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63年中国物理学家赴丹麦玻尔研究所访问研究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6
1
作者
尹晓冬
王作跃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90,共21页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美关系仍然处于断绝状态而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在国际学术交流上处于被动。1962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格·玻尔访华,达成了中国和丹麦进行长期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协议。1963年中国派物理学家杨福家、张礼赴丹麦...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美关系仍然处于断绝状态而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在国际学术交流上处于被动。1962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格·玻尔访华,达成了中国和丹麦进行长期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协议。1963年中国派物理学家杨福家、张礼赴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打破了中国在国际学术交流上的孤立状态,促进了中国物理学界与国际物理学界的交往。但事实上两人赴丹麦的过程颇多周折,最后是由聂荣臻副总理亲自批准,而且二人在玻尔研究所的国际科学交往也受到了国际和国内政治的限制。本文挖掘并梳理了张、杨二人在历经各种波折后终于赴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的历史,分析了其背景、影响和意义,表明丹麦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与西方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与窗口。这段历史也反映出冷战中中国与西方学术交流的状态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礼
杨福家
奥格·玻尔
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评: 《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2
作者
王作跃
沈慧(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7-68,共2页
张剑著:《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60页,定价49.00元,ISBN∶7-5328-4978-3。在20世纪上半叶,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社团当属中国科学社。科学社不仅标志了中国科学家迈向专业...
张剑著:《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60页,定价49.00元,ISBN∶7-5328-4978-3。在20世纪上半叶,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社团当属中国科学社。科学社不仅标志了中国科学家迈向专业化的重要一步,而且在众多方面深远地塑造了现代中国的科学、教育以及社会形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家张剑在书中对科学社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914年开始,叙述在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科学留学生如何创建了该社,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集中管理的科学政策下,民间社团独立机构失去了生存空间,导致了科学社的解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
科学社团
康奈尔大学
民间社团
留学生
生存空间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3年中国物理学家赴丹麦玻尔研究所访问研究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6
1
作者
尹晓冬
王作跃
机构
首都师范
大学
物
理
系
美国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90,共2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075109
11205105)
文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美关系仍然处于断绝状态而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在国际学术交流上处于被动。1962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格·玻尔访华,达成了中国和丹麦进行长期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协议。1963年中国派物理学家杨福家、张礼赴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打破了中国在国际学术交流上的孤立状态,促进了中国物理学界与国际物理学界的交往。但事实上两人赴丹麦的过程颇多周折,最后是由聂荣臻副总理亲自批准,而且二人在玻尔研究所的国际科学交往也受到了国际和国内政治的限制。本文挖掘并梳理了张、杨二人在历经各种波折后终于赴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的历史,分析了其背景、影响和意义,表明丹麦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与西方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与窗口。这段历史也反映出冷战中中国与西方学术交流的状态和限制。
关键词
张礼
杨福家
奥格·玻尔
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Keywords
Key Words Zhang Li (Lee Chang), Yang Fujia (Fu-chia Yang), Aage Bohr
Niels BohrInstitute in Copenhag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分类号
O4-09 [理学—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评: 《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2
作者
王作跃
沈慧(译)
机构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
不详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7-68,共2页
文摘
张剑著:《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60页,定价49.00元,ISBN∶7-5328-4978-3。在20世纪上半叶,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社团当属中国科学社。科学社不仅标志了中国科学家迈向专业化的重要一步,而且在众多方面深远地塑造了现代中国的科学、教育以及社会形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家张剑在书中对科学社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914年开始,叙述在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科学留学生如何创建了该社,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集中管理的科学政策下,民间社团独立机构失去了生存空间,导致了科学社的解散。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
科学社团
康奈尔大学
民间社团
留学生
生存空间
专业化
分类号
N23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63年中国物理学家赴丹麦玻尔研究所访问研究的历史考察
尹晓冬
王作跃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书评: 《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王作跃
沈慧(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