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6年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回顾
被引量:
28
1
作者
李显志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202,224,共11页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是生物医药研究的重要领域。2006年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在多方面有重要的发现,如对细菌药物主动外排泵的药物转运结构机制的深入了解及发现新的药物泵或新的泵调控表达机制,发现了喹诺酮类药物修饰酶、质粒...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是生物医药研究的重要领域。2006年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在多方面有重要的发现,如对细菌药物主动外排泵的药物转运结构机制的深入了解及发现新的药物泵或新的泵调控表达机制,发现了喹诺酮类药物修饰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对金葡菌耐药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与发现新型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platen-simycin,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多重耐药岛的发现,新型β-内酰胺酶的继续出现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开始从食用动物或宠物分离的细菌中证实。本文还讨论了2006年中国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的一些重要结果。这些研究成果继续提示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多种耐药保护机制及细菌本身基因结构的多样性与可移动性使其能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机制以适应抗菌药物的作用。严谨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及传播和延长抗菌药物的疗效周期是人类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机制
多重耐药性
外排泵
qnr质粒
喹诺酮修饰酶
Β-内酰胺酶
PLATENSIMY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生素耐药基因古老起源与现代进化及其警示
被引量:
37
2
作者
李显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9,共9页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系全球关注的医学及社会问题。新近对古老细菌DNA与现代病原菌的研究揭示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古老起源、多样性及快速的现代进化,并促使了耐药基因组(resistome)的问世。耐药基因决定簇及其与进化有关的基因可移动元件...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系全球关注的医学及社会问题。新近对古老细菌DNA与现代病原菌的研究揭示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古老起源、多样性及快速的现代进化,并促使了耐药基因组(resistome)的问世。耐药基因决定簇及其与进化有关的基因可移动元件如质粒、插入顺序、转座子和整合子等远存在于人类抗生素时代之前。在过去短短的70年抗生素时代期间,人类大量应用各类抗生素等行为明显地造成了对细菌的选择性压力,加之细菌基因本身的自突变性和水平基因转移能力等多种因素促使了耐药基因的进化及新型耐药特征的出现。人类重要病原菌如ESKAPE病原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所呈现的高度多重耐药性或泛耐药性便充分展示了耐药基因起源、进化和传播的复杂性,并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所有这些均警示人类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控制各类抗生素尤其是人类极为重要抗生素的使用。任何环境下的抗生素滥用当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
ESKAPE病原菌
耐药基因组
基因进化
基因可移动元件
水平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药物耐药性外排泵十年研究回顾(英文)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显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1-500,共20页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常见于ESKAPE病原菌(即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药物耐药性主要在于该菌具有多重药物外排泵如MexAB-OprM...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常见于ESKAPE病原菌(即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药物耐药性主要在于该菌具有多重药物外排泵如MexAB-OprM和MexXY,后者属于耐药结节细胞分化(RND)家族转运体。自20年前发现RND外排泵后,现已对这些外排泵的临床意义、结构与组装、外排机制、表达调控与抑制等有了深入的认识。药物外排泵不仅介导了具有临床重要意义的多重耐药性,而且参与了其他细胞功能如恶劣环境下(包括存在抗菌药物时)的应激反应和致病性等。研究开发不受外排泵明显作用的抗菌药物或外排泵抑制剂以便与作为外排泵底物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联合应用仍然是新药研发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旨在回顾讨论作者于2003年在本刊所发表的相关综述后上述多个方面过去10年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再次清楚显示全面合理控制各类抗生素使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避免后抗生素时代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ESKAPE病原菌
抗生素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
外排泵
RND外排泵
应激反应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6年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回顾
被引量:
28
1
作者
李显志
凌保东
机构
加拿大卫生部药品与食品局
川北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202,224,共11页
文摘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是生物医药研究的重要领域。2006年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在多方面有重要的发现,如对细菌药物主动外排泵的药物转运结构机制的深入了解及发现新的药物泵或新的泵调控表达机制,发现了喹诺酮类药物修饰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对金葡菌耐药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与发现新型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platen-simycin,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多重耐药岛的发现,新型β-内酰胺酶的继续出现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开始从食用动物或宠物分离的细菌中证实。本文还讨论了2006年中国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的一些重要结果。这些研究成果继续提示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多种耐药保护机制及细菌本身基因结构的多样性与可移动性使其能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机制以适应抗菌药物的作用。严谨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及传播和延长抗菌药物的疗效周期是人类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关键词
耐药机制
多重耐药性
外排泵
qnr质粒
喹诺酮修饰酶
Β-内酰胺酶
PLATENSIMYCIN
Keywords
Resistance mechanisms
Multidrug resistance
Efflux pumps
qnr plasmids
Quinolone-modifying enzyme
β-I.actamases
Platensi'mycin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生素耐药基因古老起源与现代进化及其警示
被引量:
37
2
作者
李显志
机构
加拿大卫生部药品与食品局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9,共9页
文摘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系全球关注的医学及社会问题。新近对古老细菌DNA与现代病原菌的研究揭示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古老起源、多样性及快速的现代进化,并促使了耐药基因组(resistome)的问世。耐药基因决定簇及其与进化有关的基因可移动元件如质粒、插入顺序、转座子和整合子等远存在于人类抗生素时代之前。在过去短短的70年抗生素时代期间,人类大量应用各类抗生素等行为明显地造成了对细菌的选择性压力,加之细菌基因本身的自突变性和水平基因转移能力等多种因素促使了耐药基因的进化及新型耐药特征的出现。人类重要病原菌如ESKAPE病原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所呈现的高度多重耐药性或泛耐药性便充分展示了耐药基因起源、进化和传播的复杂性,并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所有这些均警示人类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控制各类抗生素尤其是人类极为重要抗生素的使用。任何环境下的抗生素滥用当止!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
ESKAPE病原菌
耐药基因组
基因进化
基因可移动元件
水平基因转移
Keywords
Antibiotic resistance
Multidrug resistance
ESKAPE pathogens
Resistome
Gene evolution
Mobile genetic elements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药物耐药性外排泵十年研究回顾(英文)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显志
机构
加拿大卫生部药品与食品局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1-500,共20页
文摘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常见于ESKAPE病原菌(即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药物耐药性主要在于该菌具有多重药物外排泵如MexAB-OprM和MexXY,后者属于耐药结节细胞分化(RND)家族转运体。自20年前发现RND外排泵后,现已对这些外排泵的临床意义、结构与组装、外排机制、表达调控与抑制等有了深入的认识。药物外排泵不仅介导了具有临床重要意义的多重耐药性,而且参与了其他细胞功能如恶劣环境下(包括存在抗菌药物时)的应激反应和致病性等。研究开发不受外排泵明显作用的抗菌药物或外排泵抑制剂以便与作为外排泵底物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联合应用仍然是新药研发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旨在回顾讨论作者于2003年在本刊所发表的相关综述后上述多个方面过去10年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再次清楚显示全面合理控制各类抗生素使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避免后抗生素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ESKAPE病原菌
抗生素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
外排泵
RND外排泵
应激反应
生物被膜
Keywor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KAPE pathogens
Antibiotic resistance
Multidrug resistance
Efflux pumps
RND pumps
Stress responses
Biofilm
分类号
R378.99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6年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回顾
李显志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生素耐药基因古老起源与现代进化及其警示
李显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药物耐药性外排泵十年研究回顾(英文)
李显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