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单宁在反刍动物营养和健康养殖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元恒 金龙 +3 位作者 韩国栋 王正文 赵萌莉 王玉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植物单宁是植物以碳为基础的酚类次生代谢产物,普遍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植物体中,不同植物其单宁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其浓度范围分布为0.5~349 g·kg^(-1)。单宁合成过程复杂多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都可能影响单宁最终... 植物单宁是植物以碳为基础的酚类次生代谢产物,普遍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植物体中,不同植物其单宁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其浓度范围分布为0.5~349 g·kg^(-1)。单宁合成过程复杂多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都可能影响单宁最终的累积量。单宁类植物差异性的营养含量和化学结构在调控反刍动物营养代谢和健康养殖中起着重要作用,适量的缩合单宁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结合植物蛋白质,提高植物蛋白利用效率。同时在反刍动物后消化道内,单宁和瘤胃结合蛋白解离过程起到增加过瘤胃蛋白保护作用,抑制膨胀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单宁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同样影响反刍动物毛生长率和产毛量,排卵率和产奶量等生产和繁殖性能。本文整合论述了植物单宁在动物营养和健康养殖中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植物单宁的含量和性质能更好地为畜牧业发展服务,实现反刍动物最优的生产性状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蛋白质 膨胀病 动物代谢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保水剂施用和覆盖促进旱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被引量:47
2
作者 李倩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磊 陈勤 于健 Surya N.Achary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90,共8页
为明确保水剂、秸秆覆盖及行间覆膜等抗旱保水措施对旱作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质膜体系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以夏波蒂品种马铃薯为材料,设对照、秸秆覆盖、行间覆膜、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行间覆膜加施保水... 为明确保水剂、秸秆覆盖及行间覆膜等抗旱保水措施对旱作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质膜体系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以夏波蒂品种马铃薯为材料,设对照、秸秆覆盖、行间覆膜、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6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马铃薯叶片细胞质膜透性苗期较大,而后呈先降后升趋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处理较好地缓和了土壤的干旱情况,有效降低了马铃薯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和质膜体系。马铃薯生育后期,至淀粉积累期,各处理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较为稳定,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5.57%、6.90%、42.79%和17.69%,单施保水剂处理分别减少2.31%、5.17%、10.62%和8.04%,秸秆覆盖处理分别减少28.45%、3.45%、51.63%和25.58%,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处理分别减少25.14%、12.07%、49.17%和22.58%,降低干旱胁迫程度明显。马铃薯成熟收获期,秸秆覆盖及其加施保水剂处理各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相对稳定;0~20cm土层加施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率相对高于不加保水剂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及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P<0.05)。总体上,秸秆覆盖处理较有效地缓和了土壤旱情,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和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作用效果也较好,降低了干旱胁迫程度,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含水率 渗透性 马铃薯 保水剂 覆盖 渗透调节 质膜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马铃薯水分生产效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徐胜涛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磊 陈勤 李倩 陈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明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不同土壤改良剂单施及其复配对马铃薯水分生产效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研究了聚丙烯酸钾(PAA)、聚丙烯酰胺(PAM)和腐殖酸(HA)3... 【目的】探明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不同土壤改良剂单施及其复配对马铃薯水分生产效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研究了聚丙烯酸钾(PAA)、聚丙烯酰胺(PAM)和腐殖酸(HA)3种土壤改良剂单施和复配处理对马铃薯水分生产效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复配和单施均能明显提高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0~4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增加马铃薯产量,且PAM与HA复配的增产效果最好,达32.89%。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水分生产效率,单施最高为PAA,较CK增加16.78kg/(mm.hm2),提高了20.08%,与单施PAM差异不显著;复配最高为PAM与HA,较CK增加37.79kg/(mm.hm2),提高了45.2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马铃薯的还原糖含量,提高了马铃薯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PAM和HA复配增收效果最好,增收2 499元/hm2,其次为PAM单施,增收2 066元/hm2。【结论】综合分析认为,最佳施用技术为PAM与HA复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马铃薯 水分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达利菊缩合单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秀丽 王玉玺 +3 位作者 李元恒 许中军 金龙 侯勇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20-3627,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紫色达利菊(purple prairie clover,PPC)对肉牛瘤胃和大肠中大肠杆菌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机理。体外模拟肉牛瘤胃和大肠环境,以非致病性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致病性... 本文旨在研究紫色达利菊(purple prairie clover,PPC)对肉牛瘤胃和大肠中大肠杆菌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机理。体外模拟肉牛瘤胃和大肠环境,以非致病性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作为试验菌株,在分别以PPC和苜蓿(无CT,对照)为底物培养,在培养0、1.5、3.0、6.0、24.0 h测定菌落数;以大肠杆菌ATCC 25922为研究模型,分别以添加PPC的CT和红豆草的CT的菌悬液与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溶液混合,同时以无CT添加的菌悬液和双蒸水混合作为对照,分别在0、40、80、120、160 min时测定β-D-半乳糖苷酶水解产物邻-硝基苯酚的量,以判断细胞内膜通透性的变化;同时观测不同p H(5.3、6.8、7.4、8.0、9.0)和环境温度(4、22℃)对CT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苜蓿相比,PPC对瘤胃(6.0、24.0 h)和大肠中(1.5-24.0 h)的大肠杆菌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2)CT能够提高邻-硝基苯酚的量;与红豆草CT的作用规律有所不同,PPC的CT的作用会受到温度和p H的影响。结果提示,PPC在瘤胃及大肠环境下均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其所含CT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机理部分与其增加细胞内膜的通透性有关,且细胞内膜通透性受到生长环境,如温度和p H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达利菊 缩合单宁 大肠杆菌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缩合单宁对大肠杆菌细胞壁脂肪酸的影响
5
作者 刘秀丽 金龙 +1 位作者 李锋 裴乐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3-47,共5页
试验通过大肠杆菌模式菌株ATCC25922为研究对象,以红豆草所含缩合单宁作为比对,通过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紫色达利菊单宁对细菌细胞壁脂肪酸的影响。结果显示,低于MIC的紫色达利菊单宁,使得成对脂肪酸C160/C161、TT160/TT161、C180/C181、SF... 试验通过大肠杆菌模式菌株ATCC25922为研究对象,以红豆草所含缩合单宁作为比对,通过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紫色达利菊单宁对细菌细胞壁脂肪酸的影响。结果显示,低于MIC的紫色达利菊单宁,使得成对脂肪酸C160/C161、TT160/TT161、C180/C181、SFA/USFA均显著升高(P<0.01),而低于MIC的红豆草单宁没有影响;高浓度时,紫色达利菊单宁对脂肪酸变化没有影响,而红豆草单宁增加了主要脂肪酸含量。因此,单宁能够引起细菌细胞壁脂肪酸结构的变化,这可能是抑制细菌生长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达利菊 红豆草 单宁 大肠杆菌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