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拿大面对的北极挑战:主权、安全与认同 被引量:3
1
作者 朗斐德 罗史凡 林挺生 《国际展望》 2012年第2期118-132,共15页
由于全球暖化对北极地区产生的影响,使得北极资源开采与航运的战略价值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西北航道开通的可能性,以及北极蕴藏的丰富石油、天然气与矿物,让观察家认为加拿大北极主权问题将再度成为争议的核心。美加之间多年来关... 由于全球暖化对北极地区产生的影响,使得北极资源开采与航运的战略价值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西北航道开通的可能性,以及北极蕴藏的丰富石油、天然气与矿物,让观察家认为加拿大北极主权问题将再度成为争议的核心。美加之间多年来关于西北航道控制权的争议,以及环北极国家之间因大陆架延伸的重叠而发生纠纷,并非一定会导致冲突,相反地,透过协调与外交斡旋或许对各方更有利。加拿大北极主权问题,其实也是认同问题,而加拿大必须展现对北极地区更多的投入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全球暖化 西北航道 主权 认同 安全 地缘政治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钠增强植物纤维基超低密度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谢拥群 刘景宏 +2 位作者 林铭 刘小政 童雀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为增强和改变材料的防火性能,利用液体发泡原理,在制备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过程中添加硅酸钠、硫酸铝。结果表明:添加40%的硅酸钠和相应的硫酸铝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其内结合强度从0.1MPa增加到1.0MPa;静曲弹性模量从12.4MPa增加... 为增强和改变材料的防火性能,利用液体发泡原理,在制备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过程中添加硅酸钠、硫酸铝。结果表明:添加40%的硅酸钠和相应的硫酸铝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其内结合强度从0.1MPa增加到1.0MPa;静曲弹性模量从12.4MPa增加到87.3MPa,静曲强度从0.2MPa增加到7.3MPa;抗压强度(10%压应变)从0.2MPa增加到3.7MPa。阻燃性能得以增强,氧指数达到了42%;在温度低于700℃的范围内,无明显的失重和热解放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发泡 植物纤维 超低密度材料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用支架的织物覆膜体外弯折疲劳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婧 沈高天 +1 位作者 王璐 GUIDOIN Robert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7-631,共5页
腹主动脉瘤等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命。针对此疾病研制的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Stent-graft,SG)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减小患者的痛苦,但是不同品牌的支架产品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影响T品牌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疲劳... 腹主动脉瘤等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命。针对此疾病研制的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Stent-graft,SG)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减小患者的痛苦,但是不同品牌的支架产品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影响T品牌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疲劳老化性能因素的假设,根据模拟人体血管系统及腹主动脉处SG弯折运动方式的原理,成功设计搭建了具有弯折功能的SG体外模拟疲劳老化装置。实现了对SG进行弯折摩擦的体外模拟实验,初步验证了SG的疲劳老化机理,为进一步研究腔内隔绝术用支架的织物覆膜的疲劳老化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 织物覆膜 疲劳老化性能 体外模拟疲劳老化装置 弯折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组成对竹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余妙春 童雀菊 谢拥群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及助剂用量对膨化竹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表观密度呈直线下降,抗压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少量铝粉能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提高吸...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及助剂用量对膨化竹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表观密度呈直线下降,抗压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少量铝粉能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提高吸声系数,但过多则起反作用,抗压强度随铝粉用量增加而增大;脲醛胶(UF胶)用量对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吸声系数均无显著影响,但随其用量的增加,抗压强度有增大的趋势;纤维用量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最大,可解释表观密度中81%的变异,而纤维、铝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R-C6H4-SO3Na)的用量可分别解释抗压强度中17%、22%和23%的变异;R-C6H4-SO3Na的用量对密度有较显著的影响,但此影响可能为非线性,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选择较优原料和助剂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水泥 膨化 密度 抗压强度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热力学不相容条件下果胶与乳清蛋白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冷小京 柴智 +2 位作者 任发政 张录达 Turgeon S 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96-2200,共5页
应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和粘度-剪切模型3种方法互相配合,研究了果胶与乳清分离蛋白的混合体系在热力学不相容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在90℃及pH7.4条件下,向5%蛋白浓度的乳清蛋白溶液中加入带有负电的果胶分子,可导致热变性乳清蛋白分子... 应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和粘度-剪切模型3种方法互相配合,研究了果胶与乳清分离蛋白的混合体系在热力学不相容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在90℃及pH7.4条件下,向5%蛋白浓度的乳清蛋白溶液中加入带有负电的果胶分子,可导致热变性乳清蛋白分子之间发生损耗聚集,并引发混合体系内的相分离现象。确切地说,当果胶与乳清蛋白的混合重量比小于0.08时,溶液内可观察到粒径小于300nm的聚集颗粒,体系呈现牛顿流体特征;而当混合重量比大于0.08时,体系粘度上升,切稀特征逐渐明显,聚集集团粒径接近7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 果胶 粘度 剪切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志民 李长远 +1 位作者 刘国津 Jean Deslauriers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 :了解和评价全肺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适应证、危险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6例因肺良性疾病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诊断肺结核 2 4例 ,其他肺良性疾病2 2例 ,左全肺切除 2 2例 ,右全肺切除 2 4例。手术时间 1 ... 目的 :了解和评价全肺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适应证、危险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6例因肺良性疾病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诊断肺结核 2 4例 ,其他肺良性疾病2 2例 ,左全肺切除 2 2例 ,右全肺切除 2 4例。手术时间 1 2 0~ 65 0 min,术中失血量 1 5 5~ 880 0 ml,输血量 0~ 340 0 ml,。结果 :术后 30 d死亡 6例 (包括术中死亡 1例 ) ,手术死亡率为 1 3.0 % ,术后发生并发症 2 4例 ,严重并发症 1 8例 ,其中二次开胸止血 5例 ,脓胸和 (或 )支气管胸膜瘘 5例。结论 :全肺切除术在治疗肺良性疾病 ,尤其对肺结核和慢性感染性肺部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切除术 方法 手术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模型在乳腺癌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盖学良 付彤 +1 位作者 王志新 雅克.布里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排除混杂因素 ,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 5年的生存情况及各预后因素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圣·萨可门医院 1 0 0 2例乳腺癌病人的资料 ,包括自然状况及预后因素 (经历史性队列调查获得 ) ,应用 COX模型 ... 目的 :排除混杂因素 ,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 5年的生存情况及各预后因素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圣·萨可门医院 1 0 0 2例乳腺癌病人的资料 ,包括自然状况及预后因素 (经历史性队列调查获得 ) ,应用 COX模型 ,通过调整后的风险比率 ( Adjusted hazard ra-tio,AHR)定量评估各预后因素的作用。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 ,两医院乳腺癌病人的死亡率非常接近 ( AHR=0 .9,P=0 .5 0 2 4 ) ;年龄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 AHR=0 .8,P=0 .2 0 97) ;肿瘤最大直径超过 2 .0 cm的乳腺癌病人的死亡风险约为肿瘤最大直径小于 2 .0 cm的乳腺癌病人的2倍 ( AHR=2 .2 ,P=0 .0 0 0 1 ) ;淋巴结有转移病人的死亡风险约为无淋巴结转移病人的 3倍 ( AHR=3.0 ,P=0 .0 0 0 1 )。结论 :在调整混杂因素干扰后 ,两医院乳腺癌病人的死亡率仍非常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模型 乳腺癌 预后 风险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源性肺癌143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 刘国津 Jean Deslauriers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源性肺癌袖状肺叶切除术后预后生存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源性肺癌143例,通过肿瘤注册和术后随访,采用寿命表法对随访结果进行Log-Rank统计处理,分析不同肿瘤分期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 目的:探讨支气管源性肺癌袖状肺叶切除术后预后生存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源性肺癌143例,通过肿瘤注册和术后随访,采用寿命表法对随访结果进行Log-Rank统计处理,分析不同肿瘤分期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术后PTNM分期Ⅰ期42例(29.37%)和Ⅱ期66例(46.15%),Ⅲa期32例(22.38%)和Ⅲb期3例(2.10%),全组总5年生存率47.20%,其中Ⅰ、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0%、56.10%、20.56%;Ⅰ期和Ⅱ期5年生存率较Ⅲ期有明显差异(P<0.05),但Ⅰ期和Ⅱ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预后与淋巴结分期有关,73例(51.05%)N0期5年生存率为61.00%,而56例(39.16%)N1期5年生存率为45.00%,二者无明显差异;N2期14例(9.79%)无1例5年生存,N0期、N1期5年生存率与N2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术前仔细筛选病例,袖状肺叶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肺癌N0和N1期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于N2期病变主张先进行多学科辅助治疗后再进行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袖状肺叶切除术 PTNM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单晶光纤中光致折变光栅的形成及其特性
9
作者 徐森禄 朱列伟 +1 位作者 瓦莱 莱沙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258-265,共8页
应用全息术在商品化的二氧化硅单模光纤中记录光致折变光栅已作了大量研究.本文以实验证实通常的全息术亦可在多模LiNbO3单晶光纤中记录此类光致折变光栅.本文指达实验装置、技术及测试结果;并对之作出理论分析.实验中发现,... 应用全息术在商品化的二氧化硅单模光纤中记录光致折变光栅已作了大量研究.本文以实验证实通常的全息术亦可在多模LiNbO3单晶光纤中记录此类光致折变光栅.本文指达实验装置、技术及测试结果;并对之作出理论分析.实验中发现,用此种技术可获得半宽度2.2纳米,反射系数达50%的窄带反射滤光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光纤 光栅 光致折变效应 波导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联合顺应性对压力降半时间法测定二尖瓣口面积准确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李明洲 张玉梅 +1 位作者 Jean G.Dumesnil Philippe Pibarot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4期268-271,274,共5页
目的研究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非创伤性方法测定的房室联合顺应性(Cn)对压力降半时间(PHT)法,估测二尖瓣口面积的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6例不伴有中、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在同日进行全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导... 目的研究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非创伤性方法测定的房室联合顺应性(Cn)对压力降半时间(PHT)法,估测二尖瓣口面积的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6例不伴有中、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在同日进行全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导管血流动力学检查.用连续方程法测定的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与E峰下降坡度之比计算Cn.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Cn是PHT法与连续方程法测定的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相比差异的唯一独立决定因素.当Cn正常时(>4 ml/mmHg),PHT法与连续方程法测定的二尖瓣口面积无显著区别.当Cn轻、中度降低时(2~4 ml/mmHg),PHT法高估二尖瓣口面积0.30cm2和35%.而当Cn严重降低时(<2 ml/mmHg),PHT法高估二尖瓣口面积约0.98~1.0 cm2和115%.结论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Cn对PHT法估测二尖瓣口面积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在Cn严重降低的患者中,PHT法可高估二尖瓣口面积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房室联合顺应性 二尖瓣瓣口面积 压力降半时间 连续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沃尔给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对其岩体碱度的响应及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佰松 申俊峰 +5 位作者 秦玉良 刘海明 刘圣强 徐立为 牛刚 欧阳尔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2-682,共11页
矿床的形成与其成矿地质体的成因和岩石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岩体碱度与成矿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甘肃省沃尔给花岗岩体的采样测试,并对国内52个各类矿床中与成矿有关岩体中黑云母的主量元素化学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行寄... 矿床的形成与其成矿地质体的成因和岩石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岩体碱度与成矿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甘肃省沃尔给花岗岩体的采样测试,并对国内52个各类矿床中与成矿有关岩体中黑云母的主量元素化学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行寄主岩石碱度判别。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与Cu、Au成矿有关的岩体位于高碱度区域内,而与Sn矿形成有关的岩体均属于低碱度岩石系列。岩浆熔体早期至岩浆后期热液阶段,氧逸度的变化由高到低,介质的碱度逐渐增强,Cu、Au矿床的形成大致经历上述的成岩成矿过程。岩浆结晶过程早期低氧逸度、高碱度有利于Sn的活化迁移,岩浆期后热液阶段的高氧逸度、低碱度有利于锡石的沉淀,但是由于锡石沉淀过程中不断消耗O_(2),致使其较高的氧逸度显著降低。认为碱度与氧逸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引起矿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成因 碱度 氧逸度 沃尔给花岗岩体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局部耐久结构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成型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佳 林婧 +5 位作者 Guidoin Robert 张景怿 卢俊 张福虎 劳继红 王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256,共5页
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失效主要是由Z形金属支架尖端对周围织物覆膜的反复磨损所引起。拟设计并制备一种具有局部耐久结构的覆膜支架织物覆膜,并从结构(织物密度、壁厚和水渗透性)、力学性能(管状织物径向拉伸和顶破)及体外加速疲劳模拟实... 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失效主要是由Z形金属支架尖端对周围织物覆膜的反复磨损所引起。拟设计并制备一种具有局部耐久结构的覆膜支架织物覆膜,并从结构(织物密度、壁厚和水渗透性)、力学性能(管状织物径向拉伸和顶破)及体外加速疲劳模拟实验三方面研究组织结构和纬向密度对织物覆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局部耐久结构的织物壁厚低于0.15 mm,水渗透性低于15 mL/min/cm^2,显著低于商用样及对照样;织物纬密较高,尤其是试样A,纬密在7~8根/mm之间。径向拉伸断裂强度平均12.3 N/mm,与商用样接近;顶破强度平均27.3 N/mm^2,显著优于商用样,表明基本满足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结构与力学性能要求;具有局部耐久结构的织物覆膜出现零破损,表明局部耐久结构的联合组织可有效遏制织物覆膜的磨损,但长期耐久性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覆膜 Z形金属支架 局部耐久结构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老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冰 王璐 +1 位作者 林婧 Guidoin Robert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4-640,共7页
针对4种不同品牌的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SG),在临床使用后表现出的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等老化现象,从组成SG的织物覆膜、金属支架及其缝合线等3个方面,以及织物覆膜的表观性能、纺织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等3个层次,分析比较了4种SG各自的... 针对4种不同品牌的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SG),在临床使用后表现出的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等老化现象,从组成SG的织物覆膜、金属支架及其缝合线等3个方面,以及织物覆膜的表观性能、纺织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等3个层次,分析比较了4种SG各自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研究表明,较低的纬向紧度(55.09%)易引起经纱滑移,而较高的织物紧度(114.55%)可保证织物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金属支架和织物覆膜的缝合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SG整体稳定性。通过比较4种SG老化特性,得出了SG优化结构,建议织物覆膜采用复丝纱线,纬向单纤维拉伸性能较好的纱线会提升SG力学稳定性;金属支架采用"Z"形环状支架较菱形网状支架更有利于发挥支撑作用。研究结果提示了建立预测SG老化性能的体外疲劳模拟系统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SG) 织物覆膜 织物紧度 缝合方式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斑岩成矿系统3000m科学深钻首次发现岩浆硬石膏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7 位作者 林彬 孙渺 祁婧 李发桥 崔浩 王梦蝶 熊妍 邹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29-2030,共2页
1研究目标(Objective)众所周知,俯冲型斑岩铜矿成矿岩浆具有高硫-高氧逸度的特征。但是由于缺乏岩浆硫化物或岩浆硫酸盐等关键样品,对于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矿岩浆是否也具有高硫特征及富硫岩浆的成因等问题仍不清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科学深钻 西藏甲玛 成矿岩浆 斑岩成矿系统 硬石膏 高氧逸度 俯冲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炭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正立 肖惠宁 +2 位作者 张润铎 ZHANGZi-sheng SergeKaliaguine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343,共11页
以介孔硅SBA-15为模板,焦糖和呋喃醇为碳源,通过多种浇注法制备介孔炭材料。采用低温氮吸附、透射电镜和X射线小角衍射分析模板及介孔炭的织构。结果显示合成的介孔炭成功地复制了SBA-15的结构。以制备的介孔炭作载体担载钴钼合成了加... 以介孔硅SBA-15为模板,焦糖和呋喃醇为碳源,通过多种浇注法制备介孔炭材料。采用低温氮吸附、透射电镜和X射线小角衍射分析模板及介孔炭的织构。结果显示合成的介孔炭成功地复制了SBA-15的结构。以制备的介孔炭作载体担载钴钼合成了加氢脱硫催化剂,利用X射线能谱、透射电镜能量分布谱及一氧化氮化学吸附评估了催化剂的活性及活性点分布,结果表明介孔炭担载的催化剂活性高于活性炭担载的同类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炭 加氢脱硫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超大型矿床南坑厚大矽卡岩矿体的成岩-成矿-构造耦合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忠坤 林彬 +11 位作者 陈国良 邹兵 杨征坤 唐攀 高昕 祁婧 李发桥 高福太 焦海军 孙建军 李亚军 苏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4-1817,共14页
甲玛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规模大、品位富的超大型矿床,也是勘查和研究程度最高的矿床之一。其中,南坑矿段由于富含高品位的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石,且具大型规模,已被纳入矿区首采矿段之一,然而关于其控岩控矿机制以及其与主矿段的耦合关系... 甲玛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规模大、品位富的超大型矿床,也是勘查和研究程度最高的矿床之一。其中,南坑矿段由于富含高品位的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石,且具大型规模,已被纳入矿区首采矿段之一,然而关于其控岩控矿机制以及其与主矿段的耦合关系却仍不明确。本次基于详细的钻孔编录和野外地质证据,判定其成矿作用与中新世的花岗闪长斑岩等中酸性斑岩体有关,结合高精度的U-Pb年代学分析,厘定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结晶年龄为(15.5±0.3)Ma,与辉钼矿成矿年龄(15.23±0.22)Ma一致。南坑矿段作为甲玛矿床多中心复合成矿作用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矽卡岩矿体主要产于林布宗组角岩与多底沟组大理岩之间的层间接触带,属于中新世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矿体形成后,受滑覆构造及次级断裂影响,矿体发生错断或破坏。对于南坑矿段后续的勘查评价,应注意与含矿斑岩和矽卡岩的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定位致矿热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时代 构造 南坑矿段 矿产勘查工程 甲玛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矿床南坑高分异Ⅰ型花岗斑岩及黑云母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国良 张忠坤 +7 位作者 孙渺 林彬 赫健 唐攀 格桑顿珠 苏贵喆 任绍渊 胡海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1-424,共14页
高硅花岗岩对于理解浅部岩浆房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藏甲玛矿区南坑矿段的花岗斑岩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黑云母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斑岩具有高SiO2(73.39%~77.99%)、高K2O(4.34%~6.45%)和低P2O5(0.03%~0.06%)特... 高硅花岗岩对于理解浅部岩浆房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藏甲玛矿区南坑矿段的花岗斑岩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黑云母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斑岩具有高SiO2(73.39%~77.99%)、高K2O(4.34%~6.45%)和低P2O5(0.03%~0.06%)特征,铝饱和指数为0.97~0.98,富集Rb、Th、U和Pb,明显亏损Ba、Nb、Ta、Sr、P、Ti和Eu等,属准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其中的黑云母具有高Al2O3(9.87%~10.92%)、高MgO(13.38%~14.64%)、高F(0.56%~1.11%)和高Cl(0.07%~0.12%)特征,Mg#为0.61~0.63,属镁质黑云母,黑云母源区为壳幔混合源。研究认为,该区花岗斑岩可能为甲玛矿区浅部埃达克质二长花岗斑岩的岩浆经矿物结晶分异演化出高硅残余熔体,并以岩脉形式上侵就位,而残留在岩浆房的物质结晶形成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者构成互补的关系,即主体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补体为高分异花岗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黑云母 甲玛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后根神经节多巴胺细胞在体及体外培养中的免疫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长满 Philippe E +2 位作者 Audet G Geffard M Gaulin F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研究了鸡胚和雏鸡后根神经节细胞内多巴胺递质的表现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并在细胞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周围靶组织——皮肤对后根节细胞胚胎发育的影响。鸡后根节细胞内多巴胺的免疫反应最先出现于E_(10),只占后...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研究了鸡胚和雏鸡后根神经节细胞内多巴胺递质的表现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并在细胞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周围靶组织——皮肤对后根节细胞胚胎发育的影响。鸡后根节细胞内多巴胺的免疫反应最先出现于E_(10),只占后根节细胞的0.8%,E_(18)时达5.6%,出壳后雏鸡为8.6%。在鸡后根节内,多巴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为较大的A类细胞,和极少较小的B类细胞。免疫反应阳性的周围神经末梢位于皮肤和交感干内。当取自E_9的鸡胚后根节细胞经7天培养后,部分神经细胞出现多巴胺免疫反应阳性;而取自E_6的鸡胚后根节细胞虽经10天培养后仍为免疫反应阴性;然而,将取自E_6后根节细胞与皮肤组织联合培养10天后,少量神经细胞及轴突出现多巴胺免疫阳性反应。作者认为:鸡后根节多巴胺细胞在胚胎时期的发育有赖于周围靶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后根神经节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电纳栅频率选择面的设计
19
作者 方大纲 G.Y.Delisle 《华东工程学院学报》 EI CAS 1981年第3期1-11,共11页
应用Fresnel系数矩阵的方法导出了多层电纳栅频率选择面(FSS)的一般关系,同时给出了二层和三层情况下的设计曲线。
关键词 等值曲线 频率选择 系数矩阵 谐振曲线 电纳 设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谐波m-r平面的不变模式识别
20
作者 常寿德 HenriH.Arsenault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9-64,共6页
本文介绍了十年来圆谐波识别技术的发展。提出一种新的图象变换方法:圆谐波m-r平面转换。在圆谐波m-r平面上,导出一种位移、旋转、尺度、强度不变的模式识别方法。给出了飞机识别实验的结果。
关键词 图象处理 模式识别 圆谐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