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和非城镇降雨径流污染初始冲刷效应分析
1
作者 王洁 叶春 +4 位作者 苗可欣 王燕 李春华 徐煜北 石佳丽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3-1798,共16页
城镇和非城镇区域的降雨径流污染是目前水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程度差异显著的地区。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合理判别该区域城镇和非城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确定不同污染物的... 城镇和非城镇区域的降雨径流污染是目前水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程度差异显著的地区。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合理判别该区域城镇和非城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确定不同污染物的截流时间,对长江流域水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系统监测了45和90 mm/h降雨强度下重庆市永川区城镇和非城镇不透水下垫面降雨径流的迁出过程,计算不同污染指标的初始冲刷效应〔M(V)曲线〕,为不同区域主要污染物高效截留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重庆市永川区城镇和非城镇区域15种污染物中NO_(2)^(-)-N和PP(颗粒态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初始冲刷效应最明显,对于NO_(2)^(-)-N,降雨24 min时城镇和非城镇区域的累积负荷分别占总负荷的88.27%和81.84%,此时PP的累积负荷则分别占总负荷的79.52%和82.82%。②城镇区域污染物初始冲刷效应表现为PP>TP>NH_(4)^(+)-N>TN>NO_(2)^(-)-N,非城镇区域污染物初始冲刷效应表现为NO_(2)^(-)-N>PP>TP>NH_(4)^(+)-N>TN;90 mm/h降雨强度下污染物的初始冲刷效应高于45 mm/h降雨强度,与90 mm/h降雨强度大、雨水冲刷作用强有关。③城镇污染负荷总量和初始冲刷效应均高于非城镇区域,污染负荷总量最高的是城镇城市出口和非城镇养鸡场区域,前者降雨径流污染物TN和TP的污染负荷总量分别为67.92和73.90 mg/(30 min),后者则分别为34.00和41.96 mg/(30 min)。④可将降雨产流后18~24 min作为永川区城镇和非城镇区域初始雨水截流时间,能有效拦截61.25%~82.33%的污染物。研究显示,重庆市永川区城镇初始冲刷效应显著于非城镇区域,前者降雨径流的PP和TP冲刷效应最强,后者则为NO_(2)^(-)-N,建议该地区在降雨产流后18~24 min内做好雨水截流工作,研究结果可为不透水路面雨水源头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和非城镇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径流 初始冲刷效应 M(V)曲线 雨水截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边界黏性绕流的湍流模型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聃 戴绍仕 +1 位作者 谷慧群 Bassam A.Younis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9,共12页
多尺度旋涡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工程领域的湍流中.研究湍流的重要方法是大涡模拟,但大涡模拟中的过度耗散问题是曲面边界、多尺度旋涡模拟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为了克服过度耗散的缺陷,使大曲率曲面边界的多尺度涡流脉动特性预报更准确,文章... 多尺度旋涡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工程领域的湍流中.研究湍流的重要方法是大涡模拟,但大涡模拟中的过度耗散问题是曲面边界、多尺度旋涡模拟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为了克服过度耗散的缺陷,使大曲率曲面边界的多尺度涡流脉动特性预报更准确,文章采用正则化变分多尺度模型(RVM)改进了壁面自适应涡黏模型(WALE)中的亚格子模型,并采用C++语言在Open FOAM开源平台实现了计算代码编译.文章以经典圆柱黏性绕流作为曲面边界黏性绕流的代表,讨论了改进的大涡模型(MWALE)中滤波算子对亚临界雷诺数(Re=4.0×10^(4))波算子阶数(n)敏感.四阶滤波算子(n=2)能准确地预报圆柱壁面的平均涡量及尾流瞬时涡量分布、再循环旋涡长度和速度剖面,而二阶滤波算子(n=1)无法准确地预测分离区和尾流区内脉动速度剖面,因此在强压力梯度区四阶滤波算子预测的压力分布、脉动升阻力与实验结果吻合的更好,能更准确地捕捉到多尺度旋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涡流 改进的大涡模型 滤波算子 圆柱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片红外加热灭酶脱水试验及动力学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海乐 王娟 +5 位作者 刘斌 潘忠礼 吴本刚 洪晨 丁迎盼 柳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4-310,共7页
该文研究了生产低油薯片的一种前处理工艺,并为后续的油炸工艺提供基础。试验考察了辐射距离、样品厚度、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马铃薯片水分比(moisture rate,MR)、脱水速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相对残留活性、颜色等... 该文研究了生产低油薯片的一种前处理工艺,并为后续的油炸工艺提供基础。试验考察了辐射距离、样品厚度、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马铃薯片水分比(moisture rate,MR)、脱水速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相对残留活性、颜色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酶钝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试验证明,辐射距离由15.5 cm减少到9.5 cm,样品厚度1.3 mm减少到0.8 mm时,马铃薯片最大脱水速率由0.24 g,(g·s)增加到0.59 g(g·s),PPO失活递减时间从364 s减少到152 s,色差值△E由5.26减少到1.66,,因此,马铃薯片红外处理应尽量采取高温短时处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片PPO失活情况(R^2=0.926~0.988)。PPO相对残留活性低于10%时,马铃薯片的湿基含水率由初始的77.71%降至44.58%~62.04%,预示着灭酶的同时脱除部分水分。后续油炸试验时,可选辐射距离为9.5 cm,处理厚度分别为0.8和1 mm,相应的处理时间为150和180 s时,这可得到较高品质的产品,其中PPO相对残留活性分别为8.51%和2.44%,最终湿基含水率为55.44和61.49,色差值△E为1.66和2.24。研究结果为后续油炸试验前处理工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模型 部分脱水 马铃薯 红外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精准自主飞行控制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大帅 LIU Xiaoguang +3 位作者 李伟 张俊雄 袁挺 张春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106,共9页
为解决我国植保无人机实际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由空间位置定位精度不足和飞行参数不稳定造成的雾滴分布不均匀、重喷、漏喷等问题,以多旋翼无人机系统为平台,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和MAVROS构建了由协同计算机与开源飞行控... 为解决我国植保无人机实际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由空间位置定位精度不足和飞行参数不稳定造成的雾滴分布不均匀、重喷、漏喷等问题,以多旋翼无人机系统为平台,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和MAVROS构建了由协同计算机与开源飞行控制器组成的二级控制系统,结合基于RTK-GPS的绝对位置测量和基于激光雷达的相对距离探测方法,融合外部传感器与飞行控制器板载传感器数据对无人机状态估计进行修正,提高了无人机飞行参数和飞行轨迹的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植保无人机自主作业性能,基于ROS设计了飞行任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无人机精准自主任务点之间的直线飞行。真实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自主飞行过程中水平方向平均定位误差为0.145 m,垂直方向平均定位误差为0.05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飞行 信息融合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遗传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白云静 郑希耕 +1 位作者 葛小佳 隋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13,共9页
行为遗传学是在多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19 世纪末期到现在,行为遗传学已跨入第三个世纪。从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定律到多基因系统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复杂的人类行为,从传统的计量遗传学研究到连锁、关联研究再到功能... 行为遗传学是在多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19 世纪末期到现在,行为遗传学已跨入第三个世纪。从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定律到多基因系统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复杂的人类行为,从传统的计量遗传学研究到连锁、关联研究再到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无论在思想体系还是研究方法上,行为遗传学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行为遗传学在阐明基因究竟怎样影响行为的道路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毋庸置疑,这一学科的进步将有助于人类了解自身行为,减轻人类病痛,并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遗传学 多基因系统 计量遗传学 连锁和关联研究 功能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帧配准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建乐 陈钱 +3 位作者 钱惟贤 顾国华 于雪莲 刘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场景自适应的非均匀性校正固定图案噪声去除方法.基于多帧配准和相邻帧之间的全局位移估计,利用最小均方算法迭代计算均方误差函数,同时结合误差函数均方差以及互相关峰值,从而能够自适应场景变化.所提出的算法充分利用相邻... 提出了一种场景自适应的非均匀性校正固定图案噪声去除方法.基于多帧配准和相邻帧之间的全局位移估计,利用最小均方算法迭代计算均方误差函数,同时结合误差函数均方差以及互相关峰值,从而能够自适应场景变化.所提出的算法充分利用相邻多帧之间的相关性,对模拟和实际红外图像序列非均匀性的校正效果突出.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精确估计非均匀性参数,收敛速度较快,几乎不残留鬼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最小均方 多帧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纤维红外板加热的干燥装备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卫鹏 肖红伟 +6 位作者 郑志安 潘忠礼 薛令阳 张玉明 方小明 刘嫣红 高振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2-251,共10页
为探索基于碳纤维红外板加热的真空脉动干燥特性,该文将碳纤维红外干燥技术和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碳纤维红外板的真空脉动干燥装备。该装备由干燥室、真空系统、单层干燥单元、控制系统组成。为便于分析,将实际真空脉动... 为探索基于碳纤维红外板加热的真空脉动干燥特性,该文将碳纤维红外干燥技术和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碳纤维红外板的真空脉动干燥装备。该装备由干燥室、真空系统、单层干燥单元、控制系统组成。为便于分析,将实际真空脉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抽真空阶段、真空保持阶段、破空阶段、常压保持阶段。设计了基于MODBUS协议的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主机,单片机为从机,组成控制器网络。基于干燥室内真空度的监测,采用时序控制,实现干燥室内"真空—常压"的连续转换。基于对碳纤维红外板温度的监测,结合物料内部温度的反馈,实现对干燥温度的有效调控。并以20 mm×20 mm×5 mm的苹果块为试验原料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该干燥装备设计方案和控制方案可靠,可实现"真空—常压"的连续脉动,并有效干燥物料;2)碳纤维红外板功率1.1 k W/m2,发热面距离料盘上表面3 cm情况下,干燥效果较佳;3)当碳纤维红外板表面温度为65℃时,在真空保持阶段,苹果块内部温度约为31℃,常压阶段,会迅速上升到约37℃。干燥后期,碳纤维红外板表面温度有波动下降趋势,适当降低其温度有助于干燥进行。相比红外热风干燥,苹果块干燥时间缩短30%;4)两种干燥方式下干燥的苹果块色泽存在明显差异,真空脉动红外干燥较优。该文研究的干燥装备和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苹果块等果蔬物料的干燥,并可为红外干燥技术、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红外加热 碳纤维 装备设计 苹果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阴性选择分类器在信息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莫宏伟 唐娜 +3 位作者 金鸿章 徐立芳 吕淑萍 管凤旭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14-1319,共6页
文中的信息恢复系统是基于网络获取文本信息的系统,利用基于熵的信息抽取技术将获得的网络文本转换成特征向量文件.免疫阴性选择分类器是基于免疫系统T细胞选择原理设计检测器,利用协同进化算法进化检测器,进化得到的检测器对信息恢复... 文中的信息恢复系统是基于网络获取文本信息的系统,利用基于熵的信息抽取技术将获得的网络文本转换成特征向量文件.免疫阴性选择分类器是基于免疫系统T细胞选择原理设计检测器,利用协同进化算法进化检测器,进化得到的检测器对信息恢复系统中的文本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分类后得到的有用文件用于系统中的信息恢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比较,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性,不仅验证了免疫阴性选择分类器的良好性能,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恢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免疫系统 人工免疫系统 阴性选择分类器 信息恢复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9
作者 马洪第 卢芳汀 +2 位作者 陶艳艳 M.Eric Gershwin 廉哲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免疫促进和免疫抑制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从中药对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器官发育的促进作用及其抗肿瘤的功效,到中药在炎症反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 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免疫促进和免疫抑制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从中药对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器官发育的促进作用及其抗肿瘤的功效,到中药在炎症反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中所起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论述,并对中药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佐剂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式超声波处理对糙米理化特性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周利 冯艳芸 +2 位作者 岳田利 潘忠礼 崔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4-270,共7页
评价了槽式超声波处理对糙米品质特性及食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使糙米饭的持水率增加了30.53个百分点、体积膨胀率增加了30个百分点,且对糙米粒的白度指数和透光率影响较小,说明超声波处理保持了糙米样品较完整的皮层... 评价了槽式超声波处理对糙米品质特性及食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使糙米饭的持水率增加了30.53个百分点、体积膨胀率增加了30个百分点,且对糙米粒的白度指数和透光率影响较小,说明超声波处理保持了糙米样品较完整的皮层结构。同时,超声波处理对糙米的化学组成没有显著影响,且可以降低糙米的硬度,提高糙米的弹性和咀嚼度,而对其粘附性和粘聚性影响不大。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糙米样品其感官评价总分均高于未处理的糙米,以槽式超声波进行糙米处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超声波 理化特性 质构特征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头式超声波处理对糙米理化特性和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璐 冯艳芸 +2 位作者 胡亚云 潘忠礼 岳田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6-273,共8页
利用探头式超声波流体装置处理糙米,以影响糙米蒸煮品质的含水率和固形物损失率2个关键参数为指标,筛查获得了探头式超声波方法对糙米的最佳处理条件,评价了不同条件下探头式超声波装置对糙米最适蒸煮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 利用探头式超声波流体装置处理糙米,以影响糙米蒸煮品质的含水率和固形物损失率2个关键参数为指标,筛查获得了探头式超声波方法对糙米的最佳处理条件,评价了不同条件下探头式超声波装置对糙米最适蒸煮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辅助加热法不能有效缩短糙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不控温条件下超声波处理糙米的振幅为8、终点温度50℃,此时糙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30 min;控温条件下超声波处理糙米的振幅为8、终点温度50℃,则糙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50 min。同时,对不同条件处理下糙米的化学组成和食用品质进行比较,控温超声波处理法对糙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品质损失小,且在外观、颜色、气味、硬度、粘度和接受度等方面更易于接受,以控温超声波处理可以实现糙米的高品质快速蒸煮。探头式超声波方法为糙米加工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探头式超声波 食用品质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整米率稳定性的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君惕 耿旭 Jim Hill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了测定水稻品种对环境稳定性的一个新参数,采用这一参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多年多点的水稻品种整米率进行稳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稳定性与熟期类型在统计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整米率稳定性依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特早熟品种而顺... 本文提出了测定水稻品种对环境稳定性的一个新参数,采用这一参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多年多点的水稻品种整米率进行稳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稳定性与熟期类型在统计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整米率稳定性依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特早熟品种而顺序降低,回归分析说明整米率的稳定性有随整米率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向,本文还讨论了稳定性系数的优点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整米率 品种 稳定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季铵盐对直接和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13
作者 赵涛 宋心远 孙刚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采用4-氨基-十二烷基氯化吡啶(ALPC)、4-苯酰氨基-1-十二烷基溴化吡啶(BADPB)、4-(1-萘酰)氨基-十二烷基溴化吡啶(NADPB)3种季铵盐,用于经过染色或未染色的棉织物抗菌整理,对染料和吡啶季铵盐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以及吡啶盐在染色织物上吸... 采用4-氨基-十二烷基氯化吡啶(ALPC)、4-苯酰氨基-1-十二烷基溴化吡啶(BADPB)、4-(1-萘酰)氨基-十二烷基溴化吡啶(NADPB)3种季铵盐,用于经过染色或未染色的棉织物抗菌整理,对染料和吡啶季铵盐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以及吡啶盐在染色织物上吸附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季铵盐与染色棉纤维上的磺酸基可形成离子键,与未染色的棉织物相比,该离子键可提高季铵盐在棉纤维上的吸附率与抗菌性.采用AATCC61—2005洗涤试验法,测试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洗涤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抗茵整理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柔性PVA-co-PE纳米纤维基复合导电透明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晓伟 刘琼珍 +4 位作者 易聪 孙灯明 钟卫兵 王栋 孙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将具有独特叠层结构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膜材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并引入紫外光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利用多相之间的强界面相互作用,制备得到了具有高柔韧性、高透明度和高紫外光过滤效果的复合透明膜.在该柔性基底上,通... 将具有独特叠层结构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膜材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并引入紫外光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利用多相之间的强界面相互作用,制备得到了具有高柔韧性、高透明度和高紫外光过滤效果的复合透明膜.在该柔性基底上,通过压力转移法相继复合银纳米线层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层,形成了相互渗透的导电网络.最终得到面电阻为147Ω/Sq、可见光透过率约80%、紫外吸收率达90%的透明导电复合膜.该导电复合膜显示出良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并在循环弯曲变形测试下保持良好的电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膜 柔性 纳米纤维 石墨烯片 紫外线过滤 银纳米线 导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细胞免疫学发病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寅虎 杨微 +1 位作者 M.Eric Gershwin 廉哲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84-587,594,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进行性自身免疫疾病,常见于女性,以肝脏门脉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特异性损伤以及血清中高滴度抗线粒体抗体(AMA)为主要特征。最新的PBC研究采用了CD4启动子控制下的TGFβ受体2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进行性自身免疫疾病,常见于女性,以肝脏门脉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特异性损伤以及血清中高滴度抗线粒体抗体(AMA)为主要特征。最新的PBC研究采用了CD4启动子控制下的TGFβ受体2显性失活(dnTGFβRⅡ)小鼠模型,这种小鼠模型很好地模拟了PBC患者的典型特征。在这种小鼠的基因背景下,通过分别敲除Rag1,μ以及CD1d基因建立了多种双基因缺陷鼠,通过研究发现T细胞,B细胞以及CD1d限制的NKT细胞等对肝脏淋巴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损伤以及AMA的产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系列的细胞免疫学实验结果显示,是CD8+T细胞而非CD4+T细胞在肝脏损伤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B细胞除分泌抗自身抗体之外,还具有抑制PBC发生的免疫调节作用。这些机制的研究为揭示人类PBC疾病的细胞免疫学致病机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疾病模型 动物 杀伤细胞 天然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小区公交微循环站点与线网综合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吉浩 宋瑞 +2 位作者 陈小鸿 王天实 王柏豪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公交微循环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千米”问题的有效方案.在当前建设开放式小区的背景下,其站点选址和线网设计对于乘客、企业和社会更具有重要意义.以所有公交微循环线路总长度最小和乘客总步行距离最短为目标,以站点数量、站间距... 公交微循环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千米”问题的有效方案.在当前建设开放式小区的背景下,其站点选址和线网设计对于乘客、企业和社会更具有重要意义.以所有公交微循环线路总长度最小和乘客总步行距离最短为目标,以站点数量、站间距、线路长度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开放式小区公交微循环站点与线路综合设计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以北京市某小区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对模型参数和线路条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决策者应综合考虑企业与乘客利益,选择合理的模型参数值与布设线路条数,使决策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站点选址 线路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真空脉动中试干燥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卫鹏 郑志安 +1 位作者 陈畅 潘忠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2-371,共10页
为解决茯苓丁工业化干燥过程中破碎率高、干燥时间长的问题,将碳纤维红外干燥技术和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碳纤维红外板的真空脉动中试干燥装置,以验证该干燥方式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该中试干燥装备由干燥室、真空系统、干... 为解决茯苓丁工业化干燥过程中破碎率高、干燥时间长的问题,将碳纤维红外干燥技术和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碳纤维红外板的真空脉动中试干燥装置,以验证该干燥方式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该中试干燥装备由干燥室、真空系统、干燥模块、控制系统等组成。将实际真空脉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抽真空阶段、真空保持阶段、破空阶段、常压阶段。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主机,通过MODBUS协议与各从机进行通讯,组成控制器网络。基于对干燥室内真空度的监测,采用时序控制,实现干燥室内“真空-常压”的连续转换。控制系统基于干燥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反馈,实现对碳纤维红外板加热的有效调控。以12mm×12mm×12mm的茯苓丁为试验原料进行了中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中试干燥装备设计方案可行,控制方案可靠,可有效实现茯苓丁的干燥。真空保持时间、常压保持时间分别为5、4min时,干燥时间最短,约为480min。真空脉动红外干燥后茯苓丁一级品占比83.63%,相比目前的连续式热风干燥,破碎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丁 干燥 真空脉动 碳纤维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部射流对圆柱涡激振荡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国强 戴绍仕 +1 位作者 孙丽萍 Younis Bassam A.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各工程领域中的细长柱体结构常因旋涡脱落导致结构振荡(或振动)甚至疲劳破坏,为了减弱或抑制涡激振荡(或振动),有必要针对有效的旋涡脱落抑制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采用首部射流方法设计了一套流动控制装置来抑制模型的涡激振荡。通过拖曳... 各工程领域中的细长柱体结构常因旋涡脱落导致结构振荡(或振动)甚至疲劳破坏,为了减弱或抑制涡激振荡(或振动),有必要针对有效的旋涡脱落抑制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采用首部射流方法设计了一套流动控制装置来抑制模型的涡激振荡。通过拖曳水池中开展的实验,利用Qualisys光学运动捕捉系统,针对3种开孔布置方案和多组射流流量进行测试,研究了雷诺数在2.4×10^4时定常首部射流(q/Q=0~0.0312)对单自由度模型涡激振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首部射流在不同程度上能有效地减小非定常涡放升力所引起的圆柱的横向位移。实验中还发现涡流脱落对横向位移的减少程度表现为2种不同的模式,即横向位移突然、明显的降低和随后一种处于饱和状态的位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涡激振荡 单自由度 抑制 首部射流 流动控制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蹄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Steven Berry 黄鸿威 +1 位作者 夏建民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5年第22期58-60,共3页
肢蹄病在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其经济损失源于产奶量降低、治疗费用增加、繁殖效率降低和过早淘汰几个方面。过早淘汰是肢蹄病引起的最大损失。淘汰和更新成母牛需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例如:用一头青年... 肢蹄病在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其经济损失源于产奶量降低、治疗费用增加、繁殖效率降低和过早淘汰几个方面。过早淘汰是肢蹄病引起的最大损失。淘汰和更新成母牛需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例如:用一头青年牛代替经产牛,不但要考虑经济性方面的问题,如折旧、青年牛和成母牛的销售价值等,还要考虑遗传优势。加利福尼亚很多奶牛场每年的淘汰率在30%~40%,且不同管理水平的牛群区别不大。管理好的牛群的淘汰更多属于"主动"淘汰(由于产奶量低的原因而出售),淘汰的奶牛出售后仍用于产奶,其售价要高于因健康问题而淘汰的牛。预防肢蹄病可以提高产奶量、奶牛福利、牛场经济效益;快速诊断和早期处理可以加快蹄病恢复、预防早期淘汰及提高奶牛舒适度;监控肢蹄健康和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将肢蹄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适度修蹄是控制肢蹄病和提高奶牛舒适度的必要环节。奶牛的卧床尺寸要合适,要易于奶牛进入、躺卧和退出,并且要有充足且干净的垫料。所有用于奶牛行走的地面应没有积粪,地面要防滑和舒适。适时对蹄浴池进行维护和清洁、监控肢蹄病的流行和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将肢蹄病发病率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肢蹄病 躺卧舒适 行走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安全 被引量:1
20
作者 Deborah Delmer 高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2050年全球人口将高达90亿,为了养活每一个人,就必须有效地运用每一项技术使粮食增产。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很可能是可以达到全球粮食安全的技术之一,而且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尽管目前针对转基因的虚假言论很多,但我们可以明确地表示,... 2050年全球人口将高达90亿,为了养活每一个人,就必须有效地运用每一项技术使粮食增产。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很可能是可以达到全球粮食安全的技术之一,而且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尽管目前针对转基因的虚假言论很多,但我们可以明确地表示,转基因作物对于人和动物来说是安全的。目前大规模种植的抗除草剂和抗虫的转基因作物,只要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对小型或大型的农业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也有助于粮食安全。如果将抗旱、氮高效利用、抗病以及改良营养成分的优质基因在原生质体中表达后再进行育种,将转基因技术与常规育种策略相结合,将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放眼未来,发展中国家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监管制度来推动有益的转基因作物,而不是停留在无休止的田间试验阶段。基因组编辑等新技术能使我们对基因组特定区域进行精准、安全的改造,因此,这项技术应获得更为宽松的监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食品安全 基因组编辑 发展中国家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