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谱技术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许良元 朱灵 +3 位作者 张龙 刘勇 张弓 吴路生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90,共4页
提出了一种把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该荧光光谱检测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该荧光光谱检测系统。采用氙灯作为激发光源,利用该系统分别对发射波长为440 nm、445 nm4、50 nm、455 nm进行激发光谱扫... 提出了一种把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该荧光光谱检测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该荧光光谱检测系统。采用氙灯作为激发光源,利用该系统分别对发射波长为440 nm、445 nm4、50 nm、455 nm进行激发光谱扫描测试,得出370 nm为最佳激发波长;采用370 nm的单色光作为激发光源,分别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荧光光谱检测,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分析可发现,两者在450 nm附近的荧光光谱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证明,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可应用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无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测量及其预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许良元 刘勇 +4 位作者 张弓 朱灵 王贻坤 孔晓玲 吴路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0-232,共3页
分析了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必要性,利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定的激发谱和荧光发射谱,设计了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测量装置。采用370 nm的单色光作为激发光源,分别对30例志愿者(糖尿病患者11人和对照组19人)的皮肤前臂内侧... 分析了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必要性,利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定的激发谱和荧光发射谱,设计了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测量装置。采用370 nm的单色光作为激发光源,分别对30例志愿者(糖尿病患者11人和对照组19人)的皮肤前臂内侧组织进行了荧光光谱检测。发现同一测试对象在前臂内侧不同部位的测试结果存在差异,肤色对测试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利用光谱预校正技术消除了测量位置和皮肤肤色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预校正技术具有一定的校正效果,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方法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光谱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光谱测量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许良元 朱灵 +4 位作者 张龙 余锋 刘勇 张弓 吴路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98-230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阐述了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并搭建了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365,370,375,380,385nm波段进行了激发光谱扫描测试,得出375nm为最佳激发波长;采用375nm... 提出了一种利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阐述了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并搭建了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365,370,375,380,385nm波段进行了激发光谱扫描测试,得出375nm为最佳激发波长;采用375nm的单色光作为激发光源,分别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进行了荧光光谱检测,发现两者在450nm附近的荧光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证明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快速、无创、简单,可应用于对糖尿病、人体衰老、氧化应激等病情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荧光光谱 无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良元 刘勇 +2 位作者 张弓 孔晓玲 吴路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29,32,共4页
分析了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结构,对目前检测AGEs的主要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做了介绍,重点讨论了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设计了适合于该方案的荧光光纤探头。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荧光光谱 光纤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