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宝明 李卓一 +8 位作者 靳雨馨 鲁放 胡江枫 黄思齐 王丁宁 张植 高婕 封方威 桑雁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4730.14 km,其中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分别占51.24%、10.43%和38.34%。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5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2844.57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2168.77 km。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共188座城市累计运送客流713.78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5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318.10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全球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33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总里程达64195.23 km,中国(含港澳台)共有21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运营里程达2974.40 km。通过分析国内外重点国家的线网规模及发展状况可推测,中国通勤铁路的建设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通勤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曲《钗头凤》的戏剧性表达与调式特征探究
2
作者 柳青壑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钗头凤》是作曲家郭鸣于2013年为男高音与乐队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乐曲以南宋文学家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为词,将悲剧精神注入充满戏剧性的音乐表达中,在词乐关系上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独特视角。这部作品通过戏剧性的... 《钗头凤》是作曲家郭鸣于2013年为男高音与乐队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乐曲以南宋文学家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为词,将悲剧精神注入充满戏剧性的音乐表达中,在词乐关系上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独特视角。这部作品通过戏剧性的表达、调式色彩的微变、音响结构的布局,实现了对陆游词作悲剧精神的外化。这种设计不仅拓宽了原词的音乐诠释方式,同时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性表达提供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钗头凤》 戏剧性表达 调式特征 词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加州公立高等教育危机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伯特.罗兹 张燕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1,共4页
2009年以来,加州公立高等教育财政吃紧,危机不断,不仅大学师生颇受其害,一流大学的研究也深陷困境。显然,金融危机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原因远非如此,新自由主义思想意识改变了政府的资助理念,冲击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公立... 2009年以来,加州公立高等教育财政吃紧,危机不断,不仅大学师生颇受其害,一流大学的研究也深陷困境。显然,金融危机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原因远非如此,新自由主义思想意识改变了政府的资助理念,冲击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公立高等教育资助长期减少的趋势就是证明,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涓滴经济"模式,还挑战了"反歧视行动"等重要社会实践。政府对于公共资金如何投往高等教育的过度问责,也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私有化,这使得高等教育学费高涨,进而削弱了美国低收入群体读大学的能力。因而,要应对这个挑战,不仅需要扭转加州经济的颓势,还必须以某种方式对抗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加利福尼亚州 公立高等教育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拾大学理想主义的扛鼎之作——评《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
4
作者 陈志忠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28,共1页
大学理想主义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从约翰·亨利·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金耀基的《大学之理念》都成为了经典之作,但是长期深耕这个领域的作者凤毛麟角,眭依凡教授却终其一生坚守这块领地,大学理想主义成为作者的梦之所享... 大学理想主义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从约翰·亨利·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金耀基的《大学之理念》都成为了经典之作,但是长期深耕这个领域的作者凤毛麟角,眭依凡教授却终其一生坚守这块领地,大学理想主义成为作者的梦之所享、情之所系、心之所往。其最新力作《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是一部纳入《当代中国教育学家文库》、凝聚了作者毕生大学理想主义研究心血和智慧的自选集。该文集由《理想主义大学及其文化》《理想主义大学与世界--流大学的思考》和《理想主义大学及其人才培养》上中下三篇组成(共计40余万字),既有对理想主义大学的理论探讨,又有对世界-流大学建设和大学人才培养的路径求索。同时,作者还结合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想主义 金耀基 自选集 扛鼎之作 《大学的理想》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当代中国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础智能到通用智能:基于大模型的GenAI和AGI之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5
作者 缪青海 王兴霞 +10 位作者 杨静 赵勇 王雨桐 陈圆圆 田永林 俞怡 林懿伦 鄢然 马嘉琪 那晓翔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87,共14页
本文对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中美之间在算力、数据、算法、生态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为改变我国在生成式AI领域的落后现状,提出高能效算力建设、联邦数据、专业领域... 本文对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中美之间在算力、数据、算法、生态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为改变我国在生成式AI领域的落后现状,提出高能效算力建设、联邦数据、专业领域模型、基于TAO的联邦生态等应对策略,对大模型时代AI安全治理进行了论述,对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基础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 基础智能 平行智能 SO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贯通过程的动态古地貌重建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子晗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韩续 宋双双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29,共22页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综合考虑了构造运动、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等影响河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输入Badlands古地貌模拟软件,动态重建了长江“第一弯”以东地区晚白垩世(80 Ma)以来的长江流域地貌及水系演化过程;并利用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的地震剖面资料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青藏东部及上扬子西南缘晚始新世—渐新世的阶段性隆升迫使四川盆地原有南流水系下切受阻,沉积物在盆内堆积形成冲积河道并促使四川盆地地貌由“东北高西南低”反转为“西南高东北低”;新生代早期,江汉盆地长期受控于中国东部的裂陷环境,持续处于较低基准面。四川盆地的水系反转和江汉盆地的持续低基准面,最终导致位于二者之间的长江三峡在晚渐新世发生贯通。由此,本研究提出一种上扬子地区水系反转并被下游捕获的三峡贯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重建 长江三峡贯通 晚渐新世 四川盆地 江汉盆地 水系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早白垩世古地貌动态演变及热河生物群东迁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双双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韩续 田子晗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91,共20页
早白垩世期间,华北地区东北部分布着极其重要的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其繁盛期对应着华北克拉通破坏峰值时期(125 Ma)。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古地貌和古气候等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热河生物群分布时空发生变迁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然... 早白垩世期间,华北地区东北部分布着极其重要的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其繁盛期对应着华北克拉通破坏峰值时期(125 Ma)。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古地貌和古气候等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热河生物群分布时空发生变迁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然而,目前缺少对华北地区早白垩世古地貌动态演变过程的定量描述。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构建古土壤风化指标(PWI、CFX_(Na))、碳酸盐同位素等数据库,重建了华北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145 Ma)的古地形;并结合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剥蚀厚度恢复、海平面变化等数据,利用Badlands软件定量化动态模拟了华北地区早白垩世古地貌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期间,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影响,华北克拉通经历了由“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的地形翘变和破坏过程,并伴随着自西向东的断陷盆地的迁移;大规模火山喷发与断陷盆地的出现共同控制了热河生物群的向东迁移,热河生物群在燕山地区的山间盆地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早白垩世古地貌 热河生物群 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纪以来华北东部古地貌演化数值模拟及陆架海沉降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续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宋双双 田子晗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7,共16页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华北古高原垮塌形成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巨变过程。针对中生代的华北古高原和古近纪期间的渤海湾盆地裂陷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但新近纪以来,由于受太行山隆起、黄河沉积物输运、黄河贯通及海侵等地质事件影响,现今...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华北古高原垮塌形成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巨变过程。针对中生代的华北古高原和古近纪期间的渤海湾盆地裂陷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但新近纪以来,由于受太行山隆起、黄河沉积物输运、黄河贯通及海侵等地质事件影响,现今华北东部沿海地区及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及地貌格局的定型时间还存在争议。使用Badlands数值模拟软件,定量化分析了地幔对流、构造事件、古气候、侵蚀和沉积等地球深浅部多种因素对于地形地貌的贡献,动态重建了华北东部晚新生代(25 Ma)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并通过与区域构造格架和沉积相展布的对比,检验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华北东部的地貌格局在中新世期间已定型并趋于稳定演化;陆架海沉降是该时期华北东部地貌演化的一级控制因素。此外,该时期华北东部可能存在一条环山东半岛的古河流——华东河,这条古河流的形成时间不晚于中新世,可能在全新世期间消亡。本研究的古地貌模拟结果也有助于系统理解华北洋陆过渡带的多圈层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新近纪 古地貌 陆架海沉降 华东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希接入的跨网络负载均衡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辉 凌昕彤 +1 位作者 汪子涵 王家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1-2211,共11页
无线接入网复杂化持续加剧,无线设备数量激增.为了提升未来网络容量和资源利用率,需要设计有效的拥塞控制手段和资源调配策略,平衡子网络之间负载,促进跨域资源协同共享.为此,本文在新近提出的哈希接入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哈希接入动态... 无线接入网复杂化持续加剧,无线设备数量激增.为了提升未来网络容量和资源利用率,需要设计有效的拥塞控制手段和资源调配策略,平衡子网络之间负载,促进跨域资源协同共享.为此,本文在新近提出的哈希接入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哈希接入动态优化策略,根据网络负载状况动态调整接入参数以缓解网络拥塞,并在跨网络场景下进一步提出了负载均衡方案与资源整合再调配方案,为无线接入网整合无线资源、均衡网络负载提供了有用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哈希接入动态优化策略在保证网络稳定的同时最大化网络吞吐量,资源调配方案能有效地调配失衡的网络负载,提升复杂融合网络性能和接入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网 哈希接入 接入控制 网络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路向——以PISA2025科学测评框架为鉴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清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科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PISA2025科学测评框架提出,任何科学教育的成果都可以被概括为科学情境、科学能力、科学知识和科学身份四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透析PISA科学测评框架的演变特征可以发现:PISA 2025在继承中创新发... 科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PISA2025科学测评框架提出,任何科学教育的成果都可以被概括为科学情境、科学能力、科学知识和科学身份四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透析PISA科学测评框架的演变特征可以发现:PISA 2025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不断拓宽科学素养的内涵;动态响应社会变化,整合并新增科学能力标准;改变情感衡量因素,由科学态度转向科学身份;重点关注环境科学,强调面向人类世的能动性。这些最新动向为新时代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坚持素养导向目标,推进跨学科整合教学;因应信息社会要求,塑造数字化时代科学公民;超越认知需求领域,重视培育非认知科学能力;立足真实世界情境,探究解决全球性科学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 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烈度计记录的噪声水平评价:以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
11
作者 郭文轩 任叶飞 +4 位作者 姚鑫鑫 岸田忠大 江鹏 王宏伟 温瑞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13-320,共8页
在我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中,烈度计被广泛使用。烈度计的频谱特征主要是通过检定实验室进行标定,但在破坏性地震中,烈度计响应特点缺少必要的研究分析。该文以2022年四川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烈度计记录和强震仪记录... 在我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中,烈度计被广泛使用。烈度计的频谱特征主要是通过检定实验室进行标定,但在破坏性地震中,烈度计响应特点缺少必要的研究分析。该文以2022年四川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烈度计记录和强震仪记录在噪声水平、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高通滤波截止频率(f_(HP))取值以及有效周期范围(T_(max))方面的特点,综合评价了烈度计记录的频谱特征,分析了噪声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整个频域范围内,烈度计记录的SNR要比强震仪记录平均意义上低一个数量级,可以估计烈度计动态范围较强震仪大致低20 dB;烈度计记录的最佳f_(HP)取值相较于强震仪记录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竖直方向上;烈度计记录的最佳f_(HP)取值更大,反应谱T_(max)较传统强震仪记录在水平方向小1~2 s,在竖直方向小3 s左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合理应用烈度计记录,服务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计记录 信噪比(SNR) 高通滤波截止频率 有效周期范围 泸定6.8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观性分析的GNSS/IMU/视觉融合定位算法
12
作者 刘伟 宋舜辉 +3 位作者 夏新 陆逸适 刘昌盛 余卓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1-157,共7页
作为决策、规划和控制的基础,精确的位姿估计对于智能汽车极为重要。为提高车辆的位姿中的航向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观性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视觉融合定位算法。首先,为分析GNSS/IMU组合定位误差状态... 作为决策、规划和控制的基础,精确的位姿估计对于智能汽车极为重要。为提高车辆的位姿中的航向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观性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视觉融合定位算法。首先,为分析GNSS/IMU组合定位误差状态的可观性,提出一种新的相对可观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传统的GNSS/INS组合定位算法存在4个弱可观状态;随后,基于相对可观性理论,利用视觉惯性里程计估计的相对航向角,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观性的融合定位算法;最后,实验验证了相对可观性分析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定位算法的最大航向误差为2.76°,航向误差RMS为1°,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弱可观状态下车辆的航向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定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惯性测量单元(IMU) 视觉惯性里程计 可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多目标预测优化换道决策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硕 夏新 NAKANO Kimihiko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7,共9页
换道决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难题之一,其面临着高动态、复杂交通场景下需要综合考虑行驶安全及效率等目标的巨大挑战。提出一种多目标预测优化的换道决策方法,主要包括动力学矩阵建模及多目标预测优化问题解算。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通... 换道决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难题之一,其面临着高动态、复杂交通场景下需要综合考虑行驶安全及效率等目标的巨大挑战。提出一种多目标预测优化的换道决策方法,主要包括动力学矩阵建模及多目标预测优化问题解算。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通讯大数据信息构建交通流矩阵模型,然后分别设计表征车辆换道安全、行驶效率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多目标综合预测优化方法,求解条件约束下预测优化问题从而优化出最优换道决策指令。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优化换道方法较其他方法提高了智能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换道决策 多目标优化 预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英格兰杂志舌图的中西医诊断研究
14
作者 宋晓慧 尹继瑶 +7 位作者 刘子琛 刘国全 郭壮 邱士庆 许家杰 焦宏官 张卫军 王俊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4-1360,共7页
目的从西医临床典型病例的舌图入手,探索中西医对于舌象认识的联系。方法搜集新英格兰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发表在临床影像专栏中附有舌图的文献,提取文献中所记载的舌的症状、体征以及西医疾病信息后,以中... 目的从西医临床典型病例的舌图入手,探索中西医对于舌象认识的联系。方法搜集新英格兰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发表在临床影像专栏中附有舌图的文献,提取文献中所记载的舌的症状、体征以及西医疾病信息后,以中医舌诊方法,从舌质、舌苔、舌下络脉3个方面对舌图进行诊断,并判断舌的症状、体征是否与某一诊断结果相对应,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48例,其中舌动态异常6例,均可与中医异常舌态相对应;舌形状异常34例,12例可以做出相应的中医舌象诊断,包括7例舌形异常、5例苔质异常,其余22例为继发性舌体结构改变;舌颜色异常8例,其中舌色异常1例、舌下络脉异常1例、苔色异常6例。结论基于舌的形态和功能探求中医、西医对舌象认识联系,为后期采用比色卡、舌面仪等中医诊断装备提取舌象参数提供参考,以此推动中医舌诊客观化与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象 NEJM 中医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理论中证据损耗分析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凌宇 张博锋 +2 位作者 徐炜民 徐怀宇 郭非凡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5,共7页
分析了传统D-S理论在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误差、抗干扰能力弱以及与人类思维相悖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部分定义和规则的局限性引发了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定义和组合规则,发现并解决了完全兼容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 分析了传统D-S理论在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误差、抗干扰能力弱以及与人类思维相悖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部分定义和规则的局限性引发了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定义和组合规则,发现并解决了完全兼容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有效地化解了冲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支持了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EMPSTER-SHAFER 证据理论 组合规则 兼容 冲突 证据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谢昕 徐夕生 +1 位作者 邢光福 邹海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5-398,共14页
浙东早白垩世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到伴生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的影响。它们的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中性火山岩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混合形成... 浙东早白垩世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到伴生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的影响。它们的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中性火山岩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具有与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相类似的主量元素特征,但两者的微量元素特征相差较大。根据东南沿海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背景是由挤压向伸展拉张转变,以及各种元素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提出了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形成模式:若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仅进行了部分微量元素的交换,没有来得及发生主量元素的交换,就在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喷出地表,则形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若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在地壳深处共存的时间较长,发生一定程度的主量元素交换,则形成偏基性和偏酸性的中性岩浆,若进一步发生化学成分的交换,则可形成典型的安山质岩浆,喷出地表就形成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火山岩 岩浆混合 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浙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海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与地壳形变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4 位作者 尹安 熊小松 匡朝阳 李文辉 黄薇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02-3909,共8页
由于活动的青藏高原不断的隆升和推挤作用,在西南向东北的推挤作用和周缘块体的阻挡以及东北缘内部块体挤压形变的作用下,形成了多个走向不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体系.新生代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强烈,区内分布多条大型深断裂带.海原断... 由于活动的青藏高原不断的隆升和推挤作用,在西南向东北的推挤作用和周缘块体的阻挡以及东北缘内部块体挤压形变的作用下,形成了多个走向不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体系.新生代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强烈,区内分布多条大型深断裂带.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的弧形活动断裂带中规模最大、活动最为强烈的一条左旋走滑型断裂带,是重要的大地构造区边界,也是控制现今强震活动的活断层.本文利用2009年完成的高分辨率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北段资料,对其进行初步构造解释,揭示出海原断裂带的深部几何形态和其两侧地壳上地幔细结构.结果显示海原断裂并不是简单的陡立或者较缓,其几何形态随着深度变化.在海原断裂之下的Moho并未错断的反射特征显示海原断裂并不是直接错断莫霍面的超壳断裂.海原断裂带及两侧岩石圈结构和构造样式的研究为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机制提供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剖面 海原断裂带 岩石圈结构 几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新生代两期逆冲断层作用的FT定年 被引量:30
18
作者 蒋荣宝 陈宣华 +6 位作者 党玉琪 尹安 汪立群 蒋武明 万景林 李丽 王小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都兰一带,由于一系列北东倾的、向南西推覆的逆冲断层作用和温泉断裂的右行走滑作用,将柴达木盆地的变质基底和前中生界沉积基底翘起,从而使得柴达木盆地与共和盆地分隔开来.逆冲断层中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结果反映了... 柴达木盆地东部都兰一带,由于一系列北东倾的、向南西推覆的逆冲断层作用和温泉断裂的右行走滑作用,将柴达木盆地的变质基底和前中生界沉积基底翘起,从而使得柴达木盆地与共和盆地分隔开来.逆冲断层中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结果反映了柴达木盆地基底断层作用的规律性.从FT测年结果可以看出,FT年龄分为2组,也就是2个活动时期:第1期为108Ma至61Ma;第2期为26.6Ma至17.8Ma.第1期反映的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东昆仑开始,向柴北缘方向,逆冲推覆的断层作用时间逐渐变年轻,从东昆仑的108.0±9.6Ma(柴达木南缘断裂)变为63.7±4.4Ma(柴北缘断裂),之后可能有小的跳动.第2期,在原有的一些逆冲断层上形成了新的活动,或形成了一些新的逆冲断层,总体上具有无序或跳跃式变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部 裂变径迹 热历史 逆冲断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禁忌搜索的负载均衡任务调度优化算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孙凌宇 冷明 +1 位作者 朱平 李金忠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8-1952,共5页
对云计算环境下的负载均衡任务调度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通过动态规划方法的形式化推导得到了最早完成时间的启发式优先分配策略,并给出了基于该策略的任务调度初始解求解步骤.进而引入了任务交换的收益值概念,提出了基于禁忌搜索的任... 对云计算环境下的负载均衡任务调度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通过动态规划方法的形式化推导得到了最早完成时间的启发式优先分配策略,并给出了基于该策略的任务调度初始解求解步骤.进而引入了任务交换的收益值概念,提出了基于禁忌搜索的任务调度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禁忌搜索和贪心原则选择任务交换,从而在优化任务调度初始解执行时间的同时改善负载均衡性能.最后,基于Cloud Sim云计算仿真实验平台下,进行了顺序调度算法、Min-Min算法、Max-Min算法和本文算法的对比实验,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本文算法在减少任务执行时间的同时,优化了资源负载均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任务调度 禁忌搜索 负载均衡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缩短变形——深地震反射剖面再处理提供的证据 被引量:47
20
作者 高锐 王海燕 +5 位作者 王成善 尹安 张玉修 李秋生 郭彤楼 李文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20,共8页
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于50~60Ma碰撞而形成的全球最高最大的高原,已成为多数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关于它的岩石圈变形机制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深地震反射剖面是精细揭示岩石圈结构、分辨变形样式的有效技术。重新处理的... 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于50~60Ma碰撞而形成的全球最高最大的高原,已成为多数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关于它的岩石圈变形机制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深地震反射剖面是精细揭示岩石圈结构、分辨变形样式的有效技术。重新处理的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出岩石圈变形的细节,以地壳上部的双重逆冲构造、地壳中部一系列近水平拆离断层的叠置和地壳下部莫霍面的重叠为主要特征,展现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以缩短变形为主要机制。横向上上千公里展布的大规模左旋走滑的昆仑断层,自地表向下陡倾延伸到地壳中部的叠瓦状逆冲构造之上,在埋深约35km处被近水平的拆离层所截断。本次研究建立的岩石圈垂向构造图也展现出西秦岭造山带与若尔盖盆地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深地震反射剖面 岩石圈缩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