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皮脂和水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辛淑君 刘之力 +3 位作者 史月君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正常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及皮肤皮脂的分泌速度。方法:利用皮肤表面皮脂测量仪和皮肤水分含量测量仪对我国北方325名正常人的前额及前臂屈侧皮肤皮脂量和皮肤含水量进行测量。结果:12...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正常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及皮肤皮脂的分泌速度。方法:利用皮肤表面皮脂测量仪和皮肤水分含量测量仪对我国北方325名正常人的前额及前臂屈侧皮肤皮脂量和皮肤含水量进行测量。结果:12岁以前,男女前额皮脂量无差异;13岁以后,男性前额的皮脂量明显高于女性。除36~50岁年龄组外,女性前额的皮脂分泌快于男性。男女前臂的皮脂量无差异。除男性13~35岁组的前额皮肤含水量高于女性外,其他各年龄组各部位男、女皮肤含水量无显著差别。13~35岁组男、女性前额的含水量均高于前臂。其他各年龄组前额和前臂皮肤含水量无明显部位差异。13~35岁组男性前额皮肤含水量最高。结论:正常人皮肤表面含水量和皮脂含量因性别、年龄和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 含水量 角质层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皮肤表面酸碱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辛淑君 刘之力 +3 位作者 史月君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皮肤是人类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不仅是皮肤的生理指标.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机体的状态。迄今为止,关于正常人皮肤表面pH值的报道不尽相同。据报道,婴儿出生时,皮肤表而的pH较高。数天后则逐渐降低。Wilhelm等曾对29... 皮肤是人类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不仅是皮肤的生理指标.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机体的状态。迄今为止,关于正常人皮肤表面pH值的报道不尽相同。据报道,婴儿出生时,皮肤表而的pH较高。数天后则逐渐降低。Wilhelm等曾对29例成人皮肤表面的pH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皮肤表而的pH囚皮肤解剖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老年人的前额和踝部皮肤表而的pH值高于年轻者。Zlotogorski的研究也证实了Wilhelm等的结果.但是也有报道,皮肤表面的pH因性别的差异而不同。这种差异性有多种因素,可能与研究组别的大小和分组的条件等有关。关于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pH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特点进行年龄分组;根据皮肤的生理特点进行部位分组。对我国正常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的皮肤pH进行检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 皮肤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轻型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CHANCE与POINT试验联合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潘岳松 JDonald Easton +5 位作者 李昊 Anthony SKim 孟霞 SClaiborne Johnston 金奥铭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对轻型缺血性卒中与TIA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CHANCE和POINT试验所有的个体数据。这两项试验中,所有纳入患者在症状发作12 h(POINT)或24 h(CHANCE)以内随机接受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或单用...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对轻型缺血性卒中与TIA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CHANCE和POINT试验所有的个体数据。这两项试验中,所有纳入患者在症状发作12 h(POINT)或24 h(CHANCE)以内随机接受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结局指标为3个月时功能预后不良(mRS≥2),三等级定义卒中复发[致残性或致死性卒中复发(mRS≥2)、非致残性卒中复发(mRS 0或1)、无卒中复发]。结果共1001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来自CHANCE试验5132例(51.3%),来自POINT试验4881例(48.7%);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组4995例(49.9%),单用阿司匹林组5018例(50.1%)。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组3个月时功能预后不良的患者比例低于单用阿司匹林组(11.6%vs 12.6%,校正OR 0.82,95%CI 0.72~0.94,P=0.005)。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组致残性或致死性卒中复发(4.6%vs 6.1%,校正OR 0.73,95%CI 0.61~0.87,P<0.001)、非致残性卒中复发(1.9%vs 3.0%,校正OR 0.62,95%CI 0.47~0.80,P<0.001)和卒中复发的整体致残性(校正cOR 0.70,95%CI 0.60~0.81,P<0.001)低于单用阿司匹林组。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3个月时功能预后,减少致残性卒中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轻型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功能预后 残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外用砷制剂对鼠角质层致密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成志 辛淑君 +4 位作者 张信江 史月君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7-749,共3页
目的:研究砷是否引起皮肤角质层功能的改变,为探索砷治疗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8周龄的裸鼠背部和躯干两侧分别外涂基质、0.5mmol/L和1.5mmol/L三化二砷。每日2次,每次60μL,共2周。用Courage-Khazaka多功能皮肤生理仪测量皮肤... 目的:研究砷是否引起皮肤角质层功能的改变,为探索砷治疗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8周龄的裸鼠背部和躯干两侧分别外涂基质、0.5mmol/L和1.5mmol/L三化二砷。每日2次,每次60μL,共2周。用Courage-Khazaka多功能皮肤生理仪测量皮肤表面的基础黑素(melanin)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皮肤通透屏障功能及角质层的酸碱度。此外,对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角质层的致密性也进行测量。结果:在此动物模型中,0.5mmol/L和1.5mmol/L的二三氧化二砷均导致角质层pH值升高和角质层的致密性降低:1.5mmol/L的三氧化二砷增加皮肤的黑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0.5mmol/L和1.5 mmol/L的三氧化二砷对角质层含水量、基础皮肤通透屏障功能以及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均无明显的影响。虽然两种浓度的砷均引起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的轻微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砷可以引起角质层生理功能的改变,可以导致皮肤对砷通透性增加。在预防或治疗皮肤砷中毒时,增强角质层的防御功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度 皮肤表面 通透屏障功能 表皮 致密性 角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体增生激活受体对皮肤的生物调节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蔄茂强 孔祥明 张信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过氧化体增生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细胞核激素受体,可分为PPARα、PPARβ/δ和PPARγ。这些受体分布于皮肤、脂肪、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和组织。PPARs受其激活物激活后可促进胚胎期皮肤... 过氧化体增生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细胞核激素受体,可分为PPARα、PPARβ/δ和PPARγ。这些受体分布于皮肤、脂肪、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和组织。PPARs受其激活物激活后可促进胚胎期皮肤的发育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形成。局部外用PPARs激活物可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表皮皮脂的合成。同时,对外伤后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此外,局部外用PPARs激活物对刺激性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亦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激素受体 表皮细胞分化 屏障功能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及其相关皮肤病 被引量:6
6
作者 侯麦花 茂强 朱文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神经酰胺是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神经酰胺在调节皮肤的生物活性及表皮的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人类皮肤角质层中,根据其鞘氨脂碱基基团和碳氢化合物链长不同,已发现的神经酰胺可分为9种。许多伴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的皮肤... 神经酰胺是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神经酰胺在调节皮肤的生物活性及表皮的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人类皮肤角质层中,根据其鞘氨脂碱基基团和碳氢化合物链长不同,已发现的神经酰胺可分为9种。许多伴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的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其表皮神经酰胺的含量异常,外用适当比例的神经酰胺制剂可缓解其病变。外用具有生理活性的细胞间脂质可能是治疗皮肤病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 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蔄茂强 Peter M Elias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71-673,共3页
皮肤的生理指标包括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等,这些生理指标反映了机体和皮肤局部的生理状态。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降低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升高外,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降低。这一变化... 皮肤的生理指标包括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等,这些生理指标反映了机体和皮肤局部的生理状态。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降低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升高外,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降低。这一变化是AD表皮病变所致,其可影响表皮和真皮的功能。皮肤生理的改变程度与病情有关,通过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可以缓解AD病情。因此,正确地了解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对于病情的判断和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屏障功能 皮肤 含水量 角质层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对hPDLSCs表达VEGF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建霞 邵磊 +1 位作者 Peter M Loomer Barron Hong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超声提取物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超声提取物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标准厌氧培养环境下培养Pg,收集细菌菌落,离心,制备细菌的超声提取物,然后以不同的浓度加入hPDLSCs的培养液中。培养6d,分别观察第2、4、6天时hPDLSCs的增殖情况。提取蛋白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和MMP-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2天时,10μg/ml和100μg/mlPg轻度促进hPDLSCs的生长,第4天时,10μg/ml和100μg/mlPg则明显抑制hPDLSCs的生长(P<0.05),第6天时,3种浓度的Pg均明显抑制hPDLSCs的生长(P<0.05);1μg/ml和10μg/mlPg上调VEGF的表达,100μg/mlPg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3种浓度的Pg均上调hPDLSCs中MMP-9的表达。结论:作为牙周炎病原菌,大量的Pg可能通过抑制hPDLSCs的生长增殖,抑制局部血管重建以及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降低了牙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外用三氧化二砷改变表皮增生和分化蛋白表达的动物试验
9
作者 吕成志 辛淑君 +4 位作者 张信江 Marianne Demerjian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除引起心血管、肝、肺、肾、神经系统等损害以外,皮肤也是砷中毒常累及的主要器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或粮食所致,而经皮肤接触致损害的报道较少。利用细胞培养的研究显示,低浓度砷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 除引起心血管、肝、肺、肾、神经系统等损害以外,皮肤也是砷中毒常累及的主要器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或粮食所致,而经皮肤接触致损害的报道较少。利用细胞培养的研究显示,低浓度砷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增生和抑制分化蛋白合成。利用人工培养的皮肤研究显示.砷也可抑制KC的增生和表皮蛋白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增生 分化蛋白 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方法对骨矿和骨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GenantHK 吴春营 +3 位作者 李皎 樊波 宗圃 陈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4-32,共9页
非侵入性方法对骨矿和骨结构的分析GenantHK吴春营,李皎,樊波,宗圃,陈敏过去的十年中,在发展新的非侵入性方法分析骨骼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对骨质疏松已能早期发现,对该病的进展和疗效反应已能作出谨慎的监测... 非侵入性方法对骨矿和骨结构的分析GenantHK吴春营,李皎,樊波,宗圃,陈敏过去的十年中,在发展新的非侵入性方法分析骨骼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对骨质疏松已能早期发现,对该病的进展和疗效反应已能作出谨慎的监测,对其产生的危害已能有效的预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 骨结构 骨矿 骨骼 皮质骨 早期发现 法能 骨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表面酸碱度稳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蔄文雁 刘之力 +2 位作者 PeterM.Elias KennethR.Feingold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索皮肤保持其表面pH稳定状态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丙酮和胶带急性破坏表皮通透屏障功能、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局部外用碱性物质的方法提高皮肤表面pH值。然后,在不同的时间观察皮肤表面pH的改变,依此判断皮肤表面pH保持稳定状... 目的:探索皮肤保持其表面pH稳定状态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丙酮和胶带急性破坏表皮通透屏障功能、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局部外用碱性物质的方法提高皮肤表面pH值。然后,在不同的时间观察皮肤表面pH的改变,依此判断皮肤表面pH保持稳定状态的动力学。结果:在丙酮模型中,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破坏48 h后,皮肤表面的pH恢复正常;而在胶带模型中,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破坏48 h后,皮肤表面的pH值仍明显地高于基础值(P<0.01);在紫外线模型中,UVB照射6 d后,皮肤表面的pH才恢复正常;局部外用碱性物质6 h后,皮肤表面pH恢复正常。结论:皮肤维持其表面pH稳定状态的动力学因诱导pH紊乱的因素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酸碱度 皮肤表面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行医的乐趣:23家高效的初级保健服务机构的调查报告
12
作者 Christine A.Sinsky Rachel Willard-Grace +4 位作者 Andrew M.Schutzbank Thomas A.Sinsky David Margolius Thomas Bodenheimer 周文娇(翻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3279-3282,共4页
本研究重点描述了初级保健服务机构的服务创新,以提高医生的从业乐趣,减少职业倦怠。我们对23家高效的初级保健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并针对这些机构的医疗团队是如何工作的,如何使技术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如何使用数字化提高他们的效果,如何... 本研究重点描述了初级保健服务机构的服务创新,以提高医生的从业乐趣,减少职业倦怠。我们对23家高效的初级保健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并针对这些机构的医疗团队是如何工作的,如何使技术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如何使用数字化提高他们的效果,如何使初级保健工作更可行、更充满乐趣从而使初级保健成为医生毕生的事业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服务创新主要包括:(1)积极的计划,包括就诊前计划以及就诊前实验室检查;(2)医疗服务的团队合作,包括扩展的一般检查、常备医嘱以及患者管理;(3)团队分担文书工作,包括协作记录(速记)、非医生进行医嘱录入以及流水线式的处方管理;(4)通过口头交流以及来信管理的方式促进团队的沟通;(5)通过办公地点一体化、团队例会以及工作流程图等提高团队的效能。建议将以医生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团队合作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在新医疗服务模式中,每个医生都有一个较高水平的支撑团队,且团队内经常通过会议等形式进行交流,从而使团队工作更高效,并提高医生的职业满意度和行医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个人满意度 医疗服务的提供 医疗服务研究 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服务团队 职业倦怠 组织创新 初级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