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热带典型森林凋落物及细根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春生 刘苑秋 +5 位作者 魏晓华 李小东 刘亮英 郭晓敏 欧阳勋志 莫其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1,共7页
细根和地上凋落物分解和周转,是建模和预测土壤碳汇需要测量的2个关键生态过程,通过对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杉木、马尾松林和毛竹林110个样地内凋落物和细根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研究,分析了森林细根和地上凋落物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 细根和地上凋落物分解和周转,是建模和预测土壤碳汇需要测量的2个关键生态过程,通过对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杉木、马尾松林和毛竹林110个样地内凋落物和细根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研究,分析了森林细根和地上凋落物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杉木林凋落物生物量(4.415±0.390)t/hm2最大,毛竹林(2.918±0.310)t/hm2最小,且与其他森林差异显著;凋落物碳储量毛竹林(1.176±0.260)t/hm2最小,与其他森林碳储量差异显著,最大的是常绿阔叶林(1.725±0.16)t/hm2;4种不同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差异显著,同一森林类型不同土层活和死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从活/死根值中可知,常绿阔叶林细根周转要比针叶林(杉木、马尾松)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凋落物 生物量 碳储量 亚热带典型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春生 舒春节 +2 位作者 刘苑秋 魏晓华 莫其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罗浮栲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样地选择、每木检尺及树干解析等方法,对罗浮栲的生长过程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罗浮栲胸径连年生长量为0~10、30~40 a,胸径生长迅速,连... 以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罗浮栲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样地选择、每木检尺及树干解析等方法,对罗浮栲的生长过程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罗浮栲胸径连年生长量为0~10、30~40 a,胸径生长迅速,连年生长量高峰达0.585 cm,60 a 胸径达到27.2 cm;罗浮栲高生长量在30 a 达到9.80 m,成为优势木;罗浮栲材积生长量在0~20 a 生长缓慢,20~60 a 一直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连年生长量60 a 达到0.0226 m3;罗浮栲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罗浮栲到60 a 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罗浮栲的生长发育分3个时期,0~20 a 为幼龄期,20~50 a 为速生期,50~60 a 为壮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栲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物量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