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D和MK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8
1
作者 隋文涛 张丹 Wilson Wang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59,64,共6页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与最大峭度解卷积(Maximum Kurtosis Deconvolution,MKD)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利用EMD方法分解振动信号得到一组固有模态...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与最大峭度解卷积(Maximum Kurtosis Deconvolution,MKD)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利用EMD方法分解振动信号得到一组固有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根据时域峭度和包络谱峭度,筛选出敏感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然后对重构信号进行最大峭度解卷积处理以增强故障信息,最后得到包络功率谱,从而获得轴承故障特征频率信息。通过实验台信号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最大峭度解卷积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慧 白晋华 +3 位作者 王建让 郭晋平 贺薇 师爱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为进行火烧迹地早期环境的管理,采用实地踏察和室内分析法,以山西省中条山三交林场23后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未过火的油松林地与2种不同火烧程度(轻度火烧、重度火烧)油松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pH值、全氮、全... 为进行火烧迹地早期环境的管理,采用实地踏察和室内分析法,以山西省中条山三交林场23后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未过火的油松林地与2种不同火烧程度(轻度火烧、重度火烧)油松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pH值、全氮、全磷等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轻度火烧后林地土壤A层(〈10cm)与B层(10~20cm)的含水量和容重分别提高了23.62%、55.97%和0.76%、8.53%,土壤A层的全氮却降低了11.11%,B层提高了25.00%,全磷A层与B层分别降低了20.00%、41.67%。重度火烧后林地土壤A层与B层的含水量分别降低了11.49%、6.66%,容重分别降低10.00%、6.20%,孔隙度、pH值、全氮、全磷却提高6.12%、2.08%,0.47%、0.95%,11.11%、16.67%,114.00%、100.00%。说明23后不同火烧强度的林地土壤与未过火的林地土壤之间仍然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对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慧 白晋华 +3 位作者 王建让 郭晋平 贺薇 徐发良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6期4-6,共3页
以山西省三交林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调查方法,分析了在自然更新下的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油松人工林、灌木林、草本丛)下物种的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重度火烧后,草本丛的优势种重要值变化不明显,但喜阴耐... 以山西省三交林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调查方法,分析了在自然更新下的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油松人工林、灌木林、草本丛)下物种的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重度火烧后,草本丛的优势种重要值变化不明显,但喜阴耐旱的植物重要值显著升高;而灌木林主要以阳生耐旱草本植物占主要优势;油松人工林林分群落结构变化只是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一些物种的更替。(2)重度火烧后所有植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对照样地,油松人工林在重度火烧后多样性明显升高,油松人工林>草本丛>灌木林地。说明重度火烧2a后,不同类型植被恢复仍有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 油松林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 被引量:2
4
作者 贺薇 白晋华 +3 位作者 王建让 张芸香 安然 白利云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8期17-20,共4页
通过对山西省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为保护区制定防火计划提供数据参考,并逐步探索华北地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方法。在黑茶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样地设置、调查和可燃物取样等工作,通过对可燃物的负荷量、含水... 通过对山西省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为保护区制定防火计划提供数据参考,并逐步探索华北地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方法。在黑茶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样地设置、调查和可燃物取样等工作,通过对可燃物的负荷量、含水率指标的测定,林火蔓延率、火焰高度和空间分布连续性测定及林分蓄积量的计算等对黑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可燃物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划分为极难燃、低等易燃、易燃和极易燃等4个易燃等级和华北落叶松林、阴坡针阔混交林、阴坡油松林、青毛杨林、白桦林、阳坡针阔混交林、阳坡油松林和落叶灌木林等8种可燃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火行为 可燃物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完工机器至多两个空闲的自由作业稠密时间表(英文)
5
作者 陈荣军 黄婉珍 唐国春 《运筹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1-10,共10页
对于自由作业问题,在安排工件时避免不必要空闲所得的时间表称为稠密时间表.稠密时间表的加工总长不超过最优值的2-1/m倍,是一个在机器数m>6时尚未被证明的猜想.本文通过引入工件与机器特征函数及机器关于工件非间断等概念,研究当最... 对于自由作业问题,在安排工件时避免不必要空闲所得的时间表称为稠密时间表.稠密时间表的加工总长不超过最优值的2-1/m倍,是一个在机器数m>6时尚未被证明的猜想.本文通过引入工件与机器特征函数及机器关于工件非间断等概念,研究当最后完工机器至多有两个空闲区间时,性能比猜想成立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排序论 自由作业 稠密时间表 性能比 加工总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火烧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曹慧 白晋华 +3 位作者 王建让 郭晋平 贺薇 王振忠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1-23,共3页
以山西省沁源县国有林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分析了不同强度的火烧(重度火烧、中度火烧)1,4,8 a后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火烧后土壤p H值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全氮的含量在火烧4a后差异... 以山西省沁源县国有林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分析了不同强度的火烧(重度火烧、中度火烧)1,4,8 a后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火烧后土壤p H值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全氮的含量在火烧4a后差异显著;土壤全磷的含量达到显著差异水平。(2)火烧后土壤p H值升高;重度火烧后,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却降低;中度火烧后土壤的p H值、全氮、全磷明显提高。说明不同年限、不同强度的林地火烧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 土壤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育阔叶林土壤的微生物酶活性
7
作者 晋曦 马严 +3 位作者 傅松玲 陈汉 冯春 王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0-382,共3页
分析了不同封育条件下阔叶林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变化,以期为研究封山育林提供土壤微生物学效应依据。在安徽省山区选取试验样地,按封育年限的不同,分季度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实验室土壤微生物培养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微生物酶活性... 分析了不同封育条件下阔叶林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变化,以期为研究封山育林提供土壤微生物学效应依据。在安徽省山区选取试验样地,按封育年限的不同,分季度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实验室土壤微生物培养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微生物酶活性一般表现为封育20年、10年>封育30年、5年、0年;在封育年限相同时,土壤微生物酶的活性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季节,未封育林地和封育5年、20年林地土壤中微生物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明显,未封育林地和封育10年、30年林地土壤中微生物脲酶活性差异明显。此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林地土壤中微生物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秋季,林地土壤中微生物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其余季节,这3种酶呈极显著差异(P<0.01)。综合研究结果可知,土壤中微生物的季节性活动表现为封育年限较长的比封育年限较短的活性强;同时,3种酶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阔叶林 封育年限 季节 石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封育年限下石灰岩山地植被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
8
作者 王哲 冯春 +4 位作者 晋曦 马严 傅松玲 陈汉 杜勤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利用土钻法对不同封育年限下石灰岩山地植被细根生物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封育5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6.6287 t/hm2,封育10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2.3063 t/hm^2,封育20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3.1316 t/hm^2,封育30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2.8316 t... 利用土钻法对不同封育年限下石灰岩山地植被细根生物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封育5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6.6287 t/hm2,封育10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2.3063 t/hm^2,封育20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3.1316 t/hm^2,封育30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2.8316 t/hm^2;不同封育年限下细根生物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1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土层;不同封育年限细根生物量年动态变化均呈现双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石灰岩山地 细根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催化剂的电化学FTIR光谱之比较(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Robert M.Amussen Peter Holt-Hindle Samantha Nigro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近年来,致力于Pt基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但随贵金属(如Pt)成本的增加,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及降低负载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作者合成并比较了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3种电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谱(E... 近年来,致力于Pt基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但随贵金属(如Pt)成本的增加,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及降低负载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作者合成并比较了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3种电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水热法制得的纳米多孔电极.CO汽提实验和甲醇氧化反应测试上述纳米多孔材料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添加Ir极大改善纳米多孔PtRu的活性.采用现场电化学FTIR光谱技术研究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电极上的甲醇氧化反应,以进一步揭示这种显著增强效应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作用 甲醇氧化 电化学FTIR 纳米多孔PtRu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化学水氧化的铁、镍、钴金属及其二元金属纳米颗粒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Maduraiveeran Govindhan Brennan Mao 陈爱成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从环境兼容角度来设计应用于氧析出反应的电催化剂是否有效、耐用和廉价对能源转化过程至关重要.本文报告了一种快速制备低成本、原料丰富的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通过一步电化学沉积法在钛金属基材上制备了铁、镍、钴金属及其钴镍、钴铁... 从环境兼容角度来设计应用于氧析出反应的电催化剂是否有效、耐用和廉价对能源转化过程至关重要.本文报告了一种快速制备低成本、原料丰富的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通过一步电化学沉积法在钛金属基材上制备了铁、镍、钴金属及其钴镍、钴铁二元金属纳米颗粒.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X)、X-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对制备的不同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电化学结果显示,在合成的五种钛基金属纳米催化剂中,钛基上沉积钴金属纳米颗粒(Ti/Co)电极在0.l 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中氧析出反应的电催化活性最好,0.70 V(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流密度为10.0 mA·cm^(-2).经优化后Ti/Co电极的过电位(η)很小,当电流密度为10.0 mA·cm^(-2)时η为0.43 V,质量活性高达105.7 A·g^(-1),逆转频率(TOF)值为1.63×10^(-3) s^(-1),这些与当前最好的碳载铂(Pt/C)和氧化钌(RuO_2)电催化剂的性能相当.此外,通过计时电位技术对优化后Ti/Co电极的耐久性进行了测试,发现该电极在碱性溶液中氧析出反应的稳定性良好.本工作制备的钛金属基材上电化学沉积金属钴纳米颗粒具有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原料来源丰富、廉价且易于大规模生产,在工业化水分解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纳米颗粒 电化学沉积 电催化剂 氧气析出反应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