mg/g;在有机物-土体系中,由于有机物与原油呈竞争关系,土壤吸附俄罗斯原油的平衡时间延迟至8h,黏土混碎石和粉质黏土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分别降低至1.752 6mg/g和1.333 5mg/g;在两种体系中,黏土混碎石对原油的吸附性能强于粉质黏土,且两种土壤对原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皆遵循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原油
土壤
有机物
竞争
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碳环境下微电网供需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明勇
王楚通
+2 位作者
陈钰婷
王玉翠
陈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8,共9页
全球多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推进和用户用电个性化的提高,使得电源侧机组调度和需求侧用电管理结合的供需互动理念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建立了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电网供需联合调...
全球多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推进和用户用电个性化的提高,使得电源侧机组调度和需求侧用电管理结合的供需互动理念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建立了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电网供需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对电源侧考虑微源发电的经济性与环保性进行互补发电调度,对需求侧负荷调度时考虑阶梯式补偿价格,并在微电网供需联合调度的经济性目标函数中引入环保性参数,最后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不同补偿价格对削减类负荷调度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阶梯补偿价格
柔性负荷调度
供需联合调度
碳排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运营后面临一些冻害问题及防治措施建议
被引量:
46
1
作者
李国玉
马巍
王学力
金会军
王永平
赵迎波
蔡永军
张鹏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管道
公司
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
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
输
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63-297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1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No.41121061)
+3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973项目)(No.2012CB026106)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重点项目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No.SKLFSE-ZY-11
No.SKLFSE201302)
文摘
基于世界上几条多年冻土区修建输油气管道的经验,结合我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漠大线)现场调查、油温监测和探地雷达等勘察结果,研究漠大线运营后可能面临的主要冻害问题、形成过程、影响因素、成灾机制、管道影响,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建议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漠大线面临的主要冻害问题包括融沉、冻胀丘、冰椎、冻土斜坡、冰刨蚀和潜在冻胀等,在管道持续运行和环境条件改变下,这些冻融灾害可能对管道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破坏。现场油温监测显示,在2011年和2012年最低和最高油温分别为0.42℃和16.2℃,全年的正油温运行是造成目前管道周围冻土融沉的主要原因。冬季部分地段出现的冻胀丘、冰椎以及浮冰对管道形成一定的潜在威胁。研究成果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以及规划建设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线、中俄输气管道、格尔木-拉萨输油管道改造工程以及其他多年冻土区输油气管道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中俄原油管道
多年冻土
冻胀
融沉
冰椎
冰刨蚀
冻胀丘
Keywords
the China-Russia crude oil pipeline
permafrost
frost heave
thaw settlement
icings
ice gouging
frost mounds
分类号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穿河管道河床冲刷的改进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白路遥
李亮亮
马云宾
张修和
李钗
机构
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管道
公司
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
河北省地质测绘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7,61,共4页
文摘
合理确定管道埋深是保证管道穿越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以马惠宁输油管道穿越黄河段为例,在现有河床冲刷深度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考虑黄河上游洪水来沙因素,分别建立两种新的冲刷深度计算模型,并与常用冲刷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新建冲刷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偏大,但对管线的设计安全相对有利,在没有规范公式的前提下,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作为参考。2改进冲刷模型考虑了时间因素以及洪水冲刷过程中冲刷率随流量、沙量变化因素,根据该公式确定管道埋深的安全裕量适中,对于管道穿越黄河段河床冲刷深度计算更合理。
关键词
穿河管道
洪水
河床冲刷
经验公式
Keywords
river-crossing pipeline
flood
river bed scour
empirical formula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油水分离器提高含油污水处理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韩洪升
夏楠
彭元
程思南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
油气
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
新疆油田
公司
重油开发
公司
集
输
联合站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3期5533-5537,共5页
文摘
针对大庆油田产油高含水背景,为了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减少污水沉降罐的数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多杯等流型油水分离器的基础上,与粗粒化技术相结合进行了油水分离实验研究。与未连接粗粒化的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油水分离器连接粗粒化装置后的最高油水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2.12%,最大处理效率是现场大罐的246.5倍。未连接粗粒化的新型油水分离器的处理效率是现场用大罐的59.2倍。使用粗粒化后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
油水分离
粗粒化
多杯等流分离器
分离效率
Keywords
oil-water separation coalescence multi-cup uniform flux separator separ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E866.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原油在两种土壤体系中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学力
王榕
吴官生
张延宗
王东坡
机构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管道
公司
大庆(
加格达奇
)
输
油气
分公司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69-74,共6页
基金
漠大线油品迁移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校企合作项目(GDGS-JGDQ-2013-JS-280)
文摘
通过水-土体系和有机物-土体系的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中俄输油管道沿线的粉质黏土和黏土混碎石对俄罗斯原油的吸附性能和特征,并探讨了非油有机物对土壤吸附原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土体系中,土壤吸附原油的平衡时间为2h,黏土混碎石和粉质黏土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5.320 6mg/g和3.336 3mg/g;在有机物-土体系中,由于有机物与原油呈竞争关系,土壤吸附俄罗斯原油的平衡时间延迟至8h,黏土混碎石和粉质黏土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分别降低至1.752 6mg/g和1.333 5mg/g;在两种体系中,黏土混碎石对原油的吸附性能强于粉质黏土,且两种土壤对原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皆遵循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俄罗斯原油
土壤
有机物
竞争
吸附试验
Keywords
Russia crude oil
soil
organics
competitive
adsorp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碳环境下微电网供需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明勇
王楚通
陈钰婷
王玉翠
陈辰
机构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中石油管道
公司
大庆(
加格达奇
)
输
油气
分公司
出处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8,共9页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QN20131041)
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研究项目(15LGA005)
文摘
全球多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推进和用户用电个性化的提高,使得电源侧机组调度和需求侧用电管理结合的供需互动理念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建立了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电网供需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对电源侧考虑微源发电的经济性与环保性进行互补发电调度,对需求侧负荷调度时考虑阶梯式补偿价格,并在微电网供需联合调度的经济性目标函数中引入环保性参数,最后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不同补偿价格对削减类负荷调度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微电网
阶梯补偿价格
柔性负荷调度
供需联合调度
碳排放机制
Keywords
microgrid
ladder compensation price
flexible load scheduling
integrated supply and demand optimization
carbon emiss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M73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运营后面临一些冻害问题及防治措施建议
李国玉
马巍
王学力
金会军
王永平
赵迎波
蔡永军
张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穿河管道河床冲刷的改进计算模型及应用
白路遥
李亮亮
马云宾
张修和
李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油水分离器提高含油污水处理效率的实验研究
韩洪升
夏楠
彭元
程思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俄罗斯原油在两种土壤体系中的吸附研究
王学力
王榕
吴官生
张延宗
王东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低碳环境下微电网供需联合优化调度
崔明勇
王楚通
陈钰婷
王玉翠
陈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