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承与发展: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档案学及其教育理念
1
作者 潘未梅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3,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UBC档案学自建立以来在档案学发展上的贡献及其教育理念。在档案学研究中,UBC档案学继承经典档案学的精髓,并对其不断发展以解决信息时代的问题;在档案教育上,UBC档案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典与现代结合,档案与非档案... 本文简要介绍了UBC档案学自建立以来在档案学发展上的贡献及其教育理念。在档案学研究中,UBC档案学继承经典档案学的精髓,并对其不断发展以解决信息时代的问题;在档案教育上,UBC档案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典与现代结合,档案与非档案结合以培养新时代的档案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档案教育 U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学分转移系统探赜——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浊 段世飞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6,共12页
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学分转移系统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高等教育学分转移系统历经计划制定、调研论证和改革推进3个阶段,在当地政府和高校的支持下逐步发展完善。当前,阿尔伯塔省高等... 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学分转移系统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高等教育学分转移系统历经计划制定、调研论证和改革推进3个阶段,在当地政府和高校的支持下逐步发展完善。当前,阿尔伯塔省高等教育学分转移系统的运行模式主要包含横向转移、垂直转移和复学转移3种类型。借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高等教育学分转移系统的改革经验,中国可通过赋权高校学分互认、设定学分转移标准、并行多类学分转移模式以及搭建学分转移数字平台等方式,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转移系统,支撑中国高等教育在普及化阶段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转移 高等教育普及化 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治理 高质量发展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BC省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41,共6页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加拿大BC省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方面建立了较为成...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加拿大BC省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方面建立了较为成功的机制。研究结论:中国应从重视对规划区域用地冲突问题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健全、融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加拿大BC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社区学院学士学位制度保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璐 高益民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8,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曼尼托巴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逐步赋予社区学院学士学位授权资格。本文通过分析加拿大这5个地区社区学院授予学士学位的立法、发展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曼尼托巴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逐步赋予社区学院学士学位授权资格。本文通过分析加拿大这5个地区社区学院授予学士学位的立法、发展现状、质量评估与项目审批,发现唯有具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社区学院才能完成从单纯的学院到学位授权机构的华丽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社区学院 学士学位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的城市规划体系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民 韦湘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6-28,共3页
尽管受到美国和英国的影响,加拿大的城市规划体系仍然具有本国的特点。本文从历史回顾、规划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和运作体系等方面评述了力拿大的城市规划体系。
关键词 加拿大 城市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带来的启示——中、加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之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跃跃 Karen V. Lee 张小红 《音乐创作》 2008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加拿大的音乐教师培训主要是在大学进行的,培训的形式包括:全日制的学历、学位教育、在职学习、远程教育。大学一般在自己的音乐学院或教育学院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这里接受教育的人当学业顺利完成后,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书,这样,... 加拿大的音乐教师培训主要是在大学进行的,培训的形式包括:全日制的学历、学位教育、在职学习、远程教育。大学一般在自己的音乐学院或教育学院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这里接受教育的人当学业顺利完成后,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书,这样,他们才有资格在学校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专业 教育专业课程 加拿大 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培训 学位教育 在职学习 远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BC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8-83,共6页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是加拿大第三大省,近20来,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规模地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等方面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是加拿大第三大省,近20来,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规模地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等方面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介绍与总结,并结合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的战略背景需求,提出要从重视对规划区域用地冲突问题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健全、融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加拿大BC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下弗雷泽河盆地鸟类栖息地使用情况研究:对于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帕特里克.穆尼 熊瑶 《风景园林》 2011年第5期143-155,共13页
普通生态学原理在生物多样性规划和管理实践中有了发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本地和总体的鸟类栖息地模型,用以支持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一个组分的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这个模型用于为相关研究推荐适合当地的栖... 普通生态学原理在生物多样性规划和管理实践中有了发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本地和总体的鸟类栖息地模型,用以支持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一个组分的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这个模型用于为相关研究推荐适合当地的栖息地类型。本研究在繁殖季节调查了三处相似的城市地点的鸟类种群和植被覆盖情况,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数据的空间特征,通过对栖息地内鸟类出现频度的聚类分析形成研究鸟类群体觅食的栖息地使用模型。这个模型被用于预测第四个地点的物种环境,并通过比较该地点实际的物种环境来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的生物群体对不同类型的栖息地有着不同的偏好,并且一些栖息地组群的生产力更高。这些信息都被用于建立栖息地保护、管理和设计方面的准则。这项研究的价值不单是对于准则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为总体和当地鸟类多样性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鸟类栖息地 研究 生物栖息地模型 栖息地管理 城市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历史的七种叙述:思考加拿大、魁北克和美国的民族 被引量:3
9
作者 阿兰.史密斯 孟钟捷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北美的民族史是持续变动的概念框架与大量历史事实不断互动的产物。最早产生的是浪漫主义的民族史,强调事件、伟人和戏剧性;其后的物质主义观点突出经济发展和物质进步;而稍后兴起的职业历史学家把土地、空间等因素同民族历史联系在一... 北美的民族史是持续变动的概念框架与大量历史事实不断互动的产物。最早产生的是浪漫主义的民族史,强调事件、伟人和戏剧性;其后的物质主义观点突出经济发展和物质进步;而稍后兴起的职业历史学家把土地、空间等因素同民族历史联系在一起。新世界的观点把新大陆的特殊性视为民族性,把民族历史置于超越民族的框架下。二战以后,北美历史学家试图保留民族的边界,强调民族的内在联系。这种趋势在70年代被关注多样性和碎裂化的思潮取代。90年代,跨民族主义与民族叙事相互结合。北美历史的七种叙述反映并影响了公众观念,动员了民族认同,完成了建构民族、扩展理解和处理信息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 民族史 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与北美大学图书馆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惠斌 刘静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2,共4页
介绍无线网络技术在北美大学图书馆的应用 ,分析无线网络在大学图书馆的规划与实施条件 ,提出值得关注的若干技术问题 。
关键词 无线网络 北美洲 大学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徽州齐云山风景与时空环境的关联性研究
11
作者 吴会 金荷仙 潘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6,共7页
古徽州地区的齐云山作为唐代洞天福地名山体系的继承者、道教名山成熟风景范式的实践者以及徽州文化的构成者和凸显者,其山岳风景受到了时空环境的极大影响。为探究风景与时空环境的关联,在明确齐云山山水地貌的基础上,将齐云山发展至... 古徽州地区的齐云山作为唐代洞天福地名山体系的继承者、道教名山成熟风景范式的实践者以及徽州文化的构成者和凸显者,其山岳风景受到了时空环境的极大影响。为探究风景与时空环境的关联,在明确齐云山山水地貌的基础上,将齐云山发展至鼎盛的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从着重关注人类空间认知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区域调查成果,结合不同阶段的时空背景分析齐云山带有时代烙印、地域特色的风景是如何形成的。结果表明,早先天柱山和黄山等山岳的道教底蕴为齐云山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社会、文化基础;受洞天福地名山建设、真武信仰兴盛和道教名山风景范式成熟的影响,以及在官方、徽商、文人名士和普通民众的共同推动下,齐云山逐渐形成了突显皇家道场地位、在地化武当山成熟风景范式的风景格局,与九华山、黄山一同形成了对社会民众持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华云进香”朝山进香习俗及“黄白游”旅游风尚,部分风景还基于地方文化认同成为“新安十景”之一、“海阳八景”之一及徽墨画面题材等。总体而言,齐云山风景与时空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徽州齐云山 时空环境 风景关联 社会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康养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分析Based on CiteSpace Analysis
12
作者 常瑞雪 王琳瑛 王光玉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4期76-85,共10页
森林康养作为融合林业与健康养生的复合型业态,积极回应了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社会需求。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及健康中国理念,森林康养产业逐步提档升级,彰显了绿色福祉的新增长极。本文选取近年CNKI中关... 森林康养作为融合林业与健康养生的复合型业态,积极回应了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社会需求。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及健康中国理念,森林康养产业逐步提档升级,彰显了绿色福祉的新增长极。本文选取近年CNKI中关于森林康养主题的文献467篇,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分析得出结论。(1)当前森林康养相关生态产业、产业融合及其实现路径研究为学界关注前沿;(2)该领域倍受农林类高校青睐,但存在领域壁垒、领域间学者跨界交流较少的现象;(3)演进脉络为关注重点从宏观到微观;从资源依托到需求导向的转变;从关注外部客观世界提供的森林康养资源的开发潜力、发展路径、现实意义转向关注消费者的主观需求、满意度、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过渡。基于此(1)未来可从新型产品开发、休闲旅游业态发展等纵深研究;(2)应激发森林康养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以新视角探索其可能带来的效用;也应以政治导向性思维探索其与人类共同命运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大众对于该领域的价值认知;同时鼓励不同群体表达多样性需求,充分驱动数智森林康养的技术迭代,以现代工具赋能森林康养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多功能供给 CITESPACE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名山成熟风景范式下的安徽齐云山在地化营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会 金荷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作为在道教名山风景范式成熟下发展鼎盛的道教名山,如何融合区域及山岳特色达到范式的在地化转换?为探究这一问题,选取鼎盛于明中期且具有独特区域文化特征、山岳自然特征的安徽齐云山为研究对象,利用古今图文资料进行特定背景下的名山... 作为在道教名山风景范式成熟下发展鼎盛的道教名山,如何融合区域及山岳特色达到范式的在地化转换?为探究这一问题,选取鼎盛于明中期且具有独特区域文化特征、山岳自然特征的安徽齐云山为研究对象,利用古今图文资料进行特定背景下的名山在地化风景营建分析。结果表明:(1)齐云山的规划布局充分体现了道教名山成熟风景范式下的“天路历程”时代特征,但也存在“九里十三亭”这类特殊地段,同时还因山岳较武当山、泰山等海拔较低而更倾向于通过横向逶迤布置不同空间序列及山体断裂抬升等来达到“天路”意境;(2)在地域习俗及山岳特色地质地貌的影响下,齐云山将范式内的具体景观空间进行了较为明显的在地化,世俗空间以依山势连续有规律构建的名山建设孤例“九里十三亭”和居高临崖、民商融合的中国道教第一村“月华天街”为主,承担世俗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强化了山岳的神圣性;神圣空间除道教名山一般具有的从“无”到“有”营建的宫观祠庵外,主要包括自然地景神圣化后形成的3类廊道式丹霞洞穴圣所和各类峰石神物,着重利用从“自然场所”到“自然圣所”的空间转换来实现宗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道教名山 风景范式 安徽齐云山 规划布局 景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选择谐波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闭环控制和实现 被引量:28
14
作者 郭希铮 韩强 +1 位作者 杨耕 杨公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56,共6页
在可选择谐波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谐波电流和逆变器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方法的控制要点和实现要点,在检测环节中加入相位补偿角以补偿系统的检测环节和电流闭环中固有的时延影响等。最后给出了控制器为DSPTMS320F2812的系... 在可选择谐波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谐波电流和逆变器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方法的控制要点和实现要点,在检测环节中加入相位补偿角以补偿系统的检测环节和电流闭环中固有的时延影响等。最后给出了控制器为DSPTMS320F2812的系统构成以及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谐波检测以及电流和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选择型谐波检测 电流闭环控制 直流侧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典型森林倒木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春生 刘苑秋 +6 位作者 魏晓华 李晓东 刘亮英 欧阳勋志 郭晓敏 张文元 莫其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地区的江西省内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类型林内倒木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典型森林133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样方内直径≧1 cm,长度...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地区的江西省内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类型林内倒木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典型森林133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样方内直径≧1 cm,长度≧1 m的倒木逐一测量其中央直径和长度,并记录其分解程度和树种组成。[结果]表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倒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0.684 t·hm^(-2)、0.279 tc·hm^(-2)和0.553 t·hm^(-2)、0.207 tc·hm^(-2),常绿阔叶林和次生常绿阔叶林分别为11.293 t·hm^(-2)、4.781 tc·hm^(-2)和1.888 t·hm^(-2)、0.812 tc·hm^(-2),松阔混交林和杉阔混交林分别为1.248 t·hm^(-2)、0.521 tc·hm^(-2)和1.28 t·hm^(-2)、0.432 tc·hm^(-2);针叶林中Ⅱ、Ⅲ径级倒木生物量较大且与其他两个径级差异显著,针阔混交林中Ⅱ径级倒木与Ⅰ、Ⅲ径级倒木生物量差异显著,常绿阔叶林林内Ⅰ径级倒木生物量与Ⅱ、Ⅲ、Ⅳ和Ⅴ径级差异显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度分解倒木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332 t·hm^(-2)、0.321 t·hm^(-2),且分别显著大于相应林分类型中的轻度和重度分解倒木;常绿阔叶林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规律。[结论]中亚热带地区典型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倒木生物量差异显著,而针阔混交林差异不显著。3种森林类型(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倒木碳储量差异显著。江西森林倒木主要分布在5 10 cm和10 15 cm的Ⅱ、Ⅲ径级,且主要处于中度分解等级。针阔混交林(松阔和杉阔)倒木主要分布在海拔700 m以下,常绿阔叶林倒木分布在海拔650 m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倒木由于其较大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可能会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碳循环中扮演重要的作用,且在未来的森林经营和管理中应该重视倒木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典型森林 倒木 生物量-碳储量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新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流变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传勇 史兰斌 +4 位作者 陈孝德 张小鸥 徐义刚 J-C.C.Mercier J.V.Ross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5-64,共10页
浙江新昌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以残斑结构为主,并有向粒状变晶结构过渡的趋势。橄榄石组构以[010]呈点极密型式,而[100]和[001]呈大圆环带为特征。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以反映高温位错蠕变的位错壁、亚晶粒构造和滑动... 浙江新昌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以残斑结构为主,并有向粒状变晶结构过渡的趋势。橄榄石组构以[010]呈点极密型式,而[100]和[001]呈大圆环带为特征。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以反映高温位错蠕变的位错壁、亚晶粒构造和滑动位错环为主要特征。利用新的地质温压计计算的平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50℃~1210℃和2.1~2.4GPa。利用显微构造应力计计算流动应力为22~30MPa,利用橄榄岩高温流变律计算的应变速率和等效粘滞度分别为10-14~10-13s-1和1019~1020Pa·s,上述数据均已达到软流圈的数值。结合其流变特征认为该区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代表软流圈的物质,其来源深度为68~78km。它反映在新生代时期本区存在有软流圈的底辟,它可能控制了该区新生代大地构造的特征及地质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二辉橄榄岩 幔源包体 流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典型森林凋落物及细根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春生 刘苑秋 +5 位作者 魏晓华 李小东 刘亮英 郭晓敏 欧阳勋志 莫其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1,共7页
细根和地上凋落物分解和周转,是建模和预测土壤碳汇需要测量的2个关键生态过程,通过对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杉木、马尾松林和毛竹林110个样地内凋落物和细根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研究,分析了森林细根和地上凋落物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 细根和地上凋落物分解和周转,是建模和预测土壤碳汇需要测量的2个关键生态过程,通过对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杉木、马尾松林和毛竹林110个样地内凋落物和细根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研究,分析了森林细根和地上凋落物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杉木林凋落物生物量(4.415±0.390)t/hm2最大,毛竹林(2.918±0.310)t/hm2最小,且与其他森林差异显著;凋落物碳储量毛竹林(1.176±0.260)t/hm2最小,与其他森林碳储量差异显著,最大的是常绿阔叶林(1.725±0.16)t/hm2;4种不同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差异显著,同一森林类型不同土层活和死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从活/死根值中可知,常绿阔叶林细根周转要比针叶林(杉木、马尾松)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凋落物 生物量 碳储量 亚热带典型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耕地保护的社会化扶持对策及其启示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4,共5页
由于耕地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强烈外部性的非生产性功能,很多国家都把耕地保护作为一个公共目标,并通过社会化扶持手段来得到实施。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的国家,耕地保护任务更加突出,虽然"切实保护耕地&qu... 由于耕地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强烈外部性的非生产性功能,很多国家都把耕地保护作为一个公共目标,并通过社会化扶持手段来得到实施。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的国家,耕地保护任务更加突出,虽然"切实保护耕地"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提出要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并制定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用途管制等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但耕地保护整体效果却不容乐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耕地的氛围。本文对当今世界耕地保护社会化扶持的政策依据及实践手段进行综合与分析,并结合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社会化扶持的一系列对策措施,包括加快耕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重视耕地的非生产功能,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采用综合优惠措施,激励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对耕地的侵占;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业产业的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社会责任 社会行为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4种针叶树苗木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喻方圆 徐锡增 Robert D.Guy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4,共7页
以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水分和热胁迫对生长期间苗木的气体交换、瞬间水分利用效率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值 )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结果如下 :(1 )水分胁迫使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 4个树... 以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水分和热胁迫对生长期间苗木的气体交换、瞬间水分利用效率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值 )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结果如下 :(1 )水分胁迫使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 4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但热胁迫只影响杉木和北美乔柏的净光合速率 ,对马尾松的净光合速率影响不大。 (2 )对针叶气孔导度的研究发现 ,水分和热胁迫均对马尾松苗木针叶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 ,但对杉木和北美乔柏苗木针叶的气孔导度只有轻微影响。 (3)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马尾松苗木的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 ,但对杉木和北美乔柏的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 (4 )水分胁迫处理对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 4个树种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值 )均有显著影响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 ,4个树种苗木针叶的δ1 3C值增大 (负值绝对值变小 ) ,说明其永久水分利用效率更高。 (5 )热胁迫对杉木和北美乔柏苗木针叶的δ1 3C值有显著影响 ,且在热胁迫下 ,两树种苗木针叶的δ1 3C值减小 (负值绝对值增大 ) ,即永久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但热胁迫对马尾松和花旗松苗木的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热胁迫 针叶树苗木 气体交换 瞬间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米亚罗地区雪积/雪融光谱测量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简季 江洪 江子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1365,共5页
山地冰盖和积雪在全球很多地区的水分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面积山地冰盖和积雪的测量方法主要依靠遥感测量方法。为使用遥感反演某地区山地冰盖和积雪的储存量,了解其光谱特征是快速、准确建立反演算法的基础。以川西北米亚罗... 山地冰盖和积雪在全球很多地区的水分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面积山地冰盖和积雪的测量方法主要依靠遥感测量方法。为使用遥感反演某地区山地冰盖和积雪的储存量,了解其光谱特征是快速、准确建立反演算法的基础。以川西北米亚罗地区为研究区,布设了24个测控点,在2007年1月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该地区积雪进行了积雪反射光谱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米亚罗地区,1 026,1 256,1 493和1 990 nm是积雪的特征吸收谷,积雪表面光谱反射率与积雪厚度有关,同时,积雪在不同深度所表现的反射光谱特性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地区 雪积/雪融 光谱测量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