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 被引量:585
1
作者 徐葳 贾永政 +1 位作者 阿曼多·福克斯 戴维·帕特森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3-22,共10页
MOOC会颠覆传统大学教学方式么?这是MOOC从狂热追捧到理性反思过程中一直热议的一个话题。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借助MOOC的力量,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现代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 MOOC会颠覆传统大学教学方式么?这是MOOC从狂热追捧到理性反思过程中一直热议的一个话题。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借助MOOC的力量,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现代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克斯教授提出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概念,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SPOC是MOOC与传统校园教学的有机融合,是针对小规模、特定人群的通过MOOC资源来改变传统高等教育现状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基本形式是在传统校园课堂采用MOOC讲座视频或在线评价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SPOC利用MOOC的规模效应,分摊高质量教学内容的人均成本,获取通过大数据来进行教学研究的机会,弥补了MOOC较之传统教学的局限。因此它既不是MOOC的对立竞争模式,也不是传统的在线课程。MOOC和SPOC的发展应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SPOC 混合式教学 教学实践 学术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伯克利山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雷玲 周荫清 +1 位作者 李景文 Roland Burgman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4-1226,共3页
针对伯克利山的滑坡问题,利用从1992年到2010年期间获得的大量ERS1/2,Radarsat-1,TerraSAR-X星载雷达数据,提出运用永久散射体(PS-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以一幅主图像为基准,与其他... 针对伯克利山的滑坡问题,利用从1992年到2010年期间获得的大量ERS1/2,Radarsat-1,TerraSAR-X星载雷达数据,提出运用永久散射体(PS-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以一幅主图像为基准,与其他SAR图像分别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并限定幅度和相位双重阈值选择PS点,分析其相位在时域空域的频谱特性,最后通过滤波处理提取形变部分,结果成功地定位了伯克利山的滑坡区域,得到了地形的形变速率,为今后的灾害预警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PS—InSAR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组织决策中的权力基础和运用——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为例
3
作者 Gerald R.Salancik Jeffrey Pfeffer +2 位作者 王小青(译) 焦石(译) 阎凤桥(校)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4,112,共12页
研究以美国西部一所州立大学为例,旨在探讨二级单位权力在组织决策中的影响及基础。提出如下研究假设:二级单位权力获得的大小取决于它们给组织提供资源的关键性,权力影响组织内部特定资源分配,这些特定资源对于二级单位来说很关键,同时... 研究以美国西部一所州立大学为例,旨在探讨二级单位权力在组织决策中的影响及基础。提出如下研究假设:二级单位权力获得的大小取决于它们给组织提供资源的关键性,权力影响组织内部特定资源分配,这些特定资源对于二级单位来说很关键,同时,对于组织来说较为稀缺。研究发现,院系权力与其获得外部赞助及合同的能力最为相关,与国家声望、研究生规模的相关性紧随其后。权力在最大程度上被使用在最关键及最稀缺资源(即研究生奖学金)分配上;权力最少使用在最不关键、最不稀缺的资源(即暑期教师奖金)分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单位权力 组织决策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变形干酪根中甲烷吸附-解吸特征分子模拟
4
作者 黄亮 徐侦耀 +6 位作者 陈秋桔 田宝华 杨琴 冯鑫霓 曲自硕 杨哲 安思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5-1005,共11页
目前干酪根中甲烷吸附-解吸行为研究主要基于固定孔隙结构开展,干酪根孔隙变形对甲烷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页岩干酪根中甲烷吸附-解吸行为及耦合的孔隙变形特征。构建和表征了干酪根纳米... 目前干酪根中甲烷吸附-解吸行为研究主要基于固定孔隙结构开展,干酪根孔隙变形对甲烷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页岩干酪根中甲烷吸附-解吸行为及耦合的孔隙变形特征。构建和表征了干酪根纳米孔隙模型,研究了压力对干酪根变形的影响规律;用蒙特卡洛和分子动力学耦合方法,分析了甲烷吸附与干酪根变形的耦合特征;基于高压下吸附平衡的干酪根模型,进行了甲烷解吸模拟,研究了甲烷解吸滞后特征及解吸滞后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ⅡD型干酪根中极微孔为运移主通道,孤立的超微孔受孔隙变形影响具有运移潜力。②干酪根孔隙结构在压力上升和下降循环中基本上有可逆变化规律。③干酪根吸附变形过程分为体积膨胀和孔隙重组2个阶段。④结构变形可提高甲烷吸附能力,甲烷选择性吸附于干酪根中非均质的强亲和性位点,导致干酪根孔隙空间发生明显改变。⑤干酪根变形结构中观察到较小的解吸滞后环,孔隙变形是解吸滞后的重要诱因,吸附-解吸热力学差异与毛管凝聚效应不是甲烷解吸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滞后 变形 分子模拟 干酪根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农宅围护结构表面优势霉菌的生长特性实验研究
5
作者 金玲 张洪玲 +5 位作者 刘胜宇 ZHANG Hui EDWARD Arens 丛沛桐 刘高源 高伟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41,共13页
为降低岭南地区农宅因围护结构霉变带来的安全和健康危害,在实地取样和正交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该地区优势菌生长的影响,并对培养基上霉菌的生长特性进行拟合优选分析,以期扩充建筑中优势霉菌生长特性数据库,为预测霉菌在波动... 为降低岭南地区农宅因围护结构霉变带来的安全和健康危害,在实地取样和正交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该地区优势菌生长的影响,并对培养基上霉菌的生长特性进行拟合优选分析,以期扩充建筑中优势霉菌生长特性数据库,为预测霉菌在波动温湿度条件下的生长风险提供理论支持。用刮擦法在岭南典型农宅获取霉斑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法鉴定优势菌种类;在恒温培养箱中设置22、26、30℃和60%、70%、85%的温湿度组合,研究优势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简称PDA)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并建立其随时间和温湿度变化的动力学模型;在人工气候室中设置26、30、34℃和50%、90%的环境温湿度组合,研究优势菌在常用建材上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岭南地区以大白灰为内饰面材料的农村住宅围护结构表面的优势菌属为枝孢霉Cladosporium、Neoderiesia和枝顶孢霉Acremonium;26℃是枝孢霉最容易生长繁殖的环境温度;木材和PDA上环境相对湿度越高,枝孢霉生长越快;Gompertz模型和响应面模型能较好地表征枝孢霉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住宅 围护结构 优势霉菌 生长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波普尔“世界4”:智慧时代图书馆的认知重构
6
作者 刘炜 林海青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82,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引发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深层变革,传统图书馆作为客观知识体系管理主体的功能定位亟需重新审视。基于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文章提出将人工智能系统视为“世界4”的理论扩展,以解释当前智能体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引发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深层变革,传统图书馆作为客观知识体系管理主体的功能定位亟需重新审视。基于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文章提出将人工智能系统视为“世界4”的理论扩展,以解释当前智能体系统自主性、生成性与认知涌现现象,从哲学本体论层面探讨人工智能对知识体系重构的深远影响。文章运用理论推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三个世界”理论在图情领域的接受与演绎脉络,分析大型语言模型作为认知性智能体的独立地位及其对传统知识世界边界的突破,并结合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案例,探讨图书馆在智慧时代的角色演变与功能重构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构成的“世界4”不仅在知识生成与传播机制上展现出自组织特性,还在知识验证、认知演化和社会知识结构塑造中产生深远影响;图书馆需以构建混合型知识生态系统为抓手,重塑知识服务模式,强化知识质量控制与信息素养教育,积极推动知识民主化与开放共享,以实现从传统知识守护机构向智慧型知识赋能平台的转型,才能将“世界4”拉回到人的认知范畴,使其同样作用于“世界2”“世界1”,并受到人类认知的规范,从而与“世界3”一起为人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波普尔理论 世界4 智慧图书馆 知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并济——大运河杭钢公园的后工业景观与场地重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嘉雯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0,共6页
大运河杭钢公园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更新项目,总占地面积48 hm2,选址于拥有70年历史的杭州钢铁厂。因河而兴,因工而荣,京杭大运河见证了杭州工业的兴衰。随着京杭大运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杭州曾经的工业支... 大运河杭钢公园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更新项目,总占地面积48 hm2,选址于拥有70年历史的杭州钢铁厂。因河而兴,因工而荣,京杭大运河见证了杭州工业的兴衰。随着京杭大运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杭州曾经的工业支柱——杭州钢铁厂(半山厂区)于2016年停工搬迁。钢铁厂遗留了多座高炉、焦炉和炼钢车间等工业遗存,以及钢铁厂的集体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后工业景观 占地面积 炼钢车间 工业遗存 城市更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刚柔并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嵌入与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中部3省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施丹 孟素菊 陈典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基于我国中部3省220名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职业嵌入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主动性人格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职业嵌入对大学生村官的核心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和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嵌入各维度对... 基于我国中部3省220名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职业嵌入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主动性人格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职业嵌入对大学生村官的核心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和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嵌入各维度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主动性人格在职业嵌入与大学生村官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嵌入 大学生村官 工作绩效 主动性人格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燃林火的消防技术与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秦蕴竹 张轶超 +2 位作者 陈玉莹 林少润 黄鑫炎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相比明火,阴燃的反应温度更低,蔓延速度也更慢,能在缺氧、高含水率、深层地下等极端条件下持续存在。因此,阴燃林火的探测和灭火面临更大挑战。本文综述了当前阴燃灭火的研究进展,从“冷熄”“窒息”“燃尽”3个方面探讨灭火方法,包括... 相比明火,阴燃的反应温度更低,蔓延速度也更慢,能在缺氧、高含水率、深层地下等极端条件下持续存在。因此,阴燃林火的探测和灭火面临更大挑战。本文综述了当前阴燃灭火的研究进展,从“冷熄”“窒息”“燃尽”3个方面探讨灭火方法,包括人工降雨、地下漫灌、防火隔离带等措施的可行性。同时,总结了当前森林阴燃火的预防、监测与灭火策略,为未来阴燃灭火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地下火 灭火机理 林火监测 消防安全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functional divergence of Crocuta and Pachycrocuta:a Huainan specimen reappraisal
10
作者 LIU Jin-Yi Zhijie Jack TSENG +3 位作者 JIN Chang-Zhu ZHENG Long-Ting SUN Cheng-Kai TONG Hao-Wen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7-322,共46页
Crocuta and Pachycrocuta are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emblematic hyenas across Eurasia during Quaternary.They are easily distinguished by their distinctive carnassial teeth.However,the disparities in ... Crocuta and Pachycrocuta are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emblematic hyenas across Eurasia during Quaternary.They are easily distinguished by their distinctive carnassial teeth.However,the disparities in non-carnassial elements are less pronounced and have received minimal attention in previous studies.This has resulted in erroneous identifications when dealing with fragmented specimens,particularly in cases where carnassial teeth are poorly preserved or absent.Such misidentificat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give rise to erroneous inferences regarding the paleozoogeography and biochronology of the animals in question.The bone-cracking hyena specimens from Huainan,Anhui(Tseng et al.,2008)are re-examined and re-evaluated here through a series of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s and data analyses(univariate,bivariate,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etc.).The results provide unequivocal confirmation that the specimens from Xiliexi are not spotted hyenas,but belong to Pachycrocuta perrieri instead.Conversely,the specimen from Dadingshan is the only genuin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potted hyena,which is supposed to be a possible earliest fossil record for Crocuta ultima thus far in China.Furthermore,the disparities in dentognathic morphology between Crocuta and Pachycrocuta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with an explanation of their eco-functional significance.The present study hypothesizes that Pachycrocuta retains a certain degree of active predatory capability,attributable to the robustness of the canine and the symphysis of the jaw,among other factors.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Pachycrocuta exhibits a form of flexible foraging behavior,combining opportunistic scavenging and active hunting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Crocuta.Finally,the dynamic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hyenas in East China since Pleistocene has also been broadly reconstru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inan Anhui PLEISTOCENE re-examination Pachycrocuta perrieri Crocuta honanensis Crocuta ultima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statist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e Miocene immigrant carnivorans in California,USA highlight a coastal corridor for intercontinental dispersals
11
作者 Zhijie Jack TSENG WANG Xiao-Ming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6-276,共11页
The Neogene interval witnessed three major waves of intercontinental dispersals by carnivoran mammals,mainly migrating from Eurasia to North America but with rare occurrences go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e.g.,Sthen... The Neogene interval witnessed three major waves of intercontinental dispersals by carnivoran mammals,mainly migrating from Eurasia to North America but with rare occurrences go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e.g.,Sthenictis,Leptarctus).The timing and composition of dispersers are thought to be controlled by filter-bridge mechanisms,but it is unclear what types of regional conditions promoted occasional dispersals outside of the three major waves.We study and report on new occurrences of small-bodied carnivorans from late Clarendonian-aged Black Hawk Ranch and Cuyama Valley fossil mammal assemblages in California.The relatively late occurrences of the mustelids Sthenictis and Hoplictis and the ailurid Alopecocyon in coastal regions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 suggest that nearshore dispersal corridors both facilitate and preserve faunal elements later than they might otherwise occur further inland.The availability of both marine-and terrestrially-derived food resources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llowing coastally dispersing taxa to be accommodated in those ecological communities compared to less heterogenous environments further in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fornia CENOZOIC PALEOBIOGEOGRAPHY MAMMALS CARNIVO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燃临界供氧特性的研究进展与综述
12
作者 秦蕴竹 林少润 +2 位作者 陈玉莹 张轶超 黄鑫炎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7,共14页
阴燃是一种低温、缓慢、无焰的燃烧现象.阴燃既能引起地球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森林火灾,也有望成为一种清洁、安全且低成本的固废处理新技术.然而,当前学界对维持阴燃的临界供氧极限仍缺乏深入理解.该文章综述了文献中探索阴燃... 阴燃是一种低温、缓慢、无焰的燃烧现象.阴燃既能引起地球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森林火灾,也有望成为一种清洁、安全且低成本的固废处理新技术.然而,当前学界对维持阴燃的临界供氧极限仍缺乏深入理解.该文章综述了文献中探索阴燃临界供氧极限的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并从临界供氧浓度和临界供氧速率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燃料和供氧模式下的临界供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系统性研究及认识近极限条件下阴燃的临界供氧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烧 异相反应 火灾动力学 固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特征的大学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洁芦 周珍琦 徐振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43-51,共9页
在我国大学生人口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讨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设施布局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步行指数测度的方法及应用实践近年来层出不穷,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设... 在我国大学生人口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讨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设施布局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步行指数测度的方法及应用实践近年来层出不穷,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设施适宜性评估及其相关方面的探讨尚未完全充分展开。本研究依据核密度分析结果选取3个布局模式不同的典型大学,采用百度地图POI爬取技术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ArcGIS分析大学生活设施需求特征,归纳并总结设施布局模式差异及其各类设施需求的异同,探讨设施布局对学生步行出行需求的影响。另从健康视角出发,基于大学生设施需求度和容忍时长,初步提出步行量最优化的步行指数计算方法,以揭示潜在步行量不足区域,为提升大学生步行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校园规划更新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指数 设施布局 需求满足率 健康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未来:领导者还是追随者? 被引量:1
14
作者 约翰·奥布雷·道格拉斯 徐丹(译) +1 位作者 蒋扇扇(译) 胡弼成(校)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5,共12页
中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包括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似乎所向披靡。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学受政府主导的政治文化制约,在世界舞台上主要是追随者。全球化正使得中国学术领导们日益形成共识,即大学需要不断提升独... 中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包括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似乎所向披靡。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学受政府主导的政治文化制约,在世界舞台上主要是追随者。全球化正使得中国学术领导们日益形成共识,即大学需要不断提升独立的水平,包括学术自由水平和促进院校由内部驱动的质量控制的水平,才可能完全成熟起来,成为社会进程的领导者。只要条件允许,中国大学,尤其985院校,在未来十年可以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挥更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研究型大学 2020蓝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排行到适切:论旗舰大学的范式转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约翰·奥伯雷·道格拉斯 徐丹 +1 位作者 熊艳青 胡弼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2,共19页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即便没有得到充分解释也至少耳熟能详的概念。通常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卓越的科研产出、优秀的文化、一流的设备以及超越国界的声誉。但是最重要的也许是,这类院校在一个或多个盈利或非...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即便没有得到充分解释也至少耳熟能详的概念。通常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卓越的科研产出、优秀的文化、一流的设备以及超越国界的声誉。但是最重要的也许是,这类院校在一个或多个盈利或非盈利机构每年发布的排名榜中名次靠前。对许多政府教育部长和全世界大多数大学来说,跻身排名榜前列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证据。确实如此吗?我不是要否定当前排名指标的实用性与有益性。问题在于,它们仅仅代表了对什么是卓越大学,什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谓"旗舰大学"的狭隘理解。而且,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追逐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大学的组织行为和方式,也不能帮助它们更好地服务社会,或在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上更有效率。本文试图倡导的"旗舰大学"是一个更加兼容的理念——它同时适用于公立院校和一些私立院校;它可以取代或补充,甚至改变政府部门和大学在追逐社会地位与影响力时的观念、行为和目标。当然,它也没有忽视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科研产出这一卓越的国际标准之上。但是,"旗舰大学"以服务国家和地区为本,且这种模式的特征与责任不会使大学陷入排名困境。事实上,本文的目的是用"旗舰大学"这一概念来弱化排名,将大学的关注点由过去单一地注重研究扩大到重视适切性和责任上来。旗舰大学是研究型大学,或者正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它们有更广泛的公认目标。对于那些引领本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大学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确立使命,并最终在赋予其生命和目标的社会中有意义地扩大其社会功用。本文探究的旗舰大学轮廓要点包括它的主要使命、文化和运行特点,以及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舰大学 研究型大学 大学治理 排名 世界一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智能与信息处理专题介绍
16
作者 董德存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新需求与新趋势,近年来我国广大科研和技术人员在系统智能与信息处理领域进行了理论方法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在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系统智能与信息处理理论方法推陈出新。同时... 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新需求与新趋势,近年来我国广大科研和技术人员在系统智能与信息处理领域进行了理论方法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在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系统智能与信息处理理论方法推陈出新。同时,国家科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处理 工程技术 专题介绍 智慧城市 实践探索 技术人员 系统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李升波 关阳 +8 位作者 侯廉 高洪波 段京良 梁爽 汪玉 成波 李克强 任伟 李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19-145,共27页
智能化是汽车的三大变革技术之一,深度学习具有拟合能力优、表征能力强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是进一步提升汽车智能性的重要途径。该文系统性总结了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包括发展历史、主流算法以及感知、决策与控制... 智能化是汽车的三大变革技术之一,深度学习具有拟合能力优、表征能力强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是进一步提升汽车智能性的重要途径。该文系统性总结了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包括发展历史、主流算法以及感知、决策与控制技术应用。回顾了神经网络的历史及现状,总结DNN的"神经元-层-网络"3级结构,重点介绍卷积网络和循环网络的特点以及代表性模型;阐述了以反向传播(BP)为核心的深度网络训练算法,列举用于深度学习的常用数据集与开源框架,概括了网络计算平台和模型优化设计技术;讨论DNN在自动驾驶汽车的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和运动控制3大方向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具体包括物体检测和语义分割、分层式和端到端决策、汽车纵横向运动控制等;针对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DNN技术,指明了不同问题的适用方法以及关键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 深度神经网络(DNN) 深度学习 环境感知 自主决策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全波形反演:芦山7.0级地震及余震矩张量解 被引量:39
18
作者 林向东 葛洪魁 +4 位作者 徐平 Douglas Dreger 苏金蓉 王宝善 武敏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37-4047,共11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该地震是自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最强地震,截至5月5日,四川省数字遥测台网记录到了52个(ML≥4.0)余震.我们搜集了信噪比相对较高的宽频带数据,根据已有的三个分别适合...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该地震是自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最强地震,截至5月5日,四川省数字遥测台网记录到了52个(ML≥4.0)余震.我们搜集了信噪比相对较高的宽频带数据,根据已有的三个分别适合于四川盆地和龙门山断裂东南地区、西南山区、西北山区速度模型,利用TDMT_INVC方法计算矩张量,获得了芦山主震及其16个余震的高质量矩张量解;根据P轴、B轴和T轴的倾角对主震及余震的断层类型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震级为Mw6.46(矩震级),地震矩为0.61×1019 Nm,震源深度为13km,震源机制类型为逆断层.芦山余震类型简单,主要为逆冲型;芦山地震序列震中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端的彭县—灌县断裂上,本研究获得的主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主要为逆冲型,这表明了龙门山断裂西南端主要为逆冲特征.芦山地震震源性质与汶川地震相近,发震间隔时间短,且均发生于同一构造单元内,表明了该地震与汶川地震可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余震 矩张量 龙门山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字符的SQL注入攻击防御方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慧琳 丁羽 +5 位作者 张利华 段镭 张超 韦韬 李冠成 韩心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62-2276,共15页
SQL注入攻击历史悠久,其检测机制也研究甚广.现有的研究利用污点分析(taint analysis)结合SQL语句语法分析进行SQL注入攻击检测,但由于需要修改Web应用程序执行引擎来标记和跟踪污点信息,难以部署,并且时间和空间性能损失过大.通过分析... SQL注入攻击历史悠久,其检测机制也研究甚广.现有的研究利用污点分析(taint analysis)结合SQL语句语法分析进行SQL注入攻击检测,但由于需要修改Web应用程序执行引擎来标记和跟踪污点信息,难以部署,并且时间和空间性能损失过大.通过分析SQL注入攻击机理,提出一种基于敏感字符的SQL注入攻击防御方法.1)仅对来自常量字符串的可信敏感字符进行积极污点标记;2)无需修改Web应用程序执行引擎,利用编码转换将污点信息直接存储在可信敏感字符的编码值中,动态跟踪其在程序中的传播;3)无需SQL语句语法分析,只需利用编码值判断SQL语句中敏感字符的来源、转义非可信敏感字符,即可防御SQL注入攻击.基于PHP的Zend引擎实现了系统原型PHPGate,以插件方式实现、易部署.实验证明:PHPGate可精确防御SQL注入攻击,且有效提升污点传播效率,页面应答的时间开销不超过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L注入攻击 可信敏感字符 动态污点分析 积极污点分析 编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 被引量:121
20
作者 马丁·特罗 徐丹 +1 位作者 连进军(译) 谢作栩(校)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3期5-24,共20页
30多年前,马丁.特罗撰文首次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转型的一系列概念(Trow,1973),阐述了高等教育的三种形态:精英的、大众的、普及的。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比30多年前庞大得多,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因而,马丁.特罗在本文中再次思考这些概念... 30多年前,马丁.特罗撰文首次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转型的一系列概念(Trow,1973),阐述了高等教育的三种形态:精英的、大众的、普及的。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比30多年前庞大得多,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因而,马丁.特罗在本文中再次思考这些概念和模式中的某些部分,探索它们是否对理解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继续有用。文章突出以近期欧洲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了那些概念在用以阐述当前情形时是否需要以及在哪些地方需要修正——甚至修正是否可能。本文译者受马丁.特罗生前授权,将本文加以翻译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形态 阶段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