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编码方法的社区生活圈建设运营特征识别研究——以长沙市雨花区社区生活圈为例
1
作者 陈煊 杨婕 +2 位作者 阮姝 刘奕含 朱家正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4,共8页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图像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来源。针对目前以机器识别为主导的城市图像识别方法,可以识别图像中的物质环境要素并大规模应用,而图解、叠图等传统的图像分析方法可以转译出空间中的社会要素,但...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图像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来源。针对目前以机器识别为主导的城市图像识别方法,可以识别图像中的物质环境要素并大规模应用,而图解、叠图等传统的图像分析方法可以转译出空间中的社会要素,但又无法将其上升为普适性空间规律的问题,文章尝试结合图像学理论与编码的方法,从地图、航拍、照片等图像中挖掘出建筑构件、构筑物、街道家具等空间要素与空间权属等社会属性之间的相互转译关系。文章从图像空间要素向社会属性的转译、设施空间利用特征与社会主体的提取与检验、建设运营特征的归纳与检验3个阶段,建构从图像中提取空间建设运营特征的技术方法。研究将其应用到长沙市雨花区的296个社区生活圈设施点的图像分析中,得到社区生活圈设施依托建设主体的合作突破产权边界、运营主体的相似性促成设施形成明显聚类的建设运营特征。研究结论指出,图像编码方法通过补充图像中可转译的要素、将要素标签化以提升转译的可重复性,从而提升分析的图像数据规模,以弥补图解法、叠图法等分析方法只能小规模应用的缺陷,此外,该方法的非线性循环编码过程有助于从图像中挖掘社区生活圈设施建设运营中的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编码 建设运营特征 识别方法 社区生活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市型菜市场的动态特征及其规划治理转型——以长沙市活力街市为例(1980—2018)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煊 杨薇芬 +1 位作者 刘奕含 宋佳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2,48,共7页
街市型菜市场是传统马路市场历经3次正规化升级改造后仍然广泛存在的空间形态。它的发展陷入了"整改—侵街—整改"的反复循环之中,这个过程实际隐含了其在规划、商务、市场监察、城市管理等多部门治理下的真空地带。研究选取... 街市型菜市场是传统马路市场历经3次正规化升级改造后仍然广泛存在的空间形态。它的发展陷入了"整改—侵街—整改"的反复循环之中,这个过程实际隐含了其在规划、商务、市场监察、城市管理等多部门治理下的真空地带。研究选取了1980年以来长沙市菜市场空间变迁作为案例,采用扎根方法着重分析规划治理和摊贩群体侵街动态路径的互动过程,从而洞察街市型菜市场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内在运行逻辑。研究指出,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品目繁多的管制条例不断回应是导致现代标配秩序化空间规划产品的主要动因,而基于摊贩自评的社区基层自治、"及时性响应"实施路径,可以促进菜市场规划治理向人本位发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市型菜市场 动态特征 规划治理 基层自治 摊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战术的非示范型社区适老化规划路径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心老年人高聚集区为例(2014-2020)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煊 杨婕 杨薇芬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5,共8页
积极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而现有依托数字指标和示范点评估的养老设施规划路径难以推广也无法回应健康低龄老人的需求。研究通过对长沙市中心49个社区的养老设施建设和老年人就地老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因社区资源和能力差异,示范社... 积极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而现有依托数字指标和示范点评估的养老设施规划路径难以推广也无法回应健康低龄老人的需求。研究通过对长沙市中心49个社区的养老设施建设和老年人就地老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因社区资源和能力差异,示范社区设施建设路径在短期内无法推广。但差异之外老年人非正式群体参与和空间建构的就地老化战术具有明显共性,其经验对非示范型社区适老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结论指出,适老化规划需要统筹社区差异和老年人能动性,首先将空间建构战术纳入社区微治理,以提升空间变通潜力来减少社区资源差异。其次对非示范型社区进行多维度潜力评估建构,以规避原有单一空间指标验收的局限。研究主要贡献在于探讨低级别、弱条件非示范社区的实践经验如何被接纳,以帮助其进行适老化转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老化 战术 非示范型普通社区 老年人 再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